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_第1页
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_第2页
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_第3页
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_第4页
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发那克(FANUC)故障与维修经验总结 cnc,电脑锣 数控机床的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加工柔性好,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多的优点。但于技术越来越先进、复杂,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他们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维修经验,在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才能及时排除。我公司有几十台数控设备,数控系统有多种类型,几年来这些设备出现一些故障,通过对这些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结合一些典型的实例,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进行系统分析,以供参考。一、NC系统故障 1硬件故障 有时于NC系统出现硬件的损坏,使机床停机。对于这类故障的诊断,首

2、先必须了解该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线路板的功能,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交换法准确定位故障点。 例一、一台采用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的数控机床,其PLC采用S5130WB,一次发生故障,通过NC系统PC功能输入的R参数,在加工中不起作用,不能更改加工程序中R参数的数值。通过对NC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PLC的主板有问题,与另一台机床的主板对换后,进一步确定为PLC主板的问题。经专业厂家维修,故障被排除。 例二、另一台机床也是采用SINUMERIK SYSTEM 3数控系统,其加工程序程序号输入不进去,自动加工无法进行。经确认为NC系

3、统存储器板出现问题,维修后,故障消除。 例三、一台采用德国HEIDENHAIN公司TNC 155的数控铣床,一次发生故障,工作时系统经常死机,停电时经常丢失机床参数和程序。经检查发现NC系统主板弯曲变形,经校直固定后,系统恢复正常,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故障。2软故障 数控机床有些故障是于NC系统机床参数引起的,有时因设置不当,有时因意外使参数发生变化或混乱,这类故障只要调整好参数,就会自然消失。还有些故障于偶然原因使NC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这类故障有时必须采取强行启动的方法恢复系统的使用。 例一、一台采用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OT系统的数控车床,每次开机都发生死机现象,任何正常操作都不起作用。

4、后采取强制复位的方法,将系统内存全部清除后,系统恢复正常,重新输入机床参数后,机床正常使用。这个故障就是于机床参数混乱造成的。 例二、一台专用数控铣床,NC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INUMERIK SYSTEM 3,在批量加工中NC系统显示2号报警“LIMIT SWITCH”,这种故障是因为Y轴行程超出软件设定的极限值,检查程序数值并无变化,经仔细观察故障现象,当出现故障时,CRT上显示的Y轴坐标确定达到软件极限,仔细研究发现是补偿值输入变大引起的,适当调整软件限位设置后,故障被排除。这个故障就是软件限位设置不当造成的。 例三、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机床,一次出现问题,每次开

5、机系统都进入AUTOMATIC状态,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出现死机状态。经强制启动后,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这个故障就是因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其它原因使NC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 3因其它原因引起的NC系统故障有时因供电电源出现问题或缓冲电池失效也会引起系统故障。 例一、一台采用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的数控机床,一次出现故障,NC系统加上电后,CRT不显示,检查发现NC系统上“COUPLING MODULE”板上左边的发光二极管闪亮,指示故障。对PLC进行热启动后,系统正常工作。但过几天后,这个故障又出现了,经对发光二极管闪动频率的分析,确定为电池故障,更换电池后,故障消除。

6、例二、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机床,有时在自动加工过程中,系统突然掉电,测量其24V直流供电电源,发现只有22V左右,电网电压向下波动时,引起这个电压降低,导致 NC系统采取保护措施,自动断电。经确认为整流变压器匝间短路,造成容量不够。更换新的整流变压器后,故障排除。 例三、另一台也是采用西门子SINUMIK 810的数控机床,出现这样的故障,当系统加上电源后,系统开始自检,当自检完毕进入基本画面时,系统掉电。经分析和检查,发现X轴抱闸线圈对地短路。系统自检后,伺服条件准备好,抱闸通电释放。抱闸线圈采用24V电源供电,于线圈对地短路,致使24V电压瞬间下降,NC系统采取保

