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_第1页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_第2页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_第3页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_第4页
中医方剂学第7章补益剂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七 章,补 益 剂,概述,一、含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概述,二.立法依据: 内经 “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三.适应证:虚证,心肝脾肺肾五脏虚证,气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情志不畅,病后失调,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阴阳俱虚,概述,四.分类: 1.补气剂:用治气虚之证(主要是肺脾气虚),代表方如四君子汤。 2.补血剂:用治血虚之证(主要是心肝脾血虚),代表方如四物汤。 3.气血双补剂:用治气血俱虚之证,代表方如八珍汤。 4.补阴剂:用治肾阴虚证,代表

2、方如六味地黄丸。 5.补阳剂:用治肾阳虚证,代表方如肾气丸。 6.阴阳并补剂:用治阴阳俱虚之证,代表方如地黄饮子。,1.辨清虚证真假,所谓“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常服久服补益剂,须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之品,使补而不滞。,使用注意,第一节,补 气,目的与要求: 掌握: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第一节 补气,适应证,脾肺气虚证,第一节 补气,方药配伍方法 补气药+除湿药(开宣、苦燥、芳化、淡渗)。 行气药,如木香、陈皮等。 升提药,如升麻、柴胡等。,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什么说四君子汤为补气之基础方?,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四君子汤,上为细末。每

3、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用法,四君子汤,主治,四君子汤,基础气虚证,望:面色萎白 闻:声低息短 问:倦怠乏力 切:脉来虚弱,+,食少便溏脾气虚 心悸怔忡心气虚 自汗恶风 易感风寒肺气虚 两胁不舒 郁郁寡欢肝气虚,其中脾胃气虚是后天之气不足的常见证型基础。,益气健脾,功用,四君子汤,君,臣,茯苓:健脾渗湿,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白术:健脾燥湿,助运益气,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佐,四君子汤,方解,使,益气与健脾同用,燥湿与渗湿共施;,配伍特点,四君子汤,补而不滞,利而不伤。,辨证要点,四君子汤,运 用,临床应用以

4、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呕吐者,+ 半夏; 胸膈痞满者,+ 枳壳、陈皮 ; 心悸失眠者,+ 酸枣仁; 兼肾阳虚者,+ 干姜、附子 。,四君子汤,兼气滞+陈皮=异功散; 兼痰湿+陈皮、半夏=六君子汤; +陈皮、半夏、木香、砂仁=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兼痰阻气滞的痞满,亦用于妊娠呕吐。,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四君子汤,类方比较: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 相同点:两方均用参、术、草以补益中气。 不同点: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 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主治中焦虚寒证。

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参苓白术散配桔梗、砂仁的意义。 2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均可用于脾胃气虚证,二方有何不同。,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山药 砂仁 白扁豆 薏苡仁 桔梗 大枣 莲子肉,参苓白术散,用法:散剂,每服6g,枣汤调下;汤剂,水煎服。,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趣记:一连人上山,四君子找豆根。,脾虚湿盛证。 脾气虚: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湿盛: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 佐证: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主治,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功用,参苓白术散,君,臣,砂仁:行气化滞,使补而不滞, 芳香化湿,醒脾和中,

6、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山药、莲子:健脾益气而止泻,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佐,参苓白术散,方解,使,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宣利肺气,通调水道,桔梗,载药上行,培土生金,桔梗的配伍意义 1、开宣肺气以通水道,助于除湿 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功效。,参苓白术散,辨证要点,参苓白术散,运 用,临床应用除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兼里寒而腹痛,+ 干姜、肉桂 ;,参苓白术散,附方 七味白术散,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现代运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以补气健脾的人参、白术、茯苓为主,为

7、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配伍渗湿止泻之苡仁、砂仁等,并配伍了宣利肺气之桔梗,体现了“培土生金”,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盛证,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同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均可治疗脾胃虚弱证,同具有补气健脾之功,配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1补中益气汤证治机理及黄芪、柴胡、升麻、陈皮的配伍意义。 2甘温除热法。 3麻黄汤、小柴胡汤、白虎汤、青蒿鳖甲汤、补中益气汤均治发热,如何区别使用?,组成,人参 白术 黄芪 甘草 当归 柴胡 升麻 陈皮,补中益气汤,药量特点:重用黄芪,余药用量皆轻。 用法:汤剂,水煎服;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方歌:补

