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订).ppt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订).ppt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订).ppt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订).ppt_第4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修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复习引入,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状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度与质变,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 亡的事物。,(1)新、旧事物的含义,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课本

2、提示说明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想一想,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相比其它力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旧势力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因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相比其它力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旧势力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国革命发展方向。,(2)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中国共产党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三个代表,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一届奥运会,5名选手站在100米决赛的起跑线上。选手们穿着奇特,起跑的姿势

4、更是千奇百怪。 1道美国雷恩,半蹲,双手交叉;2道匈牙利的谢克利,侧身半蹲,双手摊开; 3道德国的霍夫曼,两手各持触地的木棍半蹲;5道希腊高个子卡库康尼迪里斯,几乎直立; 4道美国的伯克,居然用铲子在跑道上挖了,两个凹处,用两个脚尖分别顶住,双手按在地上,臀部向上撅起,如此滑稽的姿势让观众爆笑不止,在场的美国人也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认为它哗众取宠的做法实在有伤国格。没想到枪响之后,伯克居然像出膛的子弹一样蹿了出去,猛冲到最前方,并一直将优势保持到终点,从那以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不雅的起跑姿势的优越性所在,逐步接受了这种起跑方式,并在各种短跑比赛中广泛使用,这便是我们所熟悉的蹲踞式起跑。,千奇百

5、怪的起跑姿势,蹲踞式起跑方式由被人们认为有伤国格到短跑比赛中广泛使用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蹲踞式起跑姿势有其优越性,是新事物。人们对于这一新事物在一开始难以接受,在发现了蹲踞式起跑的优势后人们逐渐接受并普遍使用,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也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结论:事物发展的

6、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原理),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3、方法论:,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饱,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得慌。于是他一连吃了6个,感觉还,议一议: “笨人”笨在哪里?在由饿与饱的变化中哪是量变?哪是质变?,笨人吃饼,不是很饱,最后又买了一个,哪知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十分恼火,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的6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

7、吃它呢!”,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烧饼一个个吃是量变 由饿与饱是质变,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 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1、量变、质变的含义,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是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材料一、材料二中事物的变化有何特点? 2、材料一、材料二的变化分别属于哲学上讲的何种变化?,量变与质变的区别,数量、场所,渐进 、 不显著,性质没变 事物还是该事物,根本性质,剧烈、显著,性质改变 事物变成它事物,注意:量变与质变是事

8、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质变,水蒸气,水,100C,100C,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思考,(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开始),量变 质变,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千里之堤,溃

9、于蚁穴。,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 上的变化 (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田忌,齐威王,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负,胜,胜,系统,系统,胜,田忌赛马,算一算,有这样一个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上的第1格放1颗麦粒,第2格放上2颗麦粒,第3格放4颗,第4 格放8颗,以此类推,每个格放的麦粒都是前一格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

10、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佷难办的事,就欣然同意了。谁料还没放到第20格,一袋麦子就空了。 请大家算一算要放完64格需要多少麦子?由此说明什么哲学道理?,国际象棋棋盘示意图,共8行8列,2的64次方减1粒麦子,大概是四百多万亿斤。 说明量的积累的重要性。,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1)重视量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功亏一篑”一词出自尚书: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堆九仞高的山,只欠一筐土也不能算成功)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1)重视量变,积极做好量的

11、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客人吃盐 有一个人应邀到朋友家吃饭,主人做菜时,慌忙中忘了放盐,结果淡而无味;主人就在菜里加了点盐,菜肴顿时变得美味无比。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佛典百喻经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说明做任何事过了一定的量,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因此,应坚持适度原则。,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1)重视量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

12、)坚持适度原则,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防微杜渐 9、欲速则不达,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原理和方法论要求,(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方法论要求,1、唐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说明了这样一条哲学道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挡不住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D.整体处于统率地位,单项选择题,2、“当我们翻开一张新的日历的时候,不能不为时光流逝而感到紧迫,不能不为崇高使命感到自豪。”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3.我国有古诗曰:“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此回答 (1)“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表明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D.任何运动都

14、存在相对静止,(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 A.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 C.物质是客观实在,是永不消亡的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也是无条件的,4.鲁迅先生说:“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其中人们对“较新的事物”“初兴之事”的态度反映了( )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旧事物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新事物最初出现时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15、 A B C D ,5、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6、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新事物的力量开始是弱小的,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C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7、质变是指( ) A、事物性质相对稳定时期 B、事物处于数量的增减时期 C、事物处在急剧变化状态 D、事物处于程度、规模、大小等方面

16、的变化时期,8、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 ) A、重视量的积累 B、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C、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 D、支持旧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9、下列能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独枝不成树,独木不成林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勿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 A、 B、 C、 D、,10、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 ) A、质变不都是量变的结果 B、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 C、联系是普遍的 D、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07高考政治

17、上海卷第23题)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验高考,(06文综天津卷)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许多豆子。回答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8题)早在20世纪50年

18、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体验高考,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量变和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