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主讲: 覃遵祥,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一、这是一个全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的时期,(一)是东晋内部大氏族起兵反晋,(二)是北方的混战与政权的更迭。,(三)是南北之间的战争。,这时文学所表现的主题主要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关于生死的主题,对于生死的感叹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生苦短,一切事情要抓紧去做,要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壮盛智慧,殊不再来。”(秋胡行),曹植:“人居天地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薤xie露篇),左思
2、:“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杂诗),刘琨重赠卢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鲍照拟行路难:“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另一种关于人生苦短的悲叹,所触发的是要及时行乐的思想,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曹丕大墙蒿上行:“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芙蓉池上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陆机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扬。蘋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3、。,另一种对生命短促的痛切感受所触发的思想是力图超越生死的界域,一是想通过种种努力,改造自己的血肉之躯,使人的生命不再属于有始有终,有生有死的个体。 二是参透生死,不以生死为念,对人生持一种委运乘化的顺应自然的态度。,“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拟挽歌辞)“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读山海经)“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乔松,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五月旦和戴主簿)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游斜川) “穷通靡悠虑,憔悴由化迁。”(岁暮和张常侍)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关于游仙的主题,曹操气出唱三首:“驾六龙,乘风而行,登仙
4、山,入天门,与仙人共乐共饮,愿得神仙赐药,使人增年,与天相守。精列:“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思想昆仑居志意在蓬莱”。曹植的升天行、仙人篇、五游篇、远游篇、飞龙篇,张华的游仙诗,何劭的游仙诗,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关于隐逸的主题,楚辞中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汉代张衡的归田赋可以视为表达这类主题的早期作品。到了魏晋以后,沿袭招隐士的作品有,左思的招隐诗二首,陆机的招隐诗二首,王康琚的反招隐诗。沿袭归田赋的作品,有潘岳的闲居赋、陆机的思归赋、幽人赋等。,二、这是一个门阀森严的时期,所谓“九品官人”,是一种选用官员的方法。由各州郡的士族人士担任大中正、中正,对本籍士人的品行加以鉴定,分为九等,由朝廷依次录用
5、。但实际品第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门第的高下,因而形成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时文学的特点:,、文学的氏族化。,建安;“三曹”,正始;阮瑀、阮籍;嵇康、嵇绍、嵇含、,西晋: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南朝谢氏集团:谢混、谢瞻、谢晦、谢曜、谢世基、谢惠连、谢灵运、谢庄等等;王氏集团:王微、王僧达、王韶之、王准之、王融、王筠、王褒等等;刘氏集团:刘勔、刘俊、刘孺、刘览、刘绘、刘孝绰等等;帝王家族:萧衍(梁武帝)、萧纲(梁简文帝。衍第三子)萧统(衍长子)、萧绎(梁元帝。衍第七子)。,、出现表现寒士不平的庶族文学,西晋的左思,东晋的郭璞,刘宋的鲍照,是魏晋南北朝
6、庶族文学的卓越代表。,三、这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文化环境较为宽松的时期,关于玄学,玄学有几个重要的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王弼的“得意忘言”,成为魏晋时代的新方法,人们用这种方法解经典、论证玄理、调和儒道;也用这种方法,作为生活准则,作为文学艺术审美追求。,“格义”的方法。 “格”有比配、度量的意思;“义”,即名称、概念。格义,就是用中国原有的概念,来对比外来佛学中的观念,让人们容易理解,以熟悉的、中国固有的概念去达到充分理解外来的印度学说的一种方法。,关于佛学,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因为佛教三世的观念(前世、今世、来世),三界(欲、色、无色)五道(天、人、畜生
7、、地狱、饿鬼)的观念,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故事性加强。,、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多样化。,四、这是一个艺术得到高度繁荣的时期,五、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梁代萧子显著南齐书,也专设文学传,这都标志着文学与经学的分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若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徵靡曼,
8、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曹丕的典论论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浏亮:清楚明确)。”,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都对文体进行系统的区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六、这是文学成就相当惊人的时期。,七、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发展历程,一建安文学的基本特点,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第一节 建安诗歌,清峻:俭约严明,不傍经典,直达所怀。 通脱:不受传统思想和体制的约束,纯任性情的自然抒发,不
9、加任何掩饰,不受任何约束;骋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表现自我,十分注重文章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力量,气盛词壮;华靡:追求文学的华美。,建安风骨,概括的说是指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时代乱离)真挚强烈的感情(抒发哀世、哀时、建功立业的情感)慷慨悲壮的格调,健美有力的文笔所构成的美学范畴。,反映社会动乱、反映民生疾苦的内容,凄凉哀怨的思想情绪,积极进取、献身事业的壮气英风,合起来就是后人所说的 “建安风骨”。,曹操 “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二、曹操曹丕,1、关于曹操,A、 反映时代乱离和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蒿里行、却东西门行、苦
