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部分教学案全集(课时1-14)(通用)_第1页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部分教学案全集(课时1-14)(通用)_第2页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部分教学案全集(课时1-14)(通用)_第3页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部分教学案全集(课时1-14)(通用)_第4页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部分教学案全集(课时1-14)(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线与平面课时1 平面(1)教学目的: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掌握它的基本画法,会用图形、文字和符号描述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学:1、平面图形:2、立几图形:3、立几的研究对象与方法:4、学习立几有注意点:二、平面:1、平面的概念:2、平面的画法:3、平面的表示方法:4、点、线、面的表示及关系:三、例题:例1、完面下列问题:(1)、过任一点作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2)、你能用六根火柴在桌子上搭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3)、你能画出一个四边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不相交?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可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4cm,宽为2cm;(2)、一条直线把它所在的平面分

2、成两部分,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3)、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4个平面。例3、画图表示两个相交的平面。例4、根据下列条件画图:(1)、A;(2),三角形ABC的顶点。四、小结:五、作业:书P7 练习1,2,4习题9。1 3,4。课时2 平面(2)教学目的:掌握三个公理的内容,能用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公理的内容,能用公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二、平面基本性质:1、公理1:(1)内容:(2)符号表示:(3)作用:2、公理2:(1)内容:(2)符号表示:(3)作用:3、公理3:(1)内容:(2)作用:三、例题:例1:看图填空:(1)= ;(2)平面AB1平面A1C1= ;(3)平

3、面BD1平面AC= ;(4)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B1C= ;(5)A1B1B1BB1C1= ;(6)平面A1C平面D1B= 。例2、已知平面平面=L,点M,NP,且PL,又MNL=R,过点M、N、P的平面与平面相交,则交线是哪一条?画出图形表示。例3、如图,已知D、E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AC,BC上的点,平面经过D、E两点,(1)求直线AB和平面的交点P;(2)求证D、E、P三点共线。例4、空间三个平面能把空间分成几个部分?四、小结:五、课练:书P7 习题9.1 1,2,5(1)、(4)六、作业:课课练:P1 例3,P2 ,1- 7,9。课时3 平面(3)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确定平面的

4、条件,掌握公理3的三个推论,并能运用公理论证三个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三个公理:二、新课:推论1:推论2:证明:(存在性):(唯一性):推论3:证明:(存在性):(唯一性):三、例题例1、已知:直线abc直线L和a、b、c分别相交于A、B、C,求证:四条直线a、b、c、L共面。例2、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共面(写出已知、求证)例3、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四、小结五、课练:书P8 5(2)、(3)6、7、10、11六、作业:书P9 8,9,课课练:P3 练习1-9课时4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掌握空间两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2、能

5、画出表示空间两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3、平行直线的判定,掌握平行公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二、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分类一:(1)在同一平面内:(2)不同在任一平面中:分类二:(1)只有一个公共点:(2)没有公共点:2、图示:三、平行直线:1、定义:2、判定方法:3、等角定理:四、例题:例1、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E、F、G、H分别为AB、AD、C1B1、C1D1的中点,试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1)AD1与BC1;(2)EF与GH;(3)DE与HB1例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E、H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F、G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求证:四边形EFGH有一组

6、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变题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E、H、G、H分别是边AB、AD、C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变题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试比较EF和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变题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G分别为BC、AB有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DF:FC=2:3,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例3、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试确定这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结:课练:书P11 练习1、2、3,P14习题9。2 1、2作业:书P15 3,4,5,课课练P6 8,9,10。课时5 空

7、间直线(2)教学目标:进一步熟悉异面直线的概念和判定,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和距离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新课:一、异面直线:1、概念:2、画法:3、判定:4、所成角5、公垂线(段)、距离:二、例题:例1:在正方体AC1中,(1)写出与棱AB异面的所有棱;(2)与面对角线AC 异面的所有棱;(3)与体对角线AC1异面的所有棱。(分别求一些简单的角与距离)例2:已知,ca,求证:b与c是异面直线。例3:棱长为4的正方体AC1中,点E是棱C1D1的中点,点F在棱C1B1上,且|C1F|=1,请判断直线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例4、正四面体PABC中,D、E是

8、棱PC上不重合的两点,F、H分别是棱PA、PB上的点,且与P不重合,求证:EF与DH是异面直线。例5、正四面体SABC中已知E、F分别是棱SC、AB的中点,试求异面直线EF和SA所成的角和SA与BC间距离。小结:课练:书P14 练习,习题9。2 6、7、8、9作业:书P15 10 ,课课练:P7 1,3 ,8,9课时6 空间直线(3)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和距离的求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异面直线的定义、判定方法、异面直线所成角、距离的求法。二、例题:例1、A、B、C、D是异面直线AB、CD上的点,线段AB=CD=4,M为AC的中点,N为BD的中点,MN=3,求异面直线AB、CD所成

9、的角的余弦值。例2、空间四边形PABC中,E、F分别是PA、PC的中点,且BECA,PCCA,PA=10,PC=8,求异面直线BE和PC的距离。例3、正方体AC1中,棱长为1(1)求异面直线B1D1和C1A所成的角。(2)M,O分别为AA1和BD1的中点,求证:MO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距离。例4、长方体AC1中,AB=2,BC=BB1=1,E、H分别是A1B1和BB1的中点,求(1)A1B和B1C所成的角。(2)、EH与AC所成的角;(3)AC1和A1D所成的角; (4)A1D1与BB1间距离。小结:作业:课课练:P9 例1,3,练习710。课时7 习题课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面的

