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 汉 语(上),主讲教师 任崇芬,辅导课程五,(1)开口呼韵母:-i -i a o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2)齐齿呼韵母: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ng (3)合口呼韵母: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 ong (4)撮口呼韵母: e an n iong (关于“iong -i、-i 、ong、iong”几个韵母的四呼归类见课件说明。) 二、韵母的发音 从韵母的分类中,可以看出,普通话韵母主要 由元音构成,辅音只有两个:n 和ng。只是这两个,音素分别出现在八个韵母里,辅音在声母里
2、已学过, 因此,韵母的发音主要学习元音音素的发音。学习元 音音素的发音,单韵母是最基础的。 (一)单元音韵母的发音 由于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不受阻,所以分 析就没有“发音部位”(受阻部位)、“发音方法”(除 阻方法)这一类术语概念。元音的不同主要是口形和 舌位(舌头表面的最高部位)造成的,所以分析元 音,主要分析舌位和唇形。一个单元音可以从三个方 面去分析: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唇的开(展 唇)圆(圆唇,有的拢圆,有的扁圆)。,下面是十个单元音的语音发音条件和发音 示范: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a、o、e、的发音)
3、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i、 、u的发音) er 央中卷舌不圆唇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i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er、-i 、-i 的发音 ),(二)复元音韵母的发音 复元音韵母的“复”,意为多,具体讲,就是两 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的元音韵母。 1、又分为三类:(1)二合前响复元音韵母(韵腹+韵尾) ai ei ao ou (2)二合后响复元音韵母(韵头+韵腹) ia ie ua uo e(3)三合中响复元音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iao iou uai uei 韵腹:韵母中开口度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音 素。(“ai”中的“a”,“uo”中的“
4、o”)韵头:韵腹前面的元音。如“ia”中的“i”,“uai”中,的“u”等。韵尾:韵腹后面的音素,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 辅音。2、复韵母发音示范: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iao iou uai uei (三)带鼻音韵母的发音这种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一个鼻辅音做韵 尾构成的。又分为两类: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 如下: 1、前鼻音韵母(元音+n): 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2、后鼻音韵母(元音+n):an ian uan on en in uen ion 带鼻音韵母发音示范: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 an ia
5、n uan on en in uen ion 要注意的是:“n”作声母与韵尾在发音上有些区别。这个区别是:声母n,由于除阻,气流较强,发音部位的肌肉紧张;韵尾的n,由于不除阻,气流较弱,发音的部位肌肉松弛。,三、韵母辨正韵母辨证,就是以普通话的韵母为标准,拿自己 的方言韵母同它比较,找出差别来,自己方言里与普 通话不同的韵母正是自己要克服其发音习惯,转变为 普通话韵母发音的地方。韵母部分,方言与普通话的 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分不清2、i, 分不清3、o,e ()分不清 4、丢失韵头i或u这几个问题的说明参见教材63页到70页。就西南官话区尤其是成渝两地来讲,韵
6、母辨证的 问题主要集中在上面1、3两个方面,2、4方面的问题,少一些,第三方面的问题,即将u说成i的情况在贵 州,云南一些地方也表现突出。 弄清问题所在后,仍须记字词,方法仍然同声母 部分的记字方法类似。在韵母的记字方面,可以把教 材70到74页中所列的字作为基础,再用“记少不记 多”,“声旁类推”等方法分别记忆。,第四节 声调 要点及要求1、掌握调值、调类的概念,弄清两者的关 系。2、掌握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及其特点。3、了解古今调类的演变规律。4、了解普通话和自己的方言调类的对应规律 和主要差异。,一、声调的基本概念学习声调,首先有两个基本概念要弄清,这就是调值,调类。即声调包含调值和调类两个
