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号学号姓名实验台号实验报告分数1(组长):L162(组员):3(组员):没有不写没有不写实验项目离散系统模型的生成与转换【实验时间】2015年5月3日【实验地点】课外【实验目的】1、学会利用MATLAB实现离散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生成2、学会利用MATLAB将连续系统离散化【实验设备与软件】1、MATLAB/Simulink软件2、计算机一台【实验原理】1、离散系统模型的生成及转化离散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生成:命令格式 sys=tf(num,den,Ts)离散系统zpk传递函数模型的生成:命令格式 sys=zpk(z,p,k,Ts)2、线性系统连续离散和离散连续的转化3、基于Simulink模型
2、的离散化在MATLAB中定义离散系统模型已知一线性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和采样周期,试采用零阶保持器先将其离散化后连续化,并编程实现连续状态空间模型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相互转换已知混合系统模型,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通过编程得到其离散传递函数模型2、实验方法根据实验内容要求,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计算出来,并作比较。用到公式如下: G1,H1=c2d(A,B,T)-将连续状态方程转换成离散的状态方程A2,B2,C2,D2=d2cm(G2,H2,C2,D2,T,ZOH) -将离散状态方程转换成一种连续的状态方程G2,H2,C2,D2=c2dm(A,B,C,D,T,ZOH) -将连续状态方
3、程转换成离散的状态方程A,B,C,D=zp2ss(z,p,k) -将离散状态方程转换成连续的状态方程sys=zpk(z,p,k,Ts)sys=tf(num,den, Ts)基于simulink模型的离散化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相应的连续模型,通过下面的函数将连续模型离散化:G,H,Cd,Dd=dilinmod(.mdl,Ts)-采用默认的工作点,对混杂系统进行线性化并得到离散系统模型G,H,Cd,Dd=dilinmod(.mdl,Ts,x,u)-采用指定的工作点,对混杂系统进行线性化并得到离散模型所谓混合系统模型系指系统模型中既有连续环节也有离散环节的较复杂系统。实验内容:1、在MATL
4、AB中定义离散系统模型(1)已知离散系统传递函数为G(s)= 2z2+6z+4z3+12z2+47z+60采样周期为0.1s,试在MATLAB中定义该模型。在命令窗口中输入代码,的结果如下:(2)已知离散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为:-1,-2,极点为-3,-4,-5,比例增益为2,采样周期为0.1s,试在MATLAB中定义该模型。2、已知一线性连续系统传递函数为G(s)= 2s2+6s+4s3+12s2+47s+60。取采样周期为00.5s,(1)试采用零阶保持器先将其离散化,然后将其连续化,并手算验证结果。离散化:由公式x(k+1)=(G-Hc)x(k)+Hr(k)算出(2)试先将连续系统转换为状
5、态空间形式,然后编程将实现连续状态空间模型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已知混合系统模型如下,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通过编程得到其离散传递函数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通过编程得到其离散传递函数模型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 G,H,Cd,Dd=dlinmod(shiyan4_3,0.1)警告: Using a default value of 0.2 for maximum step size. The simulation step size will be equal to or less than this value. You can disablethis diagn
6、ostic by setting Automatic solver parameter selection diagnostic to none in the Diagnostics page of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dialog In dlinmod at 195 G = 0.5320 -0.3729 0 0.1492 0.0746 0.9794 0 0.0082 0 -0.3167 0.0498 0 0 -0.0228 0.0317 1.0000H = 0 0 0.0317 0.0023【实验结论与总结】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利用 离散系统传递函数模型sys=zpk(z,p,k,Ts),实现传递函数模型与zpk传递函数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要知道如何使连续状态与离散状态之间的转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