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肾损害_第1页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_第2页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_第3页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_第4页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干燥综合征肾损害,泌尿学。1。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因为它的目标是外分泌腺,所以通常被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被定义为继发于外分泌腺异常免疫功能的口干症,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主要临床表现为干眼症、结膜炎、口干等重要器官系统,如肺、肾和神经系统。据国外报道,约有1 867例pss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在中国的发病率也是50。据信,在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发生率已居第二位,仅次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欧洲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2002) : (

2、1)眼睛干燥超过3个月,或反复揉眼睛,或人工泪液应每天使用3次以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积极的。(2)口干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或腮腺肿大反复出现或持续,或干粮应随水服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积极的。(3) Schirmer试验阳性(5 mm /5 m in)或角膜染色试验阳性(指数4阳性)。下唇腺的病理活检显示淋巴细胞浸润灶1(每个浸润灶意味着每4 mm2腺体组织中聚集50个以上的淋巴细胞)。(5)唾液流速为115毫升/15分钟;腮腺造影阳性;腮腺显像和放射性核素检查均为阳性,其中一项为阳性。(6)血清抗SSA抗体或抗SSB抗体阳性。(7)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满足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标准,其

3、中一个标准必须是组织学检查或自身抗体阳性。6。肾损害,临床特征1.1间质性肾炎(pSS)最常见的肾损害是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IN),其在相对年轻的患者中更常见。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管间质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包括由尿浓度功能障碍引起的低渗尿、完全或不完全低钾血症、远端肾小管酸中毒(RTA 1)和少数近端肾小管酸中毒(11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2或范可尼综合征。据报道,pSS患者RTA的发生率高达2230,且大多数为亚临床过程,只能通过酸负荷试验进行诊断,或仅表现出轻微症状,一般不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液浓缩功能障碍可能是肾脏受累的最早临床表现,但由于症状轻微,常被忽略。7,11

4、1低钾远端肾小管酸中毒:pSS合并RTA 1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自身抗体与肾小管的交叉免疫反应有关,导致局部免疫损伤。Soy等人认为ss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主要是由免疫机制和TIN引起的,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也可能起一定作用。然而,Bae等人通过肾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认为DSS引起RTA 1的直接原因与患者集合小管上皮细胞缺乏质子泵有关。其临床特征为高血色素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钠血症、尿酸化等。严重者,有肾结石、肾钙化和肾性尿崩症等。这是因为RTA 1是由远端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不能在管腔和管周液之间形成高氢离子梯度。由于远端肾小管的泌氢功能障碍,

5、H不能排出,使尿液的酸碱度持续到6,而血液显示酸中毒,过多的钾排泄导致低钾血症。RTA引起肾结石的原因是患者原尿中钙含量增加,在肾小管间质细胞、小管外间质和小管中结晶,而酸中毒减少了柠檬酸盐的排出,从而可以防止尿路结石的形成,而碱性尿则容易形成钙质和肾结石。因此,肾动脉栓塞作为钙化性肾结石患者的常见病因之一不容忽视,尤其是那些反复出现的患者。很少患者会将RTA 1引起的肾脏钙化作为SS的初始症状。因此,对于肾钙化的RTA 1患者,必须注意筛选pss相关抗体。此外,许多患者可能表现出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这再次表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尤其是体液免疫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并

6、导致全身症状。通过对我国10年间130例pss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任发现95例(731例)患者合并RTA,其中91例为RTA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发生率高,尤其是1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近端肾小管酸中毒:RTA 2由近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主要表现为HC03重吸收功能障碍。像RTA 1一样,可出现高色素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阴离子间隙正常。RTA 2可以单独存在,但它更经常是伴有复杂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的范可尼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许多物质的障碍,临床上可能出现肾性糖尿、总

7、氨基酸尿、磷酸尿、尿酸尿和碳酸氢尿,相应地,可能出现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和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甚至引起骨病。RTA和低钾血症,RTA低钾血症是由管腔内氢的减少引起的,因此钾取代氢并与钠交换,钾通过尿液排出。任等发现pSS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相当高(469例),且这些患者最终均被诊断为完全性RTA 1,提示低钾血症是诊断RTA的重要线索。严重的低钾血症可导致低钾性瘫痪、心律失常和低钾性肾病(多尿和尿浓缩功能障碍)。低钾性瘫痪是一种可逆的临床急症。众所周知,虽然RTA可引起低钾性麻痹,但pss很少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然而,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因涉及呼吸肌的低钾血症而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对此类情况

8、保持警惕。骨软化症和骨病:某些骨软化症患者的骨软化症可能与酸中毒、低磷血症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肾间质炎症和肾小管免疫损伤导致1-羟化酶活性降低,因此肝脏羟化形成的25(羟基)D不能在肾脏转化为1,25 (0H) 2D。此外,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重吸收减少,导致患者骨矿化不良导致骨软化,严重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透明质酸和藻酸双酯钠相比,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球肾炎发病率较低。Manthorpe等人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有关。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病理表现可分为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不同类型。Maripuri等人报道了24例

9、pSS肾损害中的7例(292个)有肾小球病变,包括3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膜性肾病和1例轻度病变。刘等报道62例pSS肾损害患者中有8例(129%)出现免疫复合物肾病,其中6例为系膜增生伴IgA沉积,2例为膜性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可为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很少出现上述表现。当pSS伴有大量蛋白尿时,有必要警惕肾小球膜性病变的可能性。此外,肾小球病变患者的血清冷冻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IN患者。在pSS晚期出现冷球蛋白血症的GN表明存在单克隆或多克隆B细胞激活,因此是必要的与TIN相比,GN有更多的上皮外炎性表现,常伴有

10、冷球蛋白血症和低补体C4血症,常出现在pSS的晚期,死亡率较高。口干燥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肾小球肾炎之前,肾小球肾炎与小血管的广泛受累有关,如可触知的紫癜或其他血管炎性皮肤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B细胞淋巴瘤。替代和对症治疗:目前,pSS不能治愈,主要是替代和对症治疗。对于区域贸易协定,应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给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损害可取得良好疗效。在免疫抑制剂中,除环磷酰胺外,霉酚酸也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理类型肾损害和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对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有不同的治疗反应,因此治疗方案应不同。一般认为,一旦出现TIN,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肾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明显浸润,或肾功能受累,明显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建议在激素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肾活检显示。肾小球硬化或纤维化表明对激素或抗流行病抑制剂不敏感。靶向治疗:近年来,针对pss潜在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CD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