10、寒行等。,2、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蒿里行,蒿,同薧,说文:“死人里也。”即墓地。,方东树:“此用乐府题叙汉末时事,所以然者,以所咏丧亡之哀足以当挽歌也。”,锺惺古诗归:“汉末实录,真史诗也。”,尚书康王之誥:“虽尔身在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后来人们称为国尽忠为“乃心王室”。,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主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者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 ,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形。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这草木虫鱼。”,B、抒发自
11、己政治理想和雄伟抱负的诗篇,短歌行,张玉榖古诗赏析:“此叹光阴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也。”,魏源诗比兴笺序:“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沈德潜:“喻客子无所依托。”(古诗源),韩诗外传记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朱秬堂:“意在延揽英雄以图天下,情之汲汲,见于眉宇。”,吴淇:“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六朝选诗定论),世说新语:东晋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步出厦门行龟虽寿,庄子秋水篇:“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韩非子难势篇:“飞龙乘云,腾蛇游雾,
12、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蝇蚁同矣!”,谭元春:“不但在天,使腐儒吐舌,与昼短苦夜长大相径庭。”,曹丕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征夫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如燕歌行、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杂诗等。,离骚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古诗十九首:“伤彼惠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的伤逝。 古诗十九首:“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明月皎夜光:“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变异。”,锺惺:“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陈祚明:“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盼,无非可怜之姿”(采菽堂古诗选),吴淇:“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
13、选诗定论),王夫之:“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薑斋诗话),大墙上蒿行:“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如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抒发年命之悲,及时行乐之感,芙蓉池上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于玄武陂作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抒情言志之作,黎阳作三首、至广陵于马上作:“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情感的
14、抒发方面。曹操是乱世英雄,所抒发的情感大都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的抱负有关,而曹丕却更努力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其二,是文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工绮丽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曹操的风格是悲凉慷慨,曹丕诗的风格是哀婉凄清,直接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传统。曹丕诗歌形式多样,四、五、六、七言、杂言都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和七言。,送应氏: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三、曹植 1、关于曹植,2、曹植诗歌的主
15、要内容,A、前期主要抒发个人理想抱负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B、曹植后期作品的内容具体可分四类:,a、对自己和朋友的遭遇迫害的愤懑。,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叶燮:“可为汉魏压卷,千古绝唱”。(原诗外编) 。,、用思妇弃妇托喻身世,表白心迹,刘履:“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选诗补注卷二),叶燮 :“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王
16、尧衢:“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与陌上桑相比,有三点重要改造: 1、诗的类型: 由原来的叙事诗改为抒情诗; 2、主题 :由原来的揭露权贵调戏民女的罪恶、愚蠢行为,改为借采桑女盛年不嫁来抒发自己政治上又受压抑、被弃置的哀怨心情; 3、表现手法: 虽同样写服饰,但描写的次序、详略、重点和方法都不同。,七哀刘履评:“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也” 。,吕向说:“子建为汉末征役别离,妇人哀叹,故赋此诗。”(六臣注文选),曹植在诗歌艺术上的创新发展。1、曹植长于五古,并以众多的数量、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诗坛的牢
17、固地位;2、曹植长于抒情,并以强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精湛的抒情手法,结束了中国诗歌在抒情、叙事间的左右摇摆而一头扎向抒情一途; 3、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改中国诗歌素质简朴的诗风,确立了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c、述志诗,d、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原游篇、升天行等。,刘勰文心雕龙则誉之为“七子之冠冕”。方东树评之为 “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四、王粲、刘桢及蔡琰,“七子”之称出于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1、王粲,西京乱无象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
18、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渭然伤心肝。,钟嵘诗品把刘桢的诗列为上品,称赞他的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并说“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曹丕与吴质书说:“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2、刘桢,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3、蔡琰,今传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篇,骚体胡笳十八拍一篇。,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
