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16日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技术; (2) 理解消息序列,完成各网元模块划分和各个网元模块的状态机; (3) 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术; (4) 掌握消息格式,完成数据存储结构; (5) 根据以上基础,设计EPBU和EPBA详细流程图; (6) 分别完成中继模式EPBU和EPBA两条消息的解码和编码工作,并且通 过
2、实验验证。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算法的理解和设计; (2)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的概要设计; (3)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的详细设计; (4) 分布式移动管理路由优化数据区的建立。 三、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完成的内容完成时间1选择课题,并收集相关资料2012年11月-2012年12月2对资料进行分析,准备必要的知识2012年12月-2013年1月3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得出设计方案2013年1月-2013年2月4中期报告2013年2月-2013年3月5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2013年3月-2013年4月6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设计说明书定稿2013年4
3、月-2013年5月7准备答辩2012年5月25日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Gundavelli.S, Leung.K, Devarapalli.V, Chowdhury.Kand B. Patil. Proxy Mobile IPv6 . RFC5213 August 2008 2 Xue.K,Hong.P,And McAann.P. Routing optimization in DMM.DMM. June29 2013 3 D. Johnson, C. Perkins and J. Arkko. Mobility Support in Mobile IPv6, RFC 3775,
4、June 2004 4 3GPP2 TSG-X, CDMA2000 Wireless IP Network Standard: Introduction,X.S0011-001- D v2.0, 2008 5 Perkins. C, Johnson.D, and J. Arkko. Mobility Support in IPv6 .RFC6275 July 2011 6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 孟田革. 移动 IP 分布式路由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6 8 李晓辉,顾华玺,党岚君. 移动IP技术与网络移动性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9 Q
5、ing Li, Tatuya Jinmei, Keiichi Shima. IPv6详解卷2:高级协议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0 谭浩强. C程序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评阅表学号 姓名 专业 毕业设计题目: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 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选题1.是否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2.难度、份量是否适当;3.是否与生产、科研、社会等实际相结合。能力1.是否有查阅文献、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2.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是否具备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4.是
6、否具备一定的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5.工科是否有经济分析能力。设计质量1.立论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合理;实验是否正确,设计、计算、分析处理是否科学;技术用语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统一,图表图纸是否完备、整洁、正确,引文是否规范;2.文字是否通顺,有无观点提炼,综合概括能力如何;3.有无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有无创新之处。综合评 价评阅人: 年 月 日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设计鉴定意见学号: 姓名: 专业: 毕业设计说明书 31 页 图 表 23 张设计题目: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 内容提要:分布式移动的管理方式在本地上完成部分信息管理功能,它能够减少传输信令和数据的开销,
7、缩短绑定更新的时延,提高了移动主机的切换效率,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在: 移动节点的绑定更新需要依照顺序完成与移动锚点和归属代理的两次绑定更新,延迟较大,影响了数据传输率。针对以上问题,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PMIP分布式锚点结构的路由优化方法,在此方案中移动锚节点能够与直接使用优的路由相应的锚节点进行通信。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设计方案中有两种路由优化模式:直接模式和中继模式。不同点在于前者直接完成信令,后者却需第三方锚点协助下完成。每种模式包含了路由优化的初始化和维护两个步骤。本文主要完成中继模式下的路由优化的维护,即移动节点从一个锚移动到另一个锚,路由优化在建立后的维护
8、,进一步优化绑定更新过程,消除了移动锚点和移动主机之间的长路由问题, 改善网络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各网元功能进行了模块划分,并得出模块之间的联系和消息序列,根据对EPBA、EPBU等消息格式的分析,给出网元内部数据存储结构,并设计出EPBU编码和EPBA解码的详细流程图,并通过实验验证编解码的正确性。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简要情况及评语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主: 年 月 日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引言.11.1 简介.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2第2章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原理.42.1 基
9、本概念.42.2 路由优化基本原理.52.3 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的性能要求.72.4 概念数据结构.7第3章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概要设计.93.1 在中继模式下的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消息序列.93.2 各个模块的状态机.10第4章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的详细设计.174.1 消息格式.174.1.1 IPv6基本报头.174.1.2 移动报头.184.1.3 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报文.184.1.4 增强型的代理绑定确认报文.194.2 数据结构.204.3 程序执行流程图.224.3.1 总程序流程图.224.3.2 部分子程序流程图.244.3.3 中继模式的维护阶段的实现.