7、护措施自动断电。 二、伺服系统的故障 于数控系统的控制核心是对机床的进给部分进行数字控制,而进给是伺服单元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来实现的,旋转编码器做位置反馈元件,形成半闭环的位置控制系统。所以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上起的作用相当重要。伺服系统的故障一般都是伺服控制单元、伺服电机、测速电机、编码器等出现问题引起的。下面介绍几例: 例一、伺服电机损坏 一台采用SINUMERIK 810T的数控车床,一次刀塔出现故障,转动不到位,刀塔转动时,出现6016号报警“SLIDE POWER PACK NO OPERATION”,根据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刀塔转动是伺服电机驱动的,电机一启动,伺服单

8、元就产生过载报警,切断伺服电源,并反馈给NC 系统,显示6016报警。检查机械部分,更换伺服单元都没有解决问题。更换伺服电机后,故障被排除。 例二、一台采用直流伺服系统的美国数控磨床,E轴运动时产生“E AXIS EXECESSFOLLOWING ERROR”报警,观察故障发生过程,在启动E轴时,E轴开始运动,CRT上显示的E轴数值变化,当数值变到14时,突然跳变到471,为此我们认为反馈部分存在问题,更换位置反馈板,故障消除。 例三、另一台数控磨床,E轴修整器失控,E轴能回参考点,但自动修整或半自动时,运动速度极快,直到撞到极限开关。观察发生故障的过程,发现撞极限开关时,其显示的坐标值远小于

9、实际值,肯定是位置反馈的问题。但更换反馈板和编码器都未能解决问题。后仔细研究发现,E轴修整器是Z轴带动运动的,一般回参考点时,E轴都在Z轴的一侧,而修整时,E轴修整器被Z轴带到中间。为此我们做了这样的试验,将E轴修整器移到Z轴中间,然后回参考点,这时回参点也出现失控现象;为此我们断定可能于E轴修整器经常往复运动,导致E轴反馈电缆折断,而接触不良。校线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找到断点,焊接并采取防折措施,使机床恢复工作。三、外部故障 于现代的数控系统可* 性越来越高,故障率越来越低,很少发生故障。大部分故障都是非系统故障,是外部原因引起的。 1. 现代的数控设备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保护

10、措施完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有些故障并不是硬件损坏引起的,而是于操作、调整、处理不当引起的。这类故障在设备使用初期发生的频率较高,这时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对设备都不特别熟悉。 例一、一台数控铣床,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旋转工作台经常出现不旋转的问题,经过对机床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个问题与分度装置有关,只有分度装置在起始位置时,工作台才能旋转。 例二、另一台数控铣床发生打刀事故,按急停按钮后,换上新刀,但工作台不旋转,通过PLC梯图分析,发现其换刀过程不正确,计算机认为换刀过程没有结束,不能进行其它操作,按正确程序重新换刀后,机床恢复正常。 例三、有几台数控机床,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有

11、时出现意外情况,操作人员按急停按钮后,将系统断电重新启动,这时机床不回参考点,必须经过一番调整,有时得手工将轴盘到非干涉区。后来吸取教训,按急停按钮后,将操作方式变为手动,松开急停按钮,把机床恢复到正常位置,这时再操作或断电,就不会出现问题。2外部硬件损坏引起的故障 这类故障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一般都是于检测开关、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等出现问题引起的。有些故障可产生报警,通过报答信息,可查找故障原因。 例一、一台数控磨床,数控系统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SYSTEM 3,出现故障报警F31“SPINDLE COOLANT CIRCUIT”,指示主轴冷却系统有问题,而

12、检查冷却系统并无问题,查阅PLC梯图,这个故障是流量检测开关检测出来的,检查这个开关,发现开关已损坏,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失。 例二、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10的数控淬火机床,一次出现6014“FAULT LEVEL HARDENING LIQUID”机床不能工作。报警信息指示,淬火液面不够,检查液面已远远超出最低水平,检测液位开关,发现是液位开关出现问题,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除。有些故障虽有报警信息,但并不能反映故障的根本原因。这时要根据报警信息、故障现象来分析。 例三、一台数控磨床,E轴在回参考点时,E轴旋转但没有找到参考点,而一直运动,直到压到极限开关,NC系统显示报警“E

