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小板的病理生理,概 述,主要生理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平均直径23m,体积为8m3,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 参与止血 促进凝血 参与机体的炎症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血栓栓塞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恶性肿瘤,血小板相关疾病与病理过程,第1节 血小板的结构、转换和主要的生化、生理特性,2血小板的溶胶凝胶 在膜内侧有三种丝状结构(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能维持静息血小板的形状,也参与活化时发生变形、伸展、收缩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1血小板的表面结构 表面光滑,膜上有开放管道系统(OCS)的开口、各种糖蛋白和血小板第3因子(PF3),血小板的基本结构,3血小板的细胞
2、器和内容物 颗粒、致密颗粒(颗粒)和溶酶体(颗粒)等。不同颗粒有种类和作用不同的各种内容物 4血小板的特殊膜系统 指血小板特有的OCS和致密管道系统(DTS)。OCS大大增加血小板与血浆接触的表面积,也是颗粒内容物排出的通道 DTS分散在细胞质中,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是PG合成酶的所在部位和细胞内的Ca2储存池,血小板的基本结构,1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来源于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和生化过程:造血多能干细胞巨核细胞系前体细胞分化、增殖,产生巨核细胞巨核细胞的成熟胞质与核脱离,发生分割,释放血小板(骨髓与肺脏) 2血小板生成的调控 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调控包括: 受骨髓巨核
3、细胞和血液血小板数量与机体的需求影响; 受不同巨核细胞生成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生成调节因子有正调节因子(如MK-CSF)和负调节因子(如PF4和-TG)两类因子,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血小板的生成与调控,正常成人循环血小板数为(100300)109/L,平均寿命714天。在血小板进入血液的头两天其功能最佳。老化血小板易在脾脏、肝脏和肺内被破坏、吞噬。活化、聚集的血小板在释放全部内容物后可自行解体。,血小板的分布与破坏,与血小板功能密切有关的是各种膜糖蛋白和血小板的脂质代谢产物,血小板的生化特点,血小板的膜糖蛋白,血小板的膜糖蛋白,血小板的膜糖蛋白,血小板的膜糖蛋白,血小板的脂质代谢,前列腺素代谢
4、的主要产物及作用,前列腺素代谢的主要产物及作用,PAF是细胞膜上一种磷脂酰胆碱类似物在PLA2和乙酰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结构为1-O-烷基-2-乙酰基-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因能激活血小板使释放组胺而命名。 PAF的主要作用 是血小板较强的诱聚剂 是各种炎症细胞的极强的激动剂 具有很强的增高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可引起平滑肌收缩、强烈的支气管痉挛和肺动脉高压 使心收缩力降低、冠脉流量减少,引起心律紊乱与低 血压反应,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是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相联系的,即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可发生变形、黏附、聚集、释放和收缩 1黏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连接称为血小板黏附,如在体外血液
5、与玻璃接触,或体内当VEC损伤时,血小板可黏着在玻璃表面或暴露的内皮下组织。血小板黏附时其细胞形态可发生明显改变。血小板黏附是一个包括接触黏附、变形和伸展黏附的全过程,血小板的生理特性,2聚集 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连接称为血小板聚集。聚集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释放。 用ADP作诱聚剂,低浓度(0.5m/L)引起可逆性聚集;中等浓度(1.02.0m/L)引起双相聚集,在第二相聚集的血小板不再能解聚,成为不可逆性聚集;高浓度(5.0m/L)时只出现一个快速的单相聚集波 3释放 活化血小板释放其颗粒内容物到细胞外的过程称为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根据诱聚剂强度或剂量,可依次引起致密颗粒和颗粒或溶酶体内容
6、物的释放。由释放的物质可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释放反应机制为:依赖TXA2的途径;PLC活化途径,第2节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一、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二、参与生理性止血及凝血过程 三、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一、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1.填充VEC间的空隙,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释放PDGF,有利于损伤血管壁的修复 1,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1血小板在受损血管局部黏附和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堵塞伤口(初期止血) 2活化的血小板具有一定的促凝活性,促进凝血系统活化和形成坚固的止血栓(二期止血),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一) 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黏附反应 当血管内皮发生
7、损伤时血小板可粘附在内皮下组织,并相继出现粘附延伸 血小板先发生接触黏附,即膜上GPb-与vWF及内皮下组分胶原、微纤维间识别并发生连结,从而引起血小板活化、发生变形并暴露膜GPb-a的受体部位,使与vWF、FN等黏附蛋白作用,导致血小板伸展黏附 GPa-a(胶原的受体)、GPc-a(FN的受体)、TSP及其受体也可能参与血小板的黏附过程,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一) 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 2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血小板聚集需要一定刺激物的作用和引起血小板激活,并由Ca2参与,经血小板膜表面受体(GPb-a、GP)与相应黏附分子(Fg、TSP、vWF、FN)识别、结合架桥使发生血小板与血小板间的连
8、接,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一) 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 2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第一相聚集依赖于GPb-a 与Fg的相互作用 第二相聚集的机制除GPb-a外,还有TSPCa2GP复合物的形成,加固血小板间的聚集;GMP-140也可能与血小板聚集有关,(一) 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 3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致密颗粒释放ADP、ATP、5-HT和焦磷酸等 颗粒内容物:Fg、F、vWF抗原、TG、PF4、TSP、神经肽Y(NPY)、 FN、 PDGF等 通过释放的各种因子的作用,广泛地影响血小板包括黏附、聚集在内的各种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二) 血小板的二期止血功能 1释放内源性凝血因子:血小板Fg、