10、28结束语.29致谢.30参考文献.31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设计摘要:分布式移动的管理方式在本地上完成部分信息管理功能,它能够减少传输信令和数据的开销,缩短绑定更新的时延,提高了移动主机的切换效率,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在: 移动节点的绑定更新需要依照顺序完成与移动锚点和归属代理的两次绑定更新,延迟较大,影响了数据传输率。针对以上问题,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PMIP分布式锚点结构的路由优化方法,在此方案中移动锚节点能够与直接使用优的路由相应的锚节点进行通信。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设计方案中有两种路由优化模式:直接模式和中继模式。不同点在于前者直接完成信令,后者却需第三方锚
11、点协助下完成。每种模式包含了路由优化的初始化和维护两个步骤。本文主要完成中继模式下的路由优化的维护,即移动节点从一个锚移动到另一个锚,路由优化在建立后的维护,进一步优化绑定更新过程,消除了移动锚点和移动主机之间的长路由问题, 改善网络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各网元功能进行了模块划分,并得出模块之间的联系和消息序列,根据对EPBA、EPBU等消息格式的分析,给出网元内部数据存储结构,并设计出EPBU编码和EPBA解码的详细流程图,并通过实验验证编解码的正确性。 关键词:路由优化;分布式移动管理;代理绑定更新;代理绑定确认Design of Distributed Mobile Management
12、Routing OptimizationAbstract:The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mobile local to comple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which can reduce the overhead of signaling and data transfer overhead, reducing binding update delay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witching the mobile host, but there ar
13、e obvious shortcomings . In: binding update of the mobile node needs to be completed i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home agent and the mobile anchor points and the two binding update, delayed, affect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route optimizati
14、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PMIP distributed anchor route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is scenario, the mobile anchor nodes can directly use the optimal rout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nchor nodes.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routing design route optimization, there are two modes: direct
15、 mode and repeater mod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former is done directly signaling, the latter need the assistance of a third party to complete the anchor. Route optimization for each mode contains the initial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wo steps. This paper mainly to complete the relay route opti
16、mization mode to maintain, that the mobile node moves from one anchor to another anchor, route optimization in building maintenance after further optimize binding update process, eliminating the mobility anchor and the mobile host long rou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
17、 for each network element functions of the module division, and draw the link between the module and the message sequence, based on EPBA, EPBU other message format analysis, given the NE internal data storage structure, and design EPBU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detailed flowchart EPBA and verified by
18、experiments correctness of the codec.Keywords: route optimization; distributed mobility management; the Proxy Binding Update and Proxy Binding Acknowledgement.第1章 引 言1.1 简介近年来,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它改变了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类的信息交换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互联网能够近距离的认识这个世界,包括世界上任何接入到互联网上的人或
