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溶剂实验方法_第1页
残留溶剂实验方法_第2页
残留溶剂实验方法_第3页
残留溶剂实验方法_第4页
残留溶剂实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用“残留溶剂”作关键词搜索了一下,结果有好几百项内容,细细看来发现有许多内容都“不了了之”,最后都没有得到解答,或者是零零星星的一些意见,没有全面综合一点的。因此请大家一起动动脑筋,希望深入讨论以下内容: 1、需要验证的具体内容? 2、每项内容验证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3、个别特殊问题和特殊经验? 网友eagleast: 1、专属性。应该是各种测定的成分之间都达到基线分离(或者说分离度达到1.5以上),并且溶剂系统、内标物质之间应该没有相互干扰的现象。这个应该没有什么难处吧?具体实施和一般的含量测定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残留溶剂的专属性,一般的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毕竟一个样

2、品中的残留溶剂的种类是有限的。不太象中药、生物样品等等的HPLC分析,会在色谱图中产生过多的干扰。但是也有例外的,后面再谈。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用到过的溶剂都会有残留的可能,它们有的来自投入的反应的原料,有的是原料在最后精制过程中用到的重结晶步骤中的溶剂,有的是物料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用到的有机溶剂。这些一般都需要进行控制,选定后进行相关的检测。 是不是在原料生产过程中用过的有机溶剂都需要进行控制呢?当然不是。例如,许多原料在最后的精制过程中都有重结晶步骤,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有时候会用大量的水、乙醇等等溶剂将样品进行洗涤,除去样品中残留的其他溶剂、杂质等等。如果我们先前使用的有机溶剂在最后用的洗涤

3、的溶剂中有比较强的溶解性,其实,是能够保证最后的产品中含有量在ICH指导原则限度以内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原料多批次(310批次)进行检查,如果都远远低于ICH的限度,我们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在最后的质量标准中不对该溶剂进行控制了。 那么,会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干扰检测成分的现象发生呢? a、上面提到的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到的溶剂。 b、样品在分析过程中的降解产生的。对于这点,尤其需要注意。有的样品在分析条件下会降解产生一些成分,而这些成分如果在分析条件下有相应,那么,就十分可能出现干扰测定的情况。 但是,不要害怕,这种情况一般产生的干扰峰都会随试验条件、参数的变化而

4、呈现一定的规律:增多,或者减少! 例如,如果采用顶空试验,随着样品顶空加温的时间延长,降解产生的杂质峰就会不短增多; 如果一般的进样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进样口温度、柱温、检测器温度等等参数,如果是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成分,它的量也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变而出现增多或者减少的。c、还有个别的干扰会来自于分析过程中的配制样品阶段。有的有机溶剂会在配液过程中从环境中溶解到样品中、或者对照品溶液中,这些我也遇到过的。 d、至于进样垫、顶空瓶上面的“胶垫”等产生的鬼峰,也可以通过空白试验来进行筛选。 2、线性。一般都采用测定成分在限度值的1150范围内的线性。如果线性测定的结果表明线性良好,并且为基本通过原

5、点的直线,那么,该方法的线性就不错了。不过,针对线性评估的时候,还应该就回归性、残差等参数进行分析(就是我们说的方差分析),一般对于残留溶剂项目选择的显著水平为5。国内许多人在作资料的时候都仅仅谈到相关系数r,这是十分不足的。 3、准确度。一般选用测定成分限度的1150(选用50150居多)范围内的回收率进行评价。对于残留溶剂的回收率在80120范围内就达到要求了。 4、精密度。重复性,在限度值的50150范围内,测定成分的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差为“15以下”就可以了。 中间精密度,多个试验者、多根试验用色谱柱、改变试验日期等各种因素进行6次以上的试验,从不同试验日的方差分析结果来评价中间精密度。

6、一般采用判定标准为“各测定值平均值的偏差()在15%以内”。 重现性,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试验,看测定结果的偏差,用上面两者一样的判定标准即可。 5、检测限。主要考察各待测成分在仪器上面相应的最低量甲醇,人们一般用浓度式和质量式。我个人倾向于采用质量式,因为浓度式的弊端在进样量不同时就会暴露出来的。 6、定量限。简单,采用回收率达到50150的最小进样量进行确定即可。 7、范围。选用限度值的1150即可。 8、耐用性。将试验条件中各参数进行变化,就可以得到耐用性评价的结果了。例如,顶空进样时,使将样品气化温度改变10、样品气化时间改变5分钟、色谱柱温度改变10、进样口温度改变20、检测器温度改变

