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_第1页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_第2页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_第3页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弛缓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8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弛缓性诊断标准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2重症肌无力诊断依据,标准如下:四肢无力,无力,无法移动,甚至肌肉萎缩和瘫痪。在严重的情况下,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公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3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某些特定横纹肌群的肌无力呈斑片状,表现为波动和疲劳;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早上轻,晚上重,持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和改善。眼外肌受累是最常见的。(2)药理表现

2、:新斯的明试验阳性。(3)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显示低频刺激幅度下降10%以上。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量的震颤在有或没有阻滞的情况下变宽。(4)抗体:在大多数系统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在极少数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可检测到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MuSK)抗体和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抗-LRP-4)抗体。根据多发性硬化的典型临床特征,其具有药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特征,并可在临床上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AChR抗体,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应该排除其他疾病。临床分型(改良奥塞曼分型):型眼肌型、A型轻度全身型、B型中度全身型、型

3、重度侵袭型、型延迟重度型和型肌萎缩型。(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8年颁布的弛缓性疾病证候标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和重症肌无力证候标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2。1.脾胃气虚证:下垂,黄昏轻重,气短懒言,四肢无力或吞咽困难,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或肥大,侧有齿痕,皮毛薄白,脉弱。2.脾肾两虚:面色苍白,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提颈无力,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腹痛久泻,小便清浊,浮肿少尿,或大便溏泄,或生不逢时,舌淡而肥,苔薄白或白,脉弱或细。3.气阴两虚:视物不清,目昏目珠干,体瘦无精打采,少气懒言,自汗,口干咽干,或颧骨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4、,脉弱或细。4.督阳不足,气滞于络:眼睑下垂,眼球转动迟缓或不动,声音低,咀嚼无力,饮水;或者很难抬头、坐得稳、走得稳、肌肉很细;运动被加强了,安静被抚慰了;拖延了很长时间,反复发作;四肢冰冷,背部和四肢不温不火,舌淡有齿痕,皮毛洁白,脉深脉弱。5.大气沉降综合征:呼吸困难,咳嗽低,无法排出;甚至气虚、颈软、不能自持、气短、张口抬肩、不能躺下、多汗;情况危急时,呼吸微弱而浅表,精神亢奋或意识障碍,舌质淡或暗,苔白或黄腻,脉缓、弱或滑。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脾胃气虚证治疗:调理脾胃(1)推荐处方: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桔梗、炙甘草等。或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

5、(包括中药注射剂)。(2)针灸:以雪海、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为主。对肌无力者,加竹、鱼腰、太阳和四白;如果你不能咀嚼,添加和谷和下官;对于那些无法吞咽的人,加风池、哑门、天图和厉安全;如果颈部虚弱,加凤池、天竺和列确;对于那些四肢无力的人来说(1)推荐处方:补中益气汤合贵由丸。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熟地、枸杞子、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干姜、甘草等。或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2)灸法:选择脾俞、肾俞、三阴交、关元等。并使用艾灸盒、艾条灸和隔姜灸,每次约20 30分钟,每天一次。(3)针灸:以雪海、脾俞、肾俞、三阴交穴为主。配穴与脾胃气虚证相同。

6、3.气阴两虚治疗:益气养阴(1)推荐处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白术、当归、桔梗、灵芝、炙甘草等。或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2)针灸:以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为主。配穴与脾胃气虚证相同。(3)艾灸:选择三阴交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可采用灸盒、艾条灸和隔姜灸,每次约20 30分钟,每日一次。4.治阳虚证和络气虚滞证治疗方法:温阳通络(1)推荐处方:全鹿丸加减。鹿茸、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芪、枸杞子、杜仲、牛膝、山药、菟丝子、锁阳、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续断、陈皮等。复元七味汤(经验方)4。人参、黄芪、桂枝、白术、当归、鹿茸、菟丝子、肉

7、苁蓉、枳实和丹参。或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2)艾灸方法:选择华佗夹脊穴、独俞穴、关元穴、命门穴,用艾灸盒、艾条灸、隔姜灸,每次约20 30分钟,每日一次。(3)针灸:选取命门、百会穴、大椎穴和沈竹穴为主要穴位。配穴与脾胃气虚证相同。5.大气沉降证书治疗:益气升郁(1)推荐处方:生肌汤。人参、黄芪、山茱萸、黄精、灵芝、柴胡、桔梗、知母、升麻等。或具有类似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2)针灸:主要穴位有诸中、舒菲、气海俞、天图、定川。配穴与脾胃气虚证相同。(3)灸法:选择钟山、舒菲、天图、关元、气海等穴位,可采用灸盒、艾条灸、隔姜灸,每次约20 30分钟,每日一次。(二)

