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_第1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_第2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_第3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_第4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特征暨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刍议,理解高考现实状况 把握高考发展方向 正确决断备考策略,原高考的目标要求:,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新课程高考的目标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测试考生的化学素养。 注重测量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如11年的37题),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

2、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11年新课程卷2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年新课程卷36)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参照2011考纲说明199页解读),第一部分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 试题的分析,特征一:重视基础 突出能力 遵循大纲、突出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力求彰显时代性、开放性、地方性、创新性。 新课程卷理综化学部分以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知识为载体突出对多种能力的考查。,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 化学问题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三大能力在试卷中大致的占分比例: 20

3、% : 60% :20%,2011年新课程卷 26.(14分)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 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 化学式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 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 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 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 是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 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

4、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 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molL-1 (K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 液中的H+浓度是_molL-1。,28.(15分)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 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 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5、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 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 是_。,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6、:,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 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 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多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羧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 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A的化学名称为_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种;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种,其中: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写结构简式) 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写结构简式),7(2010新课标全国I)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为 CO2为112升(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9(2010新课标全国I)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27(2010新课标全国I)(1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

8、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4)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特征二:遵纲扣本 基础平稳 遵守大纲表现在: 所有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不超出大纲所要求的范围。 紧扣课本表现在: 1.试题构成的相关物质以教材中曾经出现过的代表物为主 2. 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命题,所涉及的反应类型一般情况下大多以中学所学过的类型为主如有机的取代、加成、聚合等。 3.试卷中的主要题型(主观题)跟题型示例中的保持一致。,基础性

9、表现在: 1.无偏题、怪题、特难的题。 2.所有试题涉及到的知识都是中学学过的 (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知识等)。 3.命题所用的化学物质绝大多数为中学教学 时的原型。,平稳表现在: 1.试卷结构(必答部分)、题型相对稳定。化学 试题部分在理综试卷中的编排顺序、有效试题数量【7+3+1(3选1)】仍为11道题。 2.有机、实验基础题、能力命题的思路、模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3.阿伏伽德罗常数(7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2题)、同分异构体(8题)原电池问题(11题)有机反应类型判断问题(9题)元素推断命题(13题)等传统题仍然出现在各种新课程卷中。,有变化: 1二卷中没有出现以往较为常

10、见的物质推断或元素推 断命题。 2试卷文字量加大试卷变长,这是新旧考卷变化最大的地方(A4 12页),对考生来说意味着阅读量加大。 3.二卷中出现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4.新课程卷更重视过程与方法考查(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表现) (如2011年新课程卷28题、10年27的实验命题都非常 注意有关实验过程方面的考查) 5.以图形、图表形式、多组数据方式给出信息(隐形的 或有内在规律的)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找到内在 规律进而解答化学问题的命题数量在增多(落实考纲的具 体体现) 6.计算难度不大、分散在一、二卷的各个角落(不集中)、 但占分比例有增大趋势。 7.二卷中的26、27、28三道试题综合

11、程度越来越大 8.各种探究类实验命题越来越多(落实考纲的具体体现),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 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特征三:兼顾点面 突出主干,A.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 表为主线(无机)。 B.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主线。 C.

12、以官能团结构和性质为主线(有机)。 D.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背景的实验(探究或实验设计)为主线。,2011新课程卷理综化学知识点分布,特征四:注意计算 切勿蛮干,化学计算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各新课程卷大致都在20分左右)但试题强调的是基础的、一般方法,是大多数考生能解答的,并不追求特殊解法,尽量减小计算量(计算大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且一般都分散在选择题或主观题的某些片段里)极少出现繁(08年宁夏的25化学平衡有关计算、27题铁跟稀硫酸反应的相关计算和判断量大、麻烦)难的纯化学计算。,特征五:纵横交戈 强调综合,本学科与其他两学科的试题为单纯的“拼盘式”,但注重了本学科内的综合,而

13、未出现跨学科的综合试题。 如:(2011新课标全国) 其中26题为结晶水合物受热分解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溶液酸碱度pH Kw的相关计算、溶度积问题等。27题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问题、燃料电池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转化率的计算等。试题综合程度明显有所加强。,特征六:不避传统 倡导新颖,各种经典传统的试题类型如: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11年12题)、有机反应类型判断(11年9题)等传统命题仍然出现在各种地方和国家命题中,同时也在国家或地方命题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试题“面孔”如:10年新课程卷13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命题的变形评价、12题离子方程

14、式跟电化学问题整合出现。,12(10年新课程卷)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 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来源:学_科_网 B,C,D,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特征七:学科特征 探究成风,经典传统的化学实验命题出现的几率明显有所减少,各种探究实验犹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新课程卷10年的28题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的探究实验、 11年新课程卷的28题陌生无机物CaH2的制备实验设计加评价其中探究的意味更浓。,特征八: 试卷变长 速率要良,传统理综卷31题,现在的新课程卷40道大题。 由于平行3选一试题的出现和探究试题的出现、综合试题问题跨度的增大,都使得现在的化学部分字数增加试卷变长(其它两科也存在

