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文科課程的新嘗試: 高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十年改革歷程,94年 : 按文體組織單元, 讀寫結合 97-99年 : 中文輔導試驗計劃 2000年 : 參加新課程先導計劃 2001-2004年 : 高思維閱讀能力教學試驗,教學目標,學生方面,學會運用不同閱讀的策略以理解篇章深層的意義 學會透過策略性閱讀,建構知識 提升學生自我監控學習及主動建構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提升學生專題研習能力,老師方面,學會設計閱讀課程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和培養習共通的學習能力。 學會評估及診斷學生閱讀問題所在,並因應評估所得,設計不同課業,以幫助學生掌握共通的學習能力。 教師學會如何評估學生高層次的閱
2、讀及專題研習能力,並能給予學生適切的回饋。,各級教學重點,相互教學法,相互教學法 (Reciprocal teaching, Brown 中國採用他律的方式, 外國的教育較現在的中國人優勝 1 2 3 老師的榜樣也是關鍵的影響 1,社會歷史方面: 皇帝的存在直接影響中國人是否守禮 4 5 不做好現在的他律,會直接影響下一代 6 懷疑孔子禮的實行性 6 孩子的權利應該由家長和律法所保護 7 現在的中國人太現實了、太自私 8,對禮方面: 自律是最重要的,希望人們會自己守禮 9 中國人極需要他律 10 禮的重要性不在於表面,而是背後真正義意 11 對禮方面: 自律是最重要的,希望人們會自己守禮 9
3、中國人極需要他律 10 禮的重要性不在於表面,而是背後真正義意 11,禮、香港教育 edit 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y 10 2003 (07:06:32)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禮的形式變了,但禮的意義係不變的-很多同學也想不通 一些追隨孔子的人說要提倡周禮,但我認為行不行周禮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人們能夠通過禮,達至以和為貴,令自己本質向好。 我的論據 孫子兵法,是中國二千多年前的兵法,雖然內容已不合事宜,但它所提到的戰鬥法則,人們的心理,是不變的。所以今時今日,美國每一位士兵也是讀它才能當軍官。 我的分析 古人的智慧,就像禮一樣,不於外行表面的義思,而是
4、要加以分析,活學活用。,我不同意 可能政府不應該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會還好 我的論點 今時今日,我們香港的教育制度是注重知識性的,而古時的中國人教育是重德行,讀的是聖賢書,所以古代的讀書人守禮比我們今日好是有原因的。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不如我們想一想為什麼香港人和外國人的公民意識相差那麼遠 我的分析 我的分析原因: 香港傳煤。前幾日是ATV生日,在某一個討論板上有人提出,為什麼香港的電視台較其他亞洲地區保守呢(不計中國)?為什麼香港的雜誌宣染報業色情暴力比其他東南亞地區嚴重呢?為什麼香港的傳煤會這樣不平均發展呢? 看完這三條問題後,我有很多想法,其中一個就是:香港的傳煤直接影響香港人的素質。,總結
5、評估(學習檔案),學生曾灼霖,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edit by Tsang Cheuk LamLast Modified: May 30 2003 (21:43:37) 我十分欣賞 其他同學的 1 禮未被遺忘!. 2 人權與他律 ,而自己的是 3 學識、人生道理的確重要! 4 學習是無止境的 比較兩者之間的相同 一、各篇章會清楚、有高度概括性地歸納出重點, Example 禮未被遺忘!. 裡的現代人不再注重古代對禮的形式,而是已把禮放在了生活上。 、人權與他律裡的他律與人的自由有衝突、學識、人生道理的確重要! 裡的學識、人生道理同樣重要及學習是無止境的裡的禮是無處不在的,無論
6、是於任何的事件上都能發掘出禮的存在等等都可能從文章中容易地尋找出來(論點);,二、而且能夠引用到一些權威性、有啟發性的例子(網頁、古語、名言、日常生活上等等)作不同層面的客觀分析、討論去支持自己所說出的論點, Example 禮未被遺忘!. 一文中共引用了四個網頁去說明中國古代民間起原、意義、禮俗及儀式去證明以往中國人是有禮的,相比之下現代人已經沒有做到十足十了及生命上的一點點例子、人權與他律中引用了人權宣言中的人生即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使到引申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他律與人的自由有衝突嗎?及以生活中(中學學位分配男女之間的性別歧視)的例子、學識、人生道理的確重要!中引用了古語:三日不讀書,便