7、20、载气流量改变20、分流比改变10,如果此时各测定组分之间的分离状态良好,各溶剂的定量值与在标准中设定的条件下得到的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异,就说明该试验方法耐用性良好。 网友聚乙二醇6000: 我来说说几个关于有机残留检查的有关问题: 1 进行残留量研究及确定残留量限度需要结合品种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1.1 剂型、给药途径:不同制剂发挥疗效的机理不同,对其有机溶剂残留量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注射剂与某些局部使用局部发挥药效的皮肤用制剂相比,有机溶剂残留量的要求就可能相对比较严格。 1.2 适应症:出于治疗一些特殊疾病的考虑,有时候较高水平的溶剂残留量也可能被允许,如肿瘤或艾滋病用药等,但需

8、要有相关的利弊分析报告。 1.3 剂量、用药周期:对于低剂量、短期用药的制剂,允许存在的残留溶剂水平可以相对高一些。 2 有机溶剂残留量表示方法: 2.1 允许日接触量:允许日接触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PDE)是指某一有机溶剂被允许摄入而不产生毒性的日平均最大剂量,单位为mg/天。某一具体有机溶剂的PDE值是由不产生反应量、体重调整系数、种类之间差异的系数、个体差异、短期接触急性毒性研究的可变系数等推算出的。部分有机溶剂的PDE值可参考ICH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数据。 2.2 浓度限度:在PDE表示方法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计算,引入了浓度限度()表示方法

9、,其计算公式为浓度限度()PDE(mg/天)/(1000剂量(g/天),其中剂量初步定为10g/天。 以上两种表示方法在有机溶剂残留研究中均可行,其中以PDE值来计算是更精确;而对于某一具体制剂来说,以浓度限度来计算更为简便,只要日摄入总量不超过10g,就无需进一步计算。但中药日服用量往往超过10g,在制定限度时,应考虑其服用量。 3 无限度规定的有机溶剂?对于目前尚无充分的毒理学研究资料而未规定其PDE值和浓度限制的有机溶剂,若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使用到了这类溶剂,建议药品研发者尽量检索有关溶剂的毒性等研究资料,关注其对临床用药安全性和药品质量控制的影响。4 多种有机溶剂综合影响:在最终制剂中

10、,可能会有多种有机溶剂残留,目前对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基本是控制每种溶剂的残留量不超过各自规定的浓度限度,也就是说暂时没有考虑多种有机溶剂的综合影响。但当使用的溶剂很多,或残留量较大,或每日摄取量高于10g时,建议关注多种有机溶剂的综合影响。 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中药的制剂中,苯乙烯骨架型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可能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烷烃类、二乙基苯类(二乙烯基)等多种有机溶剂共存,也还有可能在提取、分离及制剂制备中有其他的有机溶剂残留、所用辅料的有机溶剂残留等,而且中药制剂的日服用量有可能超过10g,直接参照ICH中的相关限度标准就不一定合适。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网友dqh0993

11、:定量是指需要准确测定物质(化合物)或该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一般先定性,后定量!定量方法也有多种。这里不再累述。半定量的说法不规范,实际上应该叫限度检查,就是要求某一杂质不超过一个确定的限度。也就是说,只要能证明该样品杂质低于这个限度就行,到底低多少(0.9倍限量or0.01倍限量),不硬性要求定量出来。聚乙二醇6000:再说一下残留溶剂检查及研究的一般原则。中药有机溶剂残留的引入,在中药提取分离、辅料制备、制剂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均有残留的可能,均应进行残留量的检测和控制。但是,药品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药品制备工艺、有机溶剂的性质等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依据,有选择性地对某些溶剂进行残留

12、量研究。因此,药品研究者在进行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之前,需要首先对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溶剂进行分析,以确定何种溶剂是需要进行残留量的检测和控制。1、提取分离工艺可能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对于提取分离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有机溶剂(包括可能使用的添加剂、介质等引入的残留),应该进行研究与控制。2、制剂工艺过程产生的有机溶剂残留对制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应进行残留量的研究和控制。3、辅料有机溶剂残留导致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对于辅料的残留溶剂水平的了解,有利于辅料的选择,有利于考虑其对制剂质量的可能影响。对于新研发的辅料,对其有机溶剂残留研究的要求,参照化学药原料药的要求。对于目前制剂中经常使用

13、的常规辅料的有机溶剂残留情况及其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建议逐步予以关注。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尽量避免一、二类溶剂的使用,维护中药“绿色、环保、健康”的形象。但由于中药制剂工艺的发展,中药制剂中残留溶剂问题难以避免。对于中药制剂中残留溶剂问题,应逐步予以重视,并相应开展研究工作,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以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网友星语心愿: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去做好残留溶剂检查,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首先应学习和熟练掌握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 P残留溶剂测定法的有关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色谱柱的选择,一般现在都要选择毛细管柱,如果你们公司很有条件,那么极性和非极性的色谱柱都购买吧!我们用

