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_第1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_第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_第3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_第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题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求知好学篇(1)学贵有恒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观此二者,则

2、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注释】壅(y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芒芒:疲倦。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驽马徐行弗间 (缓慢) B他人莫及也 (比得上)C其子趋往视之 (催促) D自矜功效也 (夸耀)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而力疲气竭思而不学则殆B灌溉以时耳固以怪之矣C凡人于初植者张良曰:“长于臣。”D苗则槁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3分)(2)捷行九十里而止

3、,不可谓已至。(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祖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俟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注释:耽:沉迷,这里引申为非常喜欢。属:写作。(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俟父母寝后_ 以衣被蔽塞窗户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3)选文中祖莹的_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参考答案:10.

4、答案:(1)等待 (2)用。 评分:共2分。答案:(1)祖莹担心透漏光亮,被家里人发觉。(2)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评分:共4分。答案:惜时如金(或奋发努力)。评分:意思对即可,共1分。(3)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注】 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 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5、_3、指出下列各项中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鞭数十,驱之别院。B、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C、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D、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4、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2分)答案:1.(2分)(1)慢 (2)看2.(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3、D (2分)4.(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4)王充求学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6、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 师事扶风班彪( )一见辄能诵忆( ) 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2、翻译句子。好博览而不守章句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参考答案:1。迁居拜-为师就终于2。(王冲)喜欢广泛的阅读,并且不墨守世俗阅读的习惯。3。A二、勤政爱民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

7、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A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2) 以人为镜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

8、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注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给羽葆鼓吹: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上遣使者问讯(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悉辞不受 ( )上思徵不已 ( )2用“”标出下面句中朗读时的停顿(各一处)。2郑 文 贞 公 魏 征 寝 疾 ,上

9、遣 使 者 问 讯。3翻译下列句子4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4唐太宗对魏徵的厚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述。1讯:问复:又辞:推辞已:停止2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3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他,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更替。4第一,派人问讯,赐以药饵;第二,派人留宿,闻其动静;第三,携太子探视,将公主嫁给其子;第四,命群臣奔丧,加以厚葬;第五,望灵痛哭,亲撰碑文。(3)李惠拷皮宋郑克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

10、,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注释】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同释重担 释:_ (2)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 咸:_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 B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C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 D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由是吏人|莫敢欺犯。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

11、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2分)_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2分)(1)李惠:_ (2)负薪者:_5.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_ (2分)参考答案:1放下(1分);都,全 (1分)。(本题2分)2.C(本题2分)3.用拷打羊皮的办法,羊皮粘盐,拷打即落下,知其主人。(本题2分)4. 李惠:聪明机智(1分) ;负薪者:贪图小利(1分)。(本题2分)5.遇事要多思考,多联系,用智慧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方法。(本题2分)(我们不能巧取豪夺,见利忘义,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想的也得不到;掌权为官者在事实弄清楚前,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当事人,要有心明眼亮、明察秋毫

12、的素质。)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工之侨献琴阅读训练附答案工之侨献琴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弦而鼓之 ( ) 作断纹焉( )易之以百金( ) 莫不然矣( )15、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弦而鼓之 ( ) 还之 ( )易之以百金( ) 工之侨闻之( )16、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悲

13、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译文:_1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寓意:_答案:14、弹 花纹 交换、 买 这样 15、琴 工之侨 琴 这件事 16、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7、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路。齐宣王好射齐宜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宜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注释选自吕氏春秋壅塞。石:弓的强度的计量单位。引:拉。中关:把弓拉弯一半。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句式

14、与“以示左右”相同的两项( )A必以分人 B孔人云“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选出下列句中“其”与“其孰能用是”一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其如土石何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D公问其故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尝所用,不过三石 B以示左右C先帝不以臣卑鄙 D臣不胜受恩感激4翻译句子。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5.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AD(A省略句,“必以(之)分人” B宾语前置句,“有何陋?” C定语后置句,“千里之马” D省略句,“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B(A其,第三人称人

15、代词,他的; B放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C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D代词,其中的) 3B(A不超过 B周围的人 C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D感动奋发) 4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 5一方面说明齐宣王盲目自大,自欺欺人,另一方面说明群臣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翻译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把(他用过的弓)给群臣看,群臣就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说:“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宜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然而(他)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岂不是可悲的吗?三、事理探究:(1) 解铃还需系铃

16、人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宋惠洪林间集)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1)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 少:_(2)独法眼禅师深奇之 奇:_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泰 钦 适 至 法 眼 举 前 语 问 之泰钦 曰 大 众 何 不 道 系 者 解 得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洁的话表述出来。(2分)_参考答案:1.(1分)(1)小时候;(2)以为奇2.(2分)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

17、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每断对1处齐宣王好射阅读答案及翻译(2)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注释:选自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须:等待。1、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4分)(1)两虎方且食牛 (2)卞庄子以为然(3)馆竖子止之 (4)有顷,两虎果斗2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两 虎 方 且 食 牛 食 甘 必 争 争 则

18、必 斗 斗 则 大 者 伤 小者 死3、翻译句子。(2分)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可从人和动物两个角度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1、正 代词,“这样”; 阻止 过了一会儿2、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3、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两虎的名声。4、如: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译文 :卞庄子要刺杀老虎。旅馆的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只牛。吃得香甜时一定要争起来。一争必定要拼斗,一拼斗就会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从受伤的老虎下手