13、 AXIS AT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是零点开关有问题,经确认为无触点零点开关损坏,更换新的开关,故障消除。 例四、一台专用的数控铣床,在零件批量加工过程中发生故障,每次都发生在零件已加工完毕,Z轴后移还没到位,这时出现故障,加工程序中断,主轴停转,并显示F97号报警“SPINDLE SPEED NOT OK STATION 2”,指示主轴有问题,检查主轴系统并无问题,其它问题也可导致主轴停转,于是我们用机外编程器监视PLC梯图的运行状态,发现刀具液压卡紧压力检测开关 F211,在出现故障时,瞬间断开,它的断开表示铣刀卡紧力不够,为安全起见,PLC使主轴停转。经检查发现液压压力不稳,调整

14、液压系统,使之稳定,故障被排除。还有些故障不产生故障报警,只是动作不能完成,这时就要根据维修经验,机床的工作原理,PLC的运行状态来判断故障。 例五、一台数控机床一次出现故障,负载门关不上,自动加工不能进行,而且无故障显示。这个负载门是气缸来完成开关的,关闭负载门是PLC输出控制电磁阀来实现的。用NC系统的PC功能检查PLC 的状态,其状态为1,但电磁阀却没有得电。原来PLC输出通过中间继电器控制电磁阀,中间继电器损坏引起这个故障,更换新的继电器,故障被排除。 例六、一台数控机床,工作台不旋转,NC系统没有显示故障报警。根据工作台的动作原理,工作台旋转第一步应将工作台气动浮起,利用机外编程器,

15、跟踪PLC梯图的动态变化,发现PLC这个 信号并未发出,根据这个线索继续查看,最后发现反映二、三工位分度头起始位置检测开关、动作不同步,导致了工作台不旋转。进一步确认为三工位分度头产生机械错位,调整机械装置,使其与二工位同步,这样使故障消除。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对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有时诊断过程比较复杂,一旦发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比较轻松。对外部故障的诊断,我们总结出两点经验,首先应熟练掌握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其次要熟练运用厂方提供的PLC梯图,利用NC系统的状态显示功能或用机外编程器监测PLC的运行状态,根据梯图的链锁关系,确定故障点,只要做到以上两

16、点,一般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都会被及时排除 1 加工中心掉刀故障分析与处理 目前,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有两种常用类型的换刀方式,一是刀具从刀库中直接主轴交换,二是依靠机械手完成主轴与刀库上刀具的交换。第一种换刀方式适用于小型加工中心,刀库较小,刀具较少,换刀动作简单,出现掉刀等故障时容易发现并能及时排除。第二种换刀方式,从结构上和动作上看均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种。以Vcenter-80型加工中心为例分析掉刀故障现象并加以处理。 1、加工中心换刀动作分析 从PLC图上看此机床换刀程序达900多步,很难读懂其工作原理。在此,略运去ATC数据交换、传递、存储及刀号存储等内容,把换刀动作简述如下:CNC

17、换刀指令刀套下降下降到位机械手转动转动减速转动到位主轴刀松开松开到位机械手转动转动减速转动到位主轴刀夹紧夹紧到位机械手逆转机械原位,换刀完成。其中,机械手的快、慢速变频器实现,电动机转动时带动机械凸轮传动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2、掉刀故障 掉刀故障现象出现时间较长,一开始,偶尔出现一次,一月一次,甚至两三月一次,以为是偶然因素引起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慢慢地一周出现一次,甚至两次,同时伴随着主轴上的刀装不到位的情况。后来慢慢地演变为一个班次多次出现故障,严重地影响生产进度、造成废品产生。仔细观察,掉刀故障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本工步加工完成后掉刀,一种是本工步根本没加工,刀具落在工作台上。

18、于加工过程中,换刀动作均执行,动作顺序正常,故出现掉刀、装刀不到位时均无任何报警现象,只有操作者在工件检查或听到掉刀异常声音时,才会发生故障,因而在自动加工生产线上有时会因掉刀而出现批量废品的现象。3、故障分析与处理 检查机械手执行ATC换刀故障排除步骤,把机械手停止在垂直极限位置。检查机械手手臂上的两个卡爪及支持卡爪的弹簧等附件。均没有发现问题,说明机械手夹持刀具紧固,在机械手转动情况下不会出现掉刀现象。 检查刀具夹持情况根据刀具有主轴上装不位的现象分析,可能是主轴内孔中碟簧不能对刀具夹持紧固,从而出现刀装不到位,甚至装不上而掉刀现象。拆开主轴内部,发现有几处对碟簧已碎。于是更换了全部碟簧。

