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_第1页
(医学课件)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_第2页
(医学课件)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_第3页
(医学课件)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_第4页
(医学课件)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事件 的处理区常见 传染 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1,教学重点,1.掌握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 2.社区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措施,2,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3,一、传染病定义,概念: 传染病(infections disease)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病原体( agents ):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4,一、传染病定义,感染的概念 :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 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 此过程与病原体的作用及人体免疫应答作用有关。,5,一、传染病定义,感染的表现形式 : 显性

2、感染(Overt Inf.)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隐性感染(Covert Inf. )(最常见) 病原体被清除,6,二 、传染病发病三要素:,(一)病原体的致病力 (二)机体的免疫能力 (三)环境因素,7,二 、传染病发病三要素,(一)病原体的致病力 1.病原体的侵袭力 2.病原体的数量 3.病原体的毒力 4.病原体的变异性,8,二 、传染病发病三要素,(二)机体的免疫能力 1.非特异性免疫 (1)屏障作用 (2)吞噬作用 (3)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 (1)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9,二 、传染病发病三要素,(三)环境因素 1.自然灾害(

3、例:四川巴塘旱灾后引起细菌性痢疾流行) 2.气候因素(例:气温、湿度和雨量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明显相关) 3.地理因素(例:我国南方的血吸虫病,多见于沿海地区的嗜盐菌食物中毒) ,10,三、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征 (三)病程的阶段性,11,三、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特征) 1.有病原体(agents of infection ) 2.有传染性 ( infectivity) 3.有流行性 (epidemicity)、地方性、季节性 4.有感染后免疫,12,三、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 1.发热(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的突出症状) (热型是传

4、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种热型:(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回归热 (5)不规则热,13,三、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 2.皮疹(皮疹是许多传染病的特征之一) (皮疹的出现时间、部位、先后次序、皮疹形态等对传染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毒血症状,14,三、传染病的特征,(三)病程的阶段性 1.潜伏期(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 2.前驱期(许多传染病所共有) 3.症状明显期(病人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4.恢复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15,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6,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

5、因素,(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7,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1)病人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4)受感染的动物,18,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如麻疹、白喉、结核等) (2)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等) (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如性病、狂犬病等) 间接接触(如细菌性痢疾、甲型 病毒性肝炎) (4)虫媒传播(如疟疾、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19,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2.传播途径 (5)血液、体液传播(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6、等) (6)医院性传播 (7)垂直传播(又称母婴传播)(如风疹、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 3.易感人群,20,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体外环境的生存能力) 2.社会因素,21,五、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一)需报告的病种 按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目前需要报告的病种有以下几种: 1.法定传染病(甲、乙、丙三类,共37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5种):艾滋病、肺结核等 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风疹等 2.其他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等重点监测疾病,22,五、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二)传染病责任

7、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法定报告人:凡从事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法定报告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为传染病的责任报告单位,23,五、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三)传染病的报告程序与方式 (四)传染病报告时限 1.甲类传染病: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乙类传染病: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报告; 3.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告。,24,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是传染病的社区管理重点) (一)一级预防 1.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2.预防接种 (1)儿童计划免疫 (2)根据社区人口、环境特点及传染病信息,组织流感

8、、肺炎、甲肝等疫苗的接种。,25,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 (1)动员居民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消除四害,清理垃圾,宠物定期接种疫苗。 (2)指导居民家庭和个人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吸毒,安全的性行为。,26,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 (4)医务人员要坚持执行全面性防护原则,以防自已被传染或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另外应做好医疗废弃物(如用过的注射器)的处理。 (5)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托幼机构、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27,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9、(二)二级预防 1.早发现 2.早诊断 3.早报告 4.早隔离 5.早治疗,28,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三)三级预防 1.对病人积极治疗 2.康复治疗护理 3.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的发生,29,第二节 社区常见传染病及 管理,30,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31,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概 述 Viral Hepatitis是由一组嗜肝病毒(Hepadnavirus)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全身疲乏无力,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32,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

10、epatitis ),肝炎,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其病因复杂多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临床十分常见 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疾病 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英等 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33,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病原学及肝炎的命名,34,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一)甲型肝炎 1.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HAV) 微小的RNA病毒科(Picor navirus family),无囊膜

