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竞争产品病理生理学理论大纲(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一、前言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从功能和代谢变化上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病理机制,科学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医学生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可以掌握疾病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医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本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耳鼻喉科、妇产科、急诊医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法医学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大纲使用中的有
2、关问题解释如下:每章由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理解(在掌握内容下画实线,在熟悉内容下画虚线,理解内容不作标记以便区分)。在保证教学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重点内容,介绍一般内容。总共三个教学参考小时:52小时(理论)。第四册教材: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金惠明,第6版,2004年1月。体第一章是情绪理论教学目的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和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和疾病与疾病的区别。(二)熟悉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及其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病理生理
3、学的任务、地位和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3)了解病理生理学的简史和前景。3.教学内容(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1 .研究疾病的原因和状况;2.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3.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功能、代谢和机制的变化。(二)病理生理学内容:1疾病介绍(概述);2.基本病理过程;3每个系统的病理生理学。(3)病理生理学性质: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验学科,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医学理论课程。(4)病理生理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病理生
4、理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简史。第二章疾病介绍教学目的熟悉健康、疾病和脑死亡的概念,了解病因和发病的一般规律。二,教学要求(a)掌握疾病和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脑死亡的概念和判断脑死亡的标准。(二)熟悉疾病的病因、病情和病因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3.教学内容健康和疾病的概念(2)病因1.疾病原因:生物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2疾病发生的条件:概念。(3)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的概念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损伤和抗损伤反应;(2)因果交替;(3)局部性和整体性。(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和分
5、子机制(四)疾病的转归1康复: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2死亡:当前的死亡概念:心跳和呼吸的永久停止。脑死亡的概念和判断脑死亡的标准。Chapt掌握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影响。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体液变化和各类水钠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特征;水肿的概念;水肿的基本机制。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及其对身体,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二)熟悉水和钠代谢紊乱的分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因,体液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反常酸尿和异常碱性尿与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的关系:血钾浓度与人体钾含量的关系:补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同类型水肿的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3)了解水和钠的正常代谢和
6、调节;各种脱水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正常钾代谢的特点和生理功能;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3.教学内容(a)水和钠代谢紊乱1正常水和钠代谢:正常人体体液的体积和分布及影响因素:电解质在体液中的含量和分布;熟悉水和电解质的吸入和排出;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口渴、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和心钠素的功能和调节。2水和钠代谢紊乱的分类3低钠血症(1)低钠血症伴低血容量低渗透脱水:概念、原因和机制及其对身体的影响;(2)高容量低钠血症水中毒:概念、原因、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3)等容低钠血症的概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异常分泌综合征,其原因和机制,及其对身体的影响。4高钠血症(1)低血容
7、量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2)高钠血症伴高容量概念,熟悉原因和机制,及其对身体的影响;(3)等容高钠血症概念,熟悉病因和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5水肿(1)水肿和积水的概念,以及水肿的分类(2)水肿的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平衡的影响因素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水肿的原因和机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肿的原因和机制;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水肿的原因和机制;淋巴回流障碍:水肿的原因和机制。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和水滞留;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因和机制:近曲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远曲小管和收集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3)水肿的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8、渗出、渗漏、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和隐性水肿的概念和机制。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和肝性水肿的分布特点及机制。(2)钾代谢紊乱1正常钾代谢:体内钾分布和钾平衡调节;钾的生理功能。2低钾血症和缺钾:(1)概念、原因和机制(2)对机体的影响异常膜电位相关障碍对心脏的影响: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的影响,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与细胞代谢紊乱相关的损伤:骨骼肌损伤和肾脏损伤;对酸碱平衡的影响。3高钾血症:(1)概念,熟悉原因和机理(2)对机体的影响:对心肌的影响: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的影响。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对骨骼肌的影响:兴奋
