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射频电路2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_第1页
通信射频电路2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_第2页
通信射频电路2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_第3页
通信射频电路2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_第4页
通信射频电路2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1.既然信噪比如此重要,为了考察一个电路(或系统)的性能,我们又定义了噪声因数与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F=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 噪声系数(dB):NF=10log10F 因为任意一个实际模拟电子系统总是有噪声的,所以F一定大于1,理想情况F=1或NF=0dB,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某一单元电路的噪声系数大小并不是恒定的,它与输入信号携带的噪声大小有关,亦即输入信噪比一定,信号愈大,则本地噪声的影响愈小,噪声系数愈小。所以单讲噪声系数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同时标明输入信号大小才有意义。,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例

2、:p64 例2.3.1如下图示二端口网络,试求其噪声系数。,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解:该网络电压增益为,输入信号功率为,输出信号功率为,输入噪声功率为,输出噪声功率为,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该网络电压增益为,对本网络,作功率传输时,四、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推广:在匹配条件下,即F等于其插入损耗,无源网络的噪声系数,2.等效噪声温度,(1)定义: 任何一个线性网络,如果它产生的为白噪声,则可以用网络输入端温度为Te的电阻(匹配状态)所产生的热噪声来代替,此时,该网络可视为无噪的。,2.等效噪声温度,2.等效噪声温度,(2)Te与F的关系,输入噪声,输出噪声,Te,T0,2.等效噪

3、声温度,等效噪声温度的概念较多应用在低噪声接收系统(卫星通信) 当F趋于1时,使用等效噪声温度其分辨率较高 参见p67,表2.4.1,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任何实际网络(电路)单元都是有噪的,它们级联后的情况如何呢?以两级级联为例。,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第一级输入噪声功率,第二级输入噪声功率,级联等效噪声温度,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即,又,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化简,进一步可以推得多级级联时,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例:如下图所示两级级联,有NF1=2dB,Gp1=12dB,NF2=6dB,Gp2=10dB,求总的噪声系数NF,3.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解:先作转换,由上可见,级联系统

4、前面几级噪声系数对系统总的噪声系数影响较大。前级的增益越大,后级噪声的贡献越小。,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1、灵敏度 通信系统接受微弱信号能力的一种度量 定义:通信系统能正确接收有用信号时,输入信号的最低电平。这里“正确接收”的含义就是能正确解调,亦即送到解调器的信号的信噪比必须能达到正确解调的要求。 由此直观的分析可知,接收机本地噪声的大小决定了系统灵敏度的大小,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输出噪声功率,Pi,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取对数,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当Ta=T0=290K时,上式中前三项称为系统基底噪声,记为Ft,SNRmin取决于不同调制方式的解调要求,因此可知,系统基

5、底噪声越小,则接收灵敏度越高。,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例:某接收机总的噪声系数为8dB,系统中频带宽为3kHz,解调要求为12dB,求接收灵敏度。,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上述定义得到的是输入信号的最小功率,对不同的天线阻抗还需换算,工程上还有另一种更为常用的定义:最终能解调出比接收机本地噪声大某一确定值(如10dB)信号输出时对应的输入信号的电压幅值EA(V)。 本定义更便于测量,故工程中常用。,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例如:某接收机灵敏度 EA=1 V信号时,输出的解调信号比接收机本地噪声高10dB,亦即 SNR出=10dB 接收机噪声系数与EA的关系 设天线和接收机输入阻抗匹配,

6、等效阻抗为RA(),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则 输入信号功率,输入噪声功率,输入信噪比,设要求的输出信噪比,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则 系统噪声系数,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例:某接收机NF=8dB,RA=50,B=3kHz,要求D=12dB,求EA 解:,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要提高系统灵敏度,在系统设计上要力争降低中频带宽与解调信噪比要求,前者受制于信息流量,后者则取决于调制解调方式。在电路设计上则要力争降低系统的本地噪声(NF),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一般来说,解调器对输入信号有大小要求,即必须大到一定程度(如Vpp1V)。于是系统灵敏度越高,则总的系