14、的是中极性的色谱柱,一般做有机溶剂残留大多数是可以了。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主要是根据供试品的溶解度来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对照品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一般首先选择溶剂水、DMF、DMSO,再考虑其它溶剂。3、测定法的选择,等温和程序升温法,进样方面主要有顶空和直接进样法,这个主要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来选择。4、其它就不多说了,主要看一下该残留溶剂测定法后面的【附注】,药品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还有相对保留时间的参考值,这个对实际做某个品种时很有用,可以提前大概知道该残留溶剂的保留时间。二、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要点1、概述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

15、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按有机溶剂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ICH将有机溶剂分为避免使用、限制使用、低毒和毒性依据尚不足四种情况。因残留溶剂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故需对其进行研究。2、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残留溶剂的测定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推荐使用毛细管色谱柱-顶空进样系统,当然也可以使用普通填充柱,溶液直接进样方法。对不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含氮碱性化合物,如N-甲基吡咯烷酮等可采用其它方法,如离子色谱法等。测定残留溶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确定被测的有机溶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和满足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检测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2.1 确定被

16、测的有机溶剂根据制备工艺确定被测有机溶剂的范围。通常应对制备工艺过程中使用的二类以上溶剂和重结晶用溶剂,以及根据工艺特点要求的其它溶剂进行残留量的研究。建议对合成最后三步使用的三类溶剂也进行研究,这样能更好地对未知峰进行归属;对制剂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也建议考察其残留情况,特别是缓、控释微丸包衣过程使用的有机溶剂更应引起注意。残留溶剂的限度要求同ICH的规定。2.2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按照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色谱柱。毛细管柱有极性柱、非极性柱、弱极性柱和中等极性柱。填充柱有高分子多孔小球或涂渍适宜固定液的填充柱。测定含氮的碱性有机溶剂时,由于普通气相色谱仪的不锈钢管路、进样器衬管等对有机胺等含氮的

17、碱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致使其检出的灵敏度降低。通常采用弱极性色谱柱或经碱处理过的色谱柱分析含氮的碱性有机溶剂,如果采用胺分析专用柱进行分析,则效果更好。2.3 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制备顶空进样方法通常以水为溶剂,对于非水溶性的药物,可采用DMF、DMSO或其他适宜溶剂。溶液直接进样方法用水或合适的溶剂溶解样品。制备供试品的溶剂的选择应兼顾供试品和被测有机溶剂的溶解度,且所用溶剂应不干扰被测有机溶剂的测定。水是首选溶剂,特别是顶空进样系统。因为水中不含有机溶剂,故干扰较少,且在FID检测器上,以水为溶剂时,各残留溶剂的灵敏度最高。当药物不溶于水时,可加入适当的酸或碱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最好选

18、用不挥发的酸或碱。以DMSO等为溶剂时,可加入一定量的水以增加检测的灵敏度,或用盐析的方法增加灵敏度。测定含氮的碱性溶剂时,供试品溶液应不呈酸性,以免被测物与酸反应后不易汽化。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应与供试品的制备方法相同。在申报资料中发现对照品(溶液)为直接进样,供试品则为固体直接顶空进样,供试品和对照品不但制备方法不同,而且进样方法和进样量也不同,无法进行比较。提请申报单位注意。2.4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浓度的确定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满足定量测定的需要,一般供试品取样量在0.11g之间。限度检查时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可按规定的限度配制,定量测定时按实际残留量配制,浓度相差最好以不超过2倍为宜。

19、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2.5 检测器的选择一般选用FID检测器,对含卤素的有机溶剂如氯仿等,采用ECD检测器可得到更高的灵敏度。通常可根据药物溶剂的残留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当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不多,且极性差异较小时,可选择毛细管色谱柱-顶空进样-等温法。当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较多,且极性、沸点差异较大时,可选择毛细管色谱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也可选择填充柱或适宜极性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法。限度检查(一类、部分二类溶剂)时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定量测定(含量超过0.1%的二类或需要定量控制的三类溶剂)时采用内标法或标准加入法。顶空进样法还要对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进行选择。顶空温度应根据

20、溶解供试品溶剂的特性及供试品中残留溶剂的沸点选择。以水为溶剂及测定低沸点残留溶剂时,顶空温度不宜超过85;测定沸点较高的残留溶剂时,通常选择较高的顶空温度;但此时应兼顾供试品的热分解特性,尽量避免供试品产生的挥发性热分解产物干扰测定结果。以DMSO为溶剂时,顶空温度不宜超过115。例如,在申报资料中发现,以水为溶剂,顶空温度为100,柱温60,结果高浓度的乙腈比低浓度的二氯甲烷的峰面积还小,原因是顶空温度太高,大量的水被蒸发(或浓度被稀释),随着水蒸汽的凝结,在水中溶解度大的乙腈的灵敏度下降,产生了与事实不符的实验结果。顶空时间是要确保供试品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一般通过测定顶空时间与顶空

