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_第1页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_第2页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_第3页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_第4页
第七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7.总需求与总供给 8.总需求理论 9.总供给理论 10.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11.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一个完美的(无摩擦的)古典经济模型中,由于存在价格、工资可以自由变动的假设,名义变量的变动不会导致实际变量的变化,从而产出和就业量会稳定在自然率的水平上。因此,如果名义变量的变动引起整个宏现经济的失调,灵活的价格机制会很快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然而,古典模型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短期内价格、工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伸缩性。一项调查表明,美国39的企业只在一年中平均变动一次价格,而10的企业甚至在一年中变动价格的平均次数小于1。 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价格、工资粘

2、性引起了经济学家浓厚的兴趣,也构成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在这一篇中,主要以短期内价格、工资粘性为出发点,讨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价格行为在长期和短期中的不同假设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假定政府突然决定减少5的货币供应量,那么,这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呢? 首先考虑长期的情况。根据古典两分法的原则,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会影响到经济生活中的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的变动。 在短期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的假设,货币供应量的下降无法使名义变量同比例地下降,从而使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变量受到影响。 因此,在短期模型中,经济会出现波动,市场均衡会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水平。宏观经

3、济的短期模型实际上就是研究短期中宏观经济偏离长期均衡的均衡状态,以及回到长期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本篇共有五章构成。 在第七章中,简单介绍总需求总供给的模型,这个模型是以后分析的基础和概括。 第八章将分别从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出发推导出IS曲线和LM曲线,并且进一步讨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各种情况,以及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这一章是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九章分析短期总供给曲线,将讨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工资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等提供了各自的解释。并且,反映宏观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菲里普斯曲线也将根据总供给曲线求出。 在

4、第八章的基础上,第十章运用ISLM模型,试图对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短期波动作出解释。 第十一章是全篇内容的总结和深入,将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关争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新进展。,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在短期内,一个经济总要经历收缩、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在衰退和繁荣的交替中运行。 短期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永恒话题,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章将建立一个简单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均衡,这个模型是本篇以后各章分析的基础和概括。,本章第一节分析总需求曲线,讨论总需求曲线的构成、形状和变动;第二节考察总供给曲线,在这一节中,要区别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

5、总供给曲线;在第三节中,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总量的短期均衡及其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本章重点:总需求曲线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总供给曲线 长期与短期供给的比较 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 三种类型的短期均衡 冲击与短期均衡的波动 本章难点: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长期与短期供给的比较 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与短期均衡的波动,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实际)生产总值的需求。因此,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按照总需求的定义,用AD代表总需求,总需求由以下四

6、个部分构成: ADC+I+G+NX 总需求的四个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用总需求曲线AD来表示总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7.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不断下降,这一性质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相同。但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分析是单个市场的情况。 在宏观经济领域,个别产品间的替代效应已经失去意义。 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意味着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呢?

7、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开放替代效应等三个因素。,1实际资产效应(庇古效应) 人们会由于各种原因持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如货币、基金、股票、债券等。可能是为了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也可能是为了退休后过上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可能是为了购买一幢面积更大的房子。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手中名义资产(如货币、固定收益债券等)的数量不会改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 为了实现未来的计划必须保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名义资产存量。 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实

8、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这就是实际资产效应。 实际资产效应的结果: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2跨期替代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就会减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货币市场上对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为了平衡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利率水平必然上升。这样,价格水平上升必然带来利率水平的提高。 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

9、消费量。 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的需求总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跨期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3开放替代效应(NX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 因此,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

10、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开放替代效应。 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1.预期 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 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会增加他们当前的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增加了。 预期利润率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其作用与预期收入相同。 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使当前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未来商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扩大对当前商品的总需求。,二、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商品总需求量之间的一种关

11、系,而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就会造成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2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政府实行扩大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会直接增加总需求; 当政府采取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时,利率水平会下降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区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3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一国的总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 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

12、,本国将扩大对进口的需求而外国将减少对出口的需求,于是,本国净出口将减少,总需求下降。 汇率上升:1人民币=0.12美元 1人民币=0.20美元 外国收入增加会扩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净出口需求,总需求上升。,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和总需求曲线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里首先要区分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先考察长期总供给曲线。 一个社会长期的总产量取决于既定的技术水平和现有的生产要素的存量。而在任一时期,