10、性质和异面直线角与距离的求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二 例题:例1、空间四边形ABCD中,P、Q、R、S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PQRS是 ;四边形满足条件 满足条件 时是菱形;满足条件 是矩形?满足条件 是正方形。例2、(1)已知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是500,P是空间一点,则过P点与a和b都成300的直线有几条?(2)若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是,P是空间一点,则过P点与a和b都成750的直线有3条,则是多大的角?例3、在正四面体中,(1)若E为棱CD的中点,求AE和BC所成角;(2)若E、F分别是棱CD、AD的中点,求AE和BF所成的角;(3)若E、F分别是棱AB、CD的中点,

11、求AF和CE所成的角;例4、四面体ABCD中G1,G2,G3,G4分别是BCD、ACD、ABD、ABC的重心,求证:AG1,BG2,CG3,DG4四条直线交于一点。例5、由点O引不共面的三条射线OA、OB、OC。证明:AOB、BOC的角平分线OM、ON与AOC外角平分线OP在同一平面内。作业:课课练:P4 10,P11 例1,例2,例3、P12 8, 9,10。. 课时8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并能用图形表示出来。2、掌握直线与平面的判定方法。教学过程: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定理:2、符号表示:3、

12、证明:三、例题:例1、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的平面。例2、P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一点,Q是PA的中点,求证PC平面BDQ例3、如图,正方体ABCD-ABCD中,(1)E,F是对角线AD,BD的中点,试判断直线EF分别与正方体六个面中哪些平面平行?并证明你的结论。 (2)设棱长为a,M、N分别是对角线AD,BD上的点,AM=BN=a求证MN平面 DDCC,并求MN的长. 小结:课练:书 P19 练习2 习题9。3 2(1)、(3)作业:书 P19习题9。3 1、3、4,课课练P14 69课时9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二)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

13、的性质定理及内容与证明过程,会运用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与证明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定理:2、符号表示:3、证明:三、例题:例1、已知:直线l平面,直线ml,m,求证:m 例2、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C 平面EFGH, BD平面EFGH. 例3、P是长方体ABCD-ABCD中AC面上的一点,(1)画出经过P, B, C的平面与长方体各侧面的交线(2)画出经过P, B, D的平面截长方体所得截面;(3)以上

14、各条交线与平面AC是什么关系?例4、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试确定这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结:课练:书 P19 练习3习题9。3 2(2)、(4)作业:书 P20习题9。3 58课课练P16 8 10课时10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垂线、垂面、垂足的含义,会用空间图形及数学符号分别表示直线与平面垂直。2、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内容与证明过程,并能运用定义及判定定理判定直线是否与平面垂直。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二、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2、判定:(1)判定

15、定理: 符号表示: 证明:(2)判定方法: 三、例题:例1、求证: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例2、已知:=l, PA于A,PB于B,AQl于Q,求证BQl。例3、已知异面直线a、b,a,b,AB是a、b的公垂线,求证AB小结:课练:书 P23 1 、2, P28 1(1)、(2)、(4),4,6作业:书 P28 2,5,7, 课课练P18 810课时1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二)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方法。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由线面垂直的定义:2、线面垂直的性质

16、定理:(1)符号表示: (2) 证明:三、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四、例题:例1、长方体ABCDABCD中,AB=3,AD=4,AA=5,试求:(1)异面直线AA和DC的距离;(2)直线AD与平面BC 距离;(3)点B到平面AC的距离。(4)直线AB与平面AC的距离例2、已知直线a不在平面内,ab,b平面,求证a。 例3、已知:AB为异面直线a 、b的公垂线,a,b,=c。求证:ABc.小结:课练:书 P24 3、4, 课课练P19 14作业:书 P28 8,9 课课练P20 59课时1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三)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的斜线,斜足及射影等概念,掌握斜线长与其射影长定理,并能

17、进行有关的计算。2、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及其取值范围,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二、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1、概念:2、射影长定理: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2)(3)三、例题:例1、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AC在平面内,AC和AB在内的射影AB所成的角为,设BAC=。求证:cos=coscos。例2、在正方体上截下个角,截面是EFG,截下来的部分是一个四面体A-EFG,其中AE,AF,AG两两垂直, AGE=45,AGF=60,N是EG的中点,试求:(1)GF与平面AEG所成的

18、角(2)NF与平面AEG所成角的正切值例3、已知RtABC,斜边BC平面,A,AB,AC分别与平面成30和45角,已知BC=6,试求BC到平面的距离。变题1:RtABC的斜边BC在平面内,两直角边AB,AC与都斜交,A在上的射影是A,求证:BAC是钝角。变题2:已知RtABC,A=90,AB=3,AC=4,PA为平面ABC的斜线, PAB=PAC=60.(1)求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2)PA等于多少时,P点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恰好在BC 上?小结:课练:书 P25 1、2, 课课练P21 17作业:书 P28 10,11 课课练P21 例2、例3 810课时13三垂线定理(一)教学目标:

19、理解并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与证明过程;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特征,能够运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三垂线定理:1、定理:2、逆定理:三、例题:例1、在正方体ABCDABCD中,求证:对角线BD平面ACB。例2、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平面ABC,若O、Q分别是ABC和PBC的垂心,试证:OQ平面PBC。例3、M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MA=AB=a,试求:(1)点M到BD的距离 (2)求异面直线MB与AC所成的角。例4、已知: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是a、b、c,设S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S为ABC的垂心;(2)S在ABC内;(3)设S S=h,则。小结:课练:书 P27 练习 课课练P23 16作业:书 P29 12,13 课课练P23 例1、 例2、 79课时14 三垂线定理(二)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够运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二、例题:例1、求证: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