7、统增益Kv也越大。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增大Kv来提高灵敏度呢?,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如图:若系统内部噪声折算到输入端为0.1V,要求输出信号1V,SNRo=12dB,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因此,本地噪声一定时,提高KV并不一定能提高EA 综上所述,提高系统灵敏度的关键还是降低系统的内部(本地)噪声,而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电路的复杂性与成本会大幅提高。,五、接收灵敏度与动态范围,例如 卫星通信:灵敏度提高3dB 增加2000万$ 短波SSB接收机典型值 NF=710dB B=3KHz RA=50 EA=1.11.6V,2、动态范围,亦称线性动态范围:即不会引起输入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的输

8、入信号电平范围。 对于通信系统而言,动态范围主要取决于信道中的放大器。 而信道中的放大器主要可分为三类: (1)低噪声小信号放大器 (2)中频放大器 (3)射频功率放大器,2、动态范围,对于第一种放大器,它的动态范围,主要考虑为不产生新的寄生杂散分量,即“无杂散动态范围”,故一般以Pimin为下限,上限通常确定为三阶互调失真分量(P03)等于系统本地噪声时的输入信号值Pimax。,2、动态范围,Pimin我们前面已经会求了,下面我们来求Pimax,有三阶截点定义,当Pin=IIP3时P01=P03,而,2、动态范围,对于第二种放大器,因现在基本上都引入了AGC电路,故一般认为不会影响系统动态范

9、围。 对于第三种放大器,主要考虑其增益的非线性。此时期动态范围定义为1dB压缩点的输入信号电平与灵敏度(或基底噪声)之比,2、动态范围,因对第二种放大器的处理,其输入一般基本恒定,故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也不大。,习题,P88 2.4, 2.5, 2.7, 2.13,第二章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在本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通信系统中常见或常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电路单元的工作原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为分析、理解由这些电路集合而成的集成IC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单元电路有: 滤波器 放大器 混频器 振荡器,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一、电阻R 实际的电阻有:线绕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碳质电阻

10、,半导体体电阻等 主要特性指标有:电阻值,系列,额定功率、误差、温度特性,大小,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高频等效,存在谐振频率,趋势: 小体积尺寸(贴片)、半导体体电阻,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一、电感 L 实际的电感:,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主要特性指标: 电感值、系列级别、 额定电流、品质因素、 温度特性、大小,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高频等效,存在谐振频率,工作条件: ffL,应用场合:扼流, 滤波, 匹配, 谐振等,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三、电容C 实际电容: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瓷介质电容、独石电容、集成电容(反偏三极管) 特性指标:电容量、额定耐压、温度特性、系列级别

11、、品质因素,2.1基本元件的高频特性,高频等效,存在串联谐振频率:,工作频率:ffC 应用考虑: 大、小电容并联使用,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电感线圈L与电容C构成的串并联回路在射频通信电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们除了完成选频功能外,还可以进行阻抗变换等。,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2.2.1谐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2.2.2 选频特性(并联),0,1,V/V0,Q2,Q1,Q2,Q1,0,/2,-/2,并联谐振电路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Q=,品质因数,K=,矩形系数,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结论:Q值越大,其电路的选频特性越好;相反, Q值越小,其电路的

12、选频特性越差。另外,宽的通频带与好的选择性往往是矛盾的,在电路设计中要视情况进行折衷考虑。,2.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2.2.3 选频特性(串联) 应用串并联对偶特性,可以得到串联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0,1,I/I0,Q2,Q1,Q2,Q1,0,/2,-/2,2.2.4 信号源内阻与负载电阻对谐振回路品质因数的影响,串联型谐振回路有载品质因数,并联型谐振回路有载品质因数,实际系统中考虑了信号源内阻及负载电阻影响后的有载品质因数,Smith圆图,Smith圆图是解决传输线、阻抗匹配等问题极为有用的图形工具。为了简化反射系数的计算,P.H.Smith开发了以保角映射原理为基础的图解方法。这种方

13、法在描述无源和有源元件和系统的每本数据手册上都能发现它,几乎所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都应用Smith圆图进行电路阻抗的分析、匹配网络的设计及噪声系数、增益和环路稳定性的计算,甚至于仪器,诸如广泛使用的网络分析仪也用Smith圆图形式表示某些测量结果。,阻抗与导纳圆图,上述公式往往涉及复数运算,比较麻烦,使用不方便。利用史密斯圆图(Smith Chart)可简便求解,并且容易看出准确结果的趋向,而其作图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 利用归一化阻抗与反射系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归一化阻抗表示在反射系数复平面上。,阻抗圆图是表示在复平面上的反射系数和归一化阻抗轨迹图,包括两个曲线坐标系统和四簇曲线。 1、