11、圆球形颗粒(nonenveloped icosahedron particle)直径27-28nm。 有壳蛋白,含一条单股直链RNA基因组为核心。 病毒标志:HAAg 、抗HAV-IgM 、抗HAV-IgG,35,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一)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的特性: (1)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2)耐酸碱 (3)耐热 (4)耐有机溶剂 (5)室温下可存活一周 (6)干粪中25能存活30天 (7)加热6030分钟仍具传染性 (8)805分钟或1001分钟才能完全灭活。,36,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一)甲型肝炎 我国是

12、甲型肝炎高发区,全国甲型病毒性肝炎 感染率高达80%。 2.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2-6周,起病急 (2)大多数病人伴发热 (3)消化道症状明显(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型病人可出现尿色逐渐加深) (4)少数病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 (5)部分病人可有肝脏肿大或脾脏肿大 (病程多在3个月内,一般不转为慢性),37,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一)甲型肝炎 3.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水源、蔬菜、食物等可引起流行。) 4.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病人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处 于传染期的病人禁止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

13、、保育托幼等工作),38,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一)甲型肝炎 4.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 做好餐具和食具消毒、 消灭苍蝇等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社区护士应指导正常人与患者分餐 不饮用生水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对与甲肝病人近期有密切接触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39,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1.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HBV) 带包膜的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family)。电镜下有三种形态: 大球形颗粒(Da

14、ne Particle):直径42nm,核心直径27nm,完整的乙肝病毒。 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 长杆状形:长度为50-230nm不等,HBV过剩,外壳只含HBsAg。,40,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二)乙型肝炎,(1)HBsAg,曾用名:HA、澳抗,出现时间: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41,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2)抗-HBs 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 (空白期 或

15、窗口期)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 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 抗-HBs 对相同 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42,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 为92%左右,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43,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4)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抗-HBe的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抗-HBe阳性者中,16.3%30%左右HBV DNA仍阳性 可能与前C基

16、因变异有关 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 -干扰素疗效亦较差,44,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5)HBcAg,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 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而只能检测到抗-HBc,(6)抗-HBc,持续时间:618个月,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45,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6)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

17、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7)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8)HBxAg: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 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46,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2.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病毒入侵后,经4-24周的潜伏期, 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经过和不同程度的 临床类型。 (1)急性乙型肝炎 一般急性起病 大多数病人消化道症状明显,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等 黄疸型病人可出现尿色逐渐加深,似浓茶样,47,一、病

18、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2.临床表现 少数病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 黄疸型病人可有皮肤、巩膜黄染,部分病人可有肝脏肿大或脾脏肿大 急性乙型肝炎病人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病人可以临床治愈,约10%-20%的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48,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49,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50,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3预防措施(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血液、体液传

19、播。) (1)控制传染源:主要是隔离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管理好病毒携带者。处于传染期的病人禁止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保育托幼等工作。,51,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二)乙型肝炎 3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被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严格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和血制品的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接触HBsAg阳性的体液、血液,尤其皮肤有破损的社区工作人员与病人接触时应戴手套。同时应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52,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三)丙型肝炎 1.病原体

20、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2.临床表现 (1)急性丙型肝炎 (2)慢性丙型肝炎 3.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1)经血传播:如输血等,53,一、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三)丙型肝炎 3.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2)注射: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等 (3)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如文身等 (4)生活密切接触 (5)性接触传播:多个性伴侣和同性念者属于高危人群 (6)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基本与乙型肝炎相同),54,二、肺结核,55,二、肺结核,56,二、肺结核,57,二、肺结核,教 学 目 标 【掌握】 1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

21、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及判断标准; 3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指导。 【熟悉】 1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3肺结核的化疗方法及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 肺结核的病因及发病机理。,58,二、肺结核,概 述 肺结核 是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菌可侵入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部最常见。,59,二、肺结核,结核病全球概况,结核病是全球成人传染性疾病的首要死因 全球约有20亿人口受到结核菌感染 每年新发现病例有近8001000万人 每年死于结核病的约300万人 其中90%的结核病患者在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每3.5秒就有一新结核病患者 每小时有超过300人死于结核病,60,二、

