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详细#清晰整齐_第1页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详细#清晰整齐_第2页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详细#清晰整齐_第3页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详细#清晰整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铝 合 金 压 铸 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的材质、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形位公差、工艺性要求和表面质量。本标准适用于照相机、光学仪器等产品的铝合金压铸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64141999 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JIS H 53021990 压铸铝合金3 压铸铝

2、合金3.1 压铸铝合金选用JIS H 53021990中的ADC10。3.2 ADC10的化学成分表1给出。其中铜的含量控制在不大于2.8 %。表1 ADC10化学成分元 素SiCuMnMgZnFeNiSnAl含 量 ,%7.59.52.04.00.50.31.01.30.50.3余量3.3 ADC10的力学性能不低于:a ) 抗拉强度b :245 MPa;b ) 伸长率5 :2 %;c ) 布氏硬度HBS(5/250/30):80。4 铸件尺寸公差4.1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等级及数值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尺寸公差等级选用GB/T 64141999中的CT3 CT8。一般(未注)公差

3、尺寸的公差等级基本规定为:照相机零件按CT6,其他产品零件按CT7。尺寸公差数值表2给出。4.2 壁厚尺寸公差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比该压铸件的一般公差粗一级。例如:一般公差规定为CT7,壁厚公差则为CT8。当平均壁厚不大于1.2 mm时,壁厚尺寸公差则与一般公差同级,必要时,壁厚尺寸公差比一般公差精一级。4.3 公差带的位置尺寸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即尺寸公差的一半为正值,另一半取负值。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非对称设置,此时应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对于有斜度要求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斜面对称分布。 表2 压铸件尺寸公差数值 单位为毫米公 差 等 级CT3CT4CT5CT6C

4、T7CT8压铸件基本尺寸公 差 值 30.140.200.280.400.560.803 60.160.240.320.480.640.906 100.180.260.360.520.711.010 160.200.280.380.540.781.116 250.220.300.420.580.821.225 400.240.320.460.640.901.340 630.260.360.500.701.01.463 1000.280.400.560.781.11.6100 1600.300.440.620.881.21.8160 2500.340.500.701.01.42.0250 400

5、0.400.560.781.11.62.2注:CT8仅适用于一般公差规定为CT7的壁厚。4.4 公差增量和错型值受分型面及型芯的影响而引起的固定增量和错型值,已包含在尺寸公差数值之内。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则应在图样上注明其允许的最大错型值。4.5 尺寸公差标注4.5.1 标注公差尺寸采用极限偏差标注尺寸公差(见示例1)。示例1: 100.18 , , 。4.5.2 未注公差尺寸采用公差代号标注尺寸公差(见示例2)。当按未注公差基本规定的等级时,允许不作说明。示例2: 一般公差按GB/T 6414 CT7 。4.5.3 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应注明其允许的最大错型值(见示例3)。示例3:

6、一般公差按GB/T 6414CT6最大错型0.5。5 压铸件角度公差压铸件的圆锥角和棱体角的角度公差等级选用GB/T 11334中AT15 AT16,未注角度公差的公差等级按AT16。角度公差值表3给出。选择公差值时,角度按角度短边长度确定,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角度极限偏差均按双向取值(见图1)。表3 角度公差数值基本长度L,mm336610101616252540406363100角度公差等级公 差 值 A TAT153002302001401201005040AT16500400300230200140120100 a) 圆锥角 AT/2 b) 棱体角 AT/2图1 角度公差带位置6

7、 压铸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6.1 形状公差压铸件的形状公差值(平面度和铸造斜度除外)应在有关尺寸公差值范围内。平面度公差表4给出,未注平面度公差的公差等级按铸态2级。表4 平面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状 态铸 态整 形 后公 差 等 级1级2级1级2级被测要素主参数公 差 值 250.100.200.060.1025 630.150.3000.080.1563 1000.200.400.100.20100 1600.280.550.120.25160 2500.400.800.150.30250 4000.551.100.200.406.2 位置公差压铸件的未注位置公差(不包括压铸件与镶嵌件之间的有关