8、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趣记:异功无茯,胡妈当妻。,1、脾虚气陷证。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 萎黄,舌淡,脉虚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补中益气汤,主治,补中益气汤,2、气虚发热证。 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化火上攻。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用,补中益气汤,本方的立方要旨,在于补气: 补中益气汤=异功散 茯苓 + 当归补血汤 + 升麻、柴胡 君:黄芪重用18g甘温,入肺脾经, 补肺气,实卫气 补益中气升举下陷之清阳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

9、脾与黄芪同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功 佐:当归养血和营,使气有所附; 陈皮理气和胃 佐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使:甘草调和诸药,方解,补中益气汤,补而不滞,补而不滞,甘温除热,气血并治,升阳举陷。,配伍特点,补中益气汤,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辨证要点,补中益气汤,运 用,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难点: 本方为何升补并用?作用重心以升为主还是以补为主? 为何以黄芪为君药?柴胡入肝胆经为何能用于中气虚陷之证? 升麻在补中益气汤和清胃散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柴胡重用(12-18g):透表解热;中等量(6-9g):疏肝解郁;轻用(2-5g)配黄芪:升阳

10、举陷。 升麻在补中益气汤中升举阳气,在清胃散中清热解毒,火郁发之。,生脉散,医学启源,生脉散的组方意义,组成,人参 麦冬 五味子,生脉散,用法:水煎服。,1、暑热汗多,耗伤气阴 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生脉散,2、久咳伤肺,气阴两伤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嗽自汗,脉虚细。,主治,气阴两伤证,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生脉散,君,臣,五味子: 敛肺止咳, 敛阴止汗。,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人参:甘温补肺,大扶元气,使元气振奋,肺气充足,腠理乃固而阴液不能外泄,则短气自汗诸症得解。,佐,生脉散,方解,人参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五味子味酸敛

11、肺止汗,三味同用,一补一润一敛,以补气为主,气足则能生津敛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气得充,则可复生,故曰“生脉”。,配伍特点,生脉散,本方为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 。,辨证要点,生脉散,运 用,临床应用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 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生脉散,参麦注射液; 10ml/支,4080ml/次+ 5% GS 500ml,ivgtt.,剂型改造,生脉散,生脉注射液。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等疾病属气阴两虚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

12、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本方与竹叶石膏汤均治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之证,两方如何区别运用?,现代运用,生脉散,玉 屏 风 散,1玉屏风散证治原理及配伍意义 2桂枝汤与玉屏风均可用于表虚自汗,二方证有何不同,玉屏风散,组成,防风一两(6g) 黄芪蜜炙 白术各二两(各12g),主治,表虚证,气虚基础见症:面色萎黄或萎白,四肢无力、短气、脉虚软益气实卫,表卫不固:自汗固表止汗 易感外邪,功用,益气固表止汗。,玉屏风散,君:黄芪甘温,内可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 臣:白术健脾益气,以土生金,与黄芪相须为用。 可大

13、大增强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使气 旺表实,则汗不外泄,邪不内侵。 佐:防风祛风,御风 如此配伍,邪正兼顾,扶正为主,兼以驱邪。,方解,补中有敛,敛中有散。,配伍特点,玉屏风散,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辨证要点,玉屏风散,若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加减变化,对于过敏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均可加减用之,现代运用,玉屏风散,第二节,补 血,目的与要求: 掌握:四物汤、归脾汤 熟悉:当归补血汤,第二节 补血,适应证,血虚证,第二节 补血,方药配伍方法 直接补血: 补血药 补气药 间接补血