9、F、F/ vWF抗原、F和F,参与凝血反应 2血小板膜表面磷脂的促凝活性:血小板受胶原或凝血酶刺激时,膜内磷脂成分(PS、PI、PE)转移到膜表面,显示PF3活性,形成F及F结合的位点,大大增高Fa和凝血酶生成效率,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二期止血功能 3血小板其他促凝活性和止血功能 胶原诱导能使膜结合的F激活 PF4具有肝素中和活性,保护活化凝血因子的活性免受肝素/AT的抑制 PLA2激活,使大量释放AA,经PG代谢,生成PGG2、PGH2和TXA2,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加强止血作用 活化血小板Ca2i增高、骨架重组和收缩蛋白收缩,使凝血团块得到进一步加固,1血小板参与炎症
10、反应,三、血小板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1血小板参与炎症反应,三、血小板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2血小板参与免疫反应,三、血小板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三、血小板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3抗血小板抗体,第3节 血小板与疾病血小板与血栓形成,动脉和微小血管血栓形成时,血小板栓子是重要成分,而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原因 原发性血小板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血小板活化: 在特殊流场下易引起血小板活化; 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激活因素的刺激,使血小板激活程度增强,血小板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机制 当引起继发性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通过下述机制参与血栓形成: 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促进凝血 引起血管
11、收缩 刺激白细胞 损伤VEC 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与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异常可引起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或加剧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血小板异常引起出血多见于血小板数明显降低和/或血小板结构、功能障碍。在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病因中,以获得性异常引起的止、凝血障碍较为多见,血小板与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异常 血小板增多: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血小板存在功能缺陷,可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不同原因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损伤或抑制)、血小板破坏过多(ITP或TTP)或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使循环血小板数明显降低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状况有关
12、,血小板功能异常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膜糖蛋白异常引起黏附或聚集功能缺陷 (如缺乏GPb-复合物 或GPb-a);血小板释放或促凝功能缺陷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常并发于各种严重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疾患、慢性肝脏疾病、DIC、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生于服用阿斯匹林、消炎痛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后的一定时间内,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促进泡沫细胞形成 血小板能支持SMC形成泡沫细胞 可提供脂质使单核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 参与脂质代谢 PDGF能使SMC结合和摄取LDL,增加成纤维细胞LDL受体数,刺激胆固醇酶的水解活性 促进炎症反应 通过释放颗粒内容物、激活AA代谢、产生生长因子(PDGF和PDECGF)及其它细胞因子,增高血管通透性、引起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促进SMC增殖、移行,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血小板与恶性肿瘤,1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可发生出血,其原因之一与存在血小板数降低或功能异常有关 2血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地租赁合同关于环境保护的附加条款3篇
- 二零二五版农家乐房屋租赁与休闲观光旅游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热能钻井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版环保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含车辆性能评估与质保承诺)
- 2025至2030年中国台式读写机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锡制工艺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婴儿推车玩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医用三元混含气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高速牙科球轴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化学学科)
- 公司发展能力提升方案
- 电梯安全守则及乘客须知
- IT硬件系统集成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容幼颖悟》2020年江苏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水上水下作业应急预案
- API520-安全阀计算PART1(中文版)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地铁城际铁路岗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务提成办法
-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简介
- GB/T 19889.5-2006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