15、这样的问题),这一变化直接导致考生阅读量急剧增大。,特征九: 并驾齐驱 准确选一,新课程卷对选修课程的考查是通过三道命题来完成,即: 36题: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15分) 37题: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38题.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选修试题的出现是新课程卷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麻烦最大的表现,三道题做哪个就是对考生的一种考验,做哪个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这也是我们平时教学对学生要加强训练的诸多能力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平时都练习、战时做抉择。,总体特征: 基础平稳 遵纲扣本 兼顾点面 突出主干 不避传统 倡导新颖 纵横交戈 强调综合 学科特征 探究成风 注意

16、计算 勿需蛮干 试卷变长 速度要良 重视能力 突出双基 并驾齐驱 准确选一,第二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 化学命题原则及思路,一 理综化学命题原则,重视学科主干知识 体现命题的平稳性 突出化学思维方法 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 考查学生信息素养 强化实验能力考查 关注新增内容的考查 兼顾所学模块比例,二 高考命题思路,注重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学科间综合能力的要求 试题充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兼顾各大理论知识的覆盖 试题将会注重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会加大对思维的考查力度 试题注重与社会、生活、生产及高新科技的联系,变换角度说: (1)考查化学学科的主干主要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

17、观点和基本方法; (2)强调学科内知识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辩 证统一。 (3)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突出化学学科 特色。 (4)注重以思想能力为核心的考查试题设 置有梯度、 有层次。 (5)着重联系自然、生产、生活、科学关 注化学的实用价值。 (6)注意考查考生的文字以及化学用语规范表达。,第三部分 高考化学命题对中学教 学的导向作用,高考命题对中学化学教学的 导向作用,11年理综试题在命题指导思想上较好地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进一步转化;坚持了遵循大纲、依据考纲,题材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的方向。(充分用好课本很重要) 11年的理科综合试题知识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试题仍

18、然保持着较好的区分度。这就给中学教学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平时的教学应以学科基本知识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健康的生活、学习,教学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这正是我们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第四部分 高考新课程卷对考生 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 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 对自然 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 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 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

19、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 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 为新知识块的能力。,该能力是发展着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 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 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 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 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该能力应该是整个理综化学部分 的主体也是根本所在。,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 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

20、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该能力是发现考生是否具备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落实课改理念的重要表现。,第五部分 对高考化学命题的预测 及复习备考策略,一 12年命题趋向,“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来自大纲,不拘泥大纲” 命题主要依据的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仍以单学科知识能力的考查为主导 试题会突出对四条主线(特别是主要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 题量.试卷结构至少会保持11年的水平不会有大的改变。若有变化,估计是难度变化,且很有可能会增大(这方面说法较多),特别是选修模块的命题。 各类能力试题的要求会更高,题会出的更活. 新课程卷的各种题型会有所增加 二卷中的试题26、27、2

21、8单题的知识综合程度会有所增大。,二 预计12年的大纲仍然会坚持,1. 重点考查高中化学学科的主干、核心知识 A.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为主线 (无机)。 B.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主线。 C.以官能团结构和性质为主线。 D.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的化学实验(探究或实验 设计)为主线。 2.突出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去 分析解决问题,如对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的正误判断;物质的合成;无机框图推断;混合 物、化学平衡、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强调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4.关注理论联系实际。 5.立足学科内综合 。,(一)、围绕化学用语可能的命题,选择题

22、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2011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2的电子式: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D.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二)、围绕化学计量的可能命题,这是历年的命题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

23、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2011全国课标.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 数为86.021023 C. 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2NaCl = 2Na+Cl2,(三):氧化

24、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配 平及简单计算要予以重视,20102011考试大纲唯一的变化: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2011年全国课标36 化学与技术),(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原料按下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FeTiO3+C+Cl2 TiCl4+FeCl3+CO, TiCl4 +O2 TiO2+Cl2,(四)围绕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单质化合物推断 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五)围绕反应热、盖斯定律方面的命题应该出现可能性 依然很大,(六)围绕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鉴

25、 别等 方面的命题,(七)围绕各种探究实验方面的命题出现的可能性 依然很大,预测试题的出法: A 选择题命题以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为主 基本化学用语: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 示意图; 有机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同分异构 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热、盖斯定律)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离子共存、 离子鉴别 电化学反应(电极方程书写、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常数) 电解质溶液理论(含pH、Kw等) 参照20072011统计表,主观题的出法: B 主观性试题注意综合能力的考查(跨板块, 多综合可称学科内大综合四合一、 五合一)新课程卷的命题方向 一般模式【元素或物质+概念+理论+实

