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产层评价测井产层评价测井,主要测量产层含油性、渗透性、油水界面变化等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的变化,可求解地层剩余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参数。对于已求解剩余油饱和度为主的测井方法,又称为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目前能够过套管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中子寿命,硼中子寿命,C/O比测井,双源距C/O比测井(RST),脉冲中子能谱测井(PNDS),新型的即将商业应用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能够确定地层渗透率的地层测试器等。一、 产层注水后岩石物理性质和测井响应特征变化1、地层水矿化度与电阻率的变化边外注水开发和盐水注水开发油田,其产层的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的变化不大,而且其它参数变化也不大。对于淡水水注入开发油田,水淹
2、后由于注入水驱替掉油层中的可动油和可动水占据了孔隙的一部分,从而使水淹层的孔隙水变为注入水和束缚水的混合物。地层孔隙中分别为剩余油饱和度SO,注入水饱和度Swj和束缚水饱和度Swi;若假定地层原生水的电阻率为Rwi;注入水的电阻率为Rwj;地层中混合液的电阻率为RZ,地层总的含水饱和度为Swt,则有: 图6-42 水淹油层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 (6-56) (6-57)由式(6-57)整理可得地层水混合液的电阻率RZ: (6-58)代入阿尔奇公式得: (6-59)该式为淡水水淹油层的饱和度与电阻率关系式,由此可作出图6-42。当注入水的电阻率Rwj大于地层原生水的电阻率Rwi时,一开始随
3、着注入水进入岩石,岩石的电阻率Rt是下降的,这主要是由于注入水先驱出大孔隙中的油,水的淡化,抵不上Swt的增加对电阻率的影响;但随着Swt的增加,Rt缓慢下降,直至Swt与Rt无关,接着Swt增加,对Rt影响很小;随着Swt的增加,Rt不仅下降反而开始上升,这一段表现为淡化水的电阻率起主要作用,形成U形曲线。因此对淡水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关键是确定地层的混合水电阻率RZ。当Rwi=Rwj时,含水饱和度Swt和电阻率Rt符合阿尔奇公式。当注入水的电阻率Rwj小于地层原生水电阻率Rwi(盐水注入)时,若用Rwi代替RZ,用来计算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则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偏大。2、产层物性与孔隙度测
4、井响应的变化水淹后油层的物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水淹后,油层的孔隙度由于注入水会冲洗掉一部分孔隙中的分散泥质储层的孔隙变大,从而引起渗透率增加。而对某些含有较多高岭土的地层,由于淡水会使粘土膨胀,也会引起地层孔隙变小,渗透率下降。经过长期水驱后,泥质被冲刷掉,物性一般呈增大变化。随着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一般使声波时差增大,密度测井减小、中子测井增大。具体的油田可能会有所不同。3、粘土、润湿性、孔隙结构等微观特征与测井响应的变化水淹后油层的粘土矿物组分和含量会发生变化,粘土含量整体下降,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间层、绿蒙间层等的相对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这与各类粘土矿物的分布
5、形式有关。润湿性经过长期水驱一般向着脱附方向变化,即一般向着亲水方向转化。相应地,孔隙结构会发生变化,一般由复杂向简单变化。核此共振测井、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压汞等岩心分析实验得以验证。二、常规电阻率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由于水淹地层的地层水矿化度难以确定和泥质的影响,使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变得很困难。其主要问题有:1)泥质的存在使得利用纯砂岩建立的阿尔奇公式不适用于薄的地层和含泥质较多的厚地层段;2)阿尔奇公式中的n不是常数,而是和地层的孔隙弯曲度及泥质含量有关的变量;3)水淹油层的地层水混合液的电阻率难以
