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final__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2).ppt_第1页
第9章final__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2).ppt_第2页
第9章final__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2).ppt_第3页
第9章final__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2).ppt_第4页
第9章final__地基中的应力计算(4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 土体中的应力,2/42,土的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内容提要,3/42,概 述,土中应力:自重 建筑物荷载 温度 土中水渗流 地震等。 土中应力可分为: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本章只讨论: 自重应力; 静荷载;,4/42,9.1 地基中自重应力计算 假定土体为均质的半无限弹性体 取高度z,截面积A=1的土柱 由平衡条件得 czA=FW= z A 于是 cz= z,土体中自重应力,可见,自重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加。,5/42,土体成层、有地下水存在 (1)土体成层,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分布,各土层厚度及重度分别为hi和i,则第n层土底面上: cz=1h1+2h2+nhn,6/42,(

2、2)有地下水存在,首先确定是否考虑浮力 考虑浮力影响时,用浮重度代替重度。,砂性土应考虑浮力 完整的岩层、密室粘土层不受浮力作用,问题: 地下水的升降对土体自重应力有何影响?,7/42,例题 按照如图给出的资料,计算并绘制出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沿深度的分布曲线,其中:,8/42,例题 第一层土为细砂1=19kN/m3, s=25.9kN/m3, w=18%; 第二层土为粘土, 2=16.8kN/m3, s=26.8kN/m3, w=50%, wL=48%, wP=50%,并有地下水位存在。 计算土中自重应力。,9/42,第二层为粘土层,其液性指数,解 第一层土为细砂,地下水位以下考虑浮力作用,受

3、水的浮力作用,浮重度为,10/42,a点:z=0, cz= z=0; b点:z=2m,cz=192=38kPa; c点:z=5m,cz=192+103=68kPa; d点:z=9m,cz=192+103+7.14=96.4kPa 分布如图:,11/42,a点:z=0, cz= z=0; b点:z=2m,cz=192=38kPa; c点:z=5m,cz=192+103=68kPa; c点:z=5m,cz=68+103=98kPa d点:z=9m,cz=98+16.84=165.2kPa,10%,不透水层,12/42,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a) 理想柔性基础 (b) 堤坝下基底压力 柔性基础,(1

4、)情况1,基础抗弯刚度EI=0,相当于绝对柔性基础 基底压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9.2 基底压力,13/42,(2)情况2 刚度很大(即EI=),可视为刚性基础(大块混凝土实体结构)。,(a) 马鞍形分布 (b) 抛物线分布 (c) 钟形分布 刚性基础,荷载小,呈中央小而边缘大的情形。,随作用荷载增大,呈抛物线分布。,作用荷载继续增大,发展为钟形分布。,大多数情况处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14/42,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基底压力分布十分复杂; 但是,分布形状的影响只局限在一定深度范围内; (圣维南原理) 实用上,假定基底压力分布为线性分布;,15/42,9.2.1 中心荷载作用,荷载作

5、用在基础形心处时:,16/42,9.2.2 偏心荷载作用 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式中:F+G、M中心竖直荷载及弯矩 e荷载偏心距 W基础底面抵抗矩,17/42,基底压力分布可能情况:,a、当e0,梯形分布;,b、当e= b/6 时,pmin=0,三角形分布;,c、当eb/6时,pmin0,边缘反力为负值,基底压力重新分布。,(a) (b) (c) 图 偏心荷载时几种情况,18/42,假定重新分布后基底最大压应力为pmax,则:,方法: 由力的平衡 和力矩平衡,pmin0情形在工程上一般不允许出现,此时需进行设计调整。,19/42,概念: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压力与该处原来的自重应力之差。,9.2.3

6、 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当基础在地面以下时: p0=pcz=p0d,当基础在地面以上时:p0=p,p0 基底附加压力设计值 P 基底压力设计值 0 基底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d 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底埋深,20/42,基坑开挖,21/42,9.3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9.3.1竖向集中荷载作用,Boussinesq课题: 半无限弹性体表面作用竖向集中荷载P,计算任一点M的应力。,22/42,3个法向应力分量:,23/42,对工程应用意义最大的是竖向法向应力,,称为应力分布系数,是r/z的函数,可由表9-1查得。,令,附加应力系数,24/42,表1 z=3m处水平面上竖应力计算,例题 土体表面作用一集中

7、力F=200kN,计算地面深度z=3m处水平面上的竖向法向应力z分布,以及距F作用点r=1m处竖直面上的竖向法向应力z分布。,解 列表计算见表1和2。,25/42,土中应力分布图,26/42,规律分析: (1)集中力作用线上,r=0 Z=0时,z, Z时, z=0。 (2)某竖直线上,r=常数 Z=0时,z=0,随着Z增加,z先增后减。 (3)某水平面上,Z=常数 r=0时,z最大,随着r增加,z逐渐减小。,27/42,叠加原理,由几个外力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的某一参数(内力、应力或位移),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该参数值的代数和,28/42,当有若干个集中力同时作用时,可由叠加法求任意一点

8、的应力。,29/42,9.3.2 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的附加应力,a) 矩形面积角点下,30/42,在基底范围内取单元面积dA=dxdy 单元面积上分布荷载看作是集中力dF=pdxdy 集中力在M点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31/42,进行积分:,可由表9-2查得 这里m=l/b,n=z/b 注意:l为长边,b为短边。,32/42,角点法的几种情况:,33/42,b) 土中任意点的计算(角点法),情况1:投影A点在矩形面积范围之内,z=z(aeAh)+ z(ebfA)+z(hAgd)+ z(Afcg),34/42,情况2:投影A点在矩形面积范围之外,z=z(aeAh) z(beAg) z(dfAh)+

9、 z(cfAg),35/42,求角点下M的竖向应力?,这里注意:,将坐标原点取在荷载为零的角点上 取单元面积dA=dxdy,其上作用集中力dF=(x/b)p dx dy;,9.3.3 矩形面积三角形荷载的附加应力,36/42,称为应力系数,为m=l/b和n=z/b的函数, 可由表9-3查得。,计算公式:,37/42,荷载的组合:,(附) 矩形面积上作用水平均布荷载,分析同上:见 P128。,38/42,9.3.4 线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取微分长度dy 荷载pdy看成是集中力,则:,Flamant课题,39/42,分析步骤:,荷载宽度方向取微分宽度; 荷载dp=pd视为线荷载,在M点处附加应力为dz。 在荷载宽度范围内积分,得:,9.3.5 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40/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