14、补肾药 活血药 行气药:使补而不滞,补血剂,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补血行血之理。,组成,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四物汤,药量特点:重用熟地,轻用川芎(原方四味等分) 用 法:水煎服。宜空腹或饭前热服。,四物汤,主治,营血虚滞,(全身)血虚不荣: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妇科,冲任虚损,血行不利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血海空虚经水亏乏经少或者闭经,冲任不固胎动下血,漏下,补血调血,功用,四物汤,君,臣,白芍:养血益阴,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熟地:滋阴血,补肾填精,佐,四物汤,方解,归芍能够增强熟地的养血作用。而且

15、使得熟地补而不滞。,君,血滞: 川芎 赤芍 当归 熟地,月经不调:当归,偏虚:熟地 白芍 川芎,偏瘀:川芎 赤芍 熟地,腹痛: 白芍,偏虚:熟地 当归 川芎,偏瘀:川芎 当归 熟地,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 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配伍特点,四物汤,本方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辨证要点,四物汤,运 用,临床应用以面色无华、心悸头昏、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瘀血为主,+ 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 =桃红四物汤:具活血化瘀之功,主治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有血块、色紫暗者,以及跌打损伤、血瘀青紫肿痛等。,四物汤,纠正贫血 ;,药理研究,四物汤,抗血栓形成;,抗缺氧

16、;,抗自由基损伤(增强SOD的活力);,调节免疫作用;,雌激素样作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先兆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滞留、贫血、荨麻疹等属于营血虚滞者 。,现代运用,四物汤,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使用注意,四物汤,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1)血虚为什么会发热? (2)血虚为什么重用黄芪? (3)补气何以用黄芪而不用人参?,组成,黄芪 当归 (5:1),当归补血汤,药量特点:重用黄芪一两,轻用当归二钱, 两者比例为五比一。,血虚阳浮发热证。 主证:发热(证象白虎)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17、 妇人经期、产后血虚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或慢性病。,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阴不维阳阳无所附,浮越 肌表,血虚发热的机理 1.劳倦内伤阴血不足阴不维阳 2.急性大量失血气无所附阳气外越,发热,浮阳充斥脉道脉洪大,阳气外越而耗损脉虚,卫气外泄肌表失固津液外泄多伴汗出,白虎汤证与当归补血汤证区别 白虎汤证 当归补血汤 病机:气分热盛(实热) 血虚阳浮(虚热) 见证:烦渴冷饮 烦渴喜温饮 身大热大汗 身热无汗 脉洪大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补气生血,功用,当归补血汤,君,臣,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黄芪(重用):补气 生血(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 固表以挽回阳气(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

18、然一时顾里恐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 摄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当归补血汤,方解,用量特点: (1)血虚发热的基础方: 黄:归=5:1 (2)补血的基础方: 黄:归=3:1,本方为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运 用,临床应用以肌热,口渴喜热饮、面红,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妇女经期,或产后感冒发热头痛者,+ 葱白、豆豉、生姜、大枣 ;,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而又余毒未尽者,+ 银花、甘草 ;,当归补血汤,血虚气弱出血不止者,+ 煅龙骨、阿胶、山茱萸等 。,促进造血作用 ;,药理研究,当归补血汤,保护心

19、肌细胞作用;,抗缺氧 ;,抗自由基损伤;,调节免疫作用;,保肝作用。,功能性发热、各种失血后发热、产褥热、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疮疡久不收吸、术后创口愈合不良、牙龈出血、产后缺乳等属于血虚气弱者 。,现代运用,当归补血汤,阴虚潮热证忌用。,使用注意,当归补血汤,第三节,气血双补,目的与要求: 掌握:归脾汤 熟悉:八珍汤,归脾汤,正体类要,1归脾汤配伍特点。 2归脾汤木香之理 3试述黄芪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中的配伍意义。,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酸枣仁 当归 黄芪 远志 龙眼肉 甘草 木香 生姜 大枣,归脾汤,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20、趣记: 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仲,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归脾汤,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主治,病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及脾气虚脾不统血。,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用,归脾汤,君,臣,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 :补脾益气,气旺血生,佐,归脾汤,方解,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配伍特点,归脾汤,气血并补,重在补气 ,意在生血。黄芪配当