6、确定。但在开发后期,由于已经对开发油田的地质和油层物性方面的性质比较了解,如已有较多的地层水分析资料,已有较准确的确定油层原始地层水电阻率的经验方法。因此电阻率测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若油层某一时期的地层水电阻率为由水样分析资料,或经验方程确定),泥浆滤液电阻率为,测井测的自然电位为SP1,则有: (6-60) 若油层的岩性不变,目前地层水混合液的电阻率为,泥浆滤液的电阻率为,测井测的自然电位为SP2,则: (6-61)合并式(6-60)和(6-61),可求得目前地层水混合液的电阻率: (6-62)由此应用阿尔奇公式求得剩余油饱和度。对电阻率曲线进行标准化后,采用电阻率时间推移技术(不同时
7、间测量两次电阻率)计算水淹层目前的含水饱和度。若时刻1,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为Rw1、原状地层的电阻率为Rt1,则有: (6-63)若由(6-62)式计算的油层的地层水混合液电阻率为,目前原状地层的电阻率为Rt2,则有: (6-64)由式(6-63)和(6-64)得: (6-65)由此,利用时间推移法求出目前含水饱和度。为储层时刻1的含水饱和度,通过岩心分析资料或Archie公式计算,若取油层原始状态为时刻1,则。应用电阻率时间推移具有以下优点:1)充分利用了Rmf已知的条件;2)不需要知道m,a的具体值,避免了地层因素计算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采用井下刻度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掌握的油田地质和测井
8、资料。三、中子寿命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中子寿命是指热中子从产生的瞬间起到被吸收的时刻上所经过的平均时间,它等于热中子已有63.3%被吸收所经过的时间,热中子寿命t和地层宏观截面S的关系为: (6-66)式中V为热中子的速度,热中子的速度和环境的绝对温度T有下例关系:因此当温度为室温(25)时,T=298,可得:V=2.2105厘米/秒,则得: (6-67)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特性,是由组成地层的各种元素对热中子的俘获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地层的岩石骨架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成分和体积百分数都影响着地层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值。在含泥质的储集层中,其测井响应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6-
9、68)式中,St、Swa、Sw、Sho、Ssh分别表示地层、岩石骨架、地层水、原油以及泥质的宏观俘获截面;为地层孔隙度;Vsh为泥质相对体积;Sw为地层含水饱和度。经整理,由上式可以得出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 (6-69)而剩余油饱和度则为: (6-70)由式(6-69)可以看出,要直接用这个公式准确地确定出含水饱和度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涉及到要对式中7个变量作出精确的估算。目前,利用中子寿命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都是采用“测注测”技术。图6-43 中子寿命测注测示意图用注水驱油的“测注测”技术的原理如图6-43(左)所示。首先在原生地层水的条件下进行测井,设测得的宏观俘获截面为St,而原生地层
10、水的宏观俘获截面为Sw1。接着,向井周围的地层注入对比盐水,设其宏观俘获戴面为Sw2。然后,再进行一次中子寿命测井。设得到的宏观俘截面为St2。再次测井,得到两个类似的响应方程,由两者之差,消掉其他变量与参数,得到: (6-71)式中,孔隙度,可以根据岩心分析或其它测井方法确定。实践证明,当孔隙度的精度较高,且注入的盐水与原生地层水的矿化度差别较大时,由这种方法能够获得精度较高的值。在应用盐水“测注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化学剂驱油的“测注测”技术如图6-43(右)所示。在注水驱油后,孔隙中存有剩余油饱和注入的盐水。现设法应用化学注入技术,把井筒周围的油再100%地驱走。然后,重新注入宏观俘获截
11、面仍为Sw2的盐水,再进行第三次测井,设测得的地层宏观俘获截面为St4。然后再向地层注入宏观俘获截面与原生地层水宏观俘获面Sw1相同的水,并进行测井,得地层宏观俘获截面St3。那么,可由下式确定孔隙度,即: (6-72)因此,勿需知道孔隙度,就可以确定出剩余油饱和度,即: (6-73)当然,如果使用宏观俘获截面为Sw1的氯化烃把油从井筒周围驱走,就勿需再用Sw1的水冲选了。因此,上述步骤可以省去一个,这就是所谓的“测注测注测”技术。如果注入水的俘获截面Sw2与剩余油的俘获截面Sh相等,那么,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公式可写成 (6-74)四、 脉冲中子能谱测井1、 碳氧比测井的物理基础碳氧比测井仪每
