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实验的顺序和方法。2.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实验和其他方式进行探索。本节重点培养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本节难点】积极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达实验现象。本节的知识概览图提出了问题并做出了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和交流沟通经验观察描述和记录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指导虽然果实已经采摘,但它们的内部代谢活动并没有停止,各种酶仍在工作。当它们被剥开或剥离时,其中含有的多酚化学物质单宁在酶的作用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生成醌类化合物,果肉的颜色会变成棕色。棕色水果首先影响人们的感官,颜色和味道以前没有改变。其次,营养价值受到影响。可以想象,当“变色”反应进行时,其他营养物质将被氧化,其中维生素C的损失最为严重。如何探究水果“生锈”的原因?化学实验可以用来探索。主要步骤有:提问、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总结、反思和评估、表达和交流等。教材的本质知识点1科学探究研究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义务教育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是积极获取化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总结、反思和评价、表达和交流等。通过亲身体验
3、和科学探究活动的体验,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我们对化学的感情,了解化学的本质,学习科学。因为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我们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知识点2蜡烛及其燃烧探究探索蜡烛火焰的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探索实验问题蜡烛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哪个部位的温度最高?设计实验点燃蜡烛,观察火焰,握住火柴杆的一端,快速直接地将它放入火焰中大约一秒钟。【探究活动】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火焰、内火焰和火焰核心。火柴杆平放在火焰中大约一秒钟,外部火焰的变黑是最明显的。结论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火焰中部分火柴棍先燃烧
4、,表明外火焰温度最高,其次是内火焰,火焰核心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火焰核心温度最低。探索蜡烛和它们燃烧的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特性并做好记录。(2)点蜡烛,观察现象,做记录。(3)拿一根火柴杆,把它笔直快速地放入火焰中,大约1秒钟后取出,观察并记录。(4)在蜡烛火焰上覆盖一个小的干燥烧杯,观察并记录。(5)向烧杯中注入清水,观察并记录。(6)熄灭蜡烛,观察现象,用火柴刚熄灭蜡烛时,点燃白烟,并做好记录。蜡烛燃烧前后和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1)点燃前: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为圆柱形,直径约2厘米,为半透明白色固体(也有其他颜色的蜡烛,如红色),有轻微气味,质地柔软,可用刀切割,指甲也可刮伤
5、。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灯芯,从底部延伸到顶部,从顶部露出大约1厘米。灯芯是由多根细线缠绕而成的。它不溶于水,能浮在水面上,表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点燃时:当燃烧的火柴接近蜡烛芯时,蜡烛可以在大约2秒 3秒内点燃。点燃的蜡烛可以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燃烧时慢慢变短。由于气流的作用,蜡烛火焰闪烁和抖动,产生黑烟。在没有气流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大约2厘米的地方,蜡烛又热又软,可以随意用手塑造,其余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的顶部被加热并熔化形成一个凹槽,熔化的无色液体被储存在凹槽中并浸透烛芯直到火焰的底部。如果蜡烛火焰被嘴吹动或者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
6、储存在蜡烛凹槽中的五色液体将从凹槽中沿着蜡烛体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无色的液体在冷的时候会变成半透明的固液混合物,逐渐凝固并附着在蜡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为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个暗淡的区域是圆锥形的;这个区域周围最外面的火焰是黄色的,它的火焰很亮但不刺眼。三层火焰有明显的边缘和不确定的顶部。当火柴棍快速笔直地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时,可以看到火焰的最外层首先变黑,第二层最内层变黑最慢,表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而第二层最内层温度最低。因此,外部火焰应该用于加热。拿一个干烧杯,把它盖在蜡烛火焰上。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摇动,澄清的石
7、灰水变浑浊,表明蜡烛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3)熄灭时:熄灭蜡烛时,一缕白烟从蜡烛芯中飘出,燃烧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将沿着白烟重新点燃蜡烛。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化学时应掌握以下几点:(1)注意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是否能燃烧,燃烧后是否能产生能使石灰水澄清浑浊的气体。(2)注意物质的变化及伴随变化的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产气、沉淀等。(3)注意材料变化的过程和现象,详细观察和描述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材料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探究活动完成后,仔细完成探究活动报告(参考课本中的报告表格,或者自己设计报告),以体现自己大胆的想法。每一项
8、探究活动都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点3:探索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探究实验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有什么区别?【猜想与假设】吸入空气和呼出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含量不同,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设计实验方案用引流的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空气,然后收集两瓶空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步骤】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空气中滴入少量清水,振荡,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在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进行比较,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说明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索,将呼出空气和吸入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并完成表