19、物,通过网络人们能够了解到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虽然互联网目前的接入方式主要以固定接入为主,但移动接入已经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移动设备的需要越来越高,移动接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很可能在列车上,或者在大街上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网上冲浪,这就需要对网络的移动性要求很高,在通信方面需要保证通信的可连续性和实时性,在越区切换的过程中需要减少信息的丢失率,保证信息的通畅和及时传达。现在多种网络技术正在融合,在现行的一些网络通信方案中存在着一些通信弊端,现行的移动互联技术中存在着三角路由问题,即使是在一些优化了的三角路由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非最佳路径的路由优化和比较冗余的信令开销等问题。当移动节点移
20、点进行越区切换的时候,移动节点与通信对端进行通信,需要借助于移动锚点来进行,然而在多个移动锚之间进行越区切换的时候,会存在信令的大幅浪费,已经通信之间建立的通信路径是非最佳的,这样会造成通信的时延1。本文中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通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利用分布式的移动管理路由优化方案来解决问题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移动 IP 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移动互联网络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个是199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hn loannidis等人提出的,采用了虚拟移动子网和IP in IP隧道封包的方法,被称作Columbia Mobile IP,此后,
21、John loannidis又进一步完善了Columbia Mobile IP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另一个是Sony公司的FumioTerqoka等人设计的移动节点协议,即虚拟IP(Virtual IP,VIP)。后来,IBM的CPerkins和YRekhter利用现有IP协议的松散源路径也设计了一种移动节点协议。1994年A.Myles和CPerkins综合了上述三种移动节点协议,设计出一种新的协议MIP,并由IETF组织发展为现在Mobile IP的RFC3344协议。1996年IETF相继公布一些主机移动支持协议规范,包RFC2002(IP移动性支持)、RFC2003(IP分组到IP分组的封
22、装)、RFC2004(最小封装协议)、RFC2005(移动IP的应用)和RFC2006(IP移动性支持管理对象的定义)等,初步总结了移动IP的一些前期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2003年,IETF颁布了移动IPv4的新规范RFC3344,取代了RFC2002。随着IPv6被选为下一代IP网络协议,如何将移动IPv4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移动IPv6协议4设计以及IPv6协议的性能改进与完善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996年IETF公布了第一个移动IPv6草案,到2004年初IPv6主机移动协议草案已经发展到了第24号版本,并于2004年6月发布为RFC3775,成为第一个移动IPv6标准3。移动
23、IPv6利用了IPv6自动配置、优化的报头和扩展选项,简化了主机移动协议的设计,解决了移动IPv4入口过滤、三角路由等问题,并降低了网络开销,提高了网络工作性能4。(2) 移动 IP 的研究热点 当移动用户采用无线方式获取网络资源时,人们希望能够获得与固定网络相同的通信质量。利用移动 IP 技术,虽然数据分组的路由突破了固定网络路由技术的限制,但是数据传输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因此,以移动 IP 技术为基础,如何提高移动环境下的通信质量(压缩控制信息流量、降低误码率、提高吞吐率等)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移动IP协议发展到现在,从IPV4到IPV6,依旧很不完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移动IP的关键问
24、题中最关键的是移动切换,组播等问题。移动切换是指当移动节点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的干扰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从原来的信道转接到一个新的空闲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童心的过程。切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预先注册切换,过后注册切换,联合切换。在切换的过程中如何保持通信的连续性,更好地支持各种实时应用,缩短因切换引起的通信中断时间,减少切换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是移动IP领域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IP组播由于具有网络利用率高,能节省发送者的自身资源,可扩展性比较强的优点,在大量的网络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IP组播一直是国际上互联网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组播在移动环境中
25、不仅要管理组播组成员,建立和维护组播树,还要解决成员的位置变化的动态变化的问题。但现行的组播协议DVMRP以及MOSPF等通常都假设其成员是静止的,而没有考虑其位置动态变化的情况。其会存在严重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的改进方案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非最佳路由优化、隧道聚集、切换延时、丢包等。因此IP组播和移动相结合,为移动节点提供组播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1.3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依据原移动协议,无论何时移动节点从一个子网切换到另一个子网,它都必须向归属代理和通信对端发送绑定更新消息5。特别是当移动节点利用无线设备上网,而接入点又远离家乡网络时,频繁的移动会大大增加远程管理信令流