19、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双虎的名声。”卞庄子以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了起来,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卞庄子就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果然获得杀双虎的功效。(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注释选自新序杂事。作者刘向。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著春秋谷粱传,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魏文侯:名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反裘:反穿着皮袄。古人穿皮袄的习惯本是毛向外的,此人却反来,毛朝里,皮朝外。负刍:背着柴草。负,背。刍,喂牲口的草。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0、胡为反裘而负刍?毛无所恃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2翻译句子见路人反裘而负刍。译文: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译文:3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胡为反裘而负刍吾恂恂而起,视其缶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它可用成语概括。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5你认为路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参考答案:1什么,疑问代词; 依赖 你,代词; 如果,连词。2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身上背着柴草。你不知道它的皮磨坏了,那毛也就没有地方附着了吗?3A表顺承 B表顺承 C表修饰 D表修饰4世界上的事物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任何事物不能失去了它的存在基础 皮之

21、不存,毛将焉附 可以联想到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及人类某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保护环境的举措。 5略(言之有理即可)。译文魏文侯外出游览,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身上背着柴草口(魏文侯)问道:“(你)为什么反穿皮袄背柴草呢?”(那人)答道:“我爱惜皮袄上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它的皮磨坏了,那毛也就没有地方附着了吗?”(4)阅读义犬,完成第7072题(9分)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

22、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潞安:县名。郡关:州府。扫橐:扫,清理。橐,钱袋。冲循:交通要道。7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既走,则又从之(已经)(2)犬始奔去 (离开)(3)返客疾驰 (快速) (4)金亡其半(丢失)7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答: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7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

23、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答: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答出两点即可)【翻译】山西潞安地方的某甲,父亲被人诬陷关在牢房里,快要死了,倾家荡产,把所有的积蓄 都拿了出来,一共才百把两银子,准备拿到府里去打通关节,说个人情。骑着骡子出了门,家里养的那只黑狗就跟着他走。(某甲)大声喝退了它,等到他一走,那只狗又跟着来了。鞭它赶它,它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某下了马,走到路旁小便。小便完了,拿起石头来打狗,狗才跑开;某一走,狗突然又来了,咬着骡子 的尾巴。某大发脾气,用鞭子打它,它大叫不止。忽然跳到前面,愤怒地咬了骡子的脑袋

24、,好象硬要挡住骡子的去路似的。某以为不是个吉祥的兆头,更加发着脾气,勒转马就去追逐它。看到狗已经走得很远了,才勒转辔头飞跑,到达府城时已经快黑了。等他来摸系在腰间的袋子时,银子已丢了一半,急得汗如雨下,魂飞魄 散。一夜翻来覆去,没有入睡。忽然想起狗的狂吠乱咬,一定是有原故的。等到城门一开,便离开了府城,仔细地观察了来的道路。自己又在心里划算,这是通往南北的大道,来往的行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丢了的银子哪还能在那里呢?犹犹豫豫地走到昨天下马的地方,看到狗死在草丛里,身上的毛全都被汗湿透了。提起它的耳 朵来看,那一包银子分明还在那里。某甲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买了一口棺材埋葬了它,人们都呼作“义犬冢”。【

25、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微信公众号:yuedudaan】(5)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

26、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释】 三晋之兵:这里指魏军。 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的方法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军遭到失败。 斫:音zhu,砍。 白:使露出白木。【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_ 去韩而归 去:_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_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_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分)_ 我固知齐军怯,入

27、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3分)_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3分)_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用自己的话分条回答。(4分)_【参考答案】1. 率兵 离开 向西进军 约定 (每空1分)2. 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因”1分,大意1分) 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逃跑的人就过半了。(“固”、“亡”各1分,大意1分) 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的字,就点火照亮树上的字。(“书”(字)、“烛”(照)各1分,大意1分)3.(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

28、。(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每条2分3. (2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三、传统美德篇(1)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铛(chn):平底浅锅。贮录:储存,收存。遗(wi):给予。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未展:来不及。军人:这里指官军。【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母好食

29、铛底焦饭( )袁府君即日便征( )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全文翻译】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参考答案】吃 出征每次煮饭,(陈遗)就把

30、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2)阅读祁奚请老,完成第12题(4分)祁奚请老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注释】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晋君:指晋悼公。解狐:晋国大夫。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午:祁午,祁奚之子。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C

31、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D)(2分)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翻译】晋国大夫祈奚老了,晋国的君主问他:“谁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啊?”祈奚回答说:“解狐可以。”君主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祈奚)回答说:“君上问的是(谁)可以,而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因此晋国的君主举荐解狐接任。后来君主又问(祈奚):“谁可以担任国尉一职?”祈奚回答说:“午可以”。君主说:“(午)不是你儿子吗?”(祈奚)回答说:“君上问的是(谁)可以,而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这篇文章是赞扬祈奚的,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荐人唯贤,一心为国的高尚品

32、质。)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姥(m):老妇。篚(fi):圆形竹筐。真草:楷书,草书。抗:抗衡,相当。耽:沉溺,沉迷

3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

34、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