22、肺结核,结核病我国概况 我国约有5.5亿受结核菌感染 有活动性肺结核约500多万 每年死于结核病的约13万人 中国被WHO列为高负担,高危险性的22个国家之一我国结核病呈“三高一低”:感染率高, 患病率高, 耐药率高, 递降率低,61,二、肺结核,流行原因 缺乏重视 结核菌产生耐药性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62,二、肺结核,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罗伯特. 柯霍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杆菌论文。由于结 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1995年底 WHO将每年的3月24日规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63,二、肺结核,【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原学,结核 菌,64,二、肺结

23、核,结核杆菌,65,二、肺结核,病原学结核菌特点 结核菌涂片染色具抗酸性,需氧菌生长缓慢结核菌分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四个类型结核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在阴湿环境下能生存数月不死,阳光暴晒27小时,10W紫外线灯距照射物0.5 1m,照射30分钟具有明显杀菌作用。湿热805分钟,煮沸100 5分钟可杀死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最易被煮沸消灭,66,二、肺结核,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传染源: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67,二、肺结核,病因和发病机制 传播途径 呼吸道为主(飞沫) 消化道 泌尿生殖系统 淋巴、血行播散,68,二、肺结核,病因和发病机制,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婴幼儿、老年人等),69,结

24、核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人体免疫力: 细胞免疫为主 非特异性免疫力 :对任何病均有,较弱 特异性免疫力:具有特异性,较强 变态反应: 型(迟发型)48w 感染:受过感染而不发病,健康 患病:有明确组织病变,70,结核菌数量,结核菌毒力,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结核菌感染因素,71,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渗出 TB炎症早期或病灶恶化 病变组织内菌量多,变态反应强 增殖 结核结节 菌量较少,细胞免疫占优势 结节中无菌 干酪样坏死 机体抵抗力,菌量过多,变态反应强烈 含菌很多,72,肺结核发病机制,结核菌传播到肺,免疫力强,痊愈,吸收、纤维化、 钙化、纤维干酪灶、空洞愈合,结核菌数量大

25、、毒力强,肺结核,73,【转归】,74,护理评估,健康史 病史? 接触史?,75,护理评估,身心状况 1.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76,护理评估,身心状况-体征 视诊: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语颤加强 叩诊: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低、湿罗音 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 故肩胛间区或锁骨上下部位听到细湿啰音有一定诊断价值,77,护理评估,临 床 分 型 (一)肺结核分为五型(1977年) 型:原发型肺结核 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型:浸润型肺结核 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型:结核性胸膜炎,78,79,各型肺结核的特点1. 原发型肺结核(型)

26、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病灶可自行吸收或钙化。X线构成哑铃状,肺部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局部淋巴结炎,80,型: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急性: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全身毒血症状重 、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多见婴幼儿和青少年 、线: 显示双肺满布分布均匀、大小相等、密度一致的粟粒状阴影,81,82,型: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急性:一次大量菌,免疫力低下 大小、密度、分布均匀,边界清晰 慢性:少量菌分批,免疫力较高 新旧不一、密度不均、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亚急性,83,(1)浸润性肺结核:最常见 多在锁骨上下,X线:片状、 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2)空洞性肺结核:痰中多带菌,型:继发型

27、肺结核,84,(3)结核球: 易与肺癌混淆 (4)干酪样肺炎: 病情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毒性症状 (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是重要传染源,X线显示肺纹理呈垂柳状阴影,85,渗出为主的病变,渗出为主的病变,86,87,88,空洞,89,1999年全国结核病会议分型,90,结核性胸膜炎 干性胸膜炎:胸痛明显 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表现为胸闷和气促 菌阴肺结核: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 肺结核,91,结核性胸膜炎,机体处于高敏状态 结核杆菌侵入胸膜腔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全身中毒症状 胸痛和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少量肋膈角变钝 中等量中、下肺野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向上,外侧升高,92,结核

28、性胸膜炎(型),93,目标检测题,成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该,94,目标检测题,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查出抗酸杆菌,此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该,95,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自卑 悲观 恐惧,96,【辅助检查】,97,1痰液结核菌检查 (1)痰直接涂片找结核杆菌: 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2)痰培养: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 (3)PCR检查:快速、简便,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一)辅助检查,98,线检查

29、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也是肺结核分型的重要依据。,护理评估,99,100,101,102,103,结核菌素试验 旧结核菌素(OT) (Old tuberculin).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104,注射部位:前臂屈侧中部,注射方法:多采用PPD 0.1ml皮内注射,105,结果判断: 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节直径,106,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 结果判断:小于5mm为阴性 59mm为弱阳性 1019mm为阳性 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泡、坏死为强阳性。,107,临床意义 1.阳性意义: (1) 成人 P.P.D试验