14、反射系数曲线坐标(极坐标): 等反射系数模值圆 反射系数相角射线 2、归一化阻抗曲线坐标: 等归一化电阻圆 等归一化电抗圆,圆图的基本构成,反射系数曲线坐标,圆心都在实轴a上; 圆心坐标与半径之和恒等于1; 均与直线a1在(1,0)相切; 实轴交点的对称性,归一化电阻圆,圆心都在直线a1上; 圆心纵坐标与半径相等; 与实轴a在(1,0)相切;,归一化电抗圆,上半圆阻抗为感抗,下半圆阻抗为容抗; 单位圆为纯电抗; 实轴为纯电阻; 匹配点、开路点和短路点。,阻抗圆图的特点,导纳圆图使用原则: 同一张圆图,即可以当作阻抗圆图来用,也可以当作导纳圆图来用,但是在进行每一次操作时,若作为阻抗圆图用则不能

15、作为导纳圆图。,导纳圆图,旋转构图方法: 阻抗圆图上P与P点关于原点对称,根据/4阻抗变换特性可知,这两点阻抗互为倒数,即P点的阻抗为P点的导纳。 因此,可以将阻抗圆图旋转180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导纳圆图。,导纳圆图的另一构成方法,与阻抗圆图相比,其图的形状、数值和符号都发生了变化。 图中各点的物理含义并不改变。,第二种导纳圆图的特点,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中的阻抗变换特性非常重要,这是由于在阻抗变换的时候如果实现了阻抗匹配,则不仅可以有利于最大功率传输,而且还在减小噪声干扰、提高功率容量和提高频率响应的线性度等方面产生巨大的作用。,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在一般情

16、况下,工程设计所追求的两个主要目标:第一点要满足系统要求;第二点要采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可靠的方法实现第一个目标。而成本最低且可靠性最高的匹配网络往往就是那些元件数目最少的网络。,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下面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设计这类最简单、可行的匹配网络,根据其元件的拓扑结构可称之为L形网络。这种网络采用两个电抗性元件将负载阻抗变化为需要的输入阻抗。这两个元件与负载阻抗及源阻抗一起,可以构成一系列并联或串联电路,按其拓扑结构分有8种可能的连接方式。,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在设计匹配网络时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采用解析方法求出元件的

17、值; 2.利用Smith圆图作为图解设计工具。 第一种方法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并适合于采用计算机仿真;第二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因而更加直观,容易验证,对于初步设计也比较省时。,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例题:已知晶体管在2GHz频率点的输出阻抗是ZT=(150+j75) 。请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L形匹配网络,使输入阻抗为ZA=(75+j75)的天线能够得到最大功率。,发射机,ZA,ZT,ZM,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解: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实现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是信号源阻抗与负载阻抗共轭相等。在本题中,即匹配网络的输出阻抗ZM必须等于ZA的共轭复数。 阻抗ZM的值等于ZT与电容C并联后再与

18、电感L串联:,(1),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这里令ZT=RT+jXT和ZA=RA+jXA,则(1)式可以改写为: 将(2)式的实部和虚部分开,则得到两个方程:,(2),(3),(4),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解出(3)式中的XL并代入(4)式可得一个关于BC的二次方程,其解为: 由于RTRA,所以根号内的值为正值且大于 因此,为了确保BC 为正值,必须选取(5)式中的正号。从而也可得到XL为:,(5),(6),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将已知数据代入(5)、(6)中,则可得到: BC=9.2mS 所以C=BC/0.73pF XL=76.9 所以L=XL/=6.1nH 由此题可以看出,使用