8、部位)表5和表6给出。 表5 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未注公差 单位为毫米被测要素主参数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同一半模内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不在同一半模内二个要素都 不 动其中一个要 素 动二个要素都 动二个要素都 不 动其中一个要 素 动二个要素都 动公 差 值 250.100.150.200.150.200.3025 630.150.200.300.200.300.4063 1000.200.300.400.300.400.50100 1600.300.400.500.400.500.70160 2500.400.500.700.500.700.90250 4000.500.700.900.70

9、0.901.10 表6 同轴度、对称度未注公差 单位为毫米被测要素主参数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同一半模内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不在同一半模内二个要素都 不 动其中一个要 素 动二个要素都 动二个要素都 不 动其中一个要 素 动二个要素都 动公 差 值 300.150.300.350.300.350.4530 500.250.400.500.400.500.6050 1200.350.550.700.550.700.85120 2500.500.750.950.751.01.27 工艺性要求7.1 倾斜要素7.1.1 斜度7.1.1.1 斜度应在图样上标明是增加材料,还是减去材料,或取平均值。其图样标

10、注及解释见表7表7 斜度标注7.1.1.2 与图样上通用的斜度布置不同的特殊表面的斜度,应在该表面上标注。例如:+ 。7.1.1.3 对于要机械加工的尺寸,为了能获得成品尺寸,应采用“斜度+”,而不考虑图样上对斜度的通用要求。7.1.2 起模斜度7.1.2.1 起模斜度未包括在尺寸公差范围内。起模斜度的布置和基准表8给出。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标明。表8 起模斜度表 面 类 别不 再 机 械 加 工 表 面需 要 机 械 加 工 表 面包容面(内表面)被包容面(外表面)包容面(内表面)被包容面(外表面)斜 度 布 置斜 度 -斜 度 +基 准 部 位小 端大 端大 端小 端7.1.2.

11、2 压铸件包容面的一般起模斜度表9给出;压铸件被包容面的铸造斜度为包容面铸造斜度的二分之一。压铸件的最小起模斜度表10给出。表9 包容面起模斜度包容面高度,mm6688101015152020303060起 模 斜 度4003303002302001301157.1.2.3 压铸件的最小起模斜度表10给出。表10 最小起模斜度表 面 类 别配 合 面非 配 合 面包 容 面被 包 容 面包 容 面被 包 容 面圆 形非 圆 形最小起模斜度20301540307.1.2.4 文字、符号的起模斜度为1025 。7.2 壁厚压铸件的最小壁厚与常用壁厚表11给出。表11 最小壁厚与常用壁厚壁厚处面积,

12、 mm22 5002 50010 00010 00050 00050 000最 小 壁 厚, mm0.71.01.52.2常 用 壁 厚, mm2.02.53.03.57.3 铸造圆角压铸件铸造圆角的最小半径为0.3 mm,推荐半径为0.5 mm。7.4 机械加工余量7.4.1 压铸件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整个毛坯件,即对所有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且该值由最终机械加工后成品件的最大轮廓尺寸来决定。压铸件某一部位在铸态下的最大尺寸应不超过成品尺寸与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及铸造总公差之和(见图2)。当采用斜度时,斜度应另外考虑。7.4.2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代号为RMA,其

13、机械加工余量等级选用GB/T 6414中的BC级。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表12给出。 表12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单位为毫米最 大 轮 廓 尺 寸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机械加工余量等级R M AB0.10.20.30.40.50.7C0.20.30.40.50.70.9D0.30.50.81.01.3注:最大轮廓尺寸为最终机械加工后压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压铸件尺寸公差;最终机械加工之后的尺寸;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压铸件毛胚尺寸。a)两侧均作机械加工 b)单侧作机械加工图2 机械加工余量示意7.4.3 机械加工余量的标注7.4.3.1 图样上应标出需机械加工的表