30、5U阳性,只说明有结核感染。 (2) P.P.D试验1U强阳性,说明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3) 3岁以下儿童5U P.P.D试验强阳性,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灶。,108,2.阴性意义 (1) 无结核感染 (2) 变态反应前期 (3) 免疫系统暂时受到抑制 (4) 免疫功能缺陷。,109,血沉(ESR) 血沉增快: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 其它 1. 血常规: 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10,目标检测题,判断结核菌素试验为弱阳性,则皮肤硬结的直径为 A小于5mm B59mm C1019mm D20mm及以上 E不足20mm但出现水泡,111,目标检测题,AX线检查 BCT检查 C痰结核菌

31、检查 DPPD试验 EB超 1、确诊肺结核的方法是 2、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112,【诊断】,113,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痰中查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胸部线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分型的依据。 结合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即可对肺结核作出诊断。,114,【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知识缺乏:缺乏结核病治疗、预防知识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3.有孤独的危险:与呼吸道隔离有关 4.潜在并发症:窒息,115,【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1)轻症:坚持化疗的同时,可正常工作, 避免劳累 (2)

32、活动期、结核毒性症状明显有咯血、高热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116,【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2.体位:患侧卧位 目的: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117,【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3.饮食护理 宣传饮食营养的重要性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补充水分每日不少于1.52L 增进食欲 每周测量、记录体重1次,118,【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 理解尊重患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其坚持正规治疗,119,【护理措施】,(三)监测病情 监测: 1.生命体征、意识 2.呼吸系统症状 3.结核毒性症状 4.咯血量、色 5.有无窒息表现,120,【护理措施】,(四)对症护理 1.高热的护理

33、卧床休息,多饮水 物理降温或小剂量解热镇痛药 重症结核患者遵医嘱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121,【护理措施】,(四)对症护理 2.盗汗的护理 3.胸痛的护理,122,【护理措施】,(四)对症护理 4.咯血的护理 (1)一般护理:安慰病人,避免屏气;精神高度紧张给予小剂量镇静、镇咳药;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强镇咳药;禁用吗啡、哌替啶 (2)休息与体位:患侧卧位;窒息时头低脚高位 (3)饮食护理:大量咯血暂禁食,小量咯血给温凉流质饮食 (4)保持呼吸道通畅:嘱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 -,123,【护理措施】,(四)对症护理 4.咯血的护理 (5)监测病情:重点观察有无窒息和休

34、克 (6)窒息的抢救: 立即取头低脚高体位 轻拍背部,迅速排出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机械吸痰 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124,【护理措施】,(四)对症护理 4.咯血的护理 (7)止血 大咯血首选药物是垂体后叶素 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禁忌症:冠心病、高血压、孕妇,125,【护理措施】,(五)治疗指导 1.治疗要点 化学治疗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1)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126,化疗原则,早期:A群菌为主,杀菌和抑菌效果最好 联合和适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杀死不同生长速度的菌群,避免耐药菌生长 规律和全程:化疗成功的关键,防止复发,127,【护

35、理措施】,(2)化疗方法与化疗方案 方法:强化阶段、巩固阶段和间歇疗法 方案: 长程化疗:联合采用INH、链霉素、对氨水杨酸;疗程1218个月 短程化疗:链霉素、INH、RFP;疗程69个月 预防性化疗:预防用INH,128,常用抗结核药物,常用抗结核药物 全杀菌剂 半杀菌剂 抑菌剂,各有哪些?,129,常用抗结核药物作用表,130,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常见副作用多与用药方案、剂量、用法、疗程有关 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药 有过敏史、肝、肾病史、老年人、孕妇、儿童应慎用,杀菌剂,半杀菌剂,抑菌剂,抗结核药分别有什么副作用?,131,常用抗结核药物及注意事项,132,护理措施,手术治疗 化疗无效,多