13、技术水平是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也是不变的,因此生产函数就可表示为:,在古典经济中,长期总供给曲线(LAS)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如图7.3所示。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一个社会长期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数量决定。由于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在实际世界中,长期总供给往往可以认为是一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产出,也就是由长期平均增长率决定的产出。在19601995年期间,美国实际GDP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这一水平被认为是长期的自然增长率,显然,这一产出率与价格因素无关,而是由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

14、)和人口、资本的增长速度决定的。,在图7.3中引进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就可以考察古典模型中的长期均衡,如图7.4所示。 如果总需求曲线为AD0,宏观经济的均衡点为总需求曲线与垂直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此时,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总产量为固定不变的长期产量 。 假定政府采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由AD0移动至AD1,相应的均衡点变为B,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而总产出了仍然保持不变。 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是抬高了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实际经济变量在调整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正是古典模型中二分法的结论。,P1,B,二、短期总供给曲线 与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同,短期总供给

15、曲线(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称SAS)向右上方倾斜,如图7.5(a)所示,表示短期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减少;而价格水平上升时则相反。,图7.5 短期总供给曲线,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由于名义工资、原材料价格具有粘性,则企业利润增加,产出增加,SAS向上倾斜。,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表示商品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不会改变,则企业在既定价格下,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产品。,为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提供理论解释是宏观经济学争论的核心部分。对此,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在第9章中,将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可以作一简

16、单的推论。 一般来讲,短期内的劳动价格 表现为相对稳定,因为工资水平是由劳资双方的工资合同决定的。工资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一般是23年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工资在短期内就不具备伸缩性。原材料价格也有同样的情况。企业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大宗产品,如钢材、石油、煤等,大宗产品的交易经常也是采取合同方式进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缺乏伸缩性。 这样,由于企业的成本(工资、原材料价格等)在短期内表现出相对稳定,当产品价格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企业就会扩大生产,社会总产量也就随之增加。因此在短期内,价格水平上升,厂商所愿意提供的总产量就会增加,表现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因此,总供给曲

17、线向上倾斜的原因关键在于决定总供给的价格因素货币工资在短期内不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只要在价格水平变动时,名义工资变动滞后于价格的变动,实际工资就要发生变动,企业的利润也要发生变动,从而企业就会按照变动的价格来调节生产,短期总产量就有可能发生变动。 如果考虑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名义工资完全缺乏伸缩性,也就是不论价格如何变动,工人的工资始终保持不变,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横轴平行或者接近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如图7.5(b)所示。,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是凯恩斯理论的极端情况,它表明由于名义工资保持不变,当价格上升时,企业就可以在成本完全不变情况下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任一水平的产量,或者说,企业可以在现行

18、工资水平下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比较图7.5和图7.3可以知道:如果假定价格、工资完全具备伸缩性,那么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价格无关的垂直的曲线; 如果假定价格、工资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伸缩性,那么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价格相关的向上倾斜的曲线;而如果假定价格、工资完全不具备伸缩性,那么,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价格完全相关的水平的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了宏观市场机制完全有效、部分失灵和完全失灵的三种情况。 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第一种情况代表了宏观经济的长期趋势,第二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而第三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较少出现,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这

19、一篇的分析中,我们主要考察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在图7.5中,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表明社会的现实产量正好等于潜在产量,而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其他地方,现实产量都会偏离潜在产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价格、工资在短期内缺乏伸缩性。,值得指出的是,与任意一条长期总供给曲线相对应,都存在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就是说,在任一时期,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两种产量:现实产量和潜在产量,短期总供给曲线代表现实产量,而长期总供给曲线代表潜在产量。现实产量与价格变动有关而潜在产量与价格变动无关。,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我们分别进行

20、讨论。 1LAS的变动 一个社会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图(a)技术进步的影响:LAS移动,由于LAS是SAS的基础,LAS变动,SAS也必然变动。,图7.6(a)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一个经济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带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短期总供给减少,而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则会造成短期总供给增加。 在图7.6(b)中,短期总供给曲线由SAS1,向左移至SAS2,表示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成本的上升使厂商所愿意提供的总产量减少。,短期

