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联纺学校宋亚芬,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P151,试管,酒精灯,烧杯,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滴瓶,试管夹,玻璃棒,石棉网,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化学药品的取用,“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化学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药品的取用,横放容器,把药品放在容器口,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一横二
2、放三慢竖,(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化学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只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动手实验,化学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多量取液倾倒到指定容器,(2)少量取液滴管,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滴管,滴瓶,用后的滴管的放置,【注意事项】1.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2.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3)量取一定量的
3、液体药品,正确,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实验1-4,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现象。2、用10ml量筒量取2ml稀盐酸(先倒入,接近2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注意读数的方法),加入实验1-3中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有大量气泡产生,动手实验,我的收获,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使用药品做到“三不”:(2)注意节约药品。(3)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2、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2)固体粉末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3、液体药品的取用(1)多量取用(倾倒法)(2)少量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3)定量取用(量筒的使用),课堂练习,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里,用_或_取用。2.取用药品时,如果实验中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地液体取_,固体只需_即可。3.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时,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_,视线要_。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_在上,不要_或_,防止液体倒流。,广口瓶,药匙,镊子,1mL-2mL,盖满试管底部,放平,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橡胶胶帽,平放,倒置,5.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方案
- 小学生种植综合实践课程
- 护理核心制度培训
- 2025年幼儿园爱耳日活动方案
- 2025年八班级物理学期教学方案
- 酒业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方案
- 研究开发与工艺选择概论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名校初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违章教育习惯性违章培训课件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
- 中班《春天的电话》-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力学》单元自测参考答案
-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民事答辩状
- 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评分标准
- 植物生理学:008 04 第二节 赤霉素类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表
- 5S点检表1(日检查表)
-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03+主题阅读: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2-备战2022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