36、重耐药的厚壁空洞,大块干酪病灶,结核性脓胸,大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者。 对症治疗 发热、咯血等的处理,133,护理措施,用药护理 1.介绍用药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2.强调用药原则 3.督促化疗全程 3.告知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34,健康教育,(一)预防指导 1.控制传染源 是预防传染的关键 - 早期发现 - 早期治疗 - 登记管理 - 长期随访 - 动态观察,135,(2)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隔离:单居一室,良好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 讲究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双层巾遮住口鼻,将纸放人污物袋中焚烧处理。痰液须经灭菌处理再弃去。 物品消毒:餐具煮沸消毒或用消

37、毒液浸泡消毒,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曝晒6h以上,136,(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卡介苗 预防性治疗: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并定期检查,137,健康教育,(二)生活指导 - 加强营养 - 避免劳累 - 戒烟、酒 - 避免呼吸道感染 - 避免情绪波动,138,健康教育,(三)用药指导 - 强调化疗原则,按医嘱用药,不自行停药 - 定期复查,了解治疗反应及病情变化 -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139,病例分析,1诊断分析 该病人有慢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病史,现有低热、盗汗、消瘦,X线示:浸润性肺结核。符合肺结核的诊断,如需更进一步确诊,可反复多次留晨痰查找结核菌。,140,2、护理分

38、析 低热、盗汗配合应用抗痨药,注意用药 的护理,观察有无肝肾功能的损害 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观察痰色、量、 性质,保持呼吸道通畅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饮食、休息护理 有传染的危险隔离、消毒护理 本病知识缺乏健康指导,病例分析,141,课堂小结,1、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痰中排菌病人是肺结核病重要的传染源。 2、全身表现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局部表现咳嗽、咳痰、咯血等。,142,3、化疗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决定作用,化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治疗。 4、护理特色为全程督导短程化疗。,143,目标检测题,1.患者,30岁,患浸润型肺结核2年,给链霉素0.5g肌注

39、,2次/日,口服异烟肼、利福平治疗半年,近来自诉耳鸣,听力下降,可能是: A肺结核临床症状 B链霉素对听神经损害 C异烟肼对听神经损害 D利福平对听神经损害 E异烟肼对周围神经损害,144,目标检测题,吴先生,30岁。因突然咳血痰而来门诊,胸部X片示右上肺薄壁空洞及周围有少许渗出病灶。给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治疗。 2.该病人属哪种肺结核 A型B型C型D型 E型 3.为确定吴先生是否为开放性肺结核,应做哪项检查 A血沉B痰结核杆菌培养COT试验 D胸部CT E胸部磁共振,145,目标检测题,4.切断肺结核传播途径最关键的措施是 A每年进行胸部X线普查 B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且与病人密切接触的

40、家属给予药物预防 C加强卫生宣教 D早期发现、彻底治疗肺结核病人 E接种卡介苗,146,目标检测题,5.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总疗程是 A36个月 B69个月 C912个月 D1218个月 E1824个月,147,目标检测题,6.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飞沫 B尘埃 C食物和水 D皮肤接触 E毛巾或餐具,148,目标检测题,7.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属于抑菌剂的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吡嗪酰胺 E对氨基水杨酸,149,目标检测题,8.结核病人的痰液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A.等量1%消毒灵浸泡 B.乙醇消毒 C.深埋 D.煮沸 E.焚烧 9.肺结核咯血病人宜取患侧卧位是为了: A.减轻疼

41、痛 B.放松身心 C.有利引流 D.避免窒息 E.防止病灶向对侧扩散,150,目标检测题,(1012题共用题干) 病人,女,20岁,近二个月来干咳、低热、盗汗、乏力。听诊左上锁骨下区有固定的湿性啰音,怀疑患有肺结核。 10为进一步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胸部X检查 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支气管碘油造影 D、痰菌检查 E、痰细胞学检查,151,目标检测题,11若病人已确诊,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B、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C、向病人做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 D、及时做好消毒隔离 E、鼓励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12、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判断结核化

42、疗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是 A、PPD试验阴性 B、体温恢复正常,体重增加 C、ESR恢复正常 D、痰结核菌转阴 E病灶吸收好转,152,目标检测题,B型题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周围神经炎 B 听神经损害 C 视神经炎 D 胃肠功能障碍 E 肝脏损害 13异烟肼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14对氨基水杨酸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15利福平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16乙胺丁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153,三、细菌性痢疾,154,一概念,由志贺菌属细菌(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夏秋季常见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临床表

