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ppt_第1页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ppt_第2页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ppt_第3页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ppt_第4页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纲扫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点要求】 1.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3.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4.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5.掌握等高(深)线图的应用。,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1)概念: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网络。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经纬网,半圆,2万,变短,赤道,南、北两

2、极点,平行,赤道,处处相等,南北,东西,(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愈大,愈大,东半球,西半球,赤道,愈大,愈大,赤道,(4)经纬网的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二、地图三要素,北,南,北方,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文字式,线段式,小,详细,地图上的比例尺,2.,三、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变大,高处,低处,重合,鞍部,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_的基础上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2.地形剖面图

3、,地球是球体的几个证据: 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人造卫星拍到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拓展,经纬线是人们虚拟定义的刻度线,既可用来划分地球表面区域,也可用来表示球面位置。它是一个理论设想线,线无粗细,点无大小。,提醒,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区别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地球上最南点是南极点,最北点是北极点;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地球上没有最东点和最西点,定向时采用劣弧定向法。,点拨,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减小的为西经度。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

4、线除外)。,总结,对于有指向标(指向北方)的地图,为了能更好地判断方向,可以将地图旋转,使指向标箭头指向上方,这样方向就与一般地图一致,有利于准确判断,避免失误。,点拨,总结:地貌识别,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山脊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脊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1读下面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典题导入】,(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属的半球是_,B点与A点的距离为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属的半球是_,C点和D点之间的

5、距离为_ 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属的半球是_,所属的温度带为_,F点在E点的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方向,E点在C点的_方向。 (5)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C飞往D地,试说明其飞行方向。,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能正确判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第二,明确划分半球的依据并能对地球表面上两点进行方向判断;第三,能够结合经线上1个纬度或者赤道上1个经度差约为111千米,计算地球表面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1 110千米低纬度 (2)(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277.5千米 (3)(70N,18

6、0)北半球、西半球北寒带西北 (4)东北东北 (5)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飞行。,常见经纬网图的判读要领,【图解考点】,(1)定“位置” 常见的经纬网地图有以上三种,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位置,主要是确定经度和纬度。 如极地经纬网图:,经纬网的主要应用,图甲中E点的地理坐标为(30N,45E),图乙中F点的地理坐标为(30S,45W)。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

7、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且两地经度数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点在东方,反之位于东经度的点在西方。,B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3)定“距离”,B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为111cos 千米(为当地地理纬度),如AD为30111cos 30千米。 C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D在不同

8、纬线上经度相差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4)定“最短航线” A地球上的大圆比较明确的有三个:赤道、经线圈和晨昏线,如果两地在确定的大圆(上述任意一个均可)上,很易确定其最短航线。,B.若给你同一半球上的任意两点(如图)A、B为位于北半球上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理可判定C、D两点。可概括为:“同北偏北,同南偏南”。,(5)定“范围和比例尺大小” A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B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C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

9、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上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B。,1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O点为地球经纬度起点,相邻经线或纬线相差30。据下图,回答(1)(2)题。,【对点直测】,(1)P、Q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 ()。 A6 660千米 B9 990千米 C12 800千米 D20 000千米 (2)当O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北京昼长夜短,艳阳高照 B伦敦温和多雨,黎明来临 C悉尼昼夜等长,夜色正浓 D纽约高温多雨,旭日东升,解析(1)P、Q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Q(30N,12

10、0E)、P(30S,60W)两点对跖点,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间经纬圈长度的一半,即20 000 km。(2)由题意当O点太阳高度为90时,太阳直射赤道及0经度,此时全球昼夜等长,悉尼(东十区)为22点,夜色正浓;伦敦为正午12点。 答案(1)D(2)C,借题发挥怎样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

11、(40S,160E)。,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二等高线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典题导入】,(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解析第(1)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答案(1)A(2)B,等高线图上的基本

12、地貌类型判断,【图解考点】,规律总结: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相邻的三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300米、400米、5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特别说明除外。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同一幅图上由于图幅限制不一定全部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如果有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密则坡度陡,疏则坡度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两对等高线凸侧相互对称时,为山的鞍部。 (8)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

13、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就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1 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 000米、3 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 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2)选线,(3)选面,误区点拨:在地表崎岖的山区进行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时,为了少占用有限的耕地,并不是都要选择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区;同时为了尽量联系众多的聚落,线路设计也并不是都追求线路最短,因此分析时应综合考虑。,2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 (2)题。,【对点直测】,(1)图中M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14、A跳水运动 B滑雪运动 C飞行运动 D攀岩运动 (2)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甲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 A508 m B316 m C264 m D198 m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应用及等高线图中的有关计算。M处为一陡崖,宜开展攀岩运动。M处的海拔最高点为400500 m,甲城镇的海拔为0100 m,故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甲城的高度为300500 m。 答案(1)D(2)B,借题发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

15、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

16、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3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考点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典题导入】,(1)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是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说明:_。,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熟练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并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E、F点位于山谷中,从E点到H点或从F点到H点视线都被山脊阻挡,G点到H点视线没有障碍,所以E、F、G三个地点中能清晰地观察公路上

17、H点经过车辆的应是G点。 答案(1)G (2)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H点和G点之间没有障碍,从G点可以清晰地看见H点,绘图的一般方法(按图上标的序号阅读) 特别提醒: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图解考点】,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上图)。,应用通视问题,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对点

18、直测】,(1)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 B C D,(2)旅游通过跋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路线是 ()。 AMK或NK BPK或QK CAK或BK DCK或DK 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出该地地形为鞍部,结合图中示坡线的方位,可以判断两组剖面图的形状,故选D。第(2)题,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判断登山路线应沿河谷而上,图中MK、NK路线有河流,沿线可体会诗句描绘的悠然意境。故选A。 答案(1)D(2)A,借题

19、发挥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 (1)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2)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等值线的

20、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等值线图的判读,1常见的等值线类型,等值线类型多,高考时还可能出现“新”的等值线,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等值线的一般规律,总结判读各种等值线图的一般方法。,(1)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 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2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3)看走向 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下图中

21、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为AB,河流流向为BA。 (4)看弯曲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5)看闭合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

22、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6)看递变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例】 (2010课标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 题。,(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审答流程】

23、(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2011北京文综,5)读下图,回答下题。,考向一 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5年16考),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解析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

24、图中各点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该处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答案D,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材料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下图)。,22012四川文综,39(1)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 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可直接从图中获取,形成的自然原因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答案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

25、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2011海南地理,3)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解析第3题,首先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山脉的位置,然后据经纬网确定山脉的走向。第4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岛屿所处的气候区为热带气候区。甲河流域

26、面积广,集水量更大,流量要比乙河大。 答案3.B4.D,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5(2010北京文综,3)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问题。,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解析该图为中国省级行政中心经纬网图。由图判断,位于最南方的城市为海口,其纬度为20N,北京为40N,可推知纬线间距为5。 答案B,6(2012广东文综,9)下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 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 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考向二 地图三要素(5年4考),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 0.51.0 km圈层中最小 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 km圈层中最 少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 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统计图解读。首先明确图例和坐标轴的含义,然后逐项解读便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答案C,(2010天津文综,4)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A比例尺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