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_第1页
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_第2页
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_第3页
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库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摘要:民族文化是一种优势资源,通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可以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的政策实践和存在的困难,对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既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又是推动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通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把民族文化优势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资源,既可以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

2、一、云南民族文化的禀赋特性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37%,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边疆省份,民族文化具备优异的禀赋特性:一是多样性。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服装服饰、饮食医药、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节日庆典等民族文化,构成彩云之南特有的魅力。二是稀缺性。云南有15个特有民族,聚居村镇的文化、历史、景观和风貌等成为国内独有的稀缺资源。三是独特性。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民居风格和建筑艺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有较大差异。四是不可再生性。

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将会提速,各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遭到外来文化破坏,原生文化将失不复得。 依托云南民族文化的优异禀赋特性,发挥民族地区村镇自然风光优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优势,把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实践 201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公路沿线,城镇周边,景区周围,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做好示范”的选点原则,按照每村150万元的补助标准(云南省民族宗教委补助100万元,云南省旅发展委补助50万

4、元),20132015年共安排2.25亿元,整合资金超过15亿元,实施了15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为云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取得的成效:一是推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中绿化、美化、亮化村内街道,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治脏乱差,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途径。推动了农业从生产传统产品向名优新特产品转变,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全州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通过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就地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农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尝到了甜头、得

5、到了实惠、增强了致富意识。旅游业逐步成为农村一、二产业外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水平。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广大农民开拓了眼界,激发了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村镇建设规划水平低。村镇建设规划主要由乡级负责编制,由于乡镇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经费缺少,导致规划水平较低,民居(或民宿)特色不够,满足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文山州丘北县仙人洞彝族村,地处普者黑核心景区,山清水秀,乡村旅游条件极佳,县乡两级专门成立了民居办,设计了10套彝族风格的民居

6、改造图,但在实践中,彝族群众一套都没有采用,而是自己钻研改建了一批游客喜欢的特色民居。二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云南省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富集,但景区道路等级低、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接待服务能力弱,导致建设资金需要量较大,仅靠政府投入项目资金无法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三是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够。云南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乡村旅游与文化产品开发脱节,民族特色文化表现不足,乡村旅游仅停留在初级层次的农家体验上,缺乏创新和深度,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四是缺乏乡村旅游人才。乡村旅游服务涉及吃、住、行、游

7、、购、娱等多方面,旅游需求千差万别,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尚需时日。五是管理难度较大。云南省乡村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属于旅游管理范畴,但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权限责任,加上乡村旅游是活态管理,涉及村内或景区内群众,政府行政执法难度大,企业经营管理困难多。六是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投入较少,没有形成长效全方位的宣传机制和横向纵向的网络体系,云南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网建设,提高旅游通达能力和保障能力。二是实现多规合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平台、民族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为抓手,整合民宗、财政、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项目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共同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浓郁的高品质特色旅游村镇。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完善的投融资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以特许经营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特色旅游开发,培育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受益的良性发展机制。四是小而精。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不宜求大求全,只宜小而精,由小见大,由小见美,由小见奇,充分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