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第七讲)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第七讲)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第七讲)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第七讲)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第七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讲授 冯学强 (第七讲) 2010年9月,第七讲 汉语汉字趣谈 一、汉语趣谈 (一)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际的工具。 1语言是人类思考与表达、协调与沟通的工具。 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其他符号信息也具有辅助交际的作用。 故事 周先生请客; 枣、梨、姜、西瓜与蚕蛾、蝉蜕的含义,(二)语言的表达 1有时,不同的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思想。 故事 吝啬鬼落水的故事。 2有时,相同的语言形式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故事 “没有共同语言”; “母鸡是植物”? 算命先生的狡辩与媒婆的巧嘴。,例子 请分析下列句子或短语包含哪些歧义: 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今天有暴雨。

2、在火车上写字 没有穿破的衣服 3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切合情境 故事 呆女婿拜寿。, 韩复榘的演讲:“今天到会的人十分茂盛,敝人实在是很感冒。你们都是大学生,懂得七八国的英文,我不懂这些,真是鹤立鸡群了。” 罗嗦先生的家信。 秀才买柴:“荷薪者来也!”“其价几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秀才题诗贺寿:“这个婆婆不是人, 。儿孙个个都贼, 。,(三)汉语的方言 1汉语的八大方言 一般把汉语分为八大方言:北方方言(又分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四个次方言);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

3、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故事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捐班答上司的问话。 方言差别和婆媳关系。,2吴方言的特点 (1)没有翘舌音; (2)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 (3)单元音丰富,复元音较少; (4)有八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5)有文白异读现象; (6)读音有年龄差异和区域差异。,二、汉字趣谈 (一)文字的种类和汉字的性质 1表音文字 (1)音素文字:如英文、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 (2)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朝鲜

4、的“谚文”。 2表意文字:汉字 我国的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最有生机的表意文字,其他的表意文字都已经消亡了。,(二)文字的起源和汉字的演变 1文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 (2)关于图画记事文字起源于图画。 (3)关于苍颉造字。 资料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以书契。”, 秘鲁印第安族印卡人善于结绳记事;根据 调查,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等地少数民族在近代也有结绳记事。 唐宋时,突厥、吐蕃、契丹等曾以刻木记事 奥季布瓦女子的一封情书。,2汉字的形体和字体 (1)汉字的形体演变 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小篆

5、 今文字阶段: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汉字的字体 繁体字、简体字、异体字。 故事 尺二秀才,(三)汉字的构造 1许慎的说文解字 东汉的许慎于公元100年写成说文解字,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有理论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并创立部首法,提出“六书”的文字学理论。,2汉字的“六书” “六书”是许慎总结和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实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资料 许慎说文解字序:“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形,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1)象形:整体象形、特征象形、烘托显物 (2)指事:符号示意、标识指物、借形寓意 (3)会意:同体会意、异体会意 (4)形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声占一角、形占一角。,(四)运用汉字要注意的问题 1要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