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1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2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3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贾淑善(此文在2003年10月丹东市普教研究会语文第八届年会上评为一等奖) 人文性,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指向人自身的完善,关注和追求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意志等方面。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无疑更具有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理应弘扬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使其充满鲜活的人文气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识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美 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语言,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历史久远。汉语语音响亮悦耳,语汇丰富多彩,表意准确,语法简明,其抑扬顿挫的特质曾孕育了唐诗宋词,使之成为中

2、国文学中璀璨的明珠。汉字被誉为“第五大文明”,它是中华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是凝聚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启发创造力的无穷“因子”,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高效工具,是唯一能成为书法艺术的文字。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为要义,无疑要科学地认识母语、认识汉字,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祖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美。有人把朗读看做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是不无道理的。二、重视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介绍和解相关

3、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曲文学中蕴涵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括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会认识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4、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上午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素、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扼好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语文教材中反映的儒家思想,其中“天人和一”、“知行和一”、“内贤外王”、“修齐治平”、“尊师重道”等观念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5、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迈气概则更能陶冶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发领优秀人物中蕴涵的精神内涵,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四、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见诸行动,做好榜样。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和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拒绝毒品: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洪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爱党爱国。 若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