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课件.ppt_第1页
第八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课件.ppt_第2页
第八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课件.ppt_第3页
第八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课件.ppt_第4页
第八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管理心理学,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主讲人:许加明,1 群体概述,2 非正式群体,3 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4 团队与团队建设,内容概要,1 群体概述,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1)心理上彼此意识,(2)行为上相互作用,(3)共同目的支配下的“同属一群”的感受,1.1 群体的概念,1.2 群体的作用,(1)将同一工种或不同工种中的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2)完成组织所赋予的基本任务,包括整合资源、创新理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联络协调等。,(3)满足群体成员的

2、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自信的需求。,(4)通过物质支持和精神慰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3 群体的种类,1.3.1 根据群体规模来划分,(1)小群体:规模较小、相对稳定,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经常直接联系和接触的群体。,(2)大群体: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各层次的组织结构,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的群体。,1.3.2 根据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划分,(1)实属群体: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2)参照群体: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成为人们行为指南和努力达到的标准的群体。,政策水平高,政治态度端正,思想稳定,有高尚的情操和竞争力,有强烈的内聚力、顺从感和荣誉感,对社会上的消极信息和内

3、部不良倾向有很强的自净力,乐于接受上级下达的目标,对群体接受的目标乐意支持,领导在群体中享有威信和依赖感,成员之间有强烈的归属感,团结互助,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挑战精神,民主气氛浓,能够集中正确意见,具有以下特征的群体容易成为人们的参照群体:,人尽其才,1.3.3 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1)松散群体:人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之间并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2)联合群体:人们有共同的活动,但这种共同活动又往往只有个人意义。,(3)集体:人们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1.4 群体的形

4、成与发展,1.4.1 米纳,(1)定向阶段:群体刚形成时,成员们往往会提出大量的疑问,诸如谁负责、群体的目标如何等。,(2)冲突和挑战阶段:成员们日渐摆脱对领导的依赖,经常考验和质问领导,甚至当场抵制。,(3)形成凝聚力的阶段:由于成员们解决了权力与权威的不确定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群体,因此凝聚力开始增强。,(4)迷惑阶段:成员们以为群体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因而努力保持和谐的感情,并掩盖差异,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达到高水平。,(5)醒悟阶段:成员从对群体不现实的期待中醒悟过来,群体凝聚力遭到削弱。,(6)接受阶段:依靠各自的技能和能力,个人与小群体都有了自己的地位,接受个别差异的阶段就此来到。

5、,1.4.2 毛萧德、格列芬,(1)形成阶段:区分群体的类型和形成群体。,(2)发展阶段:群体按步骤发展,同时群体的发展受到了群体规模、规范和凝聚力程度的影响。,(3)成熟阶段:群体与成员有其明显的特点,能形成群体决策,并与其他群体相互作用。,(4)衰老阶段:出现明显的消极特征。,(5)死亡阶段:群体成员的目标差异破坏了群体规范,以致群体解体。,2.1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2 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特定目的与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组织机构,而非正式群体不是由官方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2.2 非正式群体

6、的形成和特征,2.2.1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1)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2)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一致性,(3)有类似的经历或背景,2.2.2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1)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2)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3)会推选出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他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与手段。,(4)成员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5)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2.3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1)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相一致时,它能促进正式群体的发展,使之能更好地发挥预定的劳动生产功能。,(2)当非正

7、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群体不相一致时,尤其是当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在非正式群体成员中的威信时,同时非正式群体的首领又是品质低劣、带有许多恶习的人时,那就会引起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案例:办公室里来的年轻人,小张于19982002年在某重点大学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并于200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小张参加了某市公务员考试,顺利通过,被该市政府法制办录用。 进入了公务员系统,小张认为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自己的所学又能派上用场,感到很高兴,并且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做出一番事业。于是,每天小张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扫地打水,上班期间

8、更是积极主动承担各种工作任务,回家还钻研办公室业务。,法制办公室是一个有五个人的大科室,包括主任甲,副主任乙,三位年纪较长的办事员A、B、C。几位老同志听说办公室要来这么一个年轻人,顾虑重重,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娇惯,自命甚高,很难相处,而且业务又不熟,还需要他们手把手地教,来了他无异于来了一个累赘。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轻人热情开朗,待人谦虚,很容易相处。更重要的是,小张有行政学专业背景,再加上聪明好学,很快就熟悉了业务,成为法制办工作的一块好手。而且小张很勤快,承担了办公室大量工作,让几位老同志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地压力。几位老同志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主任,副主任也经常在办公室会议

