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赏析.ppt_第1页
经典电影赏析.ppt_第2页
经典电影赏析.ppt_第3页
经典电影赏析.ppt_第4页
经典电影赏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典电影赏析,第一辑:关于电影的电影 后窗 开罗的紫玫瑰 雨中曲 正午,开罗的紫玫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自由穿行编剧、导演:伍迪 艾伦(美国,1985),提问与思考 1、 银幕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何关系?走出银幕的白马王子为何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 2、 如何理解电影的本性?(虚构性?娱乐性?游戏性?) 3、 通过这部异想天开的电影学习一些关于电影表演、制作、发行、放映等的知识。 4、如何理解这部影片的“假定性”结构? 5、从这部影片看伍迪 艾伦的美国式幽默。 6、为什么可以把这部影片称作“元电影”?,提问与提示,战舰波将金号(前苏,1925年)编剧、导演:爱森斯坦(1898-1948),提问与提示

2、1、本片入选1929年美国电影评议会“世界四大电影佳作”、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四次“十部世界电影佳作”、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十二佳作之首”,是否名副其实?艺术的魅力竟然可以超越政治意识形态? 2、体会影片的紧张感、强弱相间,以及那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恢宏的力度、气势和张力。 3、注意画面与构图方面的匠心独运,思考影片如何表现人的孤立无援,又如何表现气势宏大的力量的觉醒和汇聚?如何表现力量的冲突与对比? 4、注意镜头的剪辑以及通过对比(运动/静止、大/小、整齐/散乱、强/弱、不同方向的力的运动等等)所产生的力量。 5、注意影片由小到大、层层递进的节奏感:镜头内部/两个并列镜头之间

3、/系列镜头之中/ 蒙太奇句子/蒙太奇结构。 6、注意影片的结构特点。影片的五大结构段落分别是:人和蛆;后甲板上的戏;死者呼吁报仇;奥德萨阶梯;与舰队相遇。 7、注意电影某些细节的运用(许多是不止一次反复出现的),如眼镜、婴儿车、花伞、残疾人等。 8、爱森斯坦在他的影片中非常注意利用“类型演员”来表现人物,注意影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9、注意通过影片的观赏更好地理解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思考其优势和缺陷。,罗生门,1950年日本出品 片长90分钟 编剧:桥本忍 黑泽明(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导演:黑泽明 1951年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第二十四届(1951

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提问与提示 1、影片的剧作结构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特点有什么思想蕴含?你是否联想到党同伐异和公民凯恩等影片,试思考比较它们的同异。 2、不妨把本片的结构与经典意义上的戏剧结构方式作一对比,看有什么异同和各自的优劣短长。 3、你认为四个人的四种叙述哪一种相对来说最为真实?但是不是就绝对真实?历史能不能绝对客观? 4、注意影片的音乐是怎样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的? 5、注意影片中的运动镜头(尤其是“晃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它们是如何渲染气氛或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的? 6、 注意每一种叙述展开时所使用的电影语言的不同(如音乐、摄影机运动、镜头、画面等)。 7、黑泽明曾自述,

5、”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使人死了,他也不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何等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之心奇妙的画卷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之不可理解这一点上来读它,那么,我认为就容易理解这个剧本了。”如何理解这段话?,罗生门讨论,哲理主题: 一、人性的虚伪与矫饰、自私 二、客观真理的不确定性(短刀阿喀琉斯脚踵) 艺术语言: 剧作结构 音乐 综合性运动镜头 特写镜头 空镜头与隐喻蒙太奇,黄土地,1984年出品,片长92分钟 编剧:张子良 导演:陈凯歌 摄影:张艺谋 美术:何群 作曲:赵季平 提示与提问 1、你觉得这部影片沉闷

6、吗?为什么?你感觉影片给你的情绪主基调是什么? 2、有人称这部影片为“诗电影”或“散文诗电影”,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并思考由此而来的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关系问题。 2、注意从视觉造型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影片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视觉形象是什么?为了营造某种视觉造型效果,导演调动了那些电影语言和手段?为什么摄影机运动如此缓慢?什么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影片的标题“黄土地”有什么文化蕴含和象征意义? 4、注意体会影片淡化情节、人物类型化、追求抒情品格,强化视觉造型的特点。 5、“腰鼓”和“祈雨”这两段镜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与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是否不和谐? 6、结合黄土地前后中国电影的情况

7、,思考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黄土地赏析,一、电影与文学:散文诗电影(深谷回声) 淡化冲突、抒情写意、象征化、人物的类型化和象征化 二、黄土地的造型艺术与影像美学的崛起: 1、静态造型:呆造、“黄土地”的象征意味 2、动态造型:镜头内部,缓慢的摄影机运动 高速摄影机运动 镜头外部:呆照之间 动静的大跨度组解 祈雨、腰鼓段落 3、其他造型元素:灯光、音乐,顽主,1989年出品,原著、编剧:王朔 导演:米家山 主要演员:张国立、梁天、葛优、潘虹、马晓晴,公民凯恩解读,一、若干溢美之词: 公民凯恩从形式到理念,这都是一个意义重大、果实累累的贡品,是一篇关于方法论的贡品。巴赞 从1940年以来

8、,电影史中一切有创见的东西都来源于公民凯恩和让 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特吕弗 威尔斯是电影界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绚丽多彩的视觉形象、令人眼花缭乱的移动镜头、错综复杂的音响、千变万化的剪辑风格、零碎的叙事和大量象征性的主题,最能说明他对风格的着迷。路易斯 贾内梯 二、人物形象的丰富复杂性、多义性和现代性 自我意识、积极奋进、冒险开拓、敢作敢当、真诚/粗暴、专制、固执、武断、自我中心 三、美国形象寓言与美国性格神话、 现代性反思的主题意蕴 好莱坞的财政专家们能接受优美的散文甚至能接受富于诗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纯粹的诗、传说、寓言和神话时,却颇感困难。特吕弗 不是威尔斯创作了公民凯恩,而是美国人创造了公民凯恩

9、 四、艺术成就: 一、结构:现代性意义、创建原型的意义(一个人的不同视角一件事的不同视角) 二、电影语言:方法论的集大成 长镜头:(摄影机运动) 蒙太奇:餐桌蒙太奇 景深镜头、场面调度: 构图(静态)对比和寓意 光:浮夸的风格、臆想不到的光源、光的表意性、风格化的视觉效果 声音:广播剧演员(1938年)、对话与过渡、先声夺人、空间感和层次感,公民凯恩电影海报,公民凯恩每个情节所占比例图示,雄心勃勃的青年凯恩,寂寂寡欢的老年恺恩,从物理距离到心理距离:,景深镜头的典范:,跨度:疾走罗拉VS公民凯恩,课堂讨论(参考议题): 1、在结构上,请与公民凯恩(也可与罗生门)作一简要的比较,分析其异同。 2、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曾说过,从1940年以来,电影史中一切有创见的东西都来源于公民凯恩和让 雷诺阿的游戏规则。那么,如何理解电影公民凯恩中艺术上的创新?另外,这句话在今天对照疾走罗拉时是否也有点过时了? 3、疾走罗拉中的一些艺术创新(如三维动画和虚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