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_第1页
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_第2页
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_第3页
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_第4页
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 (6分) (2016高一上哈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

2、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

3、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

4、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1) 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 . 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 . 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 . 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 . 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2) 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 .

5、 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 . 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 . 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 . 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 . 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 . 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 . 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2. (12分) (2019高一上宾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

6、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

7、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

8、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

9、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

10、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

11、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选自郁达夫文集有改动)(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描写江南的冬景,都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还穿插了许多其他地方的景物,这是衬托的写法。B . 文章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儿正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闽粤之冬来正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C . 文章引用诗句描写雪景,是为借衬,以己搁笔去散步,侧

12、写冬景诱人。D . 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材料,是想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2) 请写出本文依次写了哪些江南的冬景?有何特点? (3) 作者写“江南雪景图”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结合文本看作者是怎样组合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7高一上杭锦后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

13、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 , 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14、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节选自荆轲刺秦王)(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B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C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

15、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D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郡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 .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主国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迎上殿。C .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称,文中的“陛下”指对秦王的敬称。D . “郎中”本是官名,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

16、沿置,为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宋代以后称中医医生为“郎中”。(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荆轲计划周密。荆轲为了刺杀秦王,到秦国后首先贿赂蒙嘉,得以见到秦王;然后献地图,得以接近秦王;最后实施刺杀计划。B . 荆轲富有谋略。荆轲到秦国见到秦王,和秦王说燕国愿举国为内臣,并愿献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取悦秦王。C . 荆轲善于随机应变。荆轲等人到殿上后,秦武阳感到害怕,露出破绽,荆轲上前谢罪,解释原因,消除了秦王的猜疑。D . 荆轲视死如归。荆轲刺杀秦王,身受多处剑伤,见事情不能成功,还是倚柱而笑,箕踞大骂。(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北蛮夷

17、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三、 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行路难第一首的最后两句“_,_”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用之如泥沙”总结秦朝的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 (3)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9昆明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谒文山祠边贡丞相

18、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湖。祠堂亦有西湖树 , 不遣南枝向北朝。【注】文山:文天祥的号。“黄冠”:即道士之冠,指道士生活。据说元统治者曾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山不从,请求出家为道士,保全自己的名节。西湖树:西湖志记,“岳王坟上古木,枝皆南向”。(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绘红色的帷帐在寒风里飘动,旨在暗示文山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场面。B . 颔联概括了文山欲“黄冠”度余生而不得后慷慨就义、终未能挽救国家败亡的事实。C . 诗人接连引用神话故事,意在表现文山死后英灵未消,赞扬了他志不可夺的坚强毅

19、力。D . 诗歌运用浪漫手法,回顾了文山生平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精神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 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 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6. (3分) (2017高三下上饶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腹有诗书”是基础,_。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

20、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先有文化,_ , 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_ , 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7. (5分) (2019漳州模拟) 下面是某词典编辑构思框架图,请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8高一上扶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微笑是无声的音乐,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微笑是表意的绘画,展示着乐观的神态。顺境中,微笑是成功的嘉奖;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治疗;矛盾中,微笑是对嫌怨的化解让我们用微笑的阳光,驱散忧愁的阴云。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1、要求: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七、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9. (2分) 下列划线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 . 沁(qn)园春摭(zh)拾犄(j)角入不敷(f)出B . 懊(o)悔挥斥方遒(qi)吝啬(lng)锲而不舍(qi)C . 啮噬(sh)纤(xin)巧驽(n)马汗流浃(ji)背D . 脊(j)骨摇曳(y)思忖(cn)自艾(y)自怜10.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慰籍炫耀潦倒怡笑大方B . 笔竿跋涉消谴容销金镜C . 悲怆矫饰震撼恪尽职守D . 雾霭蜇居惶惑得失具亡11. (2分) 下列正确运用“着、了、过”的句子是(

22、)A . 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B . 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C . 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D .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过恋爱。12. (2分) (2016高三上城阳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B . 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C .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D . 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13. (2分) 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