19、解析方法求解过程比较繁杂,其方法的复杂程度和计算量比较大,但较容易借助数学软件来完成。,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例题:采用Smith圆图作为图解设计工具,重新设计上题所要求的L形匹配网络。假定网络的特性阻抗为50。,发射机,ZA,ZT,ZM,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解:首先是计算发射机和天线的归一化阻抗分别为zT=ZT/Z0=2+j1, zA=ZA/Z0=1+j0.2,zT=2+j1,zTC=1-j1.22,zMzA=1-j0.2,*,与发射机连接的第1个元件是并联电容,则并联后的总阻抗应与zT落在同一等电导圆上,再将一个电感串联在电容与发射机并联的总电阻上,则最终的串联阻抗将沿着等电阻圆

20、移动。要实现最大功率传输,则发射机输出匹配网络的输出阻抗必须等于天线阻抗的共轭复数,电导圆与电阻圆的交点就是发射机与电容并联后的总归一化阻抗,这个归一化阻抗值可以从Smith圆图上得到约为zTC=1-j1.22,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由上可知, zTC的归一化导纳值约为yTC=0.4+j0.49。则并联电容的归一化电纳jbc=yTC-yT=j0.69,且电感的归一化电抗jxL=zA-zTC=j1.02。最后可求出电感和电容的实际量值为: L=(xLZ0)/6.09nH C=bc/(Z0)=0.73pF,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可以看到,用Smith圆图可以比较快速并相对精确地设计匹配网络

21、。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其复杂程度几乎于匹配网络的元件数目无关。此外,通过观察阻抗在圆图上的变换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个电路元件对实现特点匹配状态的贡献。而且元件类型和元件参数方面的任何错误都能立即在图上反映出来,从而使得设计可以直接得到调整。,2.3 无源阻抗变换网络,如果我们在L形匹配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元件,那么就将增加阻抗匹配的自由度,从而增加了电路带宽特性的更大调整范围。根据这三个元件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T形匹配网络和形匹配网络。,2.4 滤波器,如前所述,选出有用的频率分量,衰减或滤出无用的频率成分,是电子通信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干扰无处不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滤波器,2.4.

22、1 理想滤波器的分类,一、低通滤波器 低于某个频率f1的频率分量通过,其他频率成分被阻断。 主要用途: 滤除高频谐波、基带信号解调,交直流转换、信号去耦,2.4.1 理想滤波器的分类,二、高通滤波器 高于某个频率f2的频率分量通过,其他频率成分被阻断。 主要用途: 阻断低频与直流分量。,2.4.1 理想滤波器的分类,三、带通滤波器 介于某个频率fH和fL之间的频率分量通过,其他频率成分被阻断。 主要用途: RF选频,是无线信道中最多应用的滤波器,2.4.1 理想滤波器的分类,四、带阻滤波器 介于某个频率fH和fL之间的频率分量被阻断,其他频率成分通过。 主要用途: 抑制强频段(信道)干扰,2.

23、4.1 理想滤波器的分类,五、梳状谱滤波器 让多个不相邻的频段的信号通过,其他成分阻断。 主要用途: 让窄带信号及其谐波通过,保持信号的边缘特性,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以带通滤波器为例:,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对实际滤波器,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一、中心频率f0 通常此点传输系数最大,即A(0)=A() 二、带宽 通常指3dB带宽,即幅度谱下降到,对应的带宽。记为BW3dB或BW0.7=fH-fL,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三、带内波动 p 通频带内A()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带内波动应越小越好。 四、选择性 可以用两种参数描述,2.4

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1.带外衰减 p 偏离f0一定值处的A()/A(0)值 2.矩形系数 满足一定衰减要求的带宽与3dB带宽之比,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五、插入损耗 L A(0)与1的差值,无源滤波器都要损耗,但应越小越好。,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六、输入输出阻抗 Ri/R0 为保证H()特性不变,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都必须做到阻抗匹配。一般都是50 七、相频特性 要求通带内尽可能接近线性。两个描述参数:,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1.相时延 tP=-(0)/ 0 已调信号通过滤波器后载波的时延。 2.群时延 Tg=- () 已调信号通过滤

25、波器后包络的时延。,2.4.2 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八、带外波动 s 阻带A()的最大起伏。 高频段须注意!,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频率选择性电抗元件 L C或等效L C 一、低通滤波器的实现 低通顾名思义,即低频成分通过!电路中就一定要有对高频旁路到地或对高频呈阻断特性的元件,不能隔直。,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最简单的低通,RL,或,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A()衰减速率 6dB/倍频程 电路中引入R,必有损耗,改进: 全采用电抗元件。 独立电抗元件越多越好!典型的全电抗元件低通滤波器主要有 巴特沃思滤波器(最大平滑滤波器) 切比雪夫滤波器(等纹波滤波