19、,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胡笳十八拍:为(谓)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谓)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第二节正始文学,一、正始之音,(一)、正始时期的思想政治特点,、政治的黑暗恐怖,、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文心雕龙明诗“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二)、正始文学的特点,、心中有不平之气,但表现手法比较隐晦曲折,一般说来,建安时期的那种反映人民的疾苦和追求功业的内容为揭露政治的黑暗恐怖和忧生之嗟所代替;积极的进取精神为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所代替;建安时期慷慨悲壮的诗风也为隐晦曲折、寄托遥深
20、的风格所代替。,1、关于阮籍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 竹林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二、阮籍与嵇康 (一)、阮籍,戴逵说:“竹林之为放,有疾而颦者也”。,颜延之:“阮公身事乱朝,常恐与祸,因兹发咏,故没有忧生之嗟。虽事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世之下,难以情测也。” 锺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方之表厥旨渊放,归趋难求。”,2、阮籍诗歌的思想内容,A、表现诗人在那种政局下的苦闷之情和忧谗惧祸的心理 如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独坐空堂上等,夜中不能寐219p,梁王魏婴荒淫糜烂,当时鲁国的君主就说:“今君王之尊,仪狄(禹时发明酿
21、酒的人)之酒也;君主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皆美女),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魏策),其二 独坐空堂上,B、表现对曹魏集团的腐朽和对司马氏集团虚伪残暴的愤概与讽刺 驾言发魏都湛湛长江水等,陈太初:此借古以寓今也。明帝末年,歌舞荒淫,而不求贤讲武,不亡于敌国,则亡于权奸,岂非百世殷鉴哉?,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C、表现饮酒求仙等消极出世情绪的,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
22、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二) 嵇康,1、关于嵇康,2、嵇康的作品,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的用人制度,于是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政治局面。,第三节两晋文学,一、两晋诗歌的社会背景,(一)两晋时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时代。,(二)两晋的士风发生大的变化,其一 关心自身得失 。一是爱财如命,如王戎他聚敛财富,日夜计算,常若不足,而自奉甚薄,以至连自己的女儿借钱、侄儿借单衣也斤斤计较,决不放过。和峤爱财当时就有“钱癖”之称。庾敳的聚敛,受到温峤的劾奏。山涛也曾因侵占官田而被劾奏。石崇的聚敛爱财则是公开的掠夺。,二是纵欲与奢靡的生活。何曾、何劭父子
23、,食必尽四方珍馔,连皇宫御膳也不能与之相比。任恺一食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王恺、石崇斗富的事更是为人所共知。,其二、求自全的心态。不婴世物,依阿无心,成为此时名士立身处世的准则。,其三、自适求名心态。自适,是追求物欲与情欲的满足,主要表现是清谈与纵欲。,1、结藻清音英、流韵绮靡的创作倾向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词藻对偶的追求)以为妙,或流靡(词韵调利)以自妍,此其大略也。”在时序中又说:两晋诗人,“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三)两晋文学创作的多样化,4、独树一帜的田园诗作,2、直抒真情的两晋别支,3、玄佛交融长生了玄
24、言诗 。玄言,就是深奥之言。玄言诗是指那些抽象谈论,义理的诗。,玄言诗创作思潮的出现,一是玄佛合流,。二是山水游观进一步进入士人的生活,三是偏安的心态促使士人转向精神世界的探讨。,、语言上的过分加工,表现在用字的极力求深奥而避免浅俗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陆机的拟作则是“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二、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锺嵘诗品序:“太康中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一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一)陆机 陆机的诗有如下几个特点:,2、着意追求辞句的整对 东宫作:“思乐乐难诱,曰归归未克”,猛虎行:“日归功
25、未建,时往岁载阴。”赴洛道中作:“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孙绰说:“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文心雕龙才略: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文心雕龙镕裁: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3、描写有简单趋向繁复,晋书说左棻“姿陋无宠,以才德被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三、左思、刘琨与郭璞 (一)左思 1、关于左思,A、抒发作者远大的政治报复和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2、左思咏史诗的主要内容,”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创成一体,垂式千秋。”,B、表达了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愤懑,“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咏史其八),咏史其二,汉书张汤传赞:“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
26、亲近贵宠,比于外戚。”,钟嵘诗品:“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李清照失题: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陆游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二)刘琨 1、关于刘琨,“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2、刘琨的诗歌 刘琨的诗歌,除了几首四言的答卢谌诗外,还有两首五言的扶风歌和重赠卢谌。,“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易乾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三)郭璞 1、关于郭璞,,2、郭璞的游
27、仙诗,钟嵘诗品:“辞多慷慨,乖远玄宗”,“乃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锺嵘:“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贤人君子虽居庙堂之上,无异于山林之中。”(晋书隐逸传)有人甚至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王康琚反招隐诗),第四节陶渊明,第一时期:从出生到29岁,用陶渊明自己的诗说是:“闲居三十载”,是“弱年逢家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是“委怀在琴书” “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1、生平,“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第二时期,从29-41岁,用他的诗来概括
