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_第1页
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_第2页
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_第3页
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_第4页
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数学秒杀型推论 一 函数 1. 抽象函数的周期 (1)f(ax)=f(bx) T=|b-a| (2)f(ax)=-f(bx) T=2|b-a| (3)f(x-a)+f(x+a)=f(x) T=6a (4)f(x-a)=f(x+a) T=2a (5)f(x+a)=-f(x) T=2a (6)f(x)奇 f(x+a)偶 或 f(x)偶 f(x+a)奇 T=4a 2奇偶函数概念的推广及其周期: (1) 对于函数 f (x) , 若存在常数 a, 使得 f (a-x) =f (a+x) , 则称 f (x) 为广义 () 型偶函数,且当有两个相异实数 a, b 同时满足时,f(x)为周期函数 T=

2、2|b-a|; 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满足f (a+x)=f (a-x),且方程f (x)=0 恰有2n个实根,则这2n 个实根的和为2na . (2)若f(a-x)=-f(a+x) ,则f(x)是广义()型奇函 数,当有两个相异实数a,b同时满足时,f(x)为周期函数 T=2|b-a| 3.抽象函数的对称性 (1)若 f(x)满足 f(a+x)+f(b-x)=c 则函数关于(ab 2 , )成中心对称(充要) 2 ab 2 c (2)若 f(x)满足 f(a+x)=f(b-x) 则函数关于直线 x=成轴对称(充要) 4.洛必达法则,设连续可导函数 f(x)和 g(x) f(x)f(x)f

3、(x)f(x) lim=lim= ( )f(x)0 g(x) f x g(x) g(x)g(x) g(x)g(x)0 二、三角 1.三角形恒等式 ( 1 )tan tantan tantan tan= 1 222222 cotcotcotBcotCcotCcotA= 1 (2) 正切定理&余切定理: 在非 Rt中,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cot cotcot= cot cot cot 22 2 2 2 2 2 2 (3)sinAsinBsinC = 4cos cos cos 2 cosAcosBcosC = 14sinsinsin 222 (4)sin2A

4、sin2Bsin2C = 22cosAcosBcosC cos2A cos2Bcos2C = 1 2cosAcosBcosC (5) sinAcosBcosC= cyc sinAcosBcosC + sinBcosAcosC + sinCcosAcosB = sinAsinBsinC cosAsinBsinC = cyc cosAsinBsinC + cosBsinAsinC + cosCsinAsinB = cosAcosBcosC 1 2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又称第一余弦定理) : 在ABC 中 abcosCccosB;bccosAacosC;c=acosBbcosA 3. 任意三角形内切圆

5、半径 r= 2S a+b+c 4S (S 为面积) , 2sinA 外接圆半径R = = 2sinB = 2sinC 欧拉不等式:R2r 4梅涅劳斯定理 如下图,E.D.F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1 5塞瓦定理 如下图,AD、BE、CF 三线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 1 6. 斯特瓦尔特定理: 如下图,设已知ABC 及其底边上 B、C 两点间的一点 D,则 有 ABDC+ACBD-ADBCBCDCBD 7、和差化积公式(只记忆第一条) sin+sin=2sin 2 cos 2 sin-sin=2cos 2 sin 2 cos+cos=2cos 2 cos 2 cos-cos=-2sin 2 s

6、in 2 8、积化和差公式 sinsin= - cos()cos() 2 coscos= cos( )cos() 2 sincos= sin( )sin() 2 cossin= sin( )sin() 2 9、万能公式 10三角混合不等式:若 x(0, ),sinxxtanx 2 当 x0 时 sinxxtanx 11.海伦公式变式 如下图,图中的圆为大三角形的内切圆,大三角形三边长分 别为 a.b.c,大三角形面积为 1 S =xyz(xyz) = (a bc)(abc)(acb)(bca) 4 12.双曲函数 定义双曲正弦函数sinhx= ex 2 , 双曲余弦函数coshx= ex 2

