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地理篇(上).ppt_第1页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ppt_第2页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ppt_第3页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ppt_第4页
世界文化地理篇(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文化地理篇(上),第一章 世界地圖,第一節 西方地圖的演進 第二節 地圖集與生活 第三節 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發展,第一章 世界地圖,1. 古地圖 2. 地理大發現和世界真實輪廓的出現,第一節 西方地圖的演進,西方地圖的演進過程,圖1-1,圖1-2,圖1-3、圖1-4,第二節 地圖集與生活,1. 地圖集 2. 地圖在生活上的應用,地圖集(),(1) 產生的原因: 部分地圖因圖幅太大,產生分幅地圖 趨勢 同一地區被繪製成不同主題的分布圖 同一主題繪製不同地區的分布圖,BOX 地圖投影,(2) 地圖集Goodes,為一套內容完整且 有系統的地圖彙集,包含: 有關地圖的基本知識,如比例尺、 投影、時

2、區的說明 各類世界主題地圖 分區地圖介紹各地區的主題地圖 和普通地圖,圖1-6,地圖集(),地圖集在生活上的應用,(1) 可獲取生活資訊 (2) 認識一地地理環境的特色與變遷,圖1-7,1. 中國大陸的地圖發展 2. 臺灣的地圖發展,第三節 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發展,(1) 古地圖:西晉裴秀提出繪圖的六項原則, 其觀念與現代地圖學觀念相當吻合,但未 被後人沿用,繪圖方法仍多以山水式畫法 為主。 (2) 近代地圖:引進西方製圖觀念,並逐漸推 廣普及。,圖1-9、圖1-10,中國大陸的地圖發展,(1)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歐洲人目測臺 灣,常把臺灣分成三塊或四塊 對臺灣 島的地理知識錯誤 (2)

3、荷治時代:多為航海圖,已出現臺灣輪廓 臺灣逐漸受人了解,圖1-11、圖1-12,臺灣的地圖發展(),(3) 清代:以軍事行政管理為考量,利用 山水式畫法,如臺灣輿圖雖不盡正 確,但相當寫實 十九世紀末使用現代製圖技術進行大規 模測繪,如全臺前後山輿圖清廷對於 臺灣地貌有概略認識,圖1-14,圖1-15,臺灣的地圖發展(),BOX 劉銘傳清丈田園時的製圖方式時的製圖方式,(4) 日治時代:以圖統地,進行現代實測地 圖繪製,最為精確,如臺灣堡圖,圖1-16,臺灣的地圖發展(),課本圖1-1,BACK,資料來源:二宮道明(平成10年),詳解現代地圖。日本:二宮書店株式會社,頁120,課本圖1-2,B

4、ACK,資料來源:二宮道明(平成10年),詳解現代地圖。日本:二宮書店株式會社,頁120,課本圖1-31.4,BACK,資料來源:二宮道明(平成10年),詳解現代地圖。日本:二宮書店株式會社,頁120,課本圖1-6,BACK,資料來源:Edward B.Espenshade,Jr.(1990),Goodes World Atlas.U.S.A.:Rand M Nally,封面,課本圖1-7,BACK,資料來源:那魯灣地圖集臺灣全圖。臺北:戶外生活,課本圖1-9-1-10,BACK,資料來源:圖1-9 地圖學原理,頁36圖1-10 地圖學原理,頁37,課本圖1-111-12,資料來源:圖1-11 Marc Hutsebaut,Mappamundi(1991),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臺北:南天 書局有限公司,頁14 圖1-12 諾得洛斯(繪)(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下冊。臺北:漢聲雜誌社,頁21,BACK,課本圖1-14,BACK,資料來源:臺灣省立博物館重製,課本圖1-15,BACK,資料來源: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頁66,課本圖1-16,BACK,資料來源:株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