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生产与入库,2,5.1生产环节概述,生产过程是制造企业经营过程的第二阶段。是指从材料投入生产起,到产品完工入库止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3,资产 生产耗费 生产成本,材料费 燃料费 动力费 职工薪酬 折旧费 修理费 利息支出 税金支出 其他支出,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消耗,对象化,期间费用,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燃料及动力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入库,库存商品,4,生产与入库核算的主要内容 1.计算分配材料费用; 2.计算分配职工薪酬;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支付各种主要费用; 5.计算分配制造费用;
2、 6.计算入库产品成本。,5,5.2生产环节的核算5.2.1账户设置,1.“生产成本”账户 成本类账户。用来归集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确定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的账户。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6,2.“制造费用”账户 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直接生产工人以外的车间其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办公费、水电费,不直接用于产品的消耗性材料等。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7,3.“库存商品”账户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各种库存产成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按产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8,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进行明细核算 。,9,5.“累计折旧”账户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0,6.“管理费用”账户 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办公费和差旅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11,5.2.2生产业务核算的会计处理,5.2.2
4、.1材料费用 1.分配材料费用的原始凭证,12,存货盘存制度是指在财产清查中确定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进而计算出存货结存成本的方法。,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2.存货盘存制度,13,实地盘存制,平时发生时只登记入库的增加数,月末余额按照期末实地盘点数量确认,平时不予登记, 月末时根据盘点的期末数额进行倒挤:发出存货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数量,发出存货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数量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确定的存货单价,实地盘存制就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簿上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不登记其减少,期末根据实地盘点数量倒挤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14,解析:,发出存货数量=期初数量本
5、期增加数量期末数量 =4000+2500 1500=5000(千克)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确定的存货单价 =5000 2=10000(元),发出存货的数量根据期末结存数量倒挤出来 的,因而在其发出数量中可能存在有不正常因素导致的存货减少。,实地盘存制举例,15,实地盘存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严密手续;倒轧出的各项财产的减少数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正常因素,不便于实行会计监督。,适用范围 由于实地盘存制不利于会计监督,所以只有那些品种多、价值低、收发交易比较频繁,数量不稳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存货,才采用这种方法,如鲜活商品
6、的核算。,16,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它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簿上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又记录其减少,并随时记列其结存数并与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数相核对的一种制度。,平时既登记增加又登记减少,期末账面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17,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优点: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有利于实施会计监督。 缺点: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费用。,适用范围 由于永续盘存制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实施会计监督,因而大多数的单位在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中采用永续盘存制的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8,3. 发出
7、材料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2.加权平均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19,例1某月甲材料收发存情况如下:(单位:t,金额:万元),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5月15日发出材料成本=50.21+20.22=1.49(万元) 5月26日发出材料成本=40.22+20.2=1.28(万元) (2)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单价=(1.05+1.32+1)(5+6+5)=0.210625(万元/t) 发出材料成本=13 0.210625 =2.738125 (万元) (3)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 单价=(1.05+1.32
8、)(5+6)0.215455(万元/t) 5月15日发出材料成本=70.2154551.5082(万元) 单价=(1.05+1.32-1.5082+1)(4+5)0.206867(万元/t) 5月26日发出材料成本=60.2068671.2412(万元),21,4. 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核算,22,【例2】生产A、B两种产品和一般耗用领用材料用如表所示。材料耗用汇总表,23,借:生产成本A 30400 B 192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400 贷:原材料甲 20000 乙 4000 丙 31000,24,5.2.2.2计算分配职工薪酬 1.什么是应付职工薪酬 它是应付职工工资、应付
9、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国家应缴纳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提供无偿使用住房、为职工租房租金、解除劳动关给予的补偿等的总称,是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2.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凭证,25,3.应付职工薪酬核算,26,【例3】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26 500元,其中: 制造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 制造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6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2 400元, 本厂基建工程人员工资2 500元。,借:生产成本A 14 000 B 6 0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2 400 在建工程 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6
