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2004年至2010年中共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3,历史上也曾有连续发文的先例,“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4,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
2、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5,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6,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 “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7,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
3、十项政策,即第四个 “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8,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 “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9,2004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 “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其核心是助农增收,中央的主要措施是“两免三补贴” 关注的是农民,2005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其核心是支农政策不能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其重要意义在 于解决三农问
4、题的政策思路转向工业反哺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普照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 关注的是 农业,10,2006年的号文件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从根本上提出了破解困惑中国几千年的“三农”问题的根本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的是整个农村,11,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5、,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12,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 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包括: 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13,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的中央
6、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从中可以解读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全面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14,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包括: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7、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1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六大关键词: 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 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农村干部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 农业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土地流转鼓励设流转服务组织; 农民工就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是决策层对“三农”长期关注的进一步延续。关注“三农”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重要方略,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有保障,“内需拉动”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基础。,1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1月3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
8、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17,全文约12000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18,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
9、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19,-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20,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背景之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
10、目的成就。,背景之二:“三农”问题相互交织、矛盾突显。,就农民问题而言,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根本性的标志: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已经告终,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1,一是国家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政策(一国两策),导致了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在经济上 国家长期依靠农业积累推进工业化建设。 发展农村事业,相当一些本应由国家承担的义务也转嫁给了农民。 改革前,国家财政和金融政策,把全社会以上的资金投入城市各行业和部门。 改革以后,国家控制和掌握的社会资金仍倾向城市、倾向国有企业。造成占全国总人口的城市人占据了国家以上的社会固定资产。,22,
11、政治上 农民社会地位低,组织化程度低,参政议政层次低,民主参与权力小,农民权益难保障。 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组织,缺乏与政府对话的渠道,无法运用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政府部门中没有谁能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公共福利上的不平等待遇比比皆是。,一是国家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政策(一国两策),导致了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23,二是农民人口太多,农民素质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24,25,26,27,就农业问题而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均资源贫乏,劳动生产率太低。,二是历史欠帐过多,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12、。,就农村问题而言,突出表现为:,一是城乡差别不断扩大,且趋势难见逆转。,二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28,农村问题是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延伸和展开,也是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比农民、农业问题更广泛、更复杂。,29,背景之三:农业形成经济“短板”,国家工业化、城 镇化进程艰难。,1、过大的弱势群体使国家经济发展难以负重。 2、农村消费拉动力过弱必然导致生产过剩。 3、贫富差异悬殊可能动摇执政地位。,背景之四:国家日益强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央号文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30
13、,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基本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31,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按照中央和自治区今年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归纳为“六个新”,新经济包括新的经济格局、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结 构、新的增长方式等等 新生活包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良好生活习俗的培养等等 新风尚主要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32,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按照
14、中央和自治区今年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归纳为“六个新”,新村貌主要是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治理,达到整洁、卫生、美观的要求 新机制主要是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机制 新农民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民。,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正在开展的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新村建设有什么区别?,从建设内容上来讲:小康社会是一种富裕程度的发展阶段。新村建设主要是帮助已经富裕起来或脱贫了的农民改善居住环境。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加大公共财政的力度,冲破二元体制结构,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扫除
15、体制性障碍,为尽快实现农民的小康提供保障。,从表现形式来讲:小康社会和新村建设主要是表现在物的方面,如人均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等等。而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多的是表现在机制上、政策层面上,如公共资源的分享机制、农民的民主权利、农民增收的保障机制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等。,34,从依靠主体来讲:总体来讲农民都是主体,是主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村,农民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致富来建设自己的家园,是投资的主体,政府更多的是一种服务、支持和引导。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主体更多的是体现在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上。农民主要是受体。,从作用面来讲:新村建设主要是建立在示
16、范点上,在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或各级领导的扶贫点上。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是要作用于面上,作用于广大农民、整个农业和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正在开展的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新村建设有什么区别?,35,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动态的、发展的。,2、城乡经济分割体制根深蒂固 难点是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禁锢,胡锦涛同志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7、36,3、群体利益驱动近期难以消除 首先,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两大利益群体,农民永远是弱者; 其次,部门权力的分割也必然导致公共资源的整合难。,4、工业化水平参差不一,欠发达地区难度更大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时期,但地区间的差异还很大; 广西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大概排在倒数第五位,不足全国水平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压力很大; 历史欠帐太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长期缺少投入,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当恶劣。,37,改革开放30年,沿海地区部分城市完成了从农业大市到工业强市的转型。在城市经济下农村发展又该走如何的道路?,城市经济下的农村发展探索以广东佛山市为例,38,城市不断发展,39,城市化行
18、政管理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40,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41,(二)土地承载力不足 (三)农民对土地出租依赖大 (四)转型任务艰巨,42,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华西村发展模式,43,1961年建村之始的华西村仅是一个面积0.96平方公里,集体积累1764元,年人均分配53元的小村庄。,1969年,华西村开了间小五金厂,从此冲破单一农业经济,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之路。,
19、44,1978年华西村建起了塑胶纺织厂 1999年华西村在国内A股上市 从2001年起,华西村组合周边20个村,面积增加到35平方公里,人口也发展到了3.5万人 2007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45,46,华西村发展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华西村是工业型发展模式的典型。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47,华西的发
20、展,没有靠国家扶持,从来没有向国家伸手要钱,而是积极为国家做贡献。“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我们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帮带左邻右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在宁夏和黑龙江建立了两个“省外华西村”,还为中西部地区培训1万多名各类技术人员。自2001年6月以来,五次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带动周边16个村共同致富。在淮安租赁土地2500亩发展意杨产业。 -吴仁宝,48,投资25亿建328米高塔,49,50,照片,广西隆安,51,照片,广西平果,52,发展机遇:,四、坚定信心,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
21、党全国基本形成共识,统筹城乡发展在许多方面开始得到体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形成。,2、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村二、三产业从注重外延增长向注重内涵发展。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5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五个统筹发展”和“五基建设”,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城乡经济的互动机制,科学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5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五个统筹发展”,2、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有人戏言: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我国广大农村的生活基础设施长期被人们遗忘。 “村政”建设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过,更没有出现在各级财政预算科目上。 中央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房地产买卖合同-独家代理
- 2024版校园物业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外墙保温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安防工程保险服务合同
- 西青区危化品货代合同范本
- 取消第三方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私房交易合同范本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标的为某制药公司的专利技术
- 二零二四年度演出合同中的保留所有权条款
- 2024年度道路运输合同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FLUENT6.3使用说明及例题
- 街道火灾事故检讨
- 最新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课件
- 《一粒种子成长过程》的课件
- 学好语文贵在三个“多”:多读、多背、多写-浅谈语文学法指导
-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课件)
- 麻醉科护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专题报告病例分析(麻醉诱导后喉痉挛急救与护理)
-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检查表
- 2022小说精读批注海明威小说《一天的等待》附阅读试题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