12、隔50微秒向地层中发射能量为14MeV的快中子。由于中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离子,中子与地层的相互作用都为中子与地层元素的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在作用过程中,由于中子能量和靶核的质量各不相同,产生几种不同的反应,大体有下面几种:1)非弹性散射;2)弹性散射;3)俘获反应。其中的非弹性散射和俘获反应放射出不同能量的伽马射线,碳氧比测井仪通过记录地层中各种元素的非弹性散射和俘获射线的数量来反应地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各种元素的非弹性散射谱和俘获谱如下;非弹性散射谱: Si:1.528MeV1.945MeV, O:4.862 MeV6.633 MeV Ca:2.500 MeV3.334 MeV, C:3.195
13、 MeV4.654 MeV俘获谱: Si:3.195MeV4.654MeV, Ca:4.862 MeV6.633 MeV H:2.014 MeV2.431 MeV, Cl:4.654 MeV6.599 MeV碳氧比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各种元素的丰度来计算水淹地层剩余油的多少。碳氧比仪器主要记录C/O比,Si/Ca比,Ca/Si比三条曲线。其中C/O比和Ca/Si比为非弹性俘获曲线,Si/Ca比为俘获曲线。由于地层中的氯元素主要和中子发生俘获辐射反应,因此利用C/O比和Ca/Si比计算剩余油饱和度不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而Si/Ca比曲线为俘获记数,Ca俘获能窗大部分和氯元素的俘获能窗重合,因此,
14、利用C/O比和Si/Ca比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要受到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2、 利用碳氧比计算地层含油饱和度的方法目前在砂岩地层普遍应用的是用C/O比和Si/Ca比计算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利用C/O比和Si/Ca比计算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公式为: (6-75)其中,为纯油层、纯水层的C/O比值的差值,它为孔隙度的函数:。 C/O目的层的C/O比值,Si/Ca目的层的Si/Ca比值,W1C/O比和Si/Ca比交会图上水线在C/O轴上的截矩。K1C/O比和Si/Ca比交会图上水线的斜率。公式(6-75)的基础是C/O比和Si/Ca比交会图(如图6-44)。该图是ATLAS公司利用测井仪器测量实验室
15、中充满淡水和油的砂岩、灰岩、白云岩而建立的。该公式假设所有的水线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且其余混合岩性的岩石都落在两种岩石点的联线上。 图6-44 C/O和Si/Ca比交会图3、 碳氧比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K1和WL参数的影响 对特定的地区,一般用多个水层的C/O和Si/Ca比点在C/O和Si/Ca交会图上,然后采用拟合的方法找出水线,确定WL和K1值,K1和WL的误差会引起计算的含油饱和度的误差。泥质的影响 在泥质含量高的储层中。泥质的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富含有机质的泥质含有大量的有机碳,使地层的C/O比值增高,从而使计算的地层含油饱和度偏大。另一方面是富含结晶水的泥质含有大量的结合水,使地
16、层的C/O比值降低,从而使计算的地层含油饱和度偏小。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 由于地层中的氯元素主要和中子发生俘获辐射反应,而Si/Ca比曲线为俘获记数,Ca俘获能窗大部分和氯元素的俘获能窗重合,因此,利用C/O比和Si/Ca比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要受到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矿化度越大影响越大。图(6-45)为Si/Ca、Ca/Si比随岩性、孔隙度和矿化度的变化图。从图中以可看出,地层水矿化度对碳氧比测井曲线的影响是很大的。图6-45 Si/Ca Ca/Si随岩性,孔隙度,矿化度变化图泥质含量的校正方法 泥质的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富含有机质的泥质含有大量的有机碳,使地层的C/O比值增高,从而使计算的