7、易知(1)奇偶性:sinhx 为奇函数,coshx 为偶函数 (2)导函数:(sinhx) =coshx,(coshx) =sinhx (3)两角和:sinh(x+y)=sinhxcoshy+coshxsinhy cosh(x+y)=coshxcoshy+sinhxsinhy (4)复数域:sinh(ix)=isin(x); sin(ix)=isinh(x); cosh(ix)=cos(x); cos(ix)=cosh(x). (5)定义域:xR (6)值域:sinhxR,coshx1,+) (7)平方差:cosh x-sinh x=1 13.三角形三边 a.b.c 成等差数列,则tan ta

8、n= 223 1 22 14.三角形不等式 (1)在锐角中, sinA + sinB + sinC cosA + cosB + cosC tanA + tanB + tanC cotA + cotB + cotC (2)三角形内角嵌入不等式(简称“嵌入不等式”) 在中,2+ 2+ 2 2yzcosA + 2xzcosB + 2zycosC (3)在中,sinAsinBcos2Acos2B 15ASA 的面积公式: S = 2sinBsinC 2sin(B + C) = 2sinAsinC 2sin(A + C) = 2sinAsinB 2sin(A + B) 16三角形四心:对于ABC (1)

9、重心 G + = 1向量定义: + 0 = 1 ( + ),P 为任意一点 + 2向量性质: 3 3面积性质:AGB = BGC= CGA=ABC 1 3 4定比分点性质: 重心 G为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 即 G到顶点距离:G到该顶点对边中点的距离 = 2:1 (2)垂心 H = 1向量定义: = + tanB = + tanC 2向量性质:tanA 0 3面积性质:: = 对于非Rt tanA:tanB:tanC (3)外心 O | = | = | |, 1向量定义:| 2 即2 = 2= + sin2B+ sin2C = 2向量性质:sin2A 0 3面积性质:: = sinBOC:sin

10、AOC:sinAOB = sin2A:sin2B:sin2C (4)内心 I 1向量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2向量性质:a 0 + sin = + sinC sinA 0 向量 , + / | 0 时同向, 0 时 f(x1)f(2) f( ) 12 f( ) 当 f(x)为凸函数,即 f(x) 0 时,n + 1 1 时, 11 n+1 1 2 1 n1 n 1 1 1 2 0 时,mn mn 当 mn0 时,mn mn 五、排列组合 1隔板法 I m1 把n个相同元素放到m个集合中, 所得集合均非空, 则有n1 种 m1 x 1+x

11、2+xm=n 的正整数解个数为n1 2.隔板法 II 把 n 个相同元素放到 m 个集合中,所得集合可为空,则有 m1 mn1 种 m1 x 1+x2+xm=n 的非负整数解个数为mn1 m1 (a 1x1+a2x2+amxm) 展开式的项数为mn1 n 3.圆排列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抽取 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一 ( 圈,叫做一个圆排列,圆排列的个数 = m1)! 4.重复组合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抽取 m 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选取,不管 顺序,组成一组,叫重复组合,重复组合个数 = mn1 5组合恒等式(只例举了最简洁的四个) k1 k = n1 1 = n1 m1m1 组合数

12、的聚合性:1 = km = nm 6.从互不相同的 n 个非零数字中任取 m 个,所得 m 位数之和 为 S, S= (101), 其中 为 n 个非零数字的算术平 9 1 均数 7 (ax+by) 或(a+bx) 展开式中,k = nn | | | | | ( 1)1 其中 表示高斯函数,即取整函数,则 1) 当(|) (n1)时,第 k 项系数绝对值最大 2) 当(| + |)|(n + 1)时,第 k 项系数=第 k-1 项系数 的绝对值最大 六、解析几何 1圆锥曲线统一极坐标方程 = ep 1ecos 2ep 1 2cos2 2圆锥曲线统一焦点弦长公式L = 1 2 3 1 1| 1