9、上表扬小张。 聪明的小张发现,随着科长表扬的次数增多,几位老同志对自己越来越冷淡。有一次,忙着赶材料,B居然冷冷地对他说:“就你积极!”小张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小张顺利转正。,市政府办公室年终考核的时候认为,法制办工作能按量优质提前完成,被评为“优秀科室”。并且在制定下一年度(2004年)计划时,又增加了法制办的工作量。法制办的几位老同志本来因为小张的到来轻松了许多,这下子又忙起来。而且他们发现,虽然繁忙依旧,但是“名”却给夺走了,每次得到表扬的总是小张。小张更加被排斥了。随着2004年小张被评为法制办第一季度先进个人,A、B、C对小张的反感达到了顶点。从此,几位老同志再

10、也不邀请小张参加任何一次集体活动,还在背后称小张是“工作狂”、“神经病”、“都这么大了还不谈恋爱,是不是身体有毛病”。话传到小张耳朵里,小张很伤心,“我这么拼命干不也是为办公室吗?要不是我,去年办公室能评上先进科室?怎么招来这么多怨恨?”他一直都不能理解。有一次,小张把自己的遭遇同另外一个部门的老王讲了。老王叹了口气,“枪打出头鸟,你还年轻,要学的还很多啊!”小张恍然大悟,正是自己的积极破坏了办公室原有的某些东西,让几位老同志倍感压力,才招来如今的境遇。,从此,小张学“乖”了,主任不布置的任务,再也不过问了;一天能干完的事情至少要拖上两天甚至三天。办公室又恢复了平静与和谐,先进个人大家开始轮流

11、坐庄,几位老同志见到小张的时候又客气起来了,集体活动也乐意邀请上他。小张觉得,这样很轻闲,与大家的关系也好多了,心里压力骤减,生活也重新有了快乐。,思考: 1、法制办办公室里的三个办事员A、B、C基于共同的职位和心理结成的是非正式群体吗? 2、非正式群体有什么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作用? 3、如何对非正式群体加以引导和管理?,2.4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2.4.1 塞利士,(1)冷淡型: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难处,因而常表露出被极端抑制的不满和很不平衡的心态和情绪,对组织的行为漠不关心。,(2)乖僻型:群体的行为前后不能协调一致,有时与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时却突然爆发反叛行为。,(3)策略型:行为

12、有好的计划性,大多数成员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4)保守型:成员大多知识渊博、技术高超,处于重要的学术或技术岗位,生活无忧无虑,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和稳定性。,2.4.2 道尔顿,(1)垂直型:成员具有上下级关系。,(2)水平型:成员的社会地位大体是同一层次的。,(3)随意型:成员来自组织的各个部门或单位,彼此亲密交往,互相排忧解难,主要满足友情的需要。,共栖型:领导和下属互惠互利,寄生型:领导和下属中只存在一方为另一方谋利益,防卫型:目的在于维护既得利益,进取型:目的在于争取新利益,2.4.3 里维斯,(1)友谊群体:成员大多有相同的兴趣与利益,尤其有情感上的联系和共鸣。,(2)嗜

13、好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追求和嗜好。,(3)工作群体:成员因工作关系走到一起,共同研究某一课题,共同编著书籍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者。,(4)自卫群体:成员主要因不满管理者强硬固执的态度而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管理者的专断,阻挠组织目标之达成。,(5)互利群体:成员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彼此提供便利,帮助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3.1 群体动力学研究,在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勒温。勒温认为,既然物理学中物体的周围存在一个物理场,那么心理学中个体的周围就应该存在一个心理场,社会学中群体的周围就应该存在一个社会场,“场”是由事物及其周围的环境所组成。物体的运动取决于物理场,个体的行动取决于心理场,群

14、体的行为取决于社会场。,3 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3.1.1 群体成员关系分析法,又称社会关系测量法,它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造的关系图,它提供了确定群体成员之间吸引、排斥、不关心三种关系以及选择方向的方法。,A,F,G,C,D,B,E,吸引,排斥,3.1.2 相互作用过程分析法,这是贝尔斯于1950年创造的一种分析群体成员关系的方法。他认为群体的相互作用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一类是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这些行为,有时起正的、促进作用,有时起负的、促退作用。,群体任务专家,人际关系专家,+,3.2 群体的规范,3.2.1 群体规范的概念,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

