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朝与新罗的诗歌文化交流高尚仁(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摘要:唐朝作为中国古代鼎盛的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着周边众多的国家。新罗在这一时期积极学习中原文明,大量的渡唐留学者促进着新罗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的思想在新罗影响扩大,在诗学界留下了不少富有中国文化特征佳作。关键词:唐罗交流;诗歌;意义影响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与中原的唐朝相比,新罗虽然统一了朝鲜半岛,但其政治、经济、文化却远远落于中国。统一新罗开始没有自己的文字,而采用汉字。682年新罗设国学,788年又设以考试中国儒家五经三史为内容的读书出身科,使汉文书籍更为之流传,促使新罗人民积极学
2、习汉文。但汉文毕竟不是新罗人自己的语言。692年,新罗学者薛聪、强首等创造用汉字部首或读音标记本族语的方法吏读。吏读文字的创制,使新罗人民得以用本族语讲解大量汉文书籍,从而使新罗人学习汉文书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公元733年左右,唐朝对渤海国的行动中,新罗国王表现出很积极的姿态。 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要求新罗出兵夹击渤海时,新罗便马上做出积极反应。于是,两国关系进入了持续友好、全面发展阶段。 作者简介:高尚仁(1993-),男,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本科生,从事对外汉语学习。从此,大量的遣唐使者被派往唐朝,他们除了学习政治制度、技术等之外,更多的是在文化氛围中吸收了中国文化思想,例
3、如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原佛教文化,特别的是,新罗的学者们更多学习了禅宗的思想。一、佛教主题诗歌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佛教在中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各国入唐求学风气的盛行,当时周边各国入唐求法几乎成了佛教界的一种风气。新罗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研修佛教,这些入唐僧人不仅在数量上有大幅增加, 而且求法的质量也有所提高。据记载,从法兴王十五年,到十四世纪初新罗灭亡的三百年间,大批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人中,涌现出七十多名高僧,他们都为朝鲜佛教的发展和中朝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罗僧侣回国后备受尊崇和重用, 成为新罗佛教及其各宗派发展的核心群体。而有些僧人则继续留在中国
4、研究大唐佛理,这其中也包括新罗的王室子孙, 例如中国九华山佛教的开山祖金乔觉,就是新罗的皇室王子。新罗法相宗的开山宗师圆测, 也是新罗王孙。上面所提到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他写的送童子下山一诗是朝鲜现存较早的七律: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1(p102) 这首诗在九华山一带之所以广为流传,因其包含了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金乔觉在九子山下闵公家中袈裟借地一事传开之后,他又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引得四方善男信女纷纷上山进香朝拜,一时间从西洪岭经甲子岭、广胜山到九华山的路上,
5、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金在九华山化修时,终日与一小童役为伴。当这个烹茶汲水的小童不耐深山寂寞,要回归家中去时,作者写了这首七言律诗赠送他。诗写得亲切柔和,娓娓情深,叙述的也是日常近事,充分地表现出作者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另外,诗僧释慧超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慧超的诗作只留下五首,并收在往五天竺国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揭罗驮娜寺闻汉僧亡故有感: 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神灵去何处,玉贝已成灰。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 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1(p156)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北天竺的一座寺庙里,想与一位来同样来印度探求佛学并且学成将归的中国僧侣结伴同行,但中国僧侣却不幸去世,慧超十分伤感便写下
6、了这首五言律诗,抒发了对中国僧侣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与其他国家相比,新罗的僧侣在学习中原佛教,更多的是对于其中禅理的感悟,以及人生的感想。唐代诗人对新罗僧侣们的宗教修行境界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达到敬仰的地步。正如那些作者们所说,在以佛教形式表现出来的世界里,不能存在“华”与“夷”的区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普遍主义立场,在构筑东亚共荣圈的精神基础当中,国际性宗教的佛教的作用和效力大于任何制度或文化,在唐朝和新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僧侣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中罗之间的赠诗在唐朝与新罗的交流中,新罗人赠给唐代人的诗共有86首,这与唐代人赠给新罗人的55首诗相比,足足多了31首。但赠诗给
7、新罗人的唐代诗人共有35人,而赠诗给唐代人的新罗诗人却只有真德女王、崔致远、朴仁范、崔匡裕、崔承佑、金立之等人,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罗人在接到唐代人的赠诗后,理应有答诗,但那些诗之所以未能流传至今,或许是因为这些诗文集或诗选集未能被很好地编辑记录下来。此外,又或许是因为来往于唐朝的新罗人远多于往来新罗的唐朝人。但为数不多的新罗人能给许多唐朝人赠诗的事实,足以能够证明当时新罗诗人们的崇高地位,这也是证明新罗人在当时广泛而又积极开展文学活动的一个铁证。真德女王太和三年(公元650年),正月始号令全国服中国衣裳,四年织锦作五言太平颂遣使献给唐高宗,并开始行中国永徽年号。 而太平颂算的上是高规格
8、的交流文颂。全唐诗中收录的太平颂 太平颂一文另有记载,在(国史) 545( 6) 2 . (眞德女王) (致唐太平颂)中有不同章。,诗体为五言排律: 大唐开洪业,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 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 深仁偕日月,抚运迈陶唐。 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 外夷违命者,翦覆被天殃。 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 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 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 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1(p102) 唐诗品汇评为 “高古雄浑,可与初唐诸作相颉颃”。而作为回赠,唐玄宗也曾赠给新罗景德王一篇名为赐新罗王的诗。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玉帛遍天下,梯航归上都。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