13、3 A (x 1, y1) , B (x2, y2) , C (x3, y3) , 当且仅当 = 0时,三点共线 1 1 = | |2 2 3 4. A(x 1,y1) ,B(x2,y2) ,C(x3,y3) ,D(x4,y4)四点共 圆的充要条件 5.A 1x+B1y+C1z=0 A2x+B2y+C2z=0 A3x+B3y+C3z=0 三线共点的充 1 要条件|2 3 1 2 3 1 2|=0 3 6过(x 0,y0)引圆锥曲线 F(x,y)的弦,弦中点的轨迹方 程为 y-y 0=F(x,y) (x-x0) , 当(x 0,y0)为弦中点时,弦中点轨迹方程为 y-y0=F(x0,y0) (x

14、-x 0) 7.定比分点公式: A(x A,yA) ,B(xB,yB) ,AB 的+1 等分点坐标为( 1 1 , ) 28.若抛物线 y =2px,AB 是抛物线上的动弦,k OAkOB=,则 AB 恒过定点( 2 ,0) 9.抛物线焦点弦性质: 抛物线焦点弦两端点 A(x 1,y1) 、B(x2,y2) ,焦点弦斜率为 k,焦点弦长度为 L (1)y 1y2=-p x 1x2= 4 2 2 2 2 2 x 1+x2=p+ 2=p(1 y 1+y2= 2 ) (2)L=x 1+x2+p= (3)k= (4) 2 1 2 2 sin2=2p(1 1 2 )=(12) 2 2 1 4 1 1 2

15、 2 2 = 2 (5)= | 1 2| 10圆锥曲线焦点弦性质(通性) : 焦点弦长为 L, (1)已知 x 1+x2 时, 椭圆:L=2a-e(x 1+x2) 双曲线:L=e| 1 2|-2a 抛物线:L=|1+ 2|+p (2)已知焦点弦倾斜角时, L= 2ep 1 2cos2 (3)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焦点弦端点在同支)焦点弦 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112 += | 1| | 1| ep 双曲线(焦点弦端点在异支)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差 为常数 112 | = | 1| | 1| ep (4)圆锥曲线正交焦点弦倒数之和为常数 |2 2|11 += |2ep (5)圆锥曲线焦

16、点弦 AB 的中垂线于对称轴(标准方程中为 x 轴)于 D,|与|之比为 2 | = |2 (6)圆锥曲线内,最长的焦点弦为通径 2 有心圆锥曲线:通径长 = 2 无心圆锥曲线:通径长 = 2p 11.圆锥曲线的焦半径(通性) (1)极点为焦点,极轴为 x 轴的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 式中的为极径,即焦半径,为极角 ep = 1 cos (2)已知焦半径端点的横坐标 x 时 椭圆: = a ex 双曲线: = e|x| a 抛物线: = |x| + 2 12双焦点三角形面积: F 1.F2 为有心圆锥曲线两焦点 P 为椭圆上一个点, 12 = 2tan 2 P 为双曲线上一个点, 12 = cot

17、 2 2 13.圆锥曲线幂定理: 圆锥曲线 F (x,y) Ax +By +Dx+Ey+F=0 与一条过 M (x 0, y0) , 且倾斜角为的直线 L 交于 P 1.P2 两点,则 12= (0,0) cos2+Bsin2 22 = 2+B2+D +E +F 0 000 cos2+Bsin2 14.点 P(x 0,y0)对圆锥曲线 C 引两条切线,连结切点所得 线为切点弦(极线) ,或点 P(x 0,y0)为切点,则极线方程 或切线方程为 (1)若 C 为椭圆,0 22 00 2 0 += 1 = 1 (2)若 C 为双曲线, 2 (3)若 C 为抛物线, 0 = p(x + 0) 15.

