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ppt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ppt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ppt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ppt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跨膜运输的 方式,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 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1)表面,(2)部分或全部嵌入,(3)贯穿,能流动,大多会运动,3、糖被:细胞膜的外表上的糖蛋白,识别、保护、润滑。,4、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找出人工合成的磷脂层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相比有何区别 ,功能上会有何不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苯,水、甘油、乙醇,氨基酸、葡萄糖,氢、钠、钾、 钙、镁等离子,合成的双层脂,问题探讨,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

2、气、二氧化碳、氮气、 苯(脂溶性)等小分子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 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 通过合成的脂双层。,2、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 葡萄糖的蛋白质。,3、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 质来运输等。,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直至两侧的浓度相等。,自由扩散,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自由扩散,细胞外,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细胞膜,自由扩散,细胞外,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细胞膜,自由扩散,特点: 方向: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方式直接,速度快,例子:水,气体(CO2,O2,CO,N2)

3、甘油,脂肪酸 ,酒精,苯,协助扩散,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协助扩散,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协助扩散,特点:,需要载体蛋白 不需要能量,方向:高浓度到低浓度,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思考和讨论:,1、都不需要,因为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 度梯度进行运输的。,2、共同点: 不同点:,都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后者需要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实现。,3、因为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能量,主动运输,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ATP),方向:

4、低浓度到高浓度,特点:,例子:钠、钾等离子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不消耗,消 耗,不需要,需 要,运输速率,浓度差,运输速率,耗氧量,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思考!,运输速率,浓度差,时间,细胞内浓度,(细胞外浓度),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细胞摄取大分子胞吞作用,细胞外排大分子胞吐作用,三、胞吞和胞吐,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外排。,小结,请完成下面概念图,(1)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过 B、需要载体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练习题:,(2)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 入细胞的是()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