9、。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诚矣天其鉴,贤哉德不孤。 拥旄同作牧,厚贶比生刍。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1(p189)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作此诗时,中国正值战乱,玄宗罹难逃亡至成都,并从此失去帝位,这首诗在中国文献中没有保存。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没有收录。近世日本学者上毛河世宁纂集全唐诗未收诗篇,将此诗收入其全唐诗逸卷上。上毛氏所据乃韩国文献东国通鉴,其云:“东国通鉴新罗纪 东国通鉴是一部朝鲜王朝时期官方编写的汉文编年体历史书,成书于15世纪。这部书籍由徐居正、郑孝恒等学者,奉朝鲜成宗之命编撰。1446年开始编写
10、,1485年完成。:唐天宝十五年,遣使朝帝于蜀,帝亲制十韵诗,手札赐王曰:嘉新罗王岁礼朝贡,克践礼乐名义,赐诗一首。”上面两首,是两国政府间的赠诗,而同时,两国的文人学者、僧侣之间也有很多的赠诗。新罗僧人在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文学才能,深受唐朝诗人及僧人们的欣赏及尊崇,并且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因此,唐朝诗人在新罗僧人学成归国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赠与新罗僧人,以抒发友好之意,或互相唱和进行文学交流。例如,释贯休的诗作送新罗僧归本国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想得还乡后,多应着紫衣。2(p278)诗人在全诗中抒发了对此新罗僧的敬仰之情,“忘
11、身”、“多应着”、“求得”等都准确的表达出对新罗僧执着求法精神的尊崇,并且通过诗句寄托对即将归国的新罗僧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希望其归国后可以有更好发展的祝愿。顾非熊有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诗,其曰:棕床已自集, 野宿更何营。大海谁同过, 空山虎共行。身心相外尽, 翼发定中生。 紫阁人来礼, 无名便是名。2(p346)这位新罗头陀僧为修练佛法, 在野兽出没的偏僻的山林里经历着千辛万苦, 虽然冒着生命危险“与兽同行”,但终得“紫阁 唐 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
12、位里排列。人来礼”。他的苦行美举感动俗世, 使来访或参拜的人络绎不绝。虽无名却由其言行而闻名于世且令人敬仰。上述所举的两国僧人间的赠诗,不仅体现出了中国文学家们对新罗佛僧们的真挚情感,而且还渗透着两国诗人“以文会友”的友好精神。中朝两国与僧有关的诗歌交流,不仅丰富了汉诗创作的题材,成为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一个见证。 唐代正是五七言诗的繁荣时期。灿烂的唐代诗歌对深受汉文熏陶的新罗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写汉文五七言诗也成了新罗知识阶层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因此,他们这些作品也达到了很高水平。在交流中,唐、罗关系是最重要的轴心之一。以汉字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正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熟。所以,唐罗之间的文化
13、也就是探索当时东亚地区关系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1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党银平. 从崔致远诸文看唐末与新罗的交往关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69(5).31彭定求.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3.4(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5崔华洋.唐朝与新罗时期的诗歌交流J. 延边大学学报,2011,80(3).6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7.The Communication of Poetry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SillaGAO Shangren(Interna
14、tional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Abstract:As Chinas ancient Dynasty,Tang Dynastys impact a large number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Changan is the center of the Tang Dynasty,and Changan have been seen as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o accept the exchange of messenger countries. Silla have learn Chinese Civiliz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very actively,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studied in Tang promot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对青少年24h活动行为与抑郁症状改善的促进研究
- 2025年香港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剪辑师版权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销售顾问销售数据分析与报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厂土地租赁合同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IT产品代理销售协议2篇
- 2025版小区公共区域保洁与绿化维护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三明货运从业资格证好考吗
- 二零二五版供应链融资高额抵押反担保合同3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封条(标准A4打印封条)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68822023年)交工技术文件表格仪表自动化安装工程
-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72例
- 2023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库附答案(712题)
- 清代文学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