14、面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值,并在括号内标出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7.4.3.2 一般公差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的统一标注,采用未注公差尺寸标注加机械加工余量标注表示(见示例1)。示例1:成品最大轮廓尺寸为80 mm的压铸件,一般公差为CT6,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及其机械加工余量值为B级、0.3 mm,其标记为:GB/T 6414 - CT6 - RMA 0.3(B)。7.4.3.3 与图样上通用的机械加工余量要求不同的特殊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要求,应按示例2所示在该表面上单独标注。示例2:0.2 。8 压铸件表面质量8.1表面质量分级8.1.1 压铸件表面质量按表面粗糙度及其适用范围分为四级(见

15、表13)。表13 表面质量分级表面质量级 别表面粗糙度Ram适 用 范 围YB11.6涂覆工艺要求高的表面,镀铬、抛光、研磨的表面,相对运动的配合面,危险应力区的表面等。YB23.2涂覆要求一般或要求密封的表面,镀锌、阳极氧化、油漆不打腻表面,以及装配接触面等。YB36.3保护性的涂覆表面及紧固接触面,油漆打腻表面。YB412.5非外观面,其他表面等。8.1.2 压铸件表面质量按示例标注。示例:Q/JG 056 - YB1 压铸件表面质量级别铝合金压铸件企业标准的编号8.2 压铸件清理后的表面质量8.2.1 不允许有裂纹、欠铸和任何穿透性的缺陷。8.2.2 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

16、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清理痕迹。8.2.3 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因去除浇口、溢流口所形成的凹陷或凸台均不得超过壁厚的四分之一;当壁厚大于6 mm时,不得超过1.2 mm 。8.3 压铸件不加工面的表面质量8.3.1 在不影响使用和装配的情况下,允许存在高度不大于0.20 mm的网状毛刺和痕迹。8.3.2 由于模具组合镶拼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的压铸件表面平面度误差应在该尺寸的极限偏差范围内。8.3.3 推杆痕迹凹入压铸件表面的深度不得超过该处壁厚的十分之一,且不得超过0.2mm 。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情况下,推杆痕迹允许凸起,凸起高度不大于0.2 mm 。8.3.4 工艺基准面、配合面上不允许存

17、在任何凸起痕迹。装饰面上一般不允许有推杆痕迹;当不可避免时,其推杆痕迹的凹入深度不得大于0.2 mm 。8.3.5 穿孔顶端的隔皮厚度不允许超过表14的规定。表14 隔皮厚度铸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 cm2受分型面影响形成的隔皮厚度 , mm模 具 活 动 部 位 的投影面积 , cm2受模具活动部位影响形成的隔皮厚度 , mm1500.20300.251503000.25301000.308.3.6 铸件上的图案、字型、符号、线条必须清晰。字型符号笔划线的宽度不得小于0.25 mm;相同宽度要求的笔划线,彼此间应均匀。8.3.7 铸件表面缺陷允许程度见表15。8.4 压铸件待加工面的表面

18、质量8.4.1 不允许有超过加工余量范围的表面缺陷和痕迹。8.4.2 不允许有凸起高度超过1 mm的推杆痕迹。工艺基准不允许有凸起的推杆痕迹。8.5 压铸件加工后的表面质量8.5.1 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8.5.2 不允许有超过表16所规定的孔穴存在;其中,产品外表面和照相机胶片导轨面不允许存在孔穴。表17 孔穴表面质量 级 别YB1YB2YB3YB4孔 穴表 面 积 cm2最大直径mm最大深度mm最多个数个最小边缘间距mm最大直径mm最大深度mm最多个数个最小边缘间距mm最大直径mm最大深度mm最多个数个最小边缘间距mm最大直径mm最大深度mm最多个数个最小边缘间距mm250.50.3340.80.6341.20.9341.51.23325630.80.5461.20.8461.61.2462.01.544631601.00.5461.50.8462.01.2462.51.554表15 表面缺陷缺陷名称缺陷范围表面质量级别YB1YB2YB3YB4花纹、麻面、有色斑点面积占总面积的面分比 , %2.56.02540流 痕深度 , mm0.050.070.100.15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 %5101830冷 隔长度占最大轮廓尺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