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十二章 人的健康生活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南彩学校 王建华,.,2,主要内容,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的知识结构 分节教学建议,.,3,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生物课标 十、健康地生活,.,4,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和内分泌机能的正常进行为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 人生活在充满生存斗争的残酷环境中,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为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健康。,.,5,本章的知识结构,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什么是传染病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4、传染病的类型 第二节:免疫 1、抗体和抗原 2、免疫的类型 3、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第三节:
2、安全用药与急救 1、安全用药 2、急救,.,6,分节教法建议,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7,一、本节内容及要求,1、什么是传染病 A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B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B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4、传染病的类型 A (1)呼吸道传染病 (2)消化道传染病 (3)血液传染病 (4)体表传染病,.,8,(一)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二)能力目标: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手
3、段。 (2)尝试使用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和做简单的调查报告。,二、教学目标,.,9,(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意识,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和其他传染病患者,能给予其应有的关怀 。,二、教学目标,.,10,1、在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患过病,但是对于是不是疾病都传染,传染病是否一接触就传染,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因
4、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哪些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2、可以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向家长进行自我健康状况调查:,三、教法建议,.,11,经过课前的调查和思考,学生会对传染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这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情景导入: 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播放健康歌 刚才听到的这首健康歌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祝大家每天都过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提问:说到健康,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了躯体、心理的完好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关系。 指出身体健康是基础,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综合表现。他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12,4、由于课前已经布置了调查作业,在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调查结果写在黑板上或以投影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在学生所患过的这些疾病中“哪些是能传染的,哪些是不能传染的?引起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凡是能传染的这些疾病有哪些共同特点?”从而引出传染病、病原体的概念以及传染病的突出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也叫“病原生物”,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如痢疾杆菌)、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立克次体(如
6、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体)、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13,5、在分析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时,借助一些病原体的挂图或幻灯片,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根据病原体寄生的部位不同,又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禽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蛔 虫,.,14,Sars病毒,炭疽杆菌,天花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7、链球菌(可引起肺炎),.,1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6,麻疹,.,17,6、关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病预防的措施,在处理时可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学习。在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之后,就紧接着让学生分析,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怎样开展对传染病的预防。可以首先以教材中提到的流行性感冒为例来分析: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如何预防流感呢?,.,18,(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人,受染动物,病原体携带者,注意:传染源和传
8、播途径学生有时会分不清,所以一定要强调传染源病原体能在病人或携带者组织中生存并繁殖,且使人或动物患病。,.,19,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具体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20,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21,(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22,传染源:患病的人,传播途径:钉螺、水,易感人群:在水田中劳动 或池塘中游泳洗澡的人,学以致用,.,23,第二节 免 疫,一、本节内容及要求: 1、抗体和抗原 A 2、免疫的类型 B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3、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A (1)
9、过敏性反应 (2)艾滋病,.,24,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描述免疫的概念和人体免疫的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尝试应用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调查计划免疫情况。 (三)情感、态度目标 1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为提高人口素质,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5,2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如免疫)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造福于人类。 3通过对艾滋病
10、的了解,充分认识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了解艾滋病的治疗、掌握艾滋病的预防手段。关怀爱艾滋病病人,不仅仅需要善待与宽容,更需要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26,三、教法建议,1.导入: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内容的教学。 例如“大家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十分有趣、值得思考的现象。例如,在生活中,有的人虽然接触到细菌、病毒却不会患病;患过麻疹的人,以后就不会再患麻疹了;有的人吃了某些食物以后,会发生奇痒难忍的麻疹,有的人吸入花粉以后,会突然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等。 你能够解释这些现象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1、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出课题。,.,27,2、打破教材,先不介绍免疫、抗体、抗原的概念,而是从人体的三道防线入手。人体的三道防线,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对于学生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这两个概念很有帮助,而且三道防线的比喻比较形象,可以加进去。,首先指出:人之所以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就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然后以层层设问的形式介绍这三道防线,从而引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28,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在此处可以借助图片或通过资料分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资料分析:科学家们曾经作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分钟后检
12、查,这种病菌有3千万个,经过分钟后检查,只有万个;分钟后再检查,就仅剩下3千个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发炎反应和借助图片或动画,.,29,问题:你知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怎样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吗?介绍特异性免疫 可以借助动画 引出:抗体是指受抗原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并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具有免疫功能的物质。 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30,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什么?他与前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有何不同? 引出: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注意:要结合大量实例来分析特