28、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是“投耒去学仕,一心处两端。”,第三个时期:归隐田园 。“夏日苦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辰愿鸟迁。”“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2、思想,形神影:“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亦须尽,无复独多虑。”,查初白:“返自然”三字,道尽归田之乐,可知尘网牵率,事事局违本性。,二、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
29、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朱熹:“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咏怀诗和咏史诗 如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人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 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陶渊明自己说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山海经,客人不到,正好读书。,不乏饮食,正可安心读书。,好风微雨,正宜读书,读书之乐,赠答诗与殷晋安别)答庞参军赠羊长史等 。,行役诗,
30、“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梁启超:“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三、 陶诗艺术成就,胡应麟诗薮:“开千古平淡之宗”。,、淳真,苏轼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意耳”。,萧统:“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亲切,、情、景、事、理的浑融。,“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
31、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养一斋诗话),“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朱光潜:“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白描的手法、自然无华的语言。,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刘克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第五节东晋、南北朝民歌,一东晋南朝民歌东晋
32、及南朝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可分三大类: 吴声歌曲326首; :西曲歌142首; C:神弦歌18首。,产生南朝民歌内容狭窄的原因: 1,这些民歌产生于商业都市,而商人、市民、妓女思想束缚较少,物质生活亦较高,享乐气氛较重,而整个南朝又是一个追求恣意享乐的时代。,东晋南北朝乐府民歌与汉乐府民歌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南朝民歌主要是抒情诗,不似汉乐府主要是叙事诗; 、南朝民歌内容狭窄,绝大部分是情诗,其它主题较少,不象汉乐府反映内容广泛。,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读曲歌),B,和当时统治者的思想情趣有关。,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
33、喏(子夜歌),折杨柳,百鸟园中啼,道欢不离口。(读曲歌),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读曲歌),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莫愁乐),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子夜歌),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子夜歌),华山畿二十五首。古今乐录: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
34、 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未敢便相许,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其二) 啼著曙,泪落枕将浮,身沈被流去。(其七) 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其十七) 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其十九) 奈何许,天下何人限,慊慊只为汝。(其二十),南朝民歌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其一,它所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的,而极少有伦理因素的考虑; 其二,从表现的情绪来说,南朝民歌中欢娱之辞所占比例很小,其基调是哀伤的; 其三,南朝民歌的语
35、言,是出语天然,明朗而又巧妙。,三洲歌 “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大子夜歌:“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子夜歌“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读曲歌“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其四,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 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
36、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二、北朝民歌 、表现战争,反映北方人民的尚武精神。,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企喻歌辞),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金互鉾鸐尾条。(企喻歌辞),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隔谷歌),健儿须快马
37、,快马须健儿。必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歌辞),“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赢马,有钱始作人。”(幽州马客吟歌辞),、反映贫富不均,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折杨柳歌辞),、反映婚姻恋爱的,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裌褝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 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北朝民歌与南朝民歌的不同: 、在感情表现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少有南
38、方民歌那种婉转缠绵的情调; 、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没有南方民歌那样华美的文辞、精致的手法,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 、在诗歌形式上,也以五言四句体式占优势,约为百分之六十。其余多为整齐的七言、四言诗,杂言体较少。,、反映北地风光、游牧生活的歌。,西洲曲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第五节南北朝文人诗歌,宋书武帝本纪说刘裕:“家贫,有大志。”齐书高帝本纪萧道成自言“吾本布衣素族”,一、谢灵运与山水诗,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山水诗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诗经、楚辞中出现的