26、量,冗余的信令流量大量充斥在通信信道中,又会影响真正有用数据的传输,使通信质量大大降低。链路切换可能导致移动节点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通信对端和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也会暂时中断6。为了减少移动节点的注册时间,降低远程信令流量,从而达到缩短切换时延、减少切换中分组丢失、提高网络性能的目的,分布式移动 IP 路由方案提出了一个信令管理的优化案。它改变了传统移动 IP 路由方案的代理架构。引入分布式移动锚,从而大大减少了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进行绑定更新的次数和减少通信需要的通信路径长度,显著降低了信令的开销,减少了通信的时延,并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第2章 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原理2.1
27、 基本概念本文基本概念如下7:(1)移动节点(Mobile node):网络中的主机或路由器,在切换链路时不改变IP地址,不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2)通信节点(Correspondent node):通信节点是与移动节点通信的对端节点,可以是一台主机或是路由器。 (3)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Distributed mobile access gateway):它是分布式的锚,并且它提供了移动性管理功能。(4)隧道(Tunnel):一个数据分组被封装在另一个数据分组的净荷中进行传送时所经过的路径。(5)F-DMAG(Fist distributed mobile access gateway):这
28、是第一个跳D-MAG,会在通信过程中首先启动。 FD-MAG分配IPv6前缀,并提供流动性注册的移动节点的管理功能。(6)P-D-MAG(Previous mobile access gateway):交接前的锚。(7)N-D-MAG(New distributed mobile access gateway):交接后的锚,即新的锚。 (8)路由优化代理(Rout Optimization Proxy):路由优化代理具有代替通信节点得到路由优化功能与移动节点通信的逻辑功能,路由优化实体必须出现在移动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两个方向的路径上和出现在家乡代理与通信节点之间两个方向的路径上。(9)代理绑定
29、(Proxy binding ):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获得转交地址后,需要把转交地址通知给家乡代理,在家乡代理上建立移动主句家乡地址和转角地址的绑定。是的家乡代理能够把仅知道其家乡地址的节点发来的分组转发到移动主机的当前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转交地址是移动主机的主转交地址,本过程也被称为家乡代理注册或家乡代理绑定。(10)增强型代理绑定更新(Enhance proxy Binding update):它是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专为优化路由隧道和状态更新等而设置的,它包含一个两位状态标志位的路由优化指标ROI。(11)增强型代理绑定确认(Enhance proxy Binding acknowl
30、edgement):它是增强型的代理绑定确认,专为优化路由隧道和状态更新等而设置的,它包含一个两位状态标志位的路由优化指标ROI。(12)注册(Register):移动主机向家乡代理或通信节点发送绑定更新,注册移动节点的绑定。注册可进一步分为移动节点注册和通信节点注册。(13)分布式移动管理(Distributed mobile management):是一种区域注册移动IP的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简称DMM。2.2 路由优化基本原理 .图2-1目前DMM解决方案中的数据流 在当前的分布式移动管理中,其数据流如上图所示 ,当移动节点从P锚点移动到N锚点(越区切换),会产生一个旧的通信会话(Old
31、 session),如图2-1所示,以及会产生新的通信会话(New session),通信会话产生在交接前,并由P锚点转发到N锚,交接在P锚点。故数据流为图中的1-2-3,相比直接的通信会话4-3产生过程,会造成信令的延迟。当移动节点在多个锚点之间移动的时候,移动节点的与原锚的通信在继续。通信延迟的效应会变得更加强巨大,因为原始锚可能与新的锚之间的通信会话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路径8。 图2-2目前的PMIPV6的本地路由优化过程分析在目前的PMIPV6路由优化方案中,路优化方案的建立步骤为:(1)移动节点的本地移动锚(LMA)发送路由优化触发信号到通信节点的本地移动锚(LMA)开始路由优化。(2)
32、移动节点的本地移动锚(LMA)也需要发送移动节点的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到通信节点的本地移动锚(LMA)。(3)通信节点的本地移动锚(LMA)发送路由优化启动命令给通信节点的移动接入网关。(4)移动节点的移动接入网关(MAG)和通信节点的移动接入网关(MAG)之间建立隧道,并且路由优化开始建立6。 在分布式锚的场景中,每个锚可以被视为在它上的通信会话产生的一个LMA。移动节点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锚上产生多个通信会话,当移动节点移动,每个移动节点需要将消息发送至每个CN的锚点上。由于移动节点跨多个锚的移动,将有多个移动节点的LMA和通信节点的LMA。因此,信令开销过大,其次,这些信令分布在因特网上,所以
33、这些消息会延迟更长。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方案。其流程如下: 图2-3 在中继模式下的分布式移动理的路由优化路由优化当MN从P-DMAG移动到N-DMAG 时,首先会完成内部的连接注册,如图中的信令2和信令3。接着NMAG会发送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OI=01的EPBU到F-DMAG,用来宣布F-DMAG分配的前缀至今仍在使用。这个消息是可选项,因为引进有一个前缀终身扩展的消息在PMIPV6协议中作为RFC5213.作为回应,FDMAG会回送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OI的EPBA给N-DMAG.如图中的信令4和信令5。接着MN的ND-MAG发送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
34、OI=00的EPBU到MN的P-DMAG。来请求路由优化的报文传输。MN的PD-MAG发送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OI=11的EPBU到每个CN的D-MAG以维持路由优化。MN的P-D-MAG作为一个中继来请求维护路由优化。作为回应CN的DNAG回送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OI的EPBA给MN的P-DMAG。最后,MN的PD-MAG发送回一个带两位状态标志位ROI的EPBA到MN的ND-MAG。该EPBA包含CN 的D-MAG的地址。如图中的信令6、信令7、信令8、信令9。因此,数据应该是采用优化的路由发送。当有多个隧道建立在PD-MAG,只有一个对ePBU/ ePBA(消息6和9)在MN的ND-