17、地层含油饱和度偏大。另一方面是富含结晶水的泥质含有大量的结合水,使地层的C/O比值降低,从而使计算的地层含油饱和度偏小。考虑到可把泥质地层看成含有油和水的储层。利用其他方法(如孔隙度与电阻率等组合)计算泥质地层含水饱和度Swash,Swash的大小就反应了泥质地层中的含水或含有机质的作用。泥质地层的校正公式为: (6-76)其中:Sw为校正后的含水饱和度;Swa为泥质校正前的含水饱和度; Vsh为泥质含量;Swash泥岩的视含水饱和度,可由视含水饱和度和泥质含量的交会图来确定。Swash1时,说明地层中含有结晶水,在此种情况下,用碳氧比计算的地层的视含油饱和度小于地层的有效含水饱和度,其由于泥
18、质影响而减小的含油饱和度为Vsh*(1-Swash)。图6-46 C/O比测井解释成果图泥质含量的体积模型校正方法 若假定地层的碳氧比测井值为泥质部分和纯岩石部分的加权平均值,则有: (6-77)即: (6-78)其中:C/O测井值 ;(C/O)C 经过泥质校正的碳氧比值; (C/O)Vsh目的的层中的泥质的碳氧比值;Vsh目的层的泥质含量。此外,利用C/O比测井可以指示地层水矿化度,识别水淹层、判断水淹级别,重新评价产能,监测生产动态等,图6-46是一应用实例。实例采用了常规电阻率计算饱和度与C/O比计算饱和度重叠地方法指示剩余油,两者差异大的地方说明剩余油多。五、 硼中子寿命测井硼中子寿命
19、测井是中子寿命测井的一种创造性应用,它利用了硼元素对热中子具有特别高的俘获截面(硼元素俘获截面是759,氯元素是31.6,淡水是22.1,25万PPM的盐水是128),采用“测注测”技术,向地层中注入易溶于水而不溶于石油的硼酸溶液,测得的宏观俘获截面就集中反映了地层水的分布情况。采用硼酸注入后,使中子寿命测井可以适用于中、低矿化度的地层。克服了普通中子寿命测井仅在高矿化度(大于5万PPM)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的局限性。硼中子寿命测井一般采用测注测”技术,即在注硼前、后各测一条俘获截面曲线,将这两条曲线重叠,其幅度差大小就定性地反映出地层含水的多少。显然,地层含水越多,进入的硼酸越多,幅度差就
20、越大。还可根据注硼前后的测井响应值运用岩石体积模型定量计算出目的层段的剩余油饱和度。根据前面的中子寿命测井“测注测”技术,考虑到注入的是硼酸,即有的w2-w1B,则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如下:Sor=1-(t2-t1)/(w2-w1) =1- t/(B) (6-79)硼-中子寿命测井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注硼压力和选择最佳扩散时间。为了有效确定适合施工井实际情况的工艺参数,不仅需要考虑物理化学渗流的有关理论,还须结合一定的现场经验及实验结果。由于各油田的地质情况不同,所以在各油田有不同的标准。 注硼压力的选择关键在于渗硼压差的确定。注硼压力可适当增大,但要以不推动可动油为限,保证不改变地层可动油的原始分
21、布状况。注硼压力与地层压力水平、物性状况以及流体性质密切有关。扩散时间是指硼酸溶液在地层中渗透、扩散的时间在硼水中进行测井要选择最佳扩散时间,即中子寿命测井仪探测范围(约0.5米)内地层可动水的硼酸平均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注硼压力与最佳扩散时间的设计要按照以下基本步骤:1)由地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参数、生产动态资料等确定注硼压力梯度以及渗硼压差;2)由渗硼压差折算注入硼酸液柱的高度及注硼压力;3)应用达西定律估算硼酸溶液的平均渗流速度;4)根据一维扩散渗流理论解,取x=0.5米,C/C1=0.8到1.0,通过试算法反求扩散时间t。现场施工作业时,具体工艺参数还要在施工设计的基础上,参照不同区块,
22、不同井况类型的施工经验与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华北油田,在不同井况下,渗硼压差控制在1-7Mpa,注硼压力一般保持在0-8Mpa,最佳扩散时间选择在0.5-10.0h之间。硼-中子寿命测井的主要应用 1)分析油藏的水淹规律,准确划分水淹级别,寻找潜力层 。一般说来,未水淹层、弱水淹层为主要的潜力层;强水淹层是限产与封堵的对象;对中水淹层,一般定为潜力层,但有时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地层能量、物性、层间及井间关系等)适当给予产液限制,甚至水淹层一起封堵。2)确定与认识深单井对剩余油分布规律 硼-中子寿命测井有助于加深对单井剩余油分布的认识,更准确地确定各层水淹状况,进而指导降水增油措施的实施与DD