43、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可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155,二病原学,病原体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 杆菌,无鞭毛 分 型 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156,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 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157,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 2传

44、播途径 粪口途径 3易感性 普遍易感 免疫力不持久 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 夏秋季 儿童,中青年,158,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细菌致病的必备条件 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能侵袭细胞并能在其中繁殖 产生毒素,159,胃酸,正常菌群,分泌型IgA 在肠道粘膜和固有层繁殖 炎症,坏死,溃疡 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少有菌血症和败血症 内毒素发热,毒血症状,微循环障碍 外毒素水样腹泻,神经系统症状,160,内毒素,小血管痉挛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感染性休克 内源性凝血系统 DIC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血栓形成 脑水肿,脑疝,161,病理解剖,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

45、性炎症 不易穿孔(病变仅限固有层) 慢性期粘膜水肿,肠壁增厚,疤痕, 肠腔狭窄 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轻 全身微血管痉挛 脑水肿,162,五临床表现,潜伏期l一3d(数小时至7d)。 病情严重程度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163,(一)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 轻型(非典型) 中毒型 (儿童多见)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2)脑型(呼吸衰竭型) (3)混合型,164,普通型(典型)菌痢,高热,寒战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165,轻型(非典型)菌痢,毒血症状轻,低热或不发热 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 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166,中毒型

46、菌痢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克表现 严重毒血症状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绀 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少尿或无尿,167,中毒性菌痢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毒血症状 烦躁,嗜睡,昏迷,惊厥 瞳孔改变 呼吸异常或衰竭,168,(二)慢性菌痢(超过2个月),原因 治疗不当 耐药,福氏志贺菌感染 免疫力低 基础疾病 分型 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169,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N ,慢性可贫血 便常规:粘液脓血便,WBC15个/HP 病原学:便培养,注意取样 免疫学 核酸检测,170,七. 并发症及后遗症,败血症 溶血尿毒综合征(多见于痢疾志贺菌

47、感染) 关节炎(变态反应) 耳聋,失语,瘫痪(中毒性脑型) 瑞特综合征:眼炎,尿道炎,关节炎,171,八. 诊断,急性菌痢 夏秋季,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 实验室检查,172,慢性菌痢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 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173,中毒型,儿童多见,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 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应及时取便送检 粪便镜检确诊培养痢疾杆菌,174,鉴别诊断,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食物中毒 其它肠道感染 肠套叠,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175,慢性菌痢,肠道癌症 溃疡性结肠炎

48、 慢性血吸虫病,176,中毒性菌痢,其它感染性休克 暴发性流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177,九. 预后,痢疾志贺菌群重,福氏易慢性 中毒型病死率高 慢性不易根治 免疫力低,儿童或老年人病死率高,178,治疗 急性菌痢治疗,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 饮食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 磺胺 头孢,阿奇霉素等 对症治疗,179,慢性菌痢治疗,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疾病 病原治疗 药敏 联合用药,疗程长,1一3个疗程 药物保留灌肠疗法 对症治疗 (1) 解痉药物 (2) 应用微生态制剂,180,中毒型菌痢,一般治疗 : 同急性菌痢 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 :降温镇静,181,休克型治

49、疗(病原治疗基础上抗休克),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低分子 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 5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 血管活性药: 山莨菪碱解除微血管痉挛 多巴胺,酚妥拉明或阿拉明升压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脏,肾脏 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止DIC,182,脑型治疗,20甘露醇,快速,68h重复使用。 山莨菪碱改善脑血管痉挛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防治呼吸衰竭:中枢性呼衰 周围型呼衰,183,十一. 预防,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184,四、性传播疾病,185,四、性传播疾病,(一)概述 性传播疾病(STD):是国际上通用的病名,我国简称为性病,是一组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 我国进

50、行管理的性病有8种: 1.梅毒 2.淋病 3.艾滋病 4.尖锐湿疣 5.非淋菌性尿道炎 6.生殖器疱疹 7.软下疳 8.性病性淋巴肉芽肿,186,引起性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原虫等。,187,我国的性病情况:,严重 (解放前),基本消灭 (1964年),严重 (近年来),188,(二)性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4.血液传播,189,(三)性病的危害,1、对个人的危害 2、对家庭的危害 3、对社会的危害,190,(四)常见的性病,.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是一种经典性性病,传染性强,病程很

