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8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8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8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8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8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8讲免疫调节,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免疫细胞的种类、来源及功能连一连,-5-,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4.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衰老、病变的细胞。 (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教材拾遗(必修3第35页“问题探讨”改编)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

2、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 答案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人体靠反射并不能对病原体作出反应。,-7-,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凝练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分析,明确免疫调节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8-,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9-,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1)细胞和分别是T细胞和B细胞,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2)图

3、中的是浆细胞,该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 (3)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10-,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1免疫细胞的来源及作用 1.(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和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和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4、答案,解析,-11-,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细胞识别作用分析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12-,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2.(2019山西运城河津二中月考)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答案,解析,-1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判断特异性免

5、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1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5-,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细胞免疫 (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1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17-,必

6、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4.二次免疫及特点 (1)图解 初次免疫:抗体浓度小(填“大”或“小”),患病程度重(填“轻”或“重”)。 二次免疫:抗体浓度大(填“大”或“小”),患病程度轻(填“轻”或“重”)。,-18-,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记忆细胞的特点 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19-,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凝练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两种特异性免疫方式的过程分析,建立起稳态与平衡的观念。 2.科学思维运

7、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的方法,分析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的关系,归纳出体液免疫发生过程和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的细胞免疫过程。,-20-,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1)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 (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免疫、免疫分别会产生的影响是 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21-,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1抗原、抗体的分析 1.(2018吉林乾安七中月考)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

8、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解析,-22-,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三角度界定抗原与抗体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2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2特异性免疫及

9、其特点 2.(2018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开学考试)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表示抗原,表示物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 B.人体内的细胞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 C.是T细胞,是效应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快速分泌,答案,解析,-2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 (1)“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5-,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3.(2018河南郑州嵩阳中学段考)下图表示在疫苗注射后、不同时间采血所

10、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答案,解析,-27-,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解读二次免疫过程 (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

11、 (2)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地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这时抗体的产生不仅较第一次速度快、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这样可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28-,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 1.免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病 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病理: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 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2)过敏反应 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病理: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29-,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特点

12、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免疫缺陷病 病因:防卫功能过弱。,-30-,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艾滋病及其预防 (1)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图解 (2)艾滋病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式为:,-31-,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免疫学应用 (1)疫苗: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教材拾遗(必修3第39页“资料分析”改编)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

13、出现的问题来提高移植成活率呢? 答案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32-,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凝练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理解免疫功能异常会引发疾病。 2.社会责任宣传艾滋病预防;科学地认识器官移植,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3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科学思维)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采用(图中的)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人被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而采用方法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 (2)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

14、该方法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3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1免疫失调症的原因及实例分析 1.(2018河北衡水中学综合测试)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管断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发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 A.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C.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D.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答案,解析,-35-,必备知识梳理,关

15、键能力突破,快速确定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3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2免疫学的相关应用 2.(2018河北馆陶一中月考)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5月的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答案,解析,-3

16、7-,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38-,1,2,3,4,1.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的,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B.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入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C.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答案,解析,-39-,1,2,3,4,2.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

17、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解析,-40-,1,2,3,4,3.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不同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小鼠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

18、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解析,-41-,1,2,3,4,4.如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2-,1,2,3,4,(1)图1中进行增殖分化的细胞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填“图1”或“图2”)过程有关。 (4)刺激细胞C增殖分化的信号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5)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43-,1,2,3,4,答案 (1)细胞C、E细胞B、C、E(2)抗原细胞E细胞D沉淀或凝集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效应T细胞与细胞F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图2(4)抗原与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