21、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本方病机重点是脾气亏虚还是心血暗耗?,本方难点,归脾汤,四物汤、逍遥散、归脾汤均为妇科调经常用方,临床如何区别运用?,本方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 。,辨证要点,归脾汤,运 用,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崩漏下血偏寒者,+ 艾叶炭、炮姜炭; 偏热者,+ 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 ;,归脾汤,皮下出血,+ 紫草,仙鹤草,重用大枣或+ 花生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失眠症、夜游症、癔病、心

22、脏神经官能症、记忆减退症、脑外伤后遗症等属于心脾气血两亏及脾不统血者 。,现代运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旨在补气升阳,升清降浊,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旨在心脾并补,气血同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等,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体倦及脾不统血之崩漏等,补气升阳,健脾养心,均为补益气血之剂,均用了参、芪、术、草等益气补脾之品,均能治疗脾胃气虚及脾不统血等证,同具有补气健脾之功,配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第四节,补 阴,目的与要求: 掌握:六味地黄丸 熟悉:一贯煎 了解:左归丸、大补阴丸,第四节 补阴,适应证,阴虚证(肝肾),第四节 补阴,方

23、药配伍方法 补阴药 补阴 清虚热药,调理功能药,肾 填精益髓药(温润)+利水药 肝 行气疏肝药 心 养心安神药 肺 宣肺止咳药 胃 和胃降逆药,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重点、难点: 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泄的配伍意义。,组成,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牡丹皮,六味地黄丸,药量特点:重用熟地八钱,次用山萸肉、淮山四钱, 轻用泽泻、丹皮、茯苓各三钱。,(趣记)两座高山一块地,茯苓泽泻牡丹皮,肝 肾 阴 虚,精髓不足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足跟作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虚热内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滑精、牙痛、小便淋沥、消渴,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六味地黄丸,主治,滋补

24、肝肾,功用,六味地黄丸,功用特点:“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本方证一派真阴不足之象,故治疗 着眼于培补真阴。,补养肝肾 兼能涩精,补益脾阴 兼能固肾,臣,君 熟地 滋阴补肾 (重用)填精补髓,山药,山茱萸,三补,利湿而泻肾浊 减熟地之滋腻,清泄虚热 制山萸之温涩,淡渗脾湿 制山药之粘腻,泽泻,茯苓,丹皮,三泻,佐,六味地黄丸,方解,配伍特点,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以泻助补;,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本方为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辨证要点,六味地黄丸,运 用,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虚火明显者,+ 知母、玄参、黄柏;,

25、兼脾虚气滞者,+ 白术、砂仁、陈皮。,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 (1)消渴:+补阴药 +补气药+活血药 (2)头昏头痛(阴虚阳亢) 高血压+首乌、钩藤、天麻、菊花 伴动脉硬化+丹参、葛根,(3)痴病、记忆力减退(脑失髓养): +填精补髓药(血肉有情之品)+开窍化浊药 +活血药+通络药 (4)遗精、滑精(虚火扰动精室) +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 +收涩药(芡实、金樱子等),加减变化,阴虚而火旺盛者,+ 知母、玄、黄柏=知柏地黄丸;,肝肾阴虚兼两眼昏花、视物不明者,+ 枸杞、菊花=杞菊地黄丸; 兼肾不纳气、气喘呃逆者,+五味子=气味都气丸(用于支气管哮喘肾不纳气型); 兼肺肾阴虚咳嗽者,+麦冬、五味

26、子=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药理研究,六味地黄丸,抗基因突变 ;,保护肝肾功能;,降血糖作用;,降血脂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降血压作用;,抗肿瘤作用;,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作用;,增强机体对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作用;,促进性腺发育; ,高血压病、高血脂病、糖尿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更年期综合征、排卵性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黄褐斑、脱发、早衰、小儿发育迟缓等属于肾阴亏损者。,现代运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组成,熟地 龟板 黄柏 知母 猪脊髓 (盐、蜂蜜),大补阴丸,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七十