7、方面。(一)调值 调值指一个音节声音高低升降长短曲直的变化形式。通俗地说,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如“d”(大)这个音节读下降调,“xu”(学)这个音节读中升调,这类“下降”“中升”等就是声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调值。调值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音高(参见教材第77-78页)。调值有调值的表示方法,这就是“五度音高法”。一般把声调的音高分为五度(如图一)。每个音节的音高从头到尾有一过程,用5度,数字标记出某音节音高的始末过程,就表示出了该音 节的调值。如:“红”在北京话里的调值是从中到高, 就用“35”表示,“红”在重庆话的调值是从半低到低, 就用21来表示。(如图一、二、三) (二)调类 调类是指
8、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 归纳在一起建立的类。某个音节在某种方言里能念出,多少不同的调值,这种方言就有多少个调类。如:“qi”“这个音节在北京话能念出四种调值(qi55 、qi35、 qi214 、qi51),因而北京话就有四个调类。“qi”在重庆江津话里能念出五种调值(qi55、 qi21、 Qi42、 qi21 qi33 )因而重庆江津话就有五个调类。调类需要有名称来称呼。现代汉语方言调类不尽相同,但其名称一般都是古汉语中“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些旧名称的沿用或改造。沿用古调名,既便于各方言了解其古今调类演变规律,又便于汉语各方言调类异同的比较。,二、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有四种调
9、值,故有四个调类。四个调类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声”。四声的调值依次是55、35、214、51。这四个调值的特点分别为:平、升、曲、降。如:高歌o(高平调)传奇chunq(中升调)美满mimn(降升的曲调)纪念jnin(全降调) 下面是普通话四声读音示范(下面几句话表示读这几个声调的感受):, 阴平(55) 平且长,不升也不降 ;阳平(35) 往上扬,没听清楚状; 上声(214) 转个弯,降后猛往上; 去声(51) 往下降,懂得人所讲。 三、声调辨正 声调辩正要求弄清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把注 意力放在“异”上,以普通话声调为标准,纠正方言的 异音,即进行声调
10、“正音”。把各方言同普通话相比 较,声调差异大致表现在四方面;一是调类相同而调 值不同,二是古入声字的今归类不同,三是个别调类,的分合不同,四是部分舒声字所属调类不同。因 此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调要注意改读调值,识 别入声,分合个别调类。 (一)改读调值各方言区的调类都是从古四声发展演变来的, 相互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学习声调,要明确自己 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以方便学习,少走 弯路。例如:除河北滦县以外,古平声在七大方言 区的各个地方话里都分化演变为阴平,阳平两个调 类,天与平两字在这些地方话里归类都相同,不同 的只是调值,因此方言区的人学习声调,对这种调 类相同调值不同的字只需改读
11、调值即可。如“平”在,普通话里是中升(35)调,而在重庆话里却是低降(21)调。重庆人学习声调时,把“平”的21调值改读为35调值就是普通话语音了。改读调值的关键是学会普通话四声调值的读法。要在调值训练上下功夫。 (二)识别古入声字,记住它的普通话声调 “入声”是古代汉语四声(平上去入)中的一个调类。这个调类包含的字称为古入声字或入声字, 入声调类发展到今天,其调值在各方面里情况有所不同。在一些方面里,入声调值继续同其他调值对立,自成一类,如南京话,长沙话等,这叫“ 入声保留”。在另一些方言里, 入声调值却完全消失,这叫“ 入声消失”。入声消失的地区,入声字所归调类不尽相同。,例如在北京话里,
12、入声字散归到了阴平,阳平,上 声,去声四个调类里,而在汉口,成都,重庆等地, 入声字却只归到阳平一个调类中(见84页附录)。了 解入声在自己方言中所归调类对于正确掌握普通话声 调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热烈”两字是古入声字,在 北京话里,它们归入了去声(51调),在重庆话里却归 入了阳平(21调)。如果重庆人不知道这两字是古入声 字,不知道它们在自己方言里的调类与在北京话里的 调类不同,说普通话时,仍按“调类相同,改读调值” 的方法,把它们读为“rli”,结果就成为即不是普 通话音,也不是重庆方言音的“四不像”音。所以,方 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知己知彼,掌握入声情况非常,重要。要掌握入声字,对于