10、 500,27,【例4】从银行提取现金26 500元,准备发放职工工资。 借:库存现金26 500 贷:银行存款26 500 【例5】以现金26 500元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6 500 贷:库存现金 26 500,28,【例6】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住房公积金。比例为10。 借:生产成本A 1 400 B 600 制造费用 160 管理费用 240 在建工程 250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2650,29,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1.计提折旧应考虑的因素 原值(重置价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 2.计提折旧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
11、数(序年)总和法,30,3.计提折旧费的核算,31,【例7】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12 6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8 000元,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 600元。 借:制造费用8 000 管理费用4 600 贷:累计折旧 12 600,32,4.计提大修理费的核算 【例8】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修理费提存率,预提本月修理费1 340元。 借:管理费用1 340 贷:其他应付款 1 340,33,5.2.2.3计算分配制造费用,34,【例11】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8 500元分配计入A、B两种产品生产成本。(其中A产品分摊12950元;B产品分摊5550元) 借
12、:生产成本A产品12 950 生产成本B产品 5 550 贷:制造费用 18 500,35,5.2.2.4支付各种主要费用 【例9】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5340元,其中生产车间水电费3740元,厂部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1600元。 借:制造费用 3 740 管理费用1 600 贷:银行存款5 340 【例10】以银行存款1 200元本月支付书报费(全部由管理费用负担)。 借:管理费用1 200 贷:银行存款1 200,36,5.3计算入库产品成本,37,【例13】本月A、B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实际成本分别为58750元、31350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A、B产品均无期初余额) 借:库存商品A
13、 58750 B 31350 贷:生产成本A 58750 B 31350,38,5.3.2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一)含义 就是按生产产品的种类,归集和分配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并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生产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 本期生产费用与非本期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与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39,(二)基本计算程序,40,(三)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直接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其他直接费用除上述两项外的其他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人工
14、及其他费用。,41,42,(四)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 (1)确定分配标准 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等。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确定分配率(假设以生产工人工资为标准)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3)确定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 (4)计算某产品生产成本 某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直接费用+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单位生产成本=总生产成本/产量,43,(五)完工产品成本结转,本期的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对本期的产品成本采用一定的
15、方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期末无在产品,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的生产费用,44,45,(六)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举例 1.资料:本月A产品全部完工;B产品部分完工)。 (1)期初在产品:见各明细账户登记 (2)本期发生额: 1)直接材料等三项资料见各明细账户登记。,46,2)制造费用2 550元,尚未分配 制造费用 本月发生额 2 550,47,(3)期末产品完工情况: A产品50件,全部完工;B产品120件:完工100件,在产品20件,B产品在产品成本分摊如下: 直接材料: 1 000元 直接工资: 140元 其他直接支出: 20元 制造费用: 170元 合 计:
16、1 330元,48,2.完工产品制造成本计算 (1)分配制造费用(假定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1)分配率2 550(700+1000)1.5 即每1元生产工人工资应分配制造费用1.5元。 2)制造费用分配额: A产品: 7001.5 1 050元 B产品:10001.5 1 500元,49,(2)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 050 借:生产成本B产品 1 500 贷:制造费用 2 550 (3)登记入有关账户:,50,51,(4)根据明细账户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A、B两种产品完工部分成本 1)A产品:50件,全部完工。可将期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期发生额直接相加。 直接材料: 320+2 0002 320 直接工资: 100+ 700 800 其他直接支出: 14+ 98 112 制造费用: 118+1 050 1 168 合计: 总成本: 552+3 848 4 400元 单位成本: 4 400元5088元,52,2) B产品:20件尚未完工。应将期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期发生额相加,再减掉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直接材料: 1 600+4 400 1 0005 000 直接工资: 600+1 000 1401 460 其他直接支出:84+ 140 20 204 制造费用: 6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案
- 转供电协议书
- 中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教案设计
- 入聘合同样本
- 2025中外技术研发合同范文
- 交易合同范例范例
- 文学社规章制度2篇
-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 借用公司资质协议
-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制度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实时数字孪生数据同步技术-深度研究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Project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浅谈A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300字(论文)
- 秦汉考古Uooc课程答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医疗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画饼充饥儿童故事绘本 课件
- 心理护理的沟通与技巧
- 开关、插座及其它电气设备技术规格书
- 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颌的矫治(口腔正畸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