39、山水景物,还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陆机的赴洛道中作和左思的招隐诗,都写到山林石泉的清美声貌,之后,郭璞的游仙诗中,以及晋宋之际,谢混的诗中,也都间或闪现山水的踪影。这类山水诗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C、山水诗的产生与江南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A、水诗的产生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的玄学和玄言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谢混有“园宅十余所。”(南史谢弘微传) 孔灵符“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宋书孔灵符传)
40、王敬弘“所居舍亭山,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宋书王敬弘传) 孔稚珪“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南齐书孔稚珪传),鲍照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 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诗品中),谢灵运,谢灵运的山水诗在结构上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就是先叙游览的过程或游览的缘起,接着描写自然景色,最后是发感慨或议论,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叙事写景说理),“春晚绿野秀”(入彭蠡湖口) “青翠杳深沉”(晚出西射堂)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鸟鸣
41、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谢诗在语言方面的疵病,一是有时铺排过甚,如诗品所言,“颇以繁富为累”;二是有些对句显得板滞无精神;三是多使用典故和深奥的书面语,读来拗口而且费解。,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并不着意对物象进行精细的刻画与描摹。人们对物象的描写在于创造一种氛围,寄托一种情思,因而往往是注重事物的某些与人们心情吻合的特质,而其描写也是粗略的、轮廓式的。陶渊明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代表。,谢灵运 则着意于山姿水态精细刻画,用“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作为其主
42、要的艺术追求。他的诗常常能曲尽景物的形、声、色的美,能对景物作传神的把握,能传达景物的神韵。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陶渊明以静观默察的方式待物,以纯静的心境与物亲切交流,注重物我合一,落笔成诗,便出意境。谢灵运用移步换景式的游赏,景物是被欣赏者,因而,物我分离,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渊明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二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诗既然是写意的,就要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要注意语言内涵的丰
43、富性和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弦外之音和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正因为陶诗是写意的,所以,陶诗中的景物就不是单纯的景物本身了。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它是一种纪实,是一种游览的“真”,而不是写眼前境界的“真”。文心雕龙明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颜
44、延之的诗“铺锦列绣,雕缋hu满眼”;时人汤惠休称为“如错采镂金”。 钟嵘称刘宋后期“文章殆同书钞”,颜延之对此是有影响的。,鲍照“才秀人微”,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孤门贱生”虽然如此,鲍照仍很自信,相信自己能博取功名。故其一生“释担受书,废耕学文”,造诣公侯,以求一逞。“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无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二、鲍照与七言诗,、描写游子思妇和弃妇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及拟古八首是其代表作。其内容有:,、控诉门阀制度摧残压抑人才,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征夫戍卒的生活,,代东门行:“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
45、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拟行路难其二,:“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拟行路难其三,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拟行路难其八, “初我送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代悲白头吟、“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发一为暇,丘山不可胜。”,4、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的疾苦 如拟古其六: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地位。 鲍照既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的诗人,
46、又是杂言式七言歌行的开创者。,齐梁时期,我国诗歌形式出现重要变化。一是“永明体”的出现,一是艳体诗的露头。 竟陵王萧子良的文学集团中最著名的,是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号为“竟陵八友”。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便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歌的声韵调的关系,提出了要求诗歌声律和谐所要避免的八种毛病,谢朓、王融、范云等人也积极参与这种新诗体的创作,造成了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的转折。 人们把这种新诗体称为永明体。永明体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声律与对偶。,三、沈约、谢眺和永明体诗歌,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 烟纷漠漠。鱼戏新
47、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春山郭。,谢眺,孙月峰: “首二句,昔人谓压千古,信然。”,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王粲:“南临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 潘岳:“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50p,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锺嶸:“善自发端,而末篇多踬(被绊倒) 此意锐而才弱也。”,王夫之说:“语有全不及情而情自无限者,心目为政,不恃外物故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古诗评选),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大谢诗中的山水与官场生活是背离的,他往往有意的去寻找山水,以忘情世事;小谢诗中的山水却总是