23、L-资料及动态分析结果对比,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结果与生产实际符合率高。3)直观准确地确定窜槽井段,硼-中子寿命测井采用硼酸作为示踪剂,对测量井段内的窜槽现象具有直观的影响,俘获截面曲线在未射孔层段出现离差。4)有效认识射孔层内纵向上的水淹状况及厚层的油、气、水界面。5)辅助认识地层漏失或堵塞现象。图6-47 为华北油路15-22井应用实例,该井为生产井,地层压力较低。1988年九月投产,到1999年7月日产液53.4,日产油1.8t含水率高达96.6%。2000年6月测产液剖面,结果显示日产液48.7,日产油16.7t,含水率仅为65.7%,生产动态测试含水结果与地面计量相差悬殊。为了解目前
24、各射孔井段的剩余油分布情况,于2000年7月对该井进行了硼-中子寿命测井,施工硼酸浓度1.5,俘获截面为175,平均孔隙度为25%,地层平均束缚水饱和度28%,考虑到束缚水饱和度比较高,各层的计算结果如表6-4。由表6-4可以看出,1686.001689.00m层段可动水饱和度为13.7,剩余油饱和度为58.3%,呈中水淹特征。下部1689.00-1691.00m井段虽未射孔,但曲线呈明显离差现象,说明有硼酸渗入。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近井地带底水上串造成的,其他井段基本正常。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资料一致。 依据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成果,本井于2000年8月实施了卡水作业。措施前日产液53.4,日产
25、油1.8t,含水率96.6%;措施后日产液量下降至33.2,日产油量增至9.7t,含水率下降到17%,日增油7.9t,累计增油1022t。表6-4 华北路15-32井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结果射孔层段(m)厚度(m)可动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结论1329.001334.005.0036.664.635.4强水淹1362.001365.603.6034.431.468.6弱水淹1642.401647.204.8011.439.460.6中水淹1686.001689.003.0013.741.758.3中水淹1689.001691.002.0029.757.742.3强水淹
26、 图6-47 华北油路15-22井硼中子寿命测井应用实例另外,目前引进的康谱乐公司的脉冲中子衰减能谱(PND-S),集合了C/O测井和中子寿命测井两类方法的优势,它采用独特的双脉冲发射方式,向地层发射脉冲中子,短脉冲发射主要用于非弹性散射和井内流体测量,宽脉冲发射主要用于俘获界面的测量。它记录了非弹性散射阶段的伽马射线、俘获伽马射线和活化伽马射线。它采用远近双探测器记录,远探测器只设0道,被分为16个时间窗,近探测器分5道,第0道被分为16个时间窗,第1-4道被分为5个时间窗,采集非弹性散射伽马的时间窗是固定的,采集俘获伽马的时间窗随地层的特性而变。它的应用也覆盖了前两种方法。六、 过套管电阻
27、率测井在裸眼井应用电法测井探测油气层是最根本的技术。传统的仪器和常识告诉我们,钢套管中无法进行电阻率测量。但是目前国外三大测井服务公司,正在致力于过套管电阻率的研制,而且很快会投入商业应用。这一技术的研究成功对于改进油田产能、延长油田生命期、增加储量非常有帮助,同时该技术也是一种能够识别油气区、追踪饱和度变化、能探测油藏流体界面移动的技术。测量原理 套管井地层电阻率(CHFR)是一种电极型、侧向测井型仪器,它测量在套管周围泄漏电流,流经井周地层时所产生的电位差。由侧向测井知,欲获得地层电阻率,需测得发射和仪器电压两个参数。通常有:,为仪器常数,由本身的几何尺寸决定。套管井地层电阻率(CHFR)
28、测量,由于钢套管的存在变得更复杂一些,但仍然按上述原理通过测量和确定。裸眼井侧向测井使用电极聚焦施加电流深深地进入地层。在物理上影响套管井测量的一个重要差别是,井眼套管本身充当一个巨型电极引导电流离开井眼。电流遵循最低电阻的路径形成电路,当电流选择流过低阻钢套管路径或流过地层路径的方案时,大部分电流将流过钢套管路径。高频交流电(AC)几乎全部在钢套管内流动,而低频交流电(AC)或直流电(DC)是小部分电流漏入地层。图6-48是仪器电极示意图,它A供电电极,B地面回流电极(离井适当的远)、C、D、E测量电位差电极,F套管回流电极、J电位电极、G地面参考电极(与J电极配对,测量J点的电位,与B不能
29、在同一侧)等8个电极构成。图6-49是测量原理示意图。它由测量模式、刻度模式和阻抗模式三步测量完成。测量模式下,A供出低频交流电(),与地面电极B形成回路,电流主要流经套管,套管可视为等位体,因此泄漏电流垂直进入地层,记录电位差、,则进入地层的泄漏电流;刻度模式下,A供出交流电(),与F电极形成回路,此时电流基本不向外泄漏,仍记录电位差、,由此可求出套管电阻(阻抗)、,从而求得泄漏电流;阻抗模式下,A供出低频交流电(),与地面电极B形成回路,记录J电极的电位(因G在另一侧地面无穷远处,所以),由此得,则测量模式下D点的电位,测量模式下地层的视电阻率为,K为仪器常数(转换系数)。在物理实现上克服