7、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還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支持人一定要有學問和人生道理、學習是無止境的也是引用了四個網頁內容講述要改善或者要學習禮背後的道理和意義;,三、他們善用鷹架,能夠清晰帶出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並且引導出作者的想法,吸引讀者閱讀或思考,例如:我的論點/文章的論點、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地方是、我的啟發/結論、值得討論的問題、我覺得有爭議的地方及我學會了等等。 當我看完一些好notes之後 我的反思 是感覺到以往做的notes是否可以滿足到一個好note的所有條件呢?是否還有改進的餘地呢?我自己能夠做得到嗎?並且作出自我的反省、檢討,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例如)忽略禮等
8、等的事項,而這麼多對自己能力有懷疑、在急速步伐中生活成長做成的問題,最終我給自己的答案是:做事只要問心無愧、盡力去做,便可以了。,我學到新的知識 在漫長的人生中,一定會有不同的階段,每個人只要經歷挫折、失敗,例如我在這次歸納的幾堂中或許是在這篇幅中也不例外,我也不是一次歸納、編輯便成功的,但原來經歷挫折、失敗並不重要,而從失敗中的過程中堅強地站起來,那麼才是最寶貴。 我的啟發 結果固然重要,但其實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而我體會到就是如果去作出一些好的歸納,歸納不到的(失敗),可以分析失敗之處,再接再厲、問心無愧、盡力去做,便可以了。,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 一個字來形容:好 ed
9、it by Tsang Cheuk LamLast Modified: Jun 11 2003 (12:59:49) 我十分欣賞 這一組的note 1 2 3 4 5 6 7 8 首先林逸球同學的既然重要,仍有忽視?作出了一連串思考性的問題,並且歸納出一條(環繞著禮)問題,引發起其他同學的回應、分析及啟發,例如高子嬿同學的禮是否真的被忽略、黃俊康同學的事不關己,己不勞心 等等各自分析出人們忽略了禮的 不同意見 (不同原因或論點、論據),其後黃俊康同學更作出一些例子及新看法並且得到葉迪昜同學、陳潔蕊同學的回應帶出了解決方法, 綜合與提昇 最後得到林潔盈同學總結出應該由他律促成自律,而以上的一組n
10、ote符合了 創建新知 。,另外, 我十分欣賞 徐麗萍同學的人權與他律 9 。 首先她利用/ 善用權威性資料 的內容自我反思作出一條深層的思考問題:他律與人的自由有衝突嗎?,並且與日常生活上的事件作掛鉤,反映出現今男女的權利不公平這點,而清楚地交代出一個概念的發展過程,乎合了 可改進的意見或概念 。 我十分欣賞 自己的note是非同小可的禮 10 。 首先,分析出每篇有關禮篇章的論點,然後再 綜合與提昇 歸納出幾篇資料的重點,再者作出不同角度的分析原因,並且 善用權威性資料 一、古語(例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四個有關資料內容(禮)及權威人士對禮看法的網址支持自己的說法,最後作出歸納出中心思想。,其次 我十分欣賞 自己的篇章是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11 。 這篇章中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反思及啟發說明如何從學做一個好note中所體會出來的,並且作很多。 自我發現 ,例如:人生不問失敗,只問嘗試、做事只要問心無愧、盡力去做,便可以了等等。 我的啟發 好note是重精,不著重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氟骨病考试题及答案
- 灵活应对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强化基础医学知识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系统集成与协调策略考察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陆良县下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提升应试能力备考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 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喷枪行业需求量调研与发展态势剖析研究报告
- 探索母猪种群选择策略的试题及答案
-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培训教学课件(38张)
- 肝癌的防治(大众科普版本)-PPT课件
-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管理台账
- 社会团体民办非清算审计报告模板
- 毕业设计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收费项目及标准表67262
- 天然气的加臭
- 第六章醇酚醚(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 KGW船用起重机维护使用手册
- 怎样确保骑车安全-1
- 金蝶资产负债表公式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