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阿洛土西,1,2,3,4,你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游山玩水的心情? 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5,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6,现存最早的独立山水画是隋展子虔游春图。,7,五代两宋的山水画完成了“勾、皴、点、染、”等各种笔法的创造,从而基.本形成了山水画笔墨的完整体系。,山水(局部) 宋 佚名,8,各种皴法,9,斧劈皴,米点皴,牛毛皴,10,解索皴,披麻皴,荷叶皴,11,乱柴皴,雨淋皴,云头皴,12,思考讨论:,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13,中国古代山水画之艺术传统-意境
2、,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以给人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里空间,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4,范宽,宋代画家范宽生于五代末,北宋山水画家,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15,范宽,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 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 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风寒月认错,也不停止。宋人
3、论他的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构图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传统。用笔雄劲而浑厚,笔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16,范宽 雪景寒林图,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17,溪山行旅 (局部) 宋 范宽 轴绢本浅设色画 纵 206.3 厘米横 103.3 厘米,巍峨的高山顶立, 山头灌木丛生,结成
4、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18,郭熙,郭熙 字淳夫,河阳温 县(今河南孟县以东)人 , 郭熙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画家,还在绘画理论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其子郭思根据他的绘画理论所整理的林泉高致一书,是我国画论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论著。书中全面总结了以往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包含了郭熙的主要绘画思想和经验总结,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理论的最高水平,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依然有着重
5、要的参考价值。,19,郭熙的 山水画巧湛致工, 造境精深,画山石多以圆笔中锋写出,再以侧锋皴擦,世称“卷云皴”。郭熙的笔路较之李成、范宽多了一份含蓄委婉。所作树木多以蟹爪为主,线条灵活多变而见情趣。 早春图,绢本水墨, 纵158.3cm,横108.1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最能道出元代山水画的精神所在。,21,倪瓒的山水画多作太湖流域景色,近景坡岸,三五株疏叶杂树,间以茅亭或小屋,中景为平静旷阔的湖水,远景小山遥望,这种近、中、远三景的构图法为倪攒画作的主要特征,所创侧锋折带皴。,容膝斋图元倪云林,22,唐寅,唐寅(14701523),字伯虎,据传于明宪宗成
6、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23,明代 唐寅 山路松声图,在表现技法上,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 ,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与笔法匀细、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用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24,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25,富春山居图,日出印象,26,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
7、画有什么区别?,1.工具材料的不同 2.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不同 3.山水画对笔墨意境的追求,27,1、构思构图,山水画的构图就是古人所说的“经营位置”。构图安排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要突出画面的主体结构,使画面众多形象中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有浓有淡。 构图不受自然真实景物的局限,可以进行大胆的取舍和创造。,28,2、三远法、散点透视法,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条幅立轴就是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9,3、意境美,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