30、的难点主要是:1)高精度的仪表,可测量纳伏级的电压;2)机械设计的困难(确保电极与井壁接触);3)对电子线路的稳定性、抗造能力等高要求。图6-48 仪器电极示意图图6-49 测量原理示意图主要应用 过套管电阻率(CHFR)与套管井地层孔隙度、核测井结合,例如与热率减时间TDT或油藏饱和度仪RST测井结合,能提供完整的地层含烃饱和度分析。在裸眼井测井或随钻测井(LWD)失败的情况下,CHFR测井评价可为经营者提供正确的油藏评价。在老油田可识别未波及油层。 完井后测井可消除侵入带的影响, 如印度尼西亚一口井X725X950ft电阻率特低,起初认为是水层段,没有进行射孔,其它更深的一些层段几乎100
31、%产水。此后关井过了几个月,在泥浆滤液消散后,CHFR测井指示该层段实际上是含油层段,完井后测试表明该井段日产油200BOPD(32)。使用过套管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电阻率测井)可以跟踪饱和度变化、监测开发期间和注水开发方案实施期间流体接触面的位置。图6-50 是应用实例,图中RTCH-过套管电阻率,RTOH-裸眼井电阻率,电阻率的下降可以揭示采收率。图6-50 过套管电阻率的应用实例七、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采集流体样品、逐点测量地层压力,判断储层流体性质、油气水界面、估算地层有效渗透率和产能、建立地层压力剖面等的重要工具。与钻杆地层测试相比,它经济快速,能提供
32、大量的、可靠的垂向压力分布(23测点/米),而钻杆测试得出的是被封堵井段内的平均地层压力。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既可在裸眼井中进行,又可在套管井中进行。目前以撕仑贝谢的MDT和哈里伯顿的RDT最为先进,均采用双探头、增加了流体电阻率监测、流体光谱分析、流体核磁分析等技术,以确保获得原始地层流体,取样筒模块独立,可根据测量需求增减,受仪器总成长度限制,MDT一次下井6加仑取样筒最多挂接6个。双探头的距离越大,其效果越接近于DST,但有可能使上下探头封隔在不同性质的储层上,不利于研究储层各向异性,因此RDT双探头的距离较短。 地层测试器的一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步:1)仪器下到目的层后,打开泥浆阀门,使
33、井内流体进入仪器,在泥浆柱的静水压力作用下液压推靠系统开始工作,使地层密封板和支撑板与井臂接触。2)吸管和筛孔吸管压入地层,流体进入仪器,流经管线和取样筒,管线中的压力计测量初始压力和流动压力。3)取样后液压系统使取样筒筏门关闭,由于筏门的柄上装有锁环,可使取样流体密闭在地层压力之下。4)液压系统压力释放后,解脱弹点火、密封板脱离地层或套管表面。静水压力作用在密封板的活塞上,使密封板和支撑板收拢。在整个取样过程中,获得一条压力曲线,应用它可以作出各种相应的解释。不同的地层对应不同的压力曲线,图 6-51总结了5种渗透性地层的典型情况。 密封失败、气体存在、岩石碎屑进入等在压力曲线上均有显示,操作工程师评经验可识别各种情况。图6-51 不同渗透性地层的压力曲线形态对比主要应用 电缆地层测试可以测量地层压力传播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生产率、地层的连通情况、衰竭情况等作出评价,为建立最佳的完井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求取地层有效渗透率和油气生产率方面,它是目前唯一动态的测井方法。可以定性:1) 判断地层渗透性;2) 鉴别油藏的流体性质、相界面及垂向连通性,如图6-52 所示;3)分析油藏生产动态;4)分析裂缝性储层的生产特征。可以根据油藏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设备安全性的提升途径-全面剖析
- 民间债权执行困境与出路-全面剖析
- 数字化教学策略探讨-全面剖析
- 棋类竞赛与竞技精神塑造-全面剖析
- 智能家居技术发展-全面剖析
- 探索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潜力-全面剖析
- 洗涤剂多功能复合技术-全面剖析
-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全面剖析
- 微波辅助甘草酸苷提取工艺-全面剖析
- 环境时空异质性对植物化感作用的影响-全面剖析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LC应用技术课件 任务7. S7-1200 PLC控制电动机星三角启动(定时器)
- 旅行社运营实务课件 2.2 设计国内长线主题旅游产品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