48、与主体情感的抒发相统一,殿阁池榭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彼此交融。 、大谢的山水诗总是在记游、写景之后抒写理想,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小谢的山水诗则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使山水诗达到比较完整的艺术境界。 、与大谢诗的福艳精工、典丽厚重不同,小谢诗较少繁芜的词句,形成一种自然平秀、清新流丽的艺术风格。,与谢灵运相比,谢眺的山水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铜雀悲)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玉阶怨),梁前期诗人中,江淹以模拟著名,他的杂体诗三十首分别模拟自汉代古离别到刘宋汤惠休的三十家诗体,并能做到形神颇肖。,四、梁陈诗人和宫体诗,何
49、逊的一些山水诗和抒情小诗,描绘入微,讲究声律,颇得谢眺的风致。,何逊也有许多写景佳句: “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赠诸游旧) “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僧孺) “幽蝶弄晚花,清池映疏竹”(答高博士)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慈姥矶),“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闲居对雨)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开善寺) 沈德潜认为他“专求佳句”(说诗晬语),阴铿,子夜四时歌:“开窗取月光,灭烛解罗裳。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谢朓赠王主簿:“轻歌急绮带,含笑解罗襦。” 沈约六忆:“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旁人见,娇羞在烛前。”,宫体诗的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及其周围的
50、文人。主要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陈后主陈叔宝,江总、孔范等一大批侍从文人。,萧纲的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 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庾信周书本传记载,他“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 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又在咏怀古迹中评论其“暮年诗赋动江关”。,五、北朝诗人与庾信,北魏末至北齐时,温子昇、邢邵、魏收,史称“北地三才”,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辞赋的题材大大地扩展。,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抒情化的复归,并有明显的诗赋合流的趋势。,、语言趋向骈
51、偶化,出现辞赋的一种新形式骈赋。,、艺术风格由汉代散体大赋的堆垛板滞转变为清深绮丽。,第三段写迫切望治的心情,表达怀才不遇之忧。 (抒身世之惧),第二节建安、正始辞赋,王粲的登楼赋,第一段交代登楼之因,描写登楼所见之景,以及引起的思乡之情。 (登楼所见),第二段写在城楼上遥望故乡,抒发强烈的思归之情。 (怀乡之情),向秀的思旧赋,曹植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阮籍的代表作是大人先生传,陆机陆机的赋今存27篇,其中最多、最有成就的是抒情小赋。这些小赋题材广泛,感时
52、、叹逝、述志、思亲、怀土都有,虽无深刻社会意义,但言情体物均有特色。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采用“赋” 的体裁而写成的文学理论著作。,第三节晋代词赋,潘岳今存赋20余篇,多抒情咏物之作。其体制大小不一,有长篇,也有短制。其代表作是西征赋、秋兴赋、闲居赋。千古。,左思一生作赋不多,但三都赋使其千古留名,“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陶渊明今存赋三篇: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归去来兮辞,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感士不遇赋序: “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趋易进之心”,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
53、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泽葵依井,荒葛罥塗。坛罗虺蜮,阶斗麏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
54、见晨趋。 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虝藏虎,乳血餮肤。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 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第四节南朝辞赋,一、宋代辞赋,鲍照。的代表作是芜城赋,二、齐、梁、陈辞赋,江淹以恨赋、别赋最为著称。,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梁简文帝萧纲,比较有特色的是写艳情的,如鸳鸯、采连等。,梁元帝萧绎的赋也较多涉及艳情,荡妇秋思赋是其代表作,庾信今
55、存赋十五篇。他的赋以42岁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为宫廷诗人,心情闲适,所作多咏物抒情小赋,如春赋灯赋镜赋荡子赋鸳鸯赋等。后期他被稽留在北方,心情矛盾痛苦,赋风为之大变。所作小园赋、竹杖赋、枯树赋、哀江南赋等,,第五节北朝辞赋,骈文,即骈俪文,也叫骈偶、四六等。两马并驾曰骈,两人并耕曰偶。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文章,就叫骈文。概括的说:骈偶严整,用典繁富,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骈文的最基本的文体因素。,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发展及其骈俪化趋向,曹植,求自试表: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第二节:骈文与散文的分化和发展及南朝散文家,这个时期著名的散文有: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与子俨疏、自祭文、祭陈氏妹文, 范晔的后汉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班下学期老师工作方案
- 2025年社区老年人重阳节活动方案
- 2025年个人工作方案支配
- 传媒企业管理案例
- 注会审计课程分享
- 拓展课程文言文
- 避孕药知识培训课件视频
- 2025年河北保定市容城博奥学校高三第四次(5月)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空乘服务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A2物理教育资源获取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 对标一流-2025年国央企风控合规案例白皮书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反诉状(业主反诉物业)(供参考)
- 研学旅行PPT模板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齿轮坯锻造工艺卡
- 锅炉安全基础知识.ppt
- 医院净化手术室客户培训手册.doc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