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作品欣赏思维菩萨剖析.ppt_第1页
中国艺术作品欣赏思维菩萨剖析.ppt_第2页
中国艺术作品欣赏思维菩萨剖析.ppt_第3页
中国艺术作品欣赏思维菩萨剖析.ppt_第4页
中国艺术作品欣赏思维菩萨剖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菩萨,翻检笔记,有一则是我04年写的: 欲和理是人的行为动机的两端,而心却是欲和理的升华。 欲诱人,理服人,而心感人。 欲望放大了就迷了,理论放大了就横了,而心量放大了就安了。 2004年,我希望从心开始。 这一段话是有感而发的,是用心想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情景我已经忘了。 在佛教造像里,我最喜欢的是思维菩萨,一脚单盘,以手支颐,沉思内省的姿态。我们或许也在其中,凡人也用心思维。,菩萨是巴利文 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 梵文是 Bodhisattva, “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

2、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 (北魏树下菩萨思维石像 美国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胁侍菩萨是修行觉悟最高的菩萨,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有名的大菩萨。 胁侍菩萨造像和佛陀造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

3、乘六牙白象。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供养菩萨,修行觉悟低于胁侍菩萨。供养菩萨是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造像常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千姿百态,有如奏乐、歌舞、献花、敬香、燃灯、跪拜、持经、赴会、听法、思维、禅定等的造型,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艺术家们可以任意创造。 半跏思惟菩萨属于供养菩萨,表现菩萨深思悟道之意态,思惟菩萨尚未达于究竟解脱之地,故示以一手支颐、一足单盘之思惟坐姿,以有别于佛陀结跏趺坐已达究竟解脱的意态。半跏思惟菩萨造型寓意凡圣兼具,是一个东方思想者的经典造型意态。 半跏思惟像源自于公

4、元二至三世纪时印度西北的犍陀罗,最初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思惟而觉悟的情境。佛传故事说: 悉达多太子决定放弃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河畔,用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积垢。因为太子的身体非常虚弱,当他浴罢起身,竟因过分的疲劳而倒在沙滩上。正巧一位叫做难陀波罗的牧羊女路过,供养乳糜,太子因而恢复了气力,渡过尼连禅河,走到伽耶山旁,独自端坐于菩提树下,思惟解脱之道,誓言:我若再不成功,无法了脱生死,而到达正觉涅槃的境界,誓不离开此座。最后夜睹明星大彻大悟。 思惟菩萨造像兴盛于中国南北朝时期,演变成汉地风格。,有一尊静雅堂藏北周(551581年)的汉白玉石雕思惟菩萨像,高39公分。菩萨右腿盘起置

5、于左膝,成半跏思惟坐,右臂残损有接榫洞,左手抚拢右腿胫。菩萨头戴三瓣花蔓轮形的宝冠,冠后巾帻垂肩,冠下发饰中分而平贴。菩萨的脸型丰满圆润,眉势弯弧、眼睑下垂,唇形微妙,开出内省默想的面相。菩萨的上身裸露,胸前系有连珠纹璎珞,并有宝珠悬饰。上身着双披肩,下身着束带裙摆,皱褶有质感,天衣垂饰,阴刻的衣褶简洁有韵律。此尊造像的形式统一在背光的椭圆形里,头身臀在三个比例大致相等的圆形里开雕,横置竖垂的两腿附着坐礅形成正方形的底座,视觉上坚实稳当。北朝雕塑寄托信仰,体现佛旨,无不大度、庄严、清静、圆融,于是造像惟神韵是求,大的体面结构、线条刻画,小的细节处理,互为统摄。这件思惟菩萨石雕是优秀的作品。,沧

6、州博物馆有一件北齐的思惟菩萨造像,艺术水品也非常高。 佛像顶头光,头戴圆锥形花冠,面相圆润饱满,五官清秀静美。肩胸浑圆,腰肢劲瘦。支颐右手,单盘右脚和抚胫左臂交搭成虚实相生的空间构成。底盘稳实,裙摆搭在腿上,体面转折形成节奏,皱褶线的刻画,富有韵律。,我特别喜欢这件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藏北齐(公元550年577年) 石雕双思维菩萨像。像高37.6厘米。 造像双菩萨有圆形头光,头戴三叶式花蔓冠,宝缯顺两颊垂至肩部,神态安然并排坐在墩子上。右边菩萨右脚搭在左腿膝盖上,左边菩萨左脚搭在右腿膝盖上,成半迦趺形式;一手扶足,一手支颐,做对称冥想状。菩萨身旁各侍立一合十比丘。造像透雕,有长方形台座,台座

7、背面有铭文。这件雕塑,手法已接近抽象,像书法般地有着虚实疏密的结构处理,两边的小比丘 抽象成了符号。这件作品甚至削弱了思维的主题,有着愉悦的情境。可见佛教造像民俗化的趋势。,相同样式的作品还有一件隋代石雕双思维菩萨像,藏故宫博物院,高40cm。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思惟像二菩萨圆形头光相连,互相对称。两旁立二弟子,双手合什胸前。长方形石座浮雕二护法狮、二力士、博山炉及隋文帝“仁寿二年”( 602年)款的发愿文。,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言:“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 我等凡人,虽然无此进境,也乐观思维菩萨造像,宁静一点,受点熏陶也好。,1994年,在河

8、北省定州市东北的一处佛教建筑基址中,出土了一尊汉白玉雕的供养菩萨立像。经鉴定是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的作品。这件雕像通高31厘米,现藏北京保利博物馆。 我久久地注视着这件雕像,心里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作品。北齐是个短命的王朝,在27年的时光里,充满了战乱杀伐和变态的骄奢淫逸。可是就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中,却是佛教造像的高峰期。苦难的民众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西方极乐世界,在对慈悲曼妙的佛像的凝神观照中,驱除恐惧,获得抚慰和心灵的安定。,这件造像体现了多么精湛的专业手法和美妙亲和的造型意趣啊! 菩萨站立于单瓣覆莲圆座上,姿态并不肃立。双脚跣足,左腿直立,支撑重心,右脚踮起,右膝微曲,向外侧隆起。于是自然带动体面转折生动曼妙。头向左侧,双手合十,置于右腮。头、胸、腹和袈裟包裹的下肢都统一在圆的意象里跌宕起伏,极富韵律,头光体现了圆相的终极统摄。 菩萨面相丰圆饱满,眉宇若朗月,眼形细长,鼻子有残缺。目光内含,自然牵动嘴角微笑,呈现幸福指数极高的神情。身着袒右袈裟,胸腹有极简约的起伏的韵致,手臂丰满圆润。搭在肩臂上的袈裟,与身体形成悬垂和勾勒的线性关系,使外轮廓既抽象又有悠长的旋律线般的效果。,这尊菩萨像还运用了玉器工艺中的“俏色”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