13、保留入声区的人来讲,入 声字有独立的念法,很容易识别,只需记住它们的普 通话声调即可。对于消失入声区的人来讲,则多一项 工作,即先要弄清入声字在自己方言里的去向,把它 们从所归属调类中找出来,也就是先要识别入声字, 其次才是记住它们的普通话声调。 常用古入声字有700多个,在普通话里归去声的 最多,有 300多个,占入声字的43%左右,归阳平的 有200多个,占入声字的29%左右,归阴平的有100多 个,占入声字的20%左右,归上声的最少,只有50多 个,占入声字的6.5%左右,要知道哪些字是古入声字 以及它们在普通话里的声调,可以查阅教材135页,附录的同韵字表中的黑体字。为了识别和记忆古入
14、声字,这里介绍几种从普通话语音去识别入声字的方法。 1、声母是b d g j zh z的阳平字,绝大部分是古入声字。如:拔b 白bi答 d 革 吉 j 颊 ji 哲 zh 责 z 杂 z等。2、声母是zh ch sh r的uo韵母字都是古入声字。如:捉 zhu桌 zhu戳 chu说 shu 烁shu 弱 ru等。3、声母是f的a和o韵母字都是古入声字。如:发 f 乏 f 法f 珐 f 佛 f等。4、声母是p t m n l的ie韵母字,绝大部分是古入声字。如:撇 pi 瞥 pi 贴 ti 铁ti 灭 mi,蔑 mi 捏 ni聂 ni 列 li 猎 li等。 5、e韵母字除“瘸” qu、“靴”x
15、u、“嗟”ji几个字以外也都是古入声字。如:虐 n略l 缺 qu雀 qu 学 xu 雪 xu等。 掌握以上几条规律可以推断出近四百个古入声字,此外还可以通过普通话语音排出古入声字,从而帮助辨别入声字。比如普通话中有19个韵母没有入声字,它们是16个带鼻音韵母和舌尖前元音以及er、uei3个元音韵母。 (三)注意调类分合普通话是四个调类。方言区同普通话比,有的比普通话调类少,如河北滦县仅3个调类;有的又比,普通话调类多,如上海、长沙、福州、广州等地方话分别是5、6、7、9个调类。比普通话调类少的地区,学习普通话要分开调类。如滦县的平声字不分阴平阳平,统念11调,学习声调时就要分为阴平阳平两个调类
16、,并按阴平55、阳平35的调值去读,比普通话调类多的方言区,则要注意合并调类,学习声调时要将这两个调类的字合并为一个调类,都读51调。 四、古今调类的比较这一部分着重理解古今调类演变中的三句话:平分阴阳 浊上归去 入派三声1、平分阴阳: 指古代平声声调的字因为声母的清浊不同分化为,今天的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其中古代平声中的清声 母字变为今天的阴平调,而浊声母字变为今天的阳平 调。2、浊上归去: 古上声中的字,其中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天 仍然读上声,而全浊声母字变为了今天的去声。3、入派三声:古入声字在各地方言里,无论保存或演变,都很 有规律。如重庆大多数地区都变为阳平,四川雅安、 名山等地又
17、变为了阴平,四川自贡等地又变为了去 声,还有保留的,如重庆江津、綦江、四川乐山、泸 州等地。 入派三声都不是指上述地方。而是指古代入声字,在普通话里的演变规律不强。古入声字在今天普通话 里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都有,而今天的阴阳 上去回到古代就是平上去三声所以叫做“入派三声”。 以上三句话可用下图表示:,第五节 音节 要点及要求 1、掌握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 3、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律。,一、音节的结构及其特点音节结构由两个层次五部分组成,如下图: 音节的特点: 1、最少一个音素(元音),最多4个音素。如: (阿)zhung(庄)2、元音占优势。音节中元音可
18、以多到三个,辅 音可以没有,辅音位置固定,只出现在开头和末尾。,3、必须有声调和韵腹。 二、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掌握一种语言的声韵调以后,还应该掌握它们的配合关系。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有着自己的规律。先看下面两组音: (1) b f dia rua (2) jang z qng s mng (1)组的音一念或一看就知道是错的,没有这样的音。(2)组的音,在方言里就很难辨别它们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就要学习,要了解声韵调配合关系。掌握普通话声韵调配合关系,可以避免拼音或拼写错误,提高教学普通话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这一部分了解两个表的拼合关系,一是教材93页的小 表,这个小表的
19、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 零声鼻边四呼有,双唇d t 无撮口,f根平翘拼开合,舌面只能拼齐撮。此外,b p m f 只拼o,不拼uo。ueng、er只 有零声母音节,不能拼声母。ong必须拼声母其次是 94-97页的中表。中表把声母和韵母具体化了。中表 的空白处 说明没有拼合关系。,第六节 音变 要点及要求1、了解普通话音变的类型。2、掌握变调的种类并能熟练运用。3、掌握轻声的性质作用并能正确朗读常见轻声词语。4、掌握儿化的性质作用,并能正确读出儿化韵词语。5、掌握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并能熟练变读它。,一、变调变调是指音节的声调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普通话里的变调主要有上声的变调和“一、不