27、丸,空心盐白汤送下。,大补阴丸,肝肾阴虚,虚火内生: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痛 火旺 虚火上炎:灼肺: 咳嗽咯血, 扰心:心烦易怒 舌红少苔, 尺脉数而有力,大补阴丸,主治,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功用,大补阴丸,君,臣,知母:清润肺金,滋清肾水,黄柏:泻相火以坚阴,熟地、龟版:滋阴潜阳,壮水制火 “培其本”,佐使 猪脊髓、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龟版以滋阴, 蜂蜜:调和药性,又能制黄柏苦燥,大补阴丸,方解,“清其源”,佐 盐:引药直达病所(引经药),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相兼顾;,配伍特点,大补阴丸,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本方为滋阴降火的基础方。,辨证要点,大补阴丸,运

28、 用,临床应用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阴虚较重者,+ 天冬、麦冬 ;,大补阴丸,咯血、吐血者,+ 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 ;,阴虚盗汗者,+ 地骨皮 ;,遗精者,+ 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 。,肺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盆腔结核、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属于阴虚火旺者。,现代运用,大补阴丸,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使用注意,大补阴丸,附方 虎潜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三补配三泻,寓泻于补,重在滋阴补肾,兼补肝脾,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偏于补肾养阴,降火清热之力不足,三补配大队补肾填精之品,纯甘壮水,纯补无泻,补力较

29、峻,“育阴涵阳”,肾阴不足,虚热内生之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燥咽干等,真阴不足,相火妄动之骨蒸潮热、咳嗽咳血、足膝热痛等,滋补肝肾,滋阴降火,均为滋阴补肾之剂,均用了熟地,均可治疗肾阴亏虚、虚热内扰之证,同具有滋补肾阴、清降虚火之功,配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一贯煎(常用方),续名医类案,典型意义: 开创了滋阴疏肝之法的先河。,组成,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 枸杞 川楝子,一贯煎,肝气郁滞胸脘胁痛,疝气瘕聚 肝火犯胃吞酸吐苦, 阴虚火旺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一贯煎,主治,肝肾阴虚,滋阴疏肝,功用,一贯煎,君,臣,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养血滋阴柔肝,生地(重用):滋阴养血

30、,补益肝肾,“滋水涵水”,佐金制木、培土抑木,一贯煎,方解,滋养肺胃,养阴生津,佐 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 是全方滋而不腻,(1)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肝阴不足证,采取滋水涵木、佐金制木、培土抑木三法。 (2)大队养阴药配少量行气药,既体用并调,又补而不滞。,配伍特点,一贯煎,逍遥散,一贯煎,疏肝理气之品配伍养血和营及健脾助运药,疏肝健脾养血作用较强,滋养肝肾之品配伍疏肝理气药,滋养肝肾作用较强,肝郁血虚脾弱之胁痛头痛、体倦食少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肝肾阴虚、肝气郁滞之胁痛,并见吞酸吐苦等肝气犯胃之症,健脾养血,滋养肝肾,均能治疗肝郁气滞、肝气不舒之两胁作痛,均用了当归,均具有疏肝理气之功,配

31、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本方为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辨证要点,一贯煎,运 用,临床应用以脘胁疼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大便秘结,+ 瓜蒌仁 ;,一贯煎,痰多,+ 川贝母 ;,有虚热或汗多,+ 地骨皮 ;,舌红而干,阴亏过甚,+ 石斛 ;,胁胀痛,按之硬,+ 鳖甲 ;,加减变化,烦热而渴,+ 知母、石膏 ;,一贯煎,两足痿软,+ 牛膝、薏苡仁 ;,腹痛,+ 芍药、甘草 ;,不寐,+ 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 。,保肝作用 ;,药理研究,一贯煎,抗溃疡作用;,抗疲劳、抗缺氧作用;,抗炎作用;,镇静、镇痛作用。,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早期肝