26、验+简单计算+简单有机物计算】 考查考生将不同知识块整合起来,形成新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注意实验基本功的测试、渗透探究能力的考查 目前的各种新课标卷既突出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兼顾新课改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各种探究题的出现就是有力的证明),三 高考命题思想,命题趋向对高 三化学复习备考的启示,脚踏实地,务求准细,重视双基,求实弃虚 研读考纲,把好方向,抓住重点,不偏航向 琢磨说明,品味内容,巧用示例,一劳永逸 重视实验,加强实践,力争动手,技能会有 化学计算,思维贯穿,巧解为辅,通解为主 关注社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禁忌空洞 学科综合,内主外辅,合则水乳,拼盘为主 规

27、范训练,严格实战,积累经验,损失减半 常考常练,意志磨练,技能心理,均会有变 模块不同,知识相同,整合起来,同时进行 选讲其中的2、3、9、10,关于对考纲的功能的理解: (1)读懂能力要求,将条文式的要求转变为对应的题型,以把 握高考命题的主要类型。 (2)逐条认真阅读考纲中所要求的学科考试内容(考点)作到 二轮复习知识点无漏洞,同时根据考纲对各部分知识要求 的高低,抓住复习的重点不偏方向。 (3)注意发现考纲中对学科知识要求的细微的变化,以把握今 年的命题增长点。例如11年新课程卷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 式的配平(36题)就是基于考纲变化出现的新的增长点。,认真品读考纲说明,仔细琢磨题型示例发

28、现规律、找到感觉、注意变化。 (1)知道要求 通过学习说明应该知道:考试目标与要求(例如2011年考试大纲说明P200页),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 (2)注意变化(两个地方有无变化) 首先注意考纲中对考点的表达有无变化,其次要注意题型示例有无变化(例如:11年考纲和题型示例的变化,在当年考卷中的表现)。 注意考纲中题型示例及参考试卷的微妙变化(题型、顺序、题量。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化学部分的实验、有机命题,同时也应该注意选修模块平行3选一的题型变化)。11年试卷中的26题结晶硫酸铜失水计算、38题有机线路合成都类似于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3)找出规律 拿到考纲和说明之后,教师自己要认真做一遍,同

29、时要做细致认真地分析,发现规律,达到对未来考试题型(练考、模拟)的把握,做到我们训练考生的所有命题跟题型示例相一致(选择题、二卷主观题、选修模块的三道题)。,一 认真复习课本实验 。 二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准确、规范描述实验 现象(这点很重要),分清现象和结论的不同。 四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设计、探究能力,这是实验能力的较 高要求,是今后高考的重点。 五 通过实验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探究实验的 能力,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落实新课 标过程与方法、探究实验能力)。,(1)加强规范化训练. (2)加强文字表达能力训练 . (3)创设

30、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并提高的。 专项训练提高学科能力,配套训练提高应试能力.,例如: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第三章、选修5;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分散在必修2第二章和选修4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分散在必修2的第二章和选修4的第一章;原电池知识分散在必修2的第二章和选修4的第四章这些知识如果严格按照原来的知识版块和顺序进行复习则会出现重复多、耗时长的问题,如果整合起来按照考纲较高要求进行同步一次性到位的复习则会省去不少的麻烦同时也能节约很多的复习时间。,四 复习时的具体策略,一个中心:(培养能力应试能力) 两个重视:(化学计

31、算、氧化还原反应) 三个重点:(无机理论、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四大法宝:高考试题是块宝;统计纠错不 可少;课后习题再利用;专项训练效果好。 五个注意:(合理定位(以化学为中心);合 理选题;合理取舍复习内容;合理定位复 习难易程度(冲击清华北大的和其他类别 与一般考生要区别对待);合理划分复习 时间),五 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一条主线两种思想元素化合物知识归纳 总结的好方法 单质、化合物性质及其变化的高效总结方法 菜单法 网络法(元素化合物) 串联法(为烃及衍生物) 问题中心法 解题思路图法 数字理解记忆法(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可总结为 一表、二力、三键、四晶、五式),以盐酸为例两种思想

32、的应用: 变价思想: H+: 氧化性 Cl- : 还原性 非变价思想: H+: 酸性 Cl- : 成难溶盐 总结: 盐酸氧化性、还原性、酸性、成难溶盐的性质。,复习讨论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按下列菜单进行: 1.是否跟单质反应(金属、非金属) 2.跟化合物是否反应 H2O 酸 碱 盐 氧化物 有机物 (例如以氯气为例) 打破原来学习时的教学顺序和死板的记忆。,六 复习阶段及内容的划分,第一阶段 (9月中旬元月底二月初) 分单元复习:建议顺序为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分散在其他几个板块中进行)、化学实验 第二阶段 (2月中旬4月中旬) 专题复习、专题讲座:针对高考重点内容及骨干类题型(如无机框图推断、有机推断及合成、能力型实验、探究实验、选修模块)的专题式训练 第三阶段 (4月中旬5月中旬) 适应性训练,查漏补缺,回归教材。,七 几个具体措施,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大约两周进行一次针对性的练考(单元为主),中间穿插快考(小专题),以监测和巩固复习效果。 大、小考试(参加省、市等连考非本校出题例外)最好不要用成题,(自行组题或编题),所命试题应该以高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