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TSI双循环冷却系统学员手册,目录,学员笔记手册 学员练习任务单 学员课后练习题,课程目标,学员能够理解什么是双循环冷却系统并将学习目标与学员实际工作进行联系 双循环冷却系统分类 学员重点掌握主冷却循环,并结合实际工作掌握注意事项 学员指导什么是增压空气冷却循环,双循环冷却系统,学员笔记手册,1.双循环冷却系统含义原理,1.1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作用,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发动机因燃烧做功所产生的热量,使发动机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发动机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气冷式及水冷式,气冷式是靠发动机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水冷式则是靠冷却水在发动机中循环来冷却。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
2、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发动机在各种行驶条件下都不致过热,1.2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优点,2个独立的冷却系统,1.3大众车辆哪些车辆运用双循环冷却系统,Jetta Bora Golf SAGITAR Magotan,1.4TSI发动机中采用了两套独立的冷却系统,一套是依靠发动机动力实现对其自身冷却循环的冷却系统(主冷却系统)。另一套冷却系统是通过电动水泵驱动,主要用于对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的冷却(副冷却系统)。限流器将主、副冷却循环管路连接起来,并共用一个平衡液罐,2.1主冷却循环(缸体缸盖循环),2.双循环冷却系统分类,主冷却循环管路可以分为两个循环管路,一个循环管路流过气缸体,另一个循环管路流过气缸
3、盖。通过双节温器,实现对冷却液的分流。三分之一流经发动机缸体,用于冷却气缸。三分之二流经气缸盖,用于冷却燃烧室。节温器1控制气缸体的冷却液,节温器2控制气缸盖的冷却液。,2.2副冷却循环的(增压空气冷却循环),副冷却循环系统:由电机带动的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循环通道,一个是经过涡轮增压器,对涡轮增压系统进行冷却;另一个是经过进气歧管内的冷却器,对增压空气冷却。主要由冷却循环泵把冷却液从辅助冷却器中输送至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废气涡轮增压器中,3.主冷却循环,使用双节温器分离两个循环回路,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快速加热气缸体,可以降低曲轴连杆机构内部的摩擦;二是气缸盖得到良好的冷却,降低了燃烧室的
4、温度,增加容积效率且降低发生爆震的可能性。,3.1主冷却循环的(缸体缸盖循环)好处优点,温度在87度以下时: 两个节温器都关闭,发动机的温度可以迅速升高。 冷却液流经下列这些元件: 水泵 缸盖 节温器支架 小水箱 机油冷却器 冷却液罐,3.2主冷却循环工作时节温器的工作状态,3.2.1节温器均关闭时,冷却液循环路线,温度在87度105度: 节温器1打开,节温器2关闭,缸盖温度设定在87度,缸体温度将继续上升。 冷却液流经下列这些元件: 水泵 散热器 缸盖 节温器支架 小水箱 机油冷却器 冷却液罐,3.2.2节温器1打开,2 关闭时,冷却液循环路线,温度超过105度以上时: 两个节温器全部打开,
5、缸盖温度设定在87度,缸体温度设定在105度。 冷却液流经下列这些元件: 水泵 散热器 缸盖 缸体 节温器支架 小水箱 机油冷却器 冷却液罐,3.2.3节温器1、2均打开时,冷却液循环路线,3.3主冷却循环系统的注意事项,在对冷却系统进行加注和排气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维修手册,有关使用VAS6096进行加注和排气的详细描述;也可以使用故障诊断仪,通过冷却系统加注和排气菜单来进行,4.增压空气冷却循环,4.1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增压空气冷却系统是用于冷却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该系统主要由冷却液循环泵(V50)、增压空气冷却器、节流阀、止回阀、附加散热器及冷却液罐等组成。该系统的循环简图所示。因
6、为增压空气冷却系统与主冷却系统的温度和压力都是不同的,两边最大的温差可以达到100因此,通过节流阀将增压空气冷却系统与主冷却系统分离开 来,使2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混合减至最少。当主冷却循环 内有高压的时候,止回阀关闭(靠压力来关闭),这样可以避 免主冷却系统内的高温冷却液进入增压空气冷却系统,4.2增压空气的冷却,由布置在进气歧管上的增压空气冷却器(采用集成在 进气歧管内的液-气冷却器)来冷却增压空气。冷却液循环泵由负荷来控制,将前端的附加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吸出,泵入 冷却器和涡轮增压器,以达到冷却增压空气和涡轮增压器的 目的。在大负荷的时候,经过冷却的进气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差值可以达到大约20到
7、25,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空气的流动路线如图所示。系统内有增压压力传感器G31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299),其作用是:监控增压压力;保护发动机,温度超差后,降低增压压力;控制冷却液循环泵,两个温度传感器温差小于8冷却液循环泵被激活;监控冷却液循环泵的工作情况,温差小于2时点亮OBD警报灯。如果2个传感器同时失效,系统将 用默认值替代,增压压力和动力性下降。 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G71) 和进气温度传感器(G42)安装在增压气体冷却器后面的进 气歧管上,监控这一区域的进气压力和温度 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4.3冷却液循环泵,冷却液循环泵安装位置。冷却液循环泵