8、其他中医疗法1.穴位注射:根据辨证取穴,如合谷、手三里、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2 3对穴位,每天一次,每穴注射0.5 1毫升滋补中药注射剂。2.皮针:可根据病情选择局部穴位,如眉上柏杨、姚宇、蹴鞠、四珠孔等。或循经针刺,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次20分钟,隔日一次。3.根据病情,也可通过浸泡、按摩和穴位贴敷进行治疗。(3)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轻度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初始治疗,免疫抑制药物推荐用于全身治疗。患有急性进展或肌无力危象的患者可以用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治疗,而那些疑似胸腺瘤的患者可以用胸腺切除术治疗。(4)

9、护理调整要点1.饮食护理:清洁饮食,防止胃肠道感染。引导有延髓症状的患者3.生活护理:指导重症肌无力患者减少阅读、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保护四肢无力的患者,防止跌倒的危险。控制体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保持房间温暖干燥,保持空气新鲜,戒烟戒酒。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注射流感疫苗有利于预防流感。4.情绪护理: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给予患者指导和鼓励,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理解治疗过程和方法,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三、疗效评价(a)评价标准1.参考临床疗效判断标准5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绝对评分法和相对评分法,相对得分=(治疗前总得分/治疗后总得分)/治疗前总得分。治愈率:

10、相对得分95%;基本恢复:80%相对分数95%;显著效果:50%相对得分80%;改善:25%相对分数50%;无效:相对分数小于25%。2.证候疗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6和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二辑) 中药新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证候量化分类和疗效判断标准。主要症状:参考临床绝对评分法中的症状评分5。次要症状:精神萎靡、精神萎靡、自汗、大便不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畏寒肢冷。每种症状分为四个等级: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0、1、2和3分。舌苔和脉象只描述,不评分。疗效评价标准如下: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

11、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恢复: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3个月后无复发。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95%;显著效果: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部分工作恢复或轻度工作。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70%和95%;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自己,但不能恢复工作。证候积分下降30%且7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症状评分下降 60岁31 60岁16 30岁615s5s眼球的水平运动受到限制(患者向左和向右看,并记录外展和内收的毫米数;增加同侧外展和内收的毫米数,左眼和右眼分别计分,总分8分。)2mm,无复视4毫米,复视 4毫米,8毫米,复视 8毫米,1

12、2毫米,复视 12毫米,复视上肢疲劳测试(水平举起双臂,记录诱发上肢疲劳所需的时间(秒)(上肢与身体之间的角度开始小于90度),分别在左右两侧打分,总分8分。) 120秒61 120秒31 60岁11 30岁0 10秒下肢疲劳测试(患者处于仰卧位,双下肢同时弯曲臀部和膝盖90度。记录诱发下肢疲劳所需的时间(秒)(髋关节屈曲和膝盖开始于90度以外),并分别对左侧和右侧进行评分,总分为8分。) 120秒61 120秒31 60岁11 30岁0 10秒面部表情中的肌肉无力标准闭眼力稍差,埋藏睫状征不完全闭眼力差,几乎不能闭眼,而且裂隙和埋没纤毛的症状消失我闭不上眼睛,我的脸颊在漏水你不能撅着嘴,像面

13、具一样的脸0分2分4分6分8分得分的位置排在最后?咀嚼累了,勉强坚持日常工作我非常累,不能坚持我的日常活动少生气和懒惰不不喜欢说话,不要问,不要回答懒于言辞,多问少答不要言语,不要欲望自汗不如果你不动,你的皮肤会有点潮湿,如果你稍微动一下,情况会更糟如果你不动,你的皮肤会变湿,如果你稍微动一下,你就会出汗总是出汗,流汗,如水渍查娜松凳不饮食无味,食物摄入量没有减少;腹泻每天不到3次食欲不振,饮食减少1/3;一天腹泻4 6次没有食欲,饮食减少了2/3以上;一天腹泻超过7次腰部和膝盖都很虚弱不偶尔癫痫发作反复攻击持续发作,不易缓解头晕耳鸣不偶尔频繁发生它经常发生,无法缓解,耳鸣如潮害怕寒冷和冰冷的四肢不手脚冰凉冰冷的四肢全身都冷,而且太热,无法理解学习材料#参考1中医协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360141-143。2中华医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360282-28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2015年中国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J。中国神经病学杂志,2015,48 (11) :934-940。4吴以岭。气络论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8: 748王秀云,徐贤浩,孙红,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