20、”的变调以及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三种。(一)上声的变调普通话上声的调值“”是个曲折的长调,在语流中常常被挤短、扯直,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上声的变调规律如下: 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即上上相连前变阳):勇敢ynn ynn 展览馆zhnlnun zhnlnun小老虎xiolohxioloh,2、上声+非上声(阴、阳、去) 半上(21)+非上声 北京 bijn bijn (即前面一个音节读 21下降调,下同。) 北国 biu biu 北上 bishnbishn (二)“一”和“不”的变调 “一”和“不”这两个字,单念时,“一”读 阴平,“不” 读去声。在语流中也产
21、生音变。变化规律如下:1、在去声前变读为阳平 一致、一阵、一切、一块、一定、一向。不但、不利、不会、不必、不用、不去。2、在非去声前读去声一杯、一天、一直、一年、一早、一起。,不听、不通、不理、不凡、不满、不朽。3、夹在词语中读轻声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等、试一试。会不会、去不去、好不好、高不高。 (三)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主要有三种。其变化规律一 般是:1、AA式(一般不变,如“红红的”)但当AA式加儿化尾时,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多变阴 平调。如:好好儿的 早早儿的 慢慢儿的2、ABB式(B音节不是阴平调的变阴平调)绿油油沉甸甸慢腾腾 3、AABB式(第二个A读轻声,BB读阴平),
22、漂漂亮亮 结结实实 马马虎虎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形容词重叠式变调多用于口语。书面或者口语说话慢的,可以不变调,在语气比较严肃或朗读政论性文章时,仍读原调,不变调。 二、轻声1、轻声的性质轻声指的是语言中一种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轻”指用力小,“短”指时间短。一轻一短失去了原调,声音变得比较模糊。如:豆腐、哥哥、意思。 一般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而轻声则主要决定于音强和音长,所以轻声性质与一般声调不同。 2、轻声引起音节的变化,(1)声母方面 轻声可以使音节中不送气的 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化。如: 嘴巴ba 锅巴ba 哑巴ba 爹爹die 弟弟di五个ge 桌子dz (2)韵母方面 轻声可以使
23、一些韵母松弛而改变 或丢失。如:棉花xu 回来l 地下帽子dz 豆腐f 意思s3、轻声的音高变化虽然都是轻声,但轻声还有音高的不同,即有 的轻声念得高些,有的念得低些。轻声的音高决定于 它前面的音节的声调。规律是:,在阴平后读2度如:桌子 鸭子 村子在阳平后读3度如:旗子 笛子 桃子在上声后读4度如:胆子 底子厂子在上声后读1度如:豆子 骗子帽子4、轻声不是一个调类 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原因有两个:一是 它们一般都有原调;二是绝大多数轻声不区别意义。 一个声调在语言里算不算一个调类,要看这个声调是 否区别意义,轻声因为大多数 没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因此不是一个调类。5、轻声的作用 轻声分为
24、两种,即“固定轻声”和“非固定轻声”。,固定轻声指本来应该念轻声的,念轻声表明它是个 词。这类固定轻声如果念得不轻,不会影响意义表 达,但是语音上听着不顺耳。固定轻声的作用主要在 于活泼语气。轻声词不论口语书面语,也不分文艺语 体还是科技语体等都可以运用。 非固定轻声是指一 个词可轻读,也可不轻读,轻读不轻读要区别意义或 词性。如:地道ddo: 地下的道(名词) ddao: 真正的、纯粹的、够标准(形容词) 生气shngq:怄气(动词) shngqi:朝气(名词)这类非固定轻声词在语言里比较少。,三、儿化(一)什么是儿化 普通话里,单韵母er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 成音节外,还可以与其他韵母
25、结合成一个音节, 并使这个韵母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 儿化的基本性质是卷舌,经过儿化的音节仍是一个 音节,经过儿化而成的卷舌韵母叫“儿化韵”。儿化 韵的汉字书写形式是“儿”字,用汉语拼音表示儿化 韵,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一个字母“r”。例如: 花儿hur,鸟儿nior ,根儿 nr。 (二)儿化的发音 一般韵母在儿化了之后会发生或大或小的,音变,也就是儿化韵的实际读音与原韵有所不同。一是原韵母不变,只是带上卷舌色彩;二是原韵母发生变化,丢失韵尾,韵腹儿化或加er。儿化韵的实际读音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七种类型(注音都是汉语拼音)。 1、韵母或韵尾音素是a、o 、e、u的,韵母直 接加r