8、通过螺栓固 定在气缸体上,安装在进气歧管下面,它是增压空气冷却系 统的一部分。 冷却液循环泵的功用。它根据负荷来控制,将冷却液 从附加散热器中吸出,泵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和 涡轮增压器,冷却液循环泵V50,开始工作条件:每次发动机起动后的短 时间内;输出转矩持续在100NM以上时,冷却液循环泵工作;进气歧管内增压空气温度持续超过50,冷却液循环泵 工作;2个温度传感器(G299和G42)之间的温差小于8 冷却液循环泵工作;发动机每工作120s,冷却液循环泵工作10S,目的是避免涡轮增压器产生热量积聚将发动机熄火 后,根据电控单元存储的迈普图选择从0480 s之间的工作 时间,避免涡轮增
9、压器过热而产生气阻,冷却液循环泵工作 冷却液循环泵继电器安装位置。冷却液循环泵继电器(J496)安装位置如图所示。如果这个泵失效,很可能会产生过热现象。这个泵本身并不带诊断功能,通过对比两个 进气温度传感器(G299和G42)的信号来识别出冷却系统故障,点亮OBD警报灯。,5.知识拓展,5.1双节温器,5.1.1双节温器的结构,为了实现发动机气缸体温度迅速升高,同时气缸体的温度比气缸盖温度稍微高一些系统中设有2个节温器,2个节温器装在一个支架(节温器支架)上。2个节温器采用的是“expansion elements”原理。为了监控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温 度传感器(G62)装在节温器2上,其结构和
10、安装位置如图所示,测量的是气缸盖出水口的温度,5.1.2双节温器的控制原理,为了控制冷却系统内的温度,冷却液流量的1/3用来 冷却气缸体,2/3冷却液参与冷却气缸盖,主要用来冷却燃 烧室。冷却液的流速和温度,是通过改变节温器的横截面积来控制的。由于两个循环系统的温度不同,所以开启的温度 也就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2个分开的节温器。由于气 缸体冷却液循环的压力高,所以使用的是双行程的节温器, 来实现精准地温控开启。如果使用单行程的,就需要一个更 大尺寸的节温器盘以保证压力高时开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节温器将只在高温的时候打开。如果采用双行程节温器, 在达到开启温度的初期,只需要一个小尺寸的节温器
11、盘就能打开。,由于受力面积小,反向作用力也就小,所以节温器在 精确的温度控制过程中可以精确打开。在节温器盘移动一段 距离后,小节温器盘驱动一个大节温器盘来打开节温器的整 个横截面,如图所示,6.TIPS:,由于涡轮及防冻液温度过高注意不要烫伤,7.小结:,本期课程我们主要讲解的是主冷却巡航的工作情况,节温器在不同温度时的工作状态,其他内容的知识点在学员手册中有大量的讲解.在我们维修过程中要搞清楚理论再结合实际问题实际解决,通过大量的案例信息总结经验,8.复习提问,8.1 节温器全部打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8.2 双节温器的优点有哪些? 8.3 V50工作的条件有哪些?,9.参考资料,9.1 ht
12、tps:portal.faw-中的RECK系统参考案例 9.2 EA211发动机的培训教案,学员练习任务单,任务目标: 通过对主冷却系统节温器打开时温度的记录,使学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并了解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时间:20分钟,任务1:请根据课程中的讲解,回答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 1.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作用?,2.双循环冷却系统的优点?,3.大众车辆哪些车辆运用双循环冷却系统?,4.双循环冷却系统分类?,5.双节温器的优点有哪些?,6.V50工作的条件有哪些?,任务2:利用专用工具测量节温器不同开启状态下的水温,并记录 (时间:5分钟),任务3:利用专用工具测量节温器不同开启状态下的水温,并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事行政绩效激励与奖惩制度培训考核试卷
- 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检测中的数字创新考核试卷
- 计划部工作总结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考核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国际贸易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 化学矿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优化考核试卷
- 智能时代下的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考核试卷
- 固体饮料行业品质管理与食品安全问题考核试卷
- 服装行业创新技术与数字化转型考核试卷
- 2023年江苏省公安机关招考录用人民警察简章
- 渐开线齿廓及啮合特性讲解
- 水工建筑物练习题库(附答案)
- 2024新老物业移交协议
- 在线网课知道智慧《电路(1)(山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不履行合同义务催告函范文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数角的个数专项练习
- 项目目标成本测算书样表
- 家长会课件: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家长会课件
- 《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