35、MAG和MN的PD-MAG之间的交流需要获得所有的通道信息。这样,我们就节省信令开销。查询从N-DMAG到 P-DMAG的隧道信息不需要通过互联网传送。这比CN 的FD-MAG查询因特网会减少信号延迟。2.3 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的性能要求在中继模式的分布式移动管理的路由优化中,通信对端的通信参与,应借助第三方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DMAG)来进行。当移动节点和通信节点的通信需要在中继模式下进行时,需要借助第三个DMAG作为中继。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发送绑定更新消息至本地移动锚点,而不是家乡代理和通信对端。(2) 在来自家乡代理和所有通信对端的流量重路由至其新位置之前,移
36、动节点只需要传送1个绑定更新消息。这与移动节点正在通信的通信对端数量无关。 (3) 移动锚点在本质上是一个本地家乡代理。 它负责前缀分配和移动性管理上产生的一个特定的通信会话。它运行基于通信功能的PMIP的MAG和LMA的通信会话。他是一个逻辑实体,可以被集成到访问路由器。2.4 概念数据结构文中为分布式移动管理引入增强代理绑定,当分布式移动接入网关接收到增强型代理绑定更新时,分布式接入网关会把接收到的信息与移动接入网关上的消息格式进行匹配,判断截获的消息是否是增强型代理绑定更新报文,是否是需要消息,每个增强型代理绑定更新都是用一个三元组地址集( 目的地址,源地址, 转交地址)映射。输入数据包
37、查找关键是3元组的地址集(IP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包中的移动选项地址选项)。对于输入数据包,如果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和通信节点IP地址都匹配,那就说明是我们需要的增强型代理绑定更新。输出数据包查到关键是2元地址对(IP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对于输出数据包,如果目的地址和源地址都匹配,那就说明这个消息使我们需要的增强型代理绑定缓存条目找到9。 第3章 分布式移动理的路由优化概要设计 3.1 在中继模式下的分布式移动理的路由优化消息序列 图3-1 中继模式下的分布式移动理的路由优化消息序列图因为在基于PMIPv6和LMA的分布式移动管理的通信协议中,在中继模式下的维护阶段,移动节点有一个
38、模块:Acess,相对应的网元通信节点也有一个相同模块:Access。MN的N-DNAG有三个模块:Access模块,Emip模块,DP模块。MN的F-DMAG分为一个模块:Emip模块。MN的P-DMAG分为两个模块:Emip模块和DP模块,基于不同网元之间只有对等模块才能通信,CN的DMAG分为两个模块:Access和Emip模块。 首先移动节点发送连接和注册消息给MN的N-DMAG并收到回应后,移动节点经过内部触发将Initiation请求发送给移动节点的NDMAG的Emip模块,同样的通信节点也有相同的信令动作发生在其相对应的模块。接着Emip模块发送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EPBU)给
39、MN的FDMAG,此信令用来宣布FDMAG分配的前缀仍然被使用。MN的FDMAG的Emip模块将发送回将代理绑定确认(EPBA)信令发送回FDMAG。接下来,FDMAG的Emip模块发送一个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EPBU)给MN的PDMAG,用来请求路由优化的报文传输。MN的PDMAG的Emip模块将向CN的DMAG一个发送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EPBU),此过程用来维护路由优化,MN的 P-DMAG作为一个中继请求路由优化,相应地CN的DMAG的Emip模块将发送回一个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EPBU)给MN的PDMAG。MN的PDMAG的Emip模块将发送回一个增强型的代理绑定更新(EPBU
40、)给MN的PDMAG,此EPBA包含CN的DMAG地址。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可以采用优化的路由进行传送,移动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只需要在MN的新锚和CN的分布式锚上建立隧道,而无需经过FDMAG进行转发,当多个隧道建立时,只有一对EPBU/EPBA(信令5和8)在MN的NDMAG和MN的PDMAG之间的信息交换需要获得所有的通道信息,这样,我们就节省了时延和信令的开销。3.2 各个模块的状态机 为了清楚的了解各个模块消息的流入流出,下面将列举各个模块的状态机。对消息序列进行详细划分,可将整个消息序列划分为三个模块,他们分别为Access模块、Emip模块、DP模块。Access模块,即接入模块,提供路由注册和连接功能。DP模块,即数据路径模块,提供通信隧道的建立。Emip模块,即功能模块,提供路由优化触发建立功能。图3-2 移动节点的Access模块的状态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域股权转让合同代持协议
- 住宅小区保洁承包合同
- 包装设计师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比赛试题
- 大型工程项目建材采购合同范本
- 直播投屏操作指南
- 2024年8月份光学薄膜中的三角干涉区域计算标准
- 电子商务合同范本:淘宝专用
- 食品物流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班级管理小妙招分享会
- 2025重庆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自考150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押题及答案
-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联考 物理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
- 办公楼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 黄金卷02(广州专用)-【赢在中考·黄金预测卷】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考试版)
- 2025-2030年班用帐篷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701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射线无损探伤合同范本
- 创意活动策划方案及执行流程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