13、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3、关于计划免疫的学习,不要求学生知道多少疫苗的名称,主要是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上。教师也可要求学生上课时将自己的预防接种证带来,看看自己儿童时期接种过哪些疫苗,并从这些接种过的疫苗中能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31,4、总结免疫的概念:请大家结合刚才学过的人体保 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知识,认真想一想,什么是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此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注意引导学生分
14、析免疫的功能,.,32,.,33,5、关于艾滋病,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按照所给问题去搜集资料,课上师生共同交流。 问题: (1)到底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患者有何症状?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3)艾滋病到底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的感染者? (4)怎样才能避免艾滋病的传染?,.,34,学以致用,想一想,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的健康皮肤?还是应该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 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 为什么?,.,35,安全用药与急救,.,36,第三节 安全用药与急救,一、本节内容及要求: 1、
15、安全用药 B 2、急救 B (1)中毒的急救 (5)气管吸入异物的急救 (2)烫伤的急救 (6)溺水的急救 (3)心肺的复苏 (7)骨折的急救 (4)触电的急救 (8)出血的急救,.,37,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二)能力目标: 1.会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2.会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急救常识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关爱生命,在关键时刻能有勇气和信心为他人临危解难,.,38,本节内容在新教材中首次出现,说明了编者对“安全用药与急救”的内容较为重视。在学生的生活中这也本应是学生应该学会的基本生活技能。所以,
16、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强感性认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建议用课时,三、教法建议,.,39,、情景导入:出示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上的数据之后,意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资料: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的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传染病致死的人数还要高出数倍。据调查,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1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提问:阅读此段内容后,你有何
17、感受? 结论:安全用药非常重要,引出课题,第课时安全用药,.,40,一、安全用药,1、定义,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 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 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 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41,、紧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概念。 例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些亲身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身体不适或诸如感冒、腹泻之类的小病困扰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 自己或家人在生一些小病时,一般都不用去医院,而是直接吃两片药就好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和工作。这样做是可以的,但
18、前提条件是家长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我们日常通常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用药常识对症下药的呢?我们平常用过的药有哪些?分别是治疗什么病的?这些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药物我们一般在哪可以购买到?,.,42,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 或执业助理医师 的处方才可以购买, 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43,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非处方药:简(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 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 服用的药物。,.,44,、注意强调: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
19、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关于如何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教师可以让同学从家里带来常用药物的使用说明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解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有不明白的及时提出来组间进行交流。问题: .你能分辨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吗?你是怎样分辨的? .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非常重要? 、你能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吗?,.,45,西药: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 中药: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民族药,生产批号:国产的生产批号一般由68位数字组成,前
20、 两位表示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 有效期:指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期限。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标明有效期的药品一般按5年算。 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46,学以致用,从此说明书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47,分析以下数字的含义: 1.有效期为2006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 ) 2.“失效期为2006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 ) 3.“有效期 20060701”指该药可用到( ) 4.“批号为 060521,有效期为2年”表明该药是( )生产的第( )
21、批,则该药可使用至 ( ),.,48,注意强调:不能随意自行服用抗菌药物,滥用抗生素是帮着“敌人”练兵。比如,病人刚刚发热就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把病菌全部杀死,而一部分病菌通过变异,就不再惧怕这种抗生素了,就能继续生存下来,也就获得了对这种抗生药物的抗药性。每一次不合理地滥用一种药,就相当于给了病菌一次锻炼机会,就等于是对它的一次提高抗药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滥用药物的严重后果,.,49,案例分析一:,王先生生病,自行在家服用了些口服阿莫西林,结果出现皮疹,浑身瘙痒难忍。王先生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霉素过敏,立即打电话给同事求援。等同事把王先生送到医院急诊室的时候,王先生已
22、经小便失禁了。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王先生最终脱离了危险。,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应该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使用,.,50,刘女士嫌自己丈夫身材矮小,希望儿子将来不要像他的爸爸一样,于是从孩子3岁起便让他服用激素药。开始效果似乎不错,孩子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在8岁以前一直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大壮实得多。谁知孩子长到12岁时,唇边竟长出小胡子,俨然像个小“大人”。更可怕的是,12岁之后,无论怎样服用激素,孩子的身材再也不长了,直到21岁时,身高还只有1.4米。而且,医生诊断其整体发育不良,以后很可能没有生育能力。,激素类药物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案例分析二:,.,51,李大爷患有慢性病
23、,一直服用医生开的胶囊剂药物,一天一次,病情控制得不错。一天,李大妈发现在李大爷的大便中有一个膜片,李大妈认为是药物没有充分吸收。打这以后,李大妈每次都将胶囊掰开,倒出里面的粉末让李大爷直接服用。结果李大爷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缓释胶囊不能打开服用,否则会超量!,案例分析三:,.,52,3、常用药物和用具介绍,感冒冲剂 治疗感冒病症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是抗炎、抗风湿的首选药物 黄连素 主要用于痢疾、肠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红药水、碘酒 主要用于抗菌、消毒 纱布、胶布 主要用于包扎、保护,.,53,第2课时 急救,.,54,1.导入:以图片形式展出某些意外情况,如:车祸、触电、溺水、一氧化碳或某些药物中毒、严重创伤和大出血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造成血液循环停止 以小品形式营造危机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剂学科研伦理与合规性试题及答案
- 未来趋势健康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理作用机制考题及答案
- 生字闯关考试题及答案
- 肺结核分型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考试成功的要素试题及答案
- 病理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答案
-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电压互感器课件
- 口腔检查-口腔一般检查方法(口腔科课件)
- 畜禽养殖场排查情况记录表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 弗雷德里克 桑格
- 浅谈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 论文
- 历史时期的地貌变迁优秀课件
- 心血管内科五年发展规划
- GB/T 38620-2020物位计性能评定方法
- 纳米酶研究进展
- GB/T 12009.2-2016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第2部分:水解氯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