21、内,SAS的变动不会影响人口、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的变化,所以SAS变动不会导致LAS同时变动。,第三节 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 一、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 如果把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放在一起,就可以考察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在图7.7中,总需求曲线AD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AS在E点相交,此时,从短期来看,社会总需求量正好等于这个社会能够提供的总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正好等于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宏观总量达到了短期均衡。,P,0,Y,E,SAS,AD,Y*,P*,图7.7 短期总量均衡,P1,P2,总量剩余,总量短缺,那么,宏观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有什么关系呢

22、?由于短期总供给量会偏离长期总供给量,因此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出发,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1.失业均衡 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如图7.8(a)所示,由总需求曲线AD0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AS0的交点且决定了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 在A点,从短期来看,一个社会总需求量正好等于总供给量,此时均衡价格水平为P0,均衡总产量为Y0。 但从长期来看,A点并不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经济虽然处在短期均衡状态但并没有达到长期均衡。 从图7.8(a)可以看到,短期均衡点A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左边,由此决定的短期均衡产量Y0要低于长期潜在产出水平。这种均衡称为失业均衡。,2.

23、充分就业均衡 这是指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7.8(b)中总需求曲线AD1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AS1的交点B正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B点也是长期均衡点,这就意味着宏观经济在达到短期均衡的同时也达到了长期均衡,此时均衡价格水平为Pl,均衡产量就是长期潜在产量。 在长期均衡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等于自然率,因此,现实的均衡产量等于长期潜在总供给的均衡称之为充分就业均衡。,3超充分就业均衡 超充分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衡状态,图7.8(c)反映了这种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总需求曲线AD2和短期总供给曲线SAS2。在C点相交,此时均衡价格

24、水平为P2,均衡总产量为了Y2,由于C点并不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C点不是长期均衡点。 与图7.8(a)不同的是,短期均衡点C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右边,由此短期均衡产量要高于长期潜在的产量,这表明社会生产资源得到了超充分水平的利用,失业率小于自然率,因此,现实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总供给的均衡也称之为超充分就业均衡。,在实际中,生产资源的超充分使用表现为工人加班加点、自愿失业者有了工作、生产设备的过度使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超充分就业均衡对宏观经济来说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过热会刺激总需求,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人的加班加点和生产设备的过度使用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

25、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例如,一列火车客车车厢的定额载客人员为100人,这是在火车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载客人数。假定当乘车人多时,一列车厢载客150人,比定额数增加了50,从短期来看,这提高了火车的运载效率;但从长期来看,载客过多会加速火车车厢和铁路的损耗,还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因此对铁路的长期正常运行是不利的。,短期均衡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周期性变动 一个经济可能出现三种短期均衡状态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而是由三种均衡状态依次不断转化构成的、有一定规律的过程。 一般来讲,一个社会由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再由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超充分就业均衡,这一过程也就构成了经济的扩张时期。超充分就业均衡处在扩张

26、期的顶峰阶段,此时现实的总产量大于潜在的总产量,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表明了经济的繁荣。 然而,繁荣不可能持久,宏观经济会由超充分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再由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失业均衡,这一过程就是经济的收缩时期。失业均衡形成了收缩期的谷底阶段,这时现实的总产量小于潜在的总产量,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反映了经济的衰退。 这样,短期均衡围绕着长期均衡波动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也就是经济周期的扩张、顶峰、收缩和谷底四个阶段。因此,周期经济波动实际上就是短期均衡不断地、有规律地偏离长期潜在均衡的过程,而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偏差也就反映了周期经济波动的幅度。 那么,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经济是

27、如何由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又从短期均衡调整到长期均衡的呢?这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作一简单分析。,二、总需求冲击 总需求的冲击往往会使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导致经济波动的产生。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仅考虑货币政策这一因素。我们假定政府认为目前经济可能要转入衰退阶段,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扩大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SAS1,AD1,P1,C,P2,Y1,第一步,假定经济目前处于A点,为充分就业的均衡。 第二步,假定货币供给增加,需求曲线移动到AD1。在B点,有超充分就业的均衡。 第三步,B点是不可能持久的,除非移动LAS。如果LAS不变,价格的上升使实际工资下降,工人对工资的要求会导致成本提高。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到SAS1。经济在C点实现均衡。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第四步,结论: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导致价格上升,潜在产出水平不变。,问题:在古典模型中,分析货币供给量增加所产生的结果(对产出的影响)。,三、总供给冲击 总供给冲击是造成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的另一因素。影响总供给波动的因素也是相当多的,在这里主要考察短期总供给的波动。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最典型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总供给冲击来自20世纪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