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_第1页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_第2页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_第3页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_第4页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9491955),中国古代:朝贡外交,中国近代: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外交是内政的外延。”,通过以上名人对外交的理解,你能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吗?,名人话外交,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实力)国家性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国际格局与形势),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

2、要因素,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战后世界形势图,两大阵营的对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非拉民族国家,1945,1949,1955,1961,1967,1971,1978,1991,两极,形成,冲击,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加强,1972,世界格局,新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背景,新中国初期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1、国际形势:,A、有利形势:,B、不利形势:,西方国家遏制社会主义西方敌视、封锁新中国,C、最大特点:,两大阵营对立,3、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4、国家利益:,巩固革命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恢复和发展经济,2、综合国力:,新中国百废待兴;民主革命

3、遗留任务。,1945,1949,1955,1961,1967,1971,1978,1991,两极,形成,冲击,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加强,1972,世界格局,新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致孤立,内容,含义,意

4、义,(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解决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对外关系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解决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指出材料中“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参考思路: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

5、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1945,1949,1955,1961,1967,1971,1978,1991,两极,形成,冲击,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加强,1972,世界格局,新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印度,印度支那战争,朝鲜半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中国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

6、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发表声明,确认并倡导其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思考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重大调整主要表现是什么?为什么要调整?,表现:,“一边倒”,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结盟,和平共处,国际:朝鲜停战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国内:国内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对象,方式,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不管国际风云变幻万千,国际力量格局组合多变,中国外交总是以之“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之“多变

7、”。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考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期“三大政策”(“另”“打”“一”)相比有那些不同?简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原则超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第一、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以包容性和开放性而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第二、有力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第三、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政策成就,国家利益,国家性质,综合国力,国际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基本方针,总原则,新中国初期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