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1)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1)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教案(1)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6单元燃烧和燃料单元教材的地位本单元从学生理所当然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开始,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体会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自然地从生活进入化学。 因为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所以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 灭火原理是通过优化作为破坏燃烧条件的燃烧条件,促进燃烧的进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在人的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化学走向社会,进入自然,从化学的角度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保护自然饥饿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学生站在比生活经验

2、更高的水平上,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单元教育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讨论和实验,了解燃烧、缓慢氧化和化学爆炸的发生条件,了解燃烧和灭火的意义和本质,了解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措施,了解化学变化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变化。2、学习化石燃料的燃烧,认识到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有弊。3 .学习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认识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可以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发展变化观。4 .通过学习燃烧和灭火,提高安全意识,理解防火和灭火的常识。 利用教材中的图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研究活动,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初步学习在实验室中摄取二氧化碳。5 .了解

3、化石燃料的组成和深加工产品,了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资源。 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国情,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6、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确立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了解自然平衡、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教学建议第一节燃烧和灭火首先要充分探索学生的认知起点,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 围绕“燃烧和灭火”或“火利和遮蔽”的主题,让学生在上课前调查燃烧、灭火、防火、火灾等相关资料。 二是通过课堂教师示范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索,加深学生促进灭火、燃烧、爆炸的认识,发展科学探索能力。 第三,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建设、教师总体提高,掌握可燃物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产物特征、燃

4、烧反应规律和应用、变化观和化学价值观。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首先要充分利用化石燃料的深加工来获得丰富的产品,使学生意识到化石燃料是宝贵的资源。 其次,通过化石燃料及产品的元素成分分析,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要充分利用“石油分馏、煤炭气化、焦化和液化”等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物质改造、科学应用物质、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节自然中的二氧化碳首先要重视自主学习,第三要重视实验探索,第四要重视联系实际,第五要重视观念的引导、提高,第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六要整体把握、融合贯通、纵横相连。单票元教学习修正器画画儿节回教学时数主要知识要点刺探活动第一

5、节2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促进燃烧的方法燃烧,缓慢氧化的概念爆发的原因。寻找灭火的方法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氢气的燃烧和爆炸。第二节2常用化石燃料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化石燃料的储量状况及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煤石油的综合利用。选择合适的燃料。第三节2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造方法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速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的意义在图像中查找信息。去实验室1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造实验气体的产生、收集、性质验证等操作技术单元复习和检查2课题: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第一课)课程要求:认识燃烧的条件,理解防火灭火的措施。内容和学习分析:教材以灭火原理为切入点,首先调动学

6、生现有灭火相关生活经验,通过他们自身的合理分析认识燃烧条件。在学习本课程的内容之前,学生在前一课程的实验课程中探讨燃烧的条件,虽然具有一定的燃烧知识,但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本课着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建议:上课查阅资料,熟悉煤气、天然气等家用煤气的使用,了解燃烧发生的条件、灭火原理、防火措施等知识。学习目标:1、可以采用比较、比较、交流讨论的方法,分析常见的灭火方法,理解燃烧条件,理解燃烧本质,列举在燃烧生活、生产和国防方面的广泛应用,认识控制燃烧发生的因素,从而控制燃烧反应。2、学习燃烧条件,通过观察和交流讨论典型火灾,认识火灾危害,理解防火常识,增强

7、防火意识。3、通过学习燃烧,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难点:1.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2 .常用的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实验准备:教师准备:1 .烧杯、铜片、滤纸、白磷、红磷、氧、汤等2 .分组实验:蜡烛、烧杯(3个)碳酸钠、盐酸水、玻璃片3 .金属罐、塑料瓶、面粉、橡胶管、充气气球等学生的准备:预习新课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意图环节一创设情景热情导入【谈话】火的使用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从发掘火到航空宇宙,人类文明的进步、火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不使用火可能会引起火灾,当火灾发生时,人

8、们希望能够多快地灭火观察照片,听老师的说明,想起人类历史上火的作用和危害。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2灭火原理请考虑一下问题。 蜡烛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熄灭。 哪个同学想的方法多?友谊提示:注意安全,不要被蜡烛的火烧伤。问题2熄灭蜡烛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完成教科书P118活动天地6-1填下表灭火方法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温度隔绝氧气去除易燃物品教师的示威是如图所示的实验问题3根据你的观察,能考虑燃烧的必要条件吗?给学生看下一张照片问题4观察照片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特别注意:起火点:使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起火点不一定。 对固体燃料来说,起火点的高低与表面积的大小、热传导率的大小

9、也有关系。 粒子越细,表面积越大,起火点越低,热传导率越小,起火点越低。 对于液体燃料来说,与火焰接触的情况和外压的大小会影响着火点。【问题导言】:谁能总结什么是燃烧?知道很多方面:广义的燃烧不仅仅是氧参与的氧化反应。 例如,氢气在氯气中也可以燃烧。【移动】我们知道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进行实验。同学之间讨论、总结填写表格整理知识看示威和集团讨论燃烧的发生条件吗?看照片讨论回答:发生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听老师的说明,说明发火点的知识,理解发火点的意思。学生根据上一节的实验课和本节的内容总结了燃烧的概念。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开

10、始,激活学生的思考。整理灭火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学生灭火知识。使学生探讨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燃烧的条件。使学生能够理解起火点的意思。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讨论、总结燃烧的定义。环节三火兼火安全让学生读教科书P120,完成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提高学生用火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检索、分析、讨论能力。课堂检查:1 .在古代,人类掌握了挖树取火的方法,能够挖树取火,可以用以下三个词来说明。甲:在树里长大,温度上升乙:到了树的着火点,把树烧了丙:刨树时克服摩擦力工作这三个句子的正确顺序是()甲

11、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2 .下图的灭火方法有错误的地方是()3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1)家电线路短路发生火灾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2)液化气、气体着火的最初措施是。(3)看到火势有扩大的倾向时,应该怎样求助? 的双曲馀弦值。(4)关在火灾区时的措施是:4 .日常生活中,应根据火灾情况使用适当的灭火方法。 例如,实验室的酒精灯的点火,常用于灭火的炒油锅的点火,常用于灭火的普通火灾,常用于油类火灾的书库火灾,常用于灭火。回答:1.B; 2.C 3.(1)切断电源(2)关闭气阀(119(4)用水湿布,没有布撕衣服,藏在鼻口,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蹲下或伏下,远离火源,不要沿可燃物少的方向和逆风的方向奔跑救助综合提高指导学生总结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用学生同位素口述回顾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板书设计:第一节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易燃物品氧气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