26、,卷舌。如:红花儿 hur 在哪儿nr 山坡儿pr 粉末儿 mr 方格儿gr 台阶儿 jir腰鼓儿 gr 打球儿 qir2、韵尾是i、n的(除in、n外),丢掉韵尾,主 要元音卷舌。如:,小孩儿 hr 糖块儿kur 刀背儿 br 土堆儿 dr 竹竿儿 gr 一点儿 dir 小本儿 br 烟卷儿 jur 3、韵母是in、n的,丢掉韵尾,加er。如: 官印儿 yr 花裙儿 qur 4、韵母是i、的,加er。如: 玩意儿yr 有趣儿 qur 5、韵母是舌尖元音的,韵母变作er。如: 瓜子儿zr 大事儿 shr 6、韵尾是ng的,丢韵尾,韵腹鼻化(即发音时口腔、鼻腔同时共鸣,称作“鼻化音”,用表示),
27、并卷舌。如:药方儿 fr 小凳儿dr 天窗儿 chur 小熊儿 xir,7、韵母是in的,丢掉韵尾n,加卷舌er,再 鼻化。如:电影儿 yr 水瓶儿 pir(三)儿化的作用(阅读教材109页)与轻声相比,儿化的地位要低,它一般只出现在 口语里,严肃书面语一般不用儿化。,四、“啊”的变读 (一)语气“啊”与叹词“啊”“啊”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单音词。它具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叹词,用于句首,表达强烈的感情,另一种是语气词,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念轻声,表示种种语气。叹词“啊”的基本读音是“a”,但随着表达感情的不同,发出的声调不同:1、啊(),表示惊异或赞叹。如: 啊(),下雪了!2、啊()
28、表示追问或难以相信的情感。 例: 啊()?你说呀,你为什么回来了? 啊()?这副画真是他画的?,3、啊()表示惊疑、为难。例如: 啊()?这下可怎么好呢? 4、啊()表示应诺、认可、明白过来了,或表示较强烈的惊异赞叹。如: 啊()我是小王,你是哪位呀?啊(,音较长),原来是你呀,你这么久都没露面,我还以为你出远差了呢。啊(,音较长),祖国,生我养我的母亲。(二)语气词“啊”的变读条件用在句尾的语气词“啊”,由于受到前面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例如:“他、坡、歌、夜、雨”后的啊,变读为“呀”;“舞”后,的啊变读为“哇”;后的啊变读为“哪”;后鼻音后面 的啊要变读为“nga”;“
29、知”后的啊变读为“ra”;“资”后 的啊变读为“za”。,第七节 音位 要点及要求1、掌握“音位”、“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对立”、“互补”等概念。2、掌握划分音位的基本方法。3、了解普通话的音位。,一、音位简说(-)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 单位。 这个定义着重理解三点,即“一个语音系统”、“区 别意义”、“最小语音单位”。 1、“一个语音系统” 指某一个具体的语言或方言。音位总是针对某一 个具体语言或方言来说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 系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某个语言可能 有一些别的语言中没有的音素。 如汉语中的ts ts,俄语中没有,俄语中的r,汉语又没有,又如 北京话里有n,重庆话里一般又没有。二是即便是,不同的语言中都有的音素,它们区别意义的情况也不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环境艺术设计创业创新
- 财务管理外包合同样本
- 设备租赁合同样本简明版
- 电影金融知识分析
- 药物过量护理个案分析
- 智能城市共建合作框架协议
- 舞台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 市场拓展合同合作计划
- 春节后回复生产安全教育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国际教育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中小学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讲话:以八项规定精神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深・重明・规立・法新・行远
- 2025山东航空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开封尉氏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政策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
- 建筑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 GB/T 45251-2025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 西交大政治考题及答案
- 铁路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