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1页
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2页
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3页
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4页
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宁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35分)1. (2分) (2019高一上沭阳月考) 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适宜温度,其原因是( ) A . 太阳与地球距离适中B . 地球上有液态水C . 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D . 安全的宇宙环境2. (3分) (2017高一上枣庄月考)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地表以下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浅层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预测,我国地表以下数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数千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浅层地能具有储量大、分布普遍的特征。

2、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 . 地壳B . 地幔C . 地核D . 软流层(2) 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 . 太阳辐射B . 地面辐射C . 大气辐射D . 地球内部3. (1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题。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A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4. (2分) (2019高二上孝感月考) 读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搬运作用侵蚀作用溶蚀作用堆积作用A . B . C . D

3、. (2)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 . B . C . D . 5. (2分) (2019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018年6月27日晚开始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烟尘高达2500米以上,形成壮观的火山烟柱。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 B . C . D . (2)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 B . C . D . (3)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 A . 与交界处B . 层内部C . 与交界处D . 与交界处(4)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

4、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 A . 与交界处B . 层内部C . 与交界处D . 与交界处(5)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表气压升高B . 地表气压降低C .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 . 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6)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表气压升高B . 地表气压降低C .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 . 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6. (2分) (2019高一

5、上遵义期中) 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地点一定位于( ) A . 北半球B . 南半球C . 东半球D . 西半球(2) 图中地点一定位于( ) A . 北半球B . 南半球C . 东半球D . 西半球(3) 乙点与甲点相比,风速大小的情况是( ) A . 相等B . 甲大于乙C . 乙大于甲D . 无法判断(4) 乙点与甲点相比,风速大小的情况是( ) A . 相等B . 甲大于乙C . 乙大于甲D . 无法判断7. (2分) (2019高三上河口期末)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

6、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读图,回答小题。 (1) 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 .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 .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 .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 .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2) 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 .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 .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 .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 .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3)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 . 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 .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 .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4)

7、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 . 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 .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 .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8. (3分) (2019高二上太和月考)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 .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9. (2分)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

8、图为北半球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 热带草原气候B . 热带沙漠气候C . 地中海气候D . 亚热带季风气候(2) 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 热带草原气候B . 热带沙漠气候C . 地中海气候D . 亚热带季风气候(3) 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B . 乙地夏季高温降水稀少C . 丙地有大片热带雨林分布D . 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4) 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B . 乙地夏季高温降水稀少C

9、. 丙地有大片热带雨林分布D . 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10.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季风气候B . 地中海气候C . 亚热带季风气候D . 温带大陆性气候(2) 图中气候类型为( ) A . 温带季风气候B . 地中海气候C . 亚热带季风气候D . 温带大陆性气候(3)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 .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 . 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D . 、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4)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 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 .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 . 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D . 、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11. (1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 . 地壳B . 下地幔C . 软流层D . 地核12. (1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期中) 某旅客于2017年8月14日,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国家某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该地质公园约位于93E、40.5N,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公园中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

11、北宽约2千米,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图为该游客于1430(北京时间)拍摄该地貌的局部景观照片。请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特殊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 ) A . 风力堆积作用B . 固结成岩作用C . 流水沉积作用D . 冰川堆积作用(2) 图中特殊地貌主要形成于( ) A . 风化作用B . 风力侵蚀作用C . 流水侵蚀作用D . 断裂抬升作用(3) 拍摄者位于该地貌的( ) A . 正东方向B . 正南方向C . 西南方向D . 东南方向(4) 图中特殊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 ) A . 风力堆积作用B . 固结成岩作用C . 流水沉积作用D .

12、冰川堆积作用(5) 拍摄者位于该地貌的( ) A . 正东方向B . 正南方向C . 西南方向D . 东南方向14. (1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期中)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是( ) A .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B . 时雨时雾,十天半月下不停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该图显示的天气状况,正确的是( ) A . 日温差地大于地B . 日均温地小于地C . 降水全部集中在地D . 地将出现连续性降水(3) 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是( ) A .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B . 时雨时雾,十天半月下不停C

1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5. (1分) (2013高一上遵义期末) 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 . 是大气输送,是大气降水B . 是海水蒸发,是大气下沉C . 是下渗,是地下径流D . 是地表径流,是蒸发16. (1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示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是( ) A . B . C . D . (2) 图示水循环( ) A . 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B . 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C . 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D . 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17. (

14、2分) (2019高二下黄浦模拟) 下图所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 . 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 . 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C . 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D . 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18. (2分) (2019高一上东丽月考) 恐龙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于( ) A . 元古代初期B . 古生代末期C . 中生代末期D . 新生代初期19. (2分) (2019福建模拟) 下图中,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小题。 (1) 图甲乙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

15、律B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 地方性分异规律D . 垂直分异规律(2) 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 ) A .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 .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 .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 .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20. (1分) (2019高三上双鸭山月考)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某山丹霞地貌植被。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低B . 海拔低C . 地形封闭D .

16、陡崖反射阳光(2) 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低B . 海拔低C . 地形封闭D . 陡崖反射阳光(3) 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 A . 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 . 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D . 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4) 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 A . 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 . 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D . 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13分)21. (5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从地质构造判断,甲处为_,乙处为_,丙处为_。(2) 从地质构造判断,甲处为_,乙处为_,丙处为_。(3) 图中代码表示1(地质作用);d表示沉积岩,其特征有2,3 (4) 图中代码表示1(地质作用);d表示沉积岩,其特征有2,3 (5) 如图中甲处地貌的名称是_,其形成的原因是_。 (6) 如图中甲处地貌的名称是_,其形成的原因是_。 (7) 左图中地貌的名称是_,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8) 左图中地貌的名称是_,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22. (4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

18、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右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1) “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 “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3) 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 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23. (4分) (2019高三上靖宇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乙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丙)。(1) 推断纳木错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2) 推断纳木错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