19、试车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运行一个班次后又出现掉刀现象。检查换刀程序针对本故障仅出现在换刀动作过程中,与其他动作无关,编辑一个自动换刀反复执行程序,并运行此程序,以期找到掉刀的真正原因。编辑自动换刀程序如下: O0200S500M03M06M99% 在程序运行中,发现如下情况:主轴刀具夹紧没有到位,甚至还没有夹紧动作的情况下,机械手转动,于是掉刀。依前文换刀动作顺序分析主轴刀具夹紧到位行程开关误动作引起掉刀故障。打开PLC梯形图,监控该行程开关故障处理反复运行两个小时,自动换刀几百次。终于发现一次故障:在机械手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主轴上的刀具松开,机械手没有抓住刀,从而出现掉刀现象,这说明机械手到

20、位磁感应开关误动作。更换开关E2ECR8C1,故障现象仍然存在。查看PLC梯形图,此开关输入点为。梯形图中为常开点,当此开关感应时状态为“0”,不感应时状态为“1”。其逻辑状态与常见的感应开关逻辑状态相反。当断线时,也会引起为“1”状态,于是排查的联线,发现电磁感应开关后方的接线端子处松动,每当自动换刀时,机械手凸轮一系列动作引起的轻微震动,使线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在机械手未到位时,松开刀具的感应开关虽仍感应,但因处于断线状态,伯为“1”状态,于是在机械未到位时,刀具松开而出现掉刀故障。这种情况的掉刀故障,是刀具已作加工工步而后掉的刀,在上文提到的则是刀具未作任何加工工步就掉刀的故障。4、小结V

21、center80加工中心掉刀故障,从开始的两月、一月一次故障,到每个班次多次出现故障,前前后后历经半年有余,最后终于得到彻底解决。简单地说,此故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机械手没有把刀装上,二是机械手没有接住松开的刀具。虽然从处理最终结果来看,是一系列小故障引起的,但通过以上维修过程可能看出,加工中心出现故障时,需先易后难,先简后鳘,有步骤的一个故障一个故障的排除,切莫因发现一处故障,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FANUC cnc 电脑锣常见问题解答: 1、DOS版的FAPT LADDER在WIN98下安装,使用直接把文件COPY到计算机的硬盘上,双击即可; 2、在文件中,加入:device=c:win

22、dows(您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搜索一下,看文件在哪个目录下,就写上这个路径)2、关于工件坐标系,丝杠间隙补偿 一台数控铣床,FANUC 0m系统,于丝杠间隙加大,更改535号参数到实测值,加工发现,工件坐标系也偏了。回原点后加工,发现工件坐标系更改没法实现,改毫米,实际加工时几乎偏了丝杠间隙的量,而不是。把535改回原来的值,工件坐标系更改就正常了。改大补偿导致坐标系偏可以理解,导致坐标系改 实际偏移不可理解了,请给予解释为感。那个参数设置不对吗?答:PRM535范围 : 0 - 2550 更改后需要重新建立工件坐标系,重新对刀。3、编程和对刀的问题 (BEIJING-FANUC Power M

23、ate O)答:移动指令和T代码不能在同一程序段,须分开。移动指令和辅助功能在同一程序段时,依照参数设定,可以先执行移动或同时动作。另外,这两台机床在执行T指令时会移动一个刀具偏置值,这是对的,T代码本身就是执行刀具偏置的 G50 X_ Z_ T_ 的详细说明看操作说明,那上面说的比较详细;还有,刀架不在操作者的对面,这跟国际标准相反,可设定伺服参数改变X轴移动方向,就可使G02、G03、 G41、G42是否严格遵照笛卡儿坐标系和右手定则4、关于光栅尺 (FANUC 16M) 答:1、 1815#1=02、伺服参数设定画面:Number of velocity pulses: 8192Numb