51、长 ,症状时隐时现。,191,梅毒图片,192,梅毒图片,193,梅毒图片,194,梅毒图片,195,梅毒图片,196,梅毒的病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期梅毒:主要侵袭皮肤和黏膜。 二期梅毒:病毒在血液中大量繁殖,随血液循环而传布全身各组织器官,侵犯身体的许多脏器,特别是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三期梅毒: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197,.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乳头瘤病毒引起 ,在生殖器部位出现菜花样的增生物 ,可破溃、流水和感染 ,并发展到肛门部位 ,病人十分痛苦。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还可通过母婴传播及物品接触间接传播。,198,男性尖锐湿疣图片,199,男性尖锐湿疣图片,200,男性尖锐

52、湿疣图片,201,女性尖锐湿疣图片,202,女性尖锐湿疣图片,203,女性尖锐湿疣图片,204,.淋病,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病之一。由淋球菌引起 ,男性较女性多见。,205,男性淋病图片,206,男性淋病图片,207,女性淋病图片,208,.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传染性极强。主要症状 :生殖器部位出现水疱、溃疡 ,并伴有疼痛感 ,继续发展会出现全身发热、肌痛、头痛等症状。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很高。,209,生殖器疱疹图片,210,生殖器疱疹图片,211,.艾滋病,212,主 要 内 容,概 述,护理评估,护合理作诊性断问及题,护理措

53、施,213,一、概 述,概 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HIV),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临床上有明显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的表现,以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特征。本病预后不良,主要死因为机会性感染。 HIV特性:对热、化学消毒剂敏感。,214,艾滋病病毒及其结构模式图,215,HIV病毒正在攻击人体正常细胞,216,二、护 理 评 估,217,(一)流行病学资料,传 染 源: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50岁以下青壮年居多,静脉药瘾者、同性和异性恋者、配偶一方是HIV感染者、多次接受输血

54、或血制品治疗者以及父母感染HIV的儿童是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 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已呈高峰流行,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万8万人。,218,(一)流行病学资料,询问病人有无与艾滋病病人或无症状病毒携带 者的接触史,尤其注意性接触史、药瘾史或接 受输血与血制品治疗史。,219,(二)身体状况,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20,(三)心理社会状况,因艾滋病病情重且无特效治疗及预后不良,加之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易遭受他人的歧视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221,(四)辅 助 检 查,222,(五)治 疗 要 点,至

55、今艾滋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多采取抗病毒、免疫、支持和对症治疗,同时积极抗肿瘤、控制机会性感染和预防性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早期抗病毒治疗是关键。,223,三、护 理 诊 断 及 合 作 性 问 题,社交孤立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病人实施强制性管理及易被他人歧视有关。 恐惧与疾病折磨、缺乏特效治疗及预后不良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有关。 腹泻 与免疫能力低下引起胃肠道机会性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各种机会性感染。,224,四、护 理 措 施,225,(一)一 般 护 理,隔离:血液隔离+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 休息与环境: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56、应绝对卧床休息;无症状感染期,可以正常工作;病室宜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必要时静脉补充所需要营养和水分。,226,(二)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发热的程度,注意有无肺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感染的表现;监测各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227,艾滋病发病症状,228,(三)对 症 护 理,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对症护理。 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长期腹泻者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 若有呕 吐,给予止吐等措施。,229,(四)用 药 护 理,核苷

57、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出现贫血,用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长期使用可出现耐药性。 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应餐后服用,英地那韦应餐前服用,奈非那韦应进餐时服用,若突然停药或换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230,(五)心 理 护 理,1. 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真实想法 2. 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合理要求 3. 解除病人孤独、恐惧感 4. 与病人家属、亲友增加接触沟通的机会 5. 不歧视病人,尊重人格,使病人正视现实 6. 建立自尊和自信 7. 面对现实,融入社会,231,(六)健 康 指 导,对艾滋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 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副作用及治疗的长期性。 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和定期消毒。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其对疾病和康复的影响。 勇敢面对疾病,鼓起生活勇气,积极配合治疗。,232,(六) 健 康 指 导,对无症状艾滋病感染者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指甲刀、牙刷、手帕等。 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已受孕者应终止处理。 定期或不定期的访视及医学观察。,233,(六) 健 康 指 导,疾病预防指导 艾滋病的病因、传播方式及自我防护措施。 性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