32、硬化、消化性溃疡、胁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属于阴虚肝郁者 。,现代运用,一贯煎,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使用注意,一贯煎,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百合一钱半 生地黄二钱 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 芍药炒 甘草各一钱 贝母 麦冬各一钱半 桔梗 玄参各八分 【用法】 水煎服(原方未著用法)。,百合固金汤,组成,方歌: 百合固金用增液,四物去芎贝草桔。 趣记: 弟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地地麦草药,百元桔归母),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金水相生) 肺失清肃:咳嗽气喘; 灼伤肺络:痰中带血; 灼伤津液:咽喉燥痛;手足心热, 骨蒸盗汗,舌红少苔, 脉细数。,百合固金汤,主治

33、,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病机】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 【治法】滋养肺肾,化痰止咳。,君:百合养阴而润肺,清热而保肺, 止咳而宁肺 生地黄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熟地黄滋阴养血,补肾填精 臣: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滋清 并施,金水 并补,方解,百合固金汤,佐:白芍、当归身 滋阴养血,使肝木柔顺,以防木火刑金。 当归治咳逆上气。 增强君臣滋阴使补而不滞。,贝母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化痰利咽,并载药上行。 使: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 化痰散结; 调和诸药。, 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尤以润肺止咳为主。 滋养之中 ,

34、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标本兼顾,但以治本为主。,百合固金汤,配伍特点,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百合固金汤,辨证要点,运 用,若痰稠难咯,加栝楼仁、桑白皮、花粉以清润化痰; 若虚火较重,加知母、丹皮; 若咳血甚者,加侧柏叶、仙鹤草、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若治肺结核,可加白芨、百部、夏枯草之类。,百合固金汤,加减变化,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自发性气胸等属于肺肾阴虚者,百合固金汤,现代运用,4、类方比较: 重在滋阴清热而解毒利咽,兼以清散祛邪 。主治 养阴清 肺肾阴虚,内有蕴热,复感疫毒,热毒熏蒸咽喉 肺汤 之白喉证。临证以喉间起白膜斑点,不易擦去, 咽喉肿痛,

35、鼻干唇燥 ,舌红脉数等见证为特征。 均有滋阴补肾润肺,清降虚火之功效。用治肺肾 阴虚,虚火上扰之证。 滋肾阴,降虚火之力较强,并能化痰止咳,体现 “金水相生”法。多用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百合固 灼伤肺络之咳嗽痰血证。临证以咳嗽,痰中带 金汤 血,咽喉燥痛,眩晕,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等见证为特征。,第五节 补阳,适应证,阳虚证,第五节 补阳,方药配伍方法 补阳药 补阳 补阴药 利水渗湿活血药,肾气丸,金匮要略,重点、难点: 肾气丸阴中求阳的配伍意义,组成,桂枝 附子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丹皮 干地黄,肾气丸,药量特点:重用地黄八两,轻用桂枝、附子各一两。,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

36、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肾气丸,肾气丸,主治,肾气不足,下焦失于温养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脚气,转胞,痰饮,消渴,固摄无力小便反多,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弱。,病机:肾阳不足,气化乏力,水湿壅滞,【痰饮、脚气、消渴、转胞的病机】,以上四个病证的总病机是: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失调所致。,脚气:水停少腹,则少腹不仁;注于脚下,则脚肿不 能履地而成脚气。 痰饮:水湿停滞,上泛为痰饮。 消渴:肾阳虚不能蒸腾津液上承则口渴,肾虚不摄纳 水饮,则饮一斗,小便亦一斗。 转胞:肾阳虚而膀胱气化不行,致使尿液蓄于膀胱的 小便不利。,补肾助阳,功用,肾气丸,本方为补肾助阳的方剂,但方中补阴药与补阳药的比例却为8:1。想一想,为什么方中补阴药的用量会大于补阳药?,肾气丸,WHY?,君,臣,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脾, 益精血,桂枝:温通阳气,化气行水,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佐,肾气丸,方解,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制约温燥,“少火生气”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生阳长,补中寓泻,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配伍特点,肾气丸,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 ,鼓舞肾气;,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辨证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