9、性先升高后降低;对酸碱平衡的影响;(3)防治钾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三)镁代谢紊乱(自学)(四)钙磷代谢紊乱(自学)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教学目的掌握简单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发病机制(a)掌握四种简单酸碱失衡的概念、特征、原因和机制;四种简单酸碱失衡代谢调节和酸碱平衡主要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二)熟悉酸碱的概念;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和特点;酸碱平衡主要指标(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等)的含义、正常值、病理变化及意义。);混合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临床上混合酸碱紊乱的可能类型。(3)了解体内酸碱物质的种类和来源;四种酸碱失衡的
10、防治原则;利用预期补偿值正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3.教学内容(一)酸碱的概念和酸碱物质的来源(二)酸碱平衡的调整1血液缓冲作用:特别是碳酸氢盐缓冲对的作用;2.肺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3.组织细胞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3)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血液酸碱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实际碳酸氢盐、剩余碱、缓冲碱、阴离子间隙。(4)简单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概念(1)原因和机制;(2)分类:代谢性酸中毒伴银增高。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3)机体补偿调整:(1)血液的缓冲作用;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呼吸补偿;肾脏代偿;酸碱平衡指数的变化;(4)对机
11、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骨骼系统的变化;(5)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呼吸性酸中毒:概念(1)原因和机制;(2)分类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慢性呼吸性酸中毒;(3)机体补偿调整: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和缓冲;肾脏代偿;酸碱平衡指数的变化;(4)对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5)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3代谢性碱中毒:概念(1)原因和机制;(2)分类盐水反应性碱中毒;耐盐性碱中毒;(3)机体补偿调整:(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血液缓冲液和缓冲液代偿调节;肺的代偿调节;肾脏的代偿调节;酸碱平衡指数的变化(4)对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血红蛋白氧解离曲
12、线向左移动;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低钾血症;(5)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4呼吸性碱中毒:概念(1)原因和机制;(2)分类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3)机体补偿调整:(1)细胞内和细胞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肾脏的代偿调节;酸碱平衡指数的变化(4)对机体的影响;(5)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5)混合酸碱平衡紊乱1双酸碱失衡;2.三重酸碱位错。(六)酸碱平衡紊乱及其病理生理基础的分析和判断第五章缺氧教学目的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和特点,了解和熟悉缺氧时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缺氧、低渗缺氧、血液缺氧、循环缺氧和组织缺氧的概念;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和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种
13、类型缺氧的特点(血氧和皮肤粘膜的变化)。(2)熟悉常用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饱和度、动静脉间血氧含量差异)的意义;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及组织和细胞的代偿反应;缺氧时血液系统的变化。(三)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氧疗原理。3.教学内容(一)缺氧的概念(2)常用血氧指标:1氧气分压;2血氧容量;3血氧含量;4血氧饱和度;5氧离解曲线及其影响因素。(3)缺氧类型和血氧变化特征1低血压缺氧:概念、常见原因及机制;2 .血液缺氧:概念、常见原因和机制;3循环缺氧:概念、常见原因和机制;4.组织缺氧:概念、常见原因和机制;不同类型缺氧时血氧变化特征:肤色变化的特征。(4
14、)缺氧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1呼吸系统的变化;2.流通体制的变化;3.血液系统的变化;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5.组织细胞的变化。(5)氧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第六章发烧教学目的掌握发热的原因和机理;熟悉发热的时间阶段和热代谢特点,身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治疗原则。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发热的概念和过热的区别;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机制:热原信号进入中心的可能途径,以及发热中心的调节介质。(二)熟悉发热期间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发热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热代谢的特征、机制和表现。(3)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发热的意义;发热的防治原则。3.教学内容(一)发热的概念,过热和发热的区别(二)发热的
15、原因和机制1发热激活剂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内源性热原的概念和类型、主要功能、产生和释放以及进入中心的途径。3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4加热中心调节介质:(1)阳性调节介质:钠/钙,环腺苷酸,CRH,no;(2)负调节介质:AVP,-MSH,膜联蛋白A1(脂蛋白-1)5.体温调节方式和发烧时间。(3)发热时代谢和功能的变化1物质代谢的变化;2生理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功能的变化;3防御功能变化。(4)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第七章异常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自学)教学目的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主要途径;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和疾病的防治。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主要途径。(2)熟悉正常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关系(受体异常与疾病、G蛋白异常与疾病、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3)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和疾病的防治。3.教学内容(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2.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3.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2)异常信号转导的原因和机制1.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2.异常信号转导的发生。(二)细胞信号转导障碍和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洁净仪表施工方案
- 定制化服务市场渗透率-全面剖析
- 机器人大堂经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互联网证券社区互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光储材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花海花卉销售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生产企业电气车间三级教育
- 中国金属密封件制造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功能光波导调制器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国内外化工发展情况及安全形势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