18、已知有心圆锥曲线 F(x,y) ,直线 l:f(x,y),p 是 l 上 一点,射线 OP 交圆锥曲线于点 R,又点 Q 在 OP 上,且满足 | = |2,当 P 在 l 上移动时,Q 的轨迹方程即为 F (x,y)=f(x,y) 16曲线族 F(x,y,t)的包络为 F(x,y,t)= (x,y,t)=0 17. A (x 1, y1) , B (x2, y2) , 以 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x1) (x-x 2)+(y-y1) (y-y2)=0 18.关于双曲线渐近线: (1)共轭双曲线:实轴与虚轴对换, 有相同渐近线, 四焦点共圆, 离心率的倒数平方和为 1: (2)焦点到渐近

19、线距离为虚半轴长 b (3)若两渐近线夹角为,则双曲线离心率 e= 1 cos2 1 2 1 + 1 2 2 = 1 = sec 2 22 2+2 (4)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两渐近线距离之积为常数 (5)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M 作平行于实轴的直线交两渐近 线于 P.Q,则| = 2 19过有心圆锥曲线上一定点 P(x 0,y0)作倾斜角互补的两 直线与有心圆锥曲线的另两交点 A.B 的连线的斜率为定值 02 k = 20 过无心圆锥曲线上上一定点 P(x 0,y0)作倾斜角互补的 两直线与无心圆锥曲线的另两交点 A.B 的连线的斜率为定值 k = 0 以上情况中,APB 的角平分线 x=x 0

20、平行于 y 轴,APB 的 内切圆圆心恒过直线 x=x 0. 20.圆锥曲线光学性质: 椭圆:由一焦点出发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必过另一焦点 双曲线:由一焦点出发的光线经双曲线反射后的反向延长线 必过另一焦点 抛物线:平行于对称轴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必过焦点;过 焦点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必平行于对称轴 21.有心圆锥曲线的两焦点到任一切线的距离积为定值,且 定值为 b 22.椭圆上动点对直径端点连线的斜率积=椭圆切线的斜率 切点与中心连线的斜率 =椭圆弦斜率弦中点与中心连线的 斜率= 2 2 2 双曲线上动点对直径端点连线的斜率积 =双曲线切线的斜 率切点与中心连线的斜率=双曲线弦斜率弦中点与中心

21、连 线的斜率= 2 2 23.抛物线 y =2px 内接 RtOAB(以 O 为直角顶点) ,A(x 1, y 1)B(x2,y2) (1)x 1x2=4p ,y1y2=-4p (2)AB 恒过定点(2p,0) (3)AB 中点轨迹方程 y =p(x-2p) 2 22 2 (4)AB 边上高的垂足轨迹方程(x-p) +y =p 2(5) (S OAB)min=( |) min=4p 222 1 2 24.对于极坐标方程 = f(),从 1 到 2,曲线所围成的面 积 2 2 S= ()d 2 1 1 对于极坐标方程 = f(),从 1 到 2,曲线所积出的长度 2 L= ()d 1 25圆锥曲

22、线上一弦 AB,其中点 M(x 0,y0) ,AB 的斜率为 (1)对于椭圆, = (2)对于双曲线, = (3)对于抛物线, = 20 20 20 20 0 26.圆锥曲线上定点:圆锥曲线上有一定点 P(x 0,y0) ,另有 一直线 L 于圆锥曲线交于与 P 相异两点 A.B. 第一组:当 k PAkPB=( 2)时 2 2 2 1) 对 于 椭 圆 , L 恒 过 定 点 ( 2 2 , 22 0 22 ) 22 0 2) 对于双曲线,L 恒过定点( 22 , 2 2 0 2 ) 2 2 0 3) 对于抛物线,L 恒过定点(0 第二组:当 k PA+kPB=(0)时 1) 对于椭圆,L 恒过定点(0 0) , 0) 220 2 20 , 2) 对 于 双 曲 线 , L恒 过 定 点 (0 220 2 20 , 0) 20 3) 对于抛物线, L 恒过定点( 0 0) 七、立体几何 1万能求积公式: 1 V =( 上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