24、er of position pulses: 、设定flexible feed gear(N/M)原则:直到移动距离与实际距离一致。5、咨询一下怎么使用 (FANUC 16i)答:输入0-9999,再按PUNCH 6、CRT显示的坐标轴现在位置值是控制器的指令值还是坐标轴实际移动值,即编码器反馈值?答:实际值。7、FANUC系统中的SRAM,DRAM。FROM是什么类型的存储器?答:SRAM:静态RAMDRAM:动态RAMFROM:Flash Rom ,可读写,不用电池保持8、0-C系统PMC梯形图怎样才能修改?现已有FAPT LADDER,是否还要编辑卡;0-C系统梯形图是否固化在EPROM

25、中,是否还需要专用写入器才能修改?答:修改条件:1)编辑卡2)写入器及电缆3)PMC程序固化在EPROM中9、机床联网 (FANUC 16iM) 答:如果是16/18IMB 本身都带内置网卡,其他的就看有没有网卡了,你可以观察一下又没有标准网卡插口,如果有,就可以联网,如果没有,可以追加一个网卡就可以了,软件有很多,看你们的需要,比如有BOP(BASIC OPERATION PACKAGE),CNC SCREEN DISPLAY 等10、机床精度的调整 (0i-Mate-MB)答:如果是16/18IMB 本身都带内置网卡,其他的就看有没有网卡了,你可以观察一下又没有标准网卡插口,如果有,就可以

26、联网,如果没有,可以追加一个网卡就可以了,软件有很多,看你们的需要,比如有BOP(BASIC OPERATION PACKAGE),CNC SCREEN DISPLAY 等11、关于CF卡 (FANUC 0i A)答:一起按下软键右端的2个键,并同时接通电源1 从SYSTEM MONITOR MAIN MENU中选择CARD FORMAT。 2 系统显示以下确认信息。请按YES键。 3 格式化时显示如下信息。 4 正常结束时,显示以下信息。请按SELECT键。 详见维修说明书 附录C12、关于主轴定角度的问题! (180is MB)答:你问的问题是不是主轴定向?一般换刀时需主轴定向,机床厂出厂

27、时已调整好了,如果发生偏差可调参数4077Spindle orientation stop position shiftM19不要加任何参数,只是定向。 13、0M 0I系统闭环和半闭环切换方法答:改为半闭环方式不能只改37和1815,要根据螺距大小,电机传动比重新计算CMR DMR 柔性齿轮比及参考计数器容量14、PMC-SA1类型编写的梯图在FLADDER III软件中转化成SB7类型的方法?答:(1) 运行FANUCLADDER_编程软件。 (2)点击File栏,选择Open Program项,打开一个希望改变PC种类的Windows版梯形图的文件(PMC-SA1)。 (3)选择工具栏T

28、ool中助记符转换项Mnemonic Convert,则显示Mnemonic Conversion页面。其中,助记符文件(Mnemonic File)栏需新建中间文件名,含文件存放路径。转换数据种类(Convert Data Kind)栏需选择转换的数据,一般为ALL。 (4)完成以上选项后,点击OK确认,然后显示数据转换情况信息,无其他错误后关闭此信息页,再关闭Mnemonic Conversion页面。 (5)点击File栏,选择New Program项,新建一个目标Windows版的梯形图,同时选择目标Windows版梯形图的PC种类(PMC-SB7)。 (6)选择工具栏Tool中源程序

29、转换项Source Program Convert,则显示Source Program Conversion页面。其中,中间文件(Mnemonic File)栏需选择刚生成的中间文件名,含文件存放路径。(7)完成以上选项后,点击OK确认,然后显示数据转换情况信息,the content of the source program is going to be lost. Do you replace it?,点击是确认,无错误后关闭此信息页,再关闭Source Program Conversion页面。这样便完成了Windows版下同一梯形图不同PC种类之间的转换,例如将PMC_SA1的梯形图

30、转换为 PMC_SA3的梯形图,并且转换完后的梯形图与梯形图的逻辑关系相同。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15、FAPT-LADDER3设置I/O模块时,内置I/O是否不需要设置,机床侧是否也不需要设置,如不需要设置,地址应该是固定的吗?用PC机传输PMC程序时,格式怎样,机床侧除通信协议设置外,其它有否特殊要求,才能使PMC能被机床接受.答:都需要设定,包括内置,外置,手轮等。使用电脑传输梯形图,格式是存储卡格式,和使用存储卡传输一样的。具体的通讯社定在PMC的I/O里面有通道,波特率,停止位的设定,和系统参数的传输设定不同。16、FANUC 0I-MB 参数恢复答:在机床调试过程中,勿将3208