9、格,相对含量用“多”和“少”表示。氧二氧化碳蒸汽吸入的空气许多较少的较少的呼出气体较少的许多许多化学与生活早上,妈妈总是催促小明起床,打开紧闭的窗户,高喊:“换换新鲜空气。”真的,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让人精神振奋!我昏昏沉沉的大脑也清醒了。请解释原因。教室检测1为了探究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用干燥的烧杯将它们覆盖在蜡烛火焰上方,并在烧杯的内壁上观察它们,表明它们是产生的。短时间后,取下烧杯,倒入少量清水,振荡,观察蜡烛燃烧后是否也产生。一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是石蜡)及其燃烧做了以下研究。请填写以下空格:(1)拿一根蜡烛,用小刀切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就会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高于水。(2)点
10、燃蜡烛后,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火焰、内火焰和火焰中心。在将火柴杆放入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1所示)大约1秒钟后,可以看到火柴杆首先碳化(用字母填充)。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将一个干燥的烧杯覆盖在蜡烛火焰上,然后过一会儿取下烧杯,迅速将少量的清水倒入烧杯中,振荡并观察。(3)小明利用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呼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大于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2所示。(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结论(2)小明想更多地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数据,我们知道这是由于肺泡与人体内的血液、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
11、。4下列影响烛光强度的因素是()(1)蜡烛的颜色;蜡烛芯的长度;蜡烛的长度;蜡烛的厚度。A. B. C. D.5人吸入空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证明人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一个课外小组设计了一个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回答以下问题:(1)一号瓶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2)二号瓶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3)第三瓶的作用是。植物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进行呼吸。为了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一些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选择两盆大小相似的相同植物,在每盆上放一杯清水,然后用一个透明塑料袋盖住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用黑色塑料袋盖住,放在阴凉处(如图1-4所示)
12、。晚上,在塑料袋上开一个小洞,插入燃烧的木条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甲中的木条比乙中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甲中的石灰水基本保持清澈,而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1)甲中的木条燃烧更剧烈,说明甲中有更多的木条,说明植物主要在阳光下发挥作用。(2)甲中的石灰水基本上是清澈的,而乙中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表明乙中有更多的石灰水,从而表明植物在没有光的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经历入学考试1(石家庄,2009)众所周知,氧气可以点燃木条与火星,二氧化碳和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密度高于空气。观察图1-6所示的相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集气罐中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集气罐中的气体可以是空气C.集气罐中的气体必须是氧气。集气罐中的气体必须是氮气2(青岛,2009),在“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研究”中,梁潇指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气含有更多的水蒸气。”就这个过程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环节()A.猜想和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3(济宁,2009)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以下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A.海员蒸馏海水以获取淡水B.工匠熔化玻璃来制造各种容器c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d .在温室蔬菜生产中应用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产量学习后反思附件:课堂测试和体验高考答案教室检测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1364:1999 EN-D Nomenclature for hydroelectric powerplant machinery
- 2025年元旦晚会策划方案模板
- 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2025年(精彩)
- 2025年幼儿园新学期个人工作方案
- 时尚知识全解析
- 护理科研文献检索与管理
- 护理临床教学病案讨论
- 生产简历工作总结
- 便秘的评估与护理
-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基础二细胞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安全和隐私
- 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表(社团)
- 电动车骑行免责协议书范本
- 会阴穴的穴位刺激对疾病的影响
- 质量检测工程合同范本
- 《自然教育》课件-自然游戏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群设计
-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04 人文地理(选择题专项80题)(原卷版)
- 金华2024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聘7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脊柱侧弯矫正的七大门派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