26、器) 椭圆滤波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巴特沃思滤波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切比雪夫滤波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椭圆滤波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最常用的为型巴特沃思滤波器,三阶,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最常用的为型巴特沃思滤波器,五阶,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最常用的为型巴特沃思滤波器,七阶,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二、高通滤波器的实现 与低通相比交换串并臂元件即可,Vi,V0,R,L,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对于通信系统来讲,高通主要取其“隔直”功能,故一般只用第一种形式。,2.4.3 滤波器的

27、电路实现原理,三、带通滤波器的实现 带通滤波器是通信系统信道中使用最多的滤波波器,它主要利用L和C的谐振特性来实现。,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1.并联谐振 如下图,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利用电路分析的结论我们有,上式中:,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回路谐振时,回路的容抗与感抗相等,互相抵消,此时回路(L、C)阻抗最大(为Rp),谐振时回路的容抗或感抗称为回路特性阻抗,记为,需要注意的是谐振时流过电容和电感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为信号电流的Q倍,故应小心不要超过电感的额定电流。,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幅频特性 由,有,显然,Q值大,则B0.7小

28、,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相频特性()仅在0附近近似线性。 单并联谐振回路矩形系数 K0.1=9.96 太大、选择性不好 原因:带外衰减不足 -12dB/倍频程,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解决单个LC回路选频特性功能与带宽的矛盾可用多级回路级联耦合来解决。具体做法如下:,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同频级联(f01=f02)压缩B0.7,提高选择性 异频级联(f01f02) 展宽B0.7,也能提高选择性 还有C0的大小也能影响级联效果 强耦合同频 弱耦合异频,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1.串联谐振 根据电路的对偶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与前并联谐振特性相同的电路。,2

29、.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此电路谐振频率,传递函数特性与前一样 注意区别:,谐振时,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3.实际谐振回路 实际的谐振回路必须要考虑到可能引入回路的一切损耗:有耗L,C(一般很小,可以不考虑)源内阻,负载内阻,偏置电路阻抗(放大器)等。 亦即计算QL时的Rp应考虑到所有的因素。,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如下,Vs,Rs,C,L,RL,Rl,Is,Rs,C,L,Rl,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电感支路的串并等效,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四、带阻滤波器的实现 因其与带通滤波器特性互补,故可以通过改变LC谐振回路的联接方式来实现。 例如,

30、Vs,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五、梳状谱滤波器的实现 多个带通滤波器并联 或多个带阻滤波器级联(串联),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六、其他等效(LC)滤波器 1.机械滤波器 利用电磁原理将电流转换为机械振动,再将机械振动还原成电流信号,其等效特性如下:,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由于节数较多,滤波特性较好 因体积较大,应用频率不高,现在已很少应用。在早期短波电台中较多作为SSB滤波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2.石英晶体滤波器 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其等效电路如下,Lq Cq rq,Co,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串联谐振频率: 并联谐振频率:,

31、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可利用其串联谐振特性用作窄带滤波器。 因其体积小,衰减特性好,现仍在窄带领域有广泛应用。,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3.陶瓷滤波器 利用专门陶瓷的压电效应,其等效特性与石英晶体相似,但Q值不高,故带宽可以较宽。 特点:体积小,矩形系数好,阻抗匹配要求不高,使用方便,但带外衰减量不大(-20dB30dB) 现在,大量使用在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中。,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4.声表面波(SAW)滤波器 利用声波在压电材料的表面传播特性,来实现滤波性能。 特点:矩形系数好,带外衰减大,但插损较大(-20dB),阻抗匹配要求高。 经改进,现也广泛用于手机中。,2.4.3 滤波器的电路实现原理,5.薄膜体声(FBAR)滤波器 利用声波传播和共振特性来实现滤波是一种有可能用于集成IC芯片中的新型滤波器。预计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集成无线通信系统的主打滤波器。 6.其他,2.5 器件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所有的电子电路都呈非线性。这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作为现代电路理论基础的线性假设,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近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