21、气体浓度的浓度时间曲线来确定。顶空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045分钟,如果超过60min,可能引起顶空瓶的气密性变差,导致定量的准确性降低。如果平衡时间选择10分钟,就不能保证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注意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使用相同的顶空条件。甲酰胺、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等不适宜用顶空法测定。3、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验证(我认为必做用红色标识)3.1 系统适用性试验柱效:用被测物的色谱峰计算,填充柱法的理论板数应大于1000,毛细管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应大于5000。分离度:色谱图中被测物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重复性: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

22、进样5次,所得被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5%;以外标法测定时,所得被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10%。3.2 准确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9个测定结果。设计三个不同的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含量测定的回收率应大于98%。进行回收率试验时,由于采用顶空进样系统,供试品与对照品处于不完全相同的基质中,此时应考虑气-液平衡过程中的基质效应。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供试品溶液基质与对照品溶液基质不同所致的基质效应的影响,故通常采用标准加入法验证定量方法的准确性。当标准加入法与其它定量方法的结果不一致时,应以标准加入法的结果为准。标准加入法为精密称(

23、量)取被测定的残留溶剂对照品适量,配制成适当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取一定量精密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根据外标法或内标法测定残留留剂的含量,再扣除加入的对照品溶液的含量,即得供试液溶液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或按下式计算残留溶剂的量。Cx=Cx/(Ais/Ax)-1,式中Cx为供试品中组分X的浓度;Ax为供试品中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Cx为所加入的已知浓度的被测组分对照品;Ais为加入对照品后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3.3 专属性对各种残留溶剂定位和进行混合溶剂的分离度试验,并附代表性图谱。供试品中的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易对残留溶剂的测定产生干扰。如果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保留值相同(共出

24、峰),或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结构相同(如甲氧基热裂解产生甲醇)时,应通过试验排除干扰。对第一类干扰,通常采用在另一种极性相反的色谱柱系统中对相同样品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色谱系统的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二者结果一致,则可以排除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如二者结果不一致,则表明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对第二类干扰,通常要通过测定已知不含该溶剂的对照样品来加以判断。3.4 其它可根据是限度检查还是定量测定选择具体的验证内容。精密度:重复性和重现性,在规定范围内,至少9个测定结果。设计三个不同的浓度进行测定。一般保留时间的RSD1%,峰面积的RSD5%。线性:至少制备5个浓度,R=0.99。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

25、线性图。检测限和定量限:检测限为信噪比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定量测定时需验证定量限,其限度为信噪比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同时说明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并附图谱。网友aland:残留溶剂是药品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残留溶剂检查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我就有机残留溶剂检查方法合理性的几点考虑及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一般要求控制在几个至几千个ppm之间,属于微量或痕量测定,与常量测定有着不同的特点。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对测定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同一个样品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通过最近观察一

26、段时间情况,经常发现在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尚不合理的情况下,若样品的色谱图中未出现溶剂峰,也未经其它系统验证,就简单地作出样品无该溶剂残留的结论,进而不将其残留定入质量标准,药检所也不再进行复核。针对这种情况,就如何评价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合理性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各位业内同仁交流。有机残留溶剂检查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评价色谱系统的适用性和方法学验证资料遵循与液相色谱方法评价相同的原则,不再赘述。与液相方法不同的是,气相色谱有多种进样方式,残留溶剂检查常用直接进样法或顶空进样法。针对这两种进样方法不同的特点,评价方法合理性的要点应有所不同。对于直接进样法,应着重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目前已普遍

27、用毛细管柱取代填充柱,因为毛细管柱的柱效高,其灵敏度也较填充柱大为提高。但由于毛细管柱直接进样的体积小,一般仅几微升,即使提高供试溶液的浓度,对于测定限量极低的溶剂(如: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及对FID检测器响应低的溶剂(如:含氯的溶剂),其检测限一般接近或高于限量,灵敏度难以满足测定的需要。测定此类溶剂最好采用顶空进样法,对含卤素的溶剂可改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样量小也易造成进样重复性差,采用内标法较外标法的结果更为准确。顶空进样法是将大量样品中的残留溶剂富集在顶空瓶上层的气体中,对绝大多数有机溶剂而言,灵敏度较直接进样法大为提高,但顶空进样系统中存在气液两相的平衡问题,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增多。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顶空条件:顶空瓶的平衡温度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根据溶解样品的溶剂和待测溶剂的不同性质,达到气液平衡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可能不同,应有试验数据作为选择的依据,但在申报资料中一般都未提及。判断顶空条件是否适用,一般的规律是:顶空瓶的平衡温度应低于溶解样品所用溶剂的沸点10以下,能满足检测灵敏度即可;对于沸点过高的溶剂,如DMF、DMSO、聚乙二醇等,用顶空进样测定的灵敏度不如直接进样,不适宜采用顶空法;顶空瓶的平衡时间一般应为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