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 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一)-两宋 第六章 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 第七章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第八章 我国园林论著及匠师,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一)按从属关系划分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 (二)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放方式划分 1人工山水园 2天然山水园,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或皇室私有,如苑、
2、宫苑、御苑等 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北京御花园,北京静宜园,2私家园林,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有 如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3寺观园林,杭州灵隐寺,北京碧云寺,是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园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通常位于平坦地段上 最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天然山水园,一般在山野风景地带,经人为地规划经营,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中
3、国古典园林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 1生成期殷周秦汉 2.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3全盛期隋、唐时期 4成熟期两宋到清初 5.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蕴含,(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园林植物以树木为主调,栽植树木宜三五成群,不求成行成列。 赋予植物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意义。,(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园林建筑形象丰富,自由随宜,高低错落,使其能与自然相互融合。 将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诗画的情趣 无声的画,有形的诗,凝固的音乐,流动的建筑 以画入园,因画成景,虹卧石梁岸引春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四)意境的蕴含 意境:创造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于园林,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意境的表述方法: 借助于叠山理水模拟自然于咫尺 预设一主题,通过园林四要素表达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士后面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进度计划表
- 2025中国农业银行个人消费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淡水养殖产品种苗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3月专卖店无人收银差错率赔偿计算标准协议
- 美术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计划
- 年度教育研究项目申报计划
- 医技部个人工作计划
- 职业生涯中目标的动态调整计划
-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的计划
- (完整版)作文格子纸模板
- 课后习题详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第13章 实战案例-钻石数据分析与预测
-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题库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Speaking课件
- 【课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光伏过户转让协议书
-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
- 宇电温控器ai 500 501用户手册s 6中文说明书
- 免疫学检验技术-抗原抗体反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