31、#0位SKY设为,致使操作面板上SYSTEM按键不能使用,只能将参数全部消除重新输入。 我想请问:除了将参数重新输入外是否有其他办法将3208#0位恢复为? 机床正常状态下,一起按操作面板上:restet+shift+can三键能否将参数清除? 进入SETTING画面可以直接修改,3208#0 10 17、利用个人电脑中的FAPT-LADDER 3软件,实现PMC程序的回传 (18M)G54G59在FANUC15MB系统中是为了五面加工而设定的,在FANUC0iMB中有何作用?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附加坐标系或或或 ,已经有了6个坐标系,为何还要用48个附加的?答:工件坐标系只是定义的一个坐标基准

32、点,是为了编程方便而设定的,基本的坐标只有一个,g54-g59是6个,而是扩展的 48组,都是为了需要而增加的。越多越方便使用。比如,在一次装夹48个工件,或在同一个工件上有48个地方相同,编程时只要改变一下工件坐标系就可以了,你说的15MB的工件坐标系也是 同一个道理,并不是只用于五面体。 23、 FANUC 0i系统病毒的问题 我们机床的加过正式在没用DNC的情况下,使用的机床内存程序加工的!出现过两次莫名其妙的问题:一次是,G68没有带上;还有一次是,加工时工件过切。分析完,加工程序后,结论:没问题!而且每个程序都不是第一次使用,都加工过两个以上的合格产品。现在,我们对这些现象没有合理的

33、解释,所以现在怀疑会不会是病毒所致。因为机床传程序的计算机前一段时间与局域网相连,有可能会染上病毒。答:病毒,只能感染电脑,而对数控系统不可能有影响。请检查对刀,刀补,坐标系的设定,或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导致加工出现异常。 24、FANUC 16i 18i 0i HRV1、HRV2、HRV3的区别答:HRV1,HRV2 区别不大,主要是对电流的控制不同,HRV1 250微秒,HRV2 125微秒。 HRV3 是更高速的电流控制,使用的放大器和位置检测器以及DSP 都是高精度高速的硬件来保证的。同时 在程序中要增加Q1.来激活HRV3功能。 25、FANUC 储存器的区别 储存器FROM、DRA

34、M和SRAM在用途上有那些区别呢?答:FROM 系统软件、梯形图等;DRAM 工作区;SRAM 参数、程序 26、FANUC 编码器的区别 绝对脉冲编码器和a串行脉冲编码器在用途、功能和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吗?答:绝对脉冲编码器带电池,断电可记录机床位置,不必每次开机回零。 27、FANUC 0-MC PMC-Lpmc-l芯片可不可以利用市面上的EPROM拷贝器,拷贝。答:请使用FANUC专用ROM写入器。28、FANUC 16M 参数问题参数的APC,和APZ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因为我发现有的机床为1,有的机床为0 这两位应如何应用 答:APC是绝对式脉冲编码器,当使用此编码器时,上电不需要回零

35、。APZ是当使用绝对编码器时,判断是否回过零。 29、FANUC MATE 0伺服参数的设置 进给轴螺距是4毫米,计算柔性齿轮的设定:X进给轴为1:1直接传动,=4000/=1/250,参数2084X轴设置为1,2085X轴设置为250,该轴参考计数器设置为4000,以上计算不知对不对答:对。 30、FANUC 0i 主轴电机1) 请问贵公司的主轴电机和驱动器可否不配任何FANUC控制器之情况下单独使用只用? 2) 车床轴的控是否也用主轴电机作为进给驱动器?答:1) 不可; 2)是。31、FANUC 伺服HRV控制 请教HRV控制的概念与普通的伺服控制有何不同及其特点答:HRV 是高响应矢量控

