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围魏救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孙膑, 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

2、家。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膑刑(即挖去膝盖骨),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本名不详,人称为孙膑,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孙膑故居,围魏救赵,田忌依孙膑的计策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桂陵之战),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

3、兵败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自学提示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拼读本课生字,读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勾出文中的四字词,读一读,试着理解词意。,y b yng di 逸 痹 佯 怠 jin hung ku ku 兼 惶 盔 溃,安逸 麻痹 佯装 怠慢,兼顾 惶恐不安 盔甲 崩溃,所向披靡 势如破竹 惊慌失措 乘虚而入 人心惶惶 士气低落 精疲力竭 稳操胜券 丢盔弃甲 溃不成军 落荒而逃 以逸待劳 日夜兼程 措手不及 天罗地网 大获全胜 危在旦夕 胸有成竹 严严实实 乘胜追击 急急忙忙,(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

4、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给予迎头痛击。 ( ):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随着刀刃分开。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指危险就在眼前。 ( ):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考虑。 ( ):趁着某些虚弱的地方而侵入。 ( ): ( ):指魏军大败时的惨状。,以逸待劳,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溃不成军,( ):指有绝对的把握取得胜利。 ( ):白天和黑夜都在赶路。 ( ):形容惊慌恐惧,不知如何办是好。 ( ):比喻对敌人、逃犯等设下的严密包围。 (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临时来不及应付。 ( ):形容

5、打败仗后狼狈逃跑的情形。,稳操胜券,日夜兼程,惊慌失措,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并自主完成下列习题。 (1)、文中涉及的国家有( )、( )、( )。,魏国,齐国,赵国,围魏救赵,涉及人物 齐:齐威王、田忌、孙膑 魏:庞涓、魏王 赵:赵国国君,(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孙膑出征,他们围魏救赵,最终解救了赵国之危。,(3)根据本文叙述,试着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 )( )( ) ( 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佯攻襄陵、围魏救赵,1-2,

6、3-8,9-12,13-14,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 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 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 得严严实实。,反映了魏国强大的兵力。,原因:,返回,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结果:,返回,反映了围魏救赵这一策略的成功。,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 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 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 得严严实实。,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 成军。,原因:,结果:,为什么所向披靡的魏军会落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返回,1.田忌打算 ( ),2.孙膑反对,理由是( ),3.孙膑对自己的计谋有多少胜算

7、,从哪儿看出来的? ( ),4.“乘虚而入”魏国“虚”在哪里?,5.由此看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直奔大梁,去救赵国,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胸有成竹,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善于分析,因势利导,反映了孙膑避实就虚的策略。,田孙商议 直取大梁 光说不练假把式,让我们来看看那孙膑的计谋管用吗?请同学们自读912自然段,然后交流。,孙膑的计谋是如何实施的呢? (先干什么,为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什么,为什么?),先故意派两个无名将领佯攻襄陵,麻痹庞涓。,然后主力直奔大梁。,最后桂陵设伏。因为此地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

8、峻,易守难攻。,(1)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如何做的?,(2)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在干什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强攻魏国的襄陵。,早已绕道直奔大梁而去了。,这一连串计谋的实施,说明了孙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返回,聪明、足智多谋、善于分析,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首先,用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_,所以不能去邯郸。 第二,分析敌情,作出判断,要围魏救赵:_。这里,“围魏”是手段,“救赵”是目的。“围魏”必须能够达到“救赵”的目的才是成功的。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对敌情的分析。 第三,半路伏击,以逸待劳。齐军半路埋伏,处于主动地位;魏军急于回防,必然奔波劳累,

9、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打败魏军,不但彻底地解了赵国之围,还可以增强齐国的实力。真是以逸待劳,一箭双雕。,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乘虚而入,直取大梁。庞涓必然回师自救,赵国之围自然就解了,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计策,有理有据,胜算在握。至此,田忌恍然大悟,众将也高兴地赞成。,孙膑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庞涓亲率8万大军包围邯郸,国都大梁必然兵力空虚。外实而内虚,避实击虚,围魏救赵肯定成功。,当堂训练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 2、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

10、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三十六计”,中国古典文学文库三十六计归纳为: 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装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

11、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孙膑兵法木犊,【现代案例】,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冈起义”前,黄兴押运一条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了广州码头,清政府盘查得很严。几个稽查员上船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是香蕉、衣物,如果再往下查,就是武器弹药了。黄兴不由急中生智:他让两名船员扛起二个箱子就往岸上跑,稽查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上去,打开箱子一看,却只是两箱满满的外国好酒。黄兴赶上,故意骂船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