15、,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1)约定俗成,(2)为所有的人所公认并接受,(3)规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3.2.2 群体规范的形成,(1)探索阶段:群体成员以个人标准看待和了解其他成员,(2)形成阶段:某种占优势的心理与行为标准开始出现,(3)定型阶段:对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得以形成,3.2.3 群体规范的改革,群体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形势的变化,有的规范过时了,原来起积极作用,而现在起消极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心理学家瑞尔尼克提出了“规范分析法”,认为群体规范的改革要分为三个步骤。,(1)明确现有规范内容。,(2)绘制规范剖面图,确定现有各项规范与理想规范的

16、差距,找出需要改革的规范。,(5)进行规范改革。,3.3 群体的凝聚性,3.3.1 群体凝聚性的概念,群体凝聚性是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群体凝聚性,工作效率低,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一般,工作效率较高,群体凝聚性与群体工作效率的关系,3.3.2 增强群体凝聚性的途径,(1)树立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目标。,(2)降低群体规模。,(3)增加群体的外在威胁。,(4)满足群体成员的物质与精神需求。,(5)提高群体的地位。,(6)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7)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8)规范领导的要求与压力。,3.4 群体的士气,3.4.1 群体士气

17、的概念,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它源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3.4.2 高士气群体的特征(克瑞奇),(1)群体的团结来自于内部的凝聚力而非外部的压力。,(2)群体内的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3)群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4)成员与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明确地掌握群体的目标。,(6)成员对群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抱肯定和支持的态度。,(7)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并具有维护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3.4.3 群体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1)如果管理者只注重生产,忽视了对

18、职工心理需要的满足和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此时会出现士气低的情况,生产效率可能一开始比较高,但不会持久。,(2)如果管理者把管理的重心只倾向于关心和满足职工的需要与愿望,协调群体关系,忽视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此时会出现士气高而生产效率低的情况。,(3)只有当管理者既能够重视和满足职工的个人需要和追求,协调群体的人际关系,又能够重视组织目标的达成,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此时才会出现士气高生产效率也高的情况。,3.4.4 影响士气的因素,(1)对组织目标的赞同,(2)合理的经济报酬,(3)对工作的满足感,(4)有优秀的管理人员,(5)同事间的关系和睦,(6)良好的意见沟

19、通,(7)奖励方式得当,(8)良好的工作心理环境,3.5 群体中的从众行为,3.5.1 从众行为的概念,从众行为是指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阿希判断相同直线实验(20世纪50年代),3.5.2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1)思维受多数人答案的影响,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确实把错误的答案当成了正确的答案。,(2)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左右摇摆、犹豫不决,于是跟从大家以求心安。,(3)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取悦他人,避免群体的孤立和排斥,表面与大家保持一致。,3.5.3 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1)真从众: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2)权宜从众: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3)不从众

20、:表面不从众。,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3.5.4 从众行为的作用,(1)积极作用,通过好的群体带动成员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2)消极作用,从众的压力容易窒息成员的独创性。,从众造成的表面一致的决策可能隐藏着潜在的问题。,从众会造成少数人员有价值的反面意见被忽视。,3.6 提高群体有效性的措施,3.6.1 高效率正式群体的特征,(1)群体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联系。,(2)群体成员间有高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力。,(3)决策分权化。,(4)群体成员乐于接受组织的目标。,(5)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工作动机。,(6)群体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7)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1、3.6.2 提高群体有效性的影响因素,(1)领导者的影响:领导者的影响力越大,就越能把群体成员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群体就越有效。,(2)群体的管理状况:群体的管理越民主,群体成员的满意感就越高,群体就越有效。,(3)群体目标完成情况:群体目标完成地越好,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就越强,群体就越有效。,(4)群体在企业中的地位:群体的地位越高,对群体成员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就越大,群体就越有效。,(5)群体的行为准则:群体的行为准则越明确,执行越严格,群体成员就越信服,群体就越有效。,3.6.3 提高群体有效性的措施增强群体意识,(1)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是形成群体意识的基础。,(2)合理的管理制度与奖励制度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3)自然形成的群体领袖是群体意识形成的又一个条件。,(4)友爱是群体意识的纽带和群体的动力。,4 团队与团队建设,4.1 团队的概念与类型,4.1.1 团队的概念,一个团队是指一群为数不多的雇员,他们的知识、技能互补,他们承诺于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且保持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共享共同的绩效。,4.1.2 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