36、制动作诊断:监视机床各动作部分,判定动作不良的部位。诊断部位是ATC、APC和机床主轴。 2)状态诊断:当机床电机带动负载时,观察运行状态。 3)点检诊断:定期点检液压元件、气动元件和强电柜。 4)操作诊断:监视操作错误和程序错误。 5)数控系统故障自诊断: 二CNC系统诊断技术 当前使用的各种CNC系统的诊断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启动诊断 把CNC系统每次从通电开始到进入正常的运行准备状态为止,系统内部诊断程序自动执行的诊断。诊断的内容为系统中最关键的硬件和系统控制软件,如CPU、存储器、I/O单元等模块以及CRT/MDI单元、纸带阅读机、软盘单元等装置或外部设备。 在线诊断 指通

37、过CNC系统的内装程序,在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CNC系统本身以及与CNC装置相连的各个伺服单元,伺服电机,主轴伺服单元和主轴电机以及外部设备等进行自动诊断、检查。一般来说,包括自诊断功能的状态显示和故障信息显示两部分。 接口显示:为了区分出故障发生在数控内部,还是发生在PLC或机床侧,有必要了解CNC和PLC或CNC和机床之间的接状态以及CNC内部状态。内部状态显示: 于外因造成不执行指令的状态显示。 复位状态显示。 TH报警状态显示,即纸带水平和垂直校验,显示出报警时的纸带错误孔的位置。 磁泡存储器异常状态显示。 位置偏差量的显示。 旋转变压器或感应同步器的频率检测结果显示。 伺服控制

38、信息显示。 存储器内容显示等。 故障信息显示的内容一般有上百条,最多可达600条。这许多信息大都以报警号和适当注释的形式出现。一般可分成下述几大类: 过热报警类; 系统报警类; 存储器报警类; 编程/设定类,这类故障均为操作、编程错误引起的软故障; 伺服类:即与伺服单元和伺服电机有关的故障报警; 行程开关报警类; 印刷线路板间的连接故障类。 离线诊断 离线诊断的主要目的是故障导通知故障定位,力求把故障定位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现代CNC系统的离线诊断用软件,一般多已与CNC系统控制软件一起存在CNC系统中,这样维修诊断时更为方便。 通讯诊断:用户只需反CNC系统中专用“通信接口”连接到普通电话线

39、上,而在西门子公司维修中心的专用通信诊断计算机的“数据电话”也连接到电话线路上,然后计算机向CNC系统发送诊断程序,并将测试数据输回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关得出结论。 自修复系统:备用模块则系统能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从而使系统较快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具有AI功能的专家故障诊断系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通过具有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的专家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作出决定。 专家系统利用专家推理方法的计算机模型来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的结论和专家相同。 三伺服系统的诊断方法 采用发光二级管来批示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例如过热报警,过流报警,过压报警,欠压报警,I2t值监控等。 数控机床维修 一概述 数控机床

40、的维修概念,不能单纯局限于数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何排除故障和及时修复,使数控系统尽早投入使用,还应包括正确使用和日常保养等。 二正确操作和使用数控系统的步骤 数控系统通电前的检查 1)检查CNC装置内的各个印刷线路板是否紧固,各个插头有无松动。 2)认真检查CNC装置与外界之间的全部连接电缆是否按随机提供的连接手册的规定,正确而可靠地连接。 3)交流输入电源的连接是否符合CNC装置规定的要求。 4)确认CNC装置内的各种硬件设定是否符合CNC装置的要求。 只有经过上述检查,CNC装置才能投入通电运行。 数控系统通电后的检查 1)首先要检查数控装置中各个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2)确认各个印刷线路或

41、模块上的直流电源是否正常,是否在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 3)进一步确认CNC装置的各种参数。 4)当数控装置与机床联机通电时,应在接通电源的同时,作为按压紧急停止按钮的准备,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随时切断电源。 5)用手动以低速给移动各个轴,观察机床移动方向的显示是否正确。 6)进行几次返回机床基准点的动作,用来检查数控机床是否有返回基准点功能,以及每次返回基准点的位置是否完全一致。 7)CNC装置的功能测试。 三CNC系统的日常维护 1)制订CNC系统的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 2)应尽量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 3)定时清理数控装置的散热通风系统。 4)CNC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的定期维护。 5)定期检查和更换直流电机电刷。 6)经常监视CNC装置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