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吨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设计方案_第1页
2000吨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设计方案_第2页
2000吨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设计方案_第3页
2000吨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设计方案_第4页
2000吨垃圾渗滤液两级DTRO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欢迎下载 *集团集团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 渗滤液处理设备渗滤液处理设备 2000 吨吨/天单级天单级 DTRO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6-06-23 欢迎下载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 .2 一概述.4 1项目背景.4 2工程范围和内容.4 3设计依据.4 4设计原则.4 5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5 二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二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6 1设计规模.6 2设计进水水质.6 2设计出水水质.6 三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三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7 1渗沥液的水量特点.7 2渗沥液的水质特点.7 四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四渗滤

2、液处理工艺的选择.9 1对工艺的基本要求.9 2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介绍.10 3工艺选择.14 五工艺设计五工艺设计 .14 1工艺流程.14 2水量平衡计算.16 3工艺流程描述.17 4各工艺单元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预测.21 5主要工艺参数.23 六主要设备清单及性能描述六主要设备清单及性能描述.23 1主要设备清单.23 七水质水量变化措施七水质水量变化措施.26 1水质变化.26 2水量变化.26 八环保节能措施八环保节能措施.26 1通风.26 2噪声控制.26 3废液、废渣控制.26 4节能措施.27 九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九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27 十总平面布置十总平面布置.27 1

3、. 设计原则.27 欢迎下载 2. 平面布置.27 3. 高程设计.28 4. 站区管线设计.28 5. 其它.28 十一电气设计十一电气设计.29 1设计范围.29 2设计规范标准:.29 3供电设计.29 4照明.30 5设备防雷接地.30 6电缆敷设.30 7通讯.30 十二自控设计十二自控设计.30 1控制系统的组成.30 2膜处理设备控制方案.30 3系统主要控制功能设置.31 十三十三DTRO 系统运行工况系统运行工况 .31 1. 环境条件.31 2. 电力条件.32 3. 运行效率.32 十四运行成本分析十四运行成本分析 .33 欢迎下载 一概述一概述 1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本项

4、目日处理垃圾渗滤液 2000 吨,处理工艺采用单级碟管式反渗透的核心工艺, 渗滤液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入口水质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见 下文) ,浓缩液进入*公司的超临界装置进行处理。 2工程范围和内容工程范围和内容 本项目工程范围: (1) 从渗滤液调节池开始,到浓缩液池进水口间的处理设备的供货、安装、 调试; (2) 碟管式反渗透系统内部配套管线、电缆连接; (3) 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 (4) 买方操作人员培训 3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初步设计条件; (2) 嘉戎科技碟管式反渗透设计手册 ; (3) 类似渗沥液处理工程成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营和售后服务

5、经验。 (4) CJT279-2008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 ; 4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采用的处理工艺先进,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运行稳定可靠,出水做 到处理达标、达量; (3) 处理工艺成熟,适于填埋场各个填埋时期的渗滤液处理; (4) 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日常运行管理与维护并应实现电脑中央 监控; (5) 注重本渗沥液处理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处理站对水 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 (6) 经济合理,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建设用地、建设投资、运行 管理费用; 欢迎下载 5采用的主

6、要技术规范与标准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 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 (CJT279-2008) (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规范 (CJJ17-2004)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6)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 (7)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范 (CJJ60-94)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

7、 (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15)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2006 (16)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 (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JJ93-2003; (1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19)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50

8、377-2003; (2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1)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24) 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CJ/T18-1999; (2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26)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9)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 欢迎下载 (30)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

9、规范 (GB50052) ; (31)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 ; 注:上述规范标准如有更新,以最新版本为准 二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二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1设计规模设计规模 本工程设计日处理垃圾渗滤液 2000 吨,设计富余系数 1.1。 2设计进水水质设计进水水质 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原水水质的变化范围大,我们根据本项目垃圾填埋场所在区 域其它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结合招标文件要求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负荷的 能力,将渗滤液进水水质按如下指标进行设计: 项目设计进水水质 CODcr(mg/l)15000 BOD5(mg/l)8000 NH3N(mg/l)1200 TN(

10、mg/l)1500 SS(mg/l)800 pH 值69 电导率(S/cm)15000 水温()10-35 说明:客户的水质数据仅提供了 COD 约在 15000mg/L,其余未提供,本方案设计的水质供参考。 2设计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本项目要求,渗沥液处理后出水及浓水水质大致如下: 项目透过液水质浓缩液水质 CODcr(mg/l)4506005000070000 BOD5(mg/l)751501500018000 NH3N(mg/l)161230850010000 欢迎下载 项目透过液水质浓缩液水质 TN(mg/l)175250900011000 SS(mg/l)0100500 pH

11、值6-86-8 电导率(S/cm) 20005000060000 说明:以上设计产水水质等为预计,具体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而定。 三三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 1渗沥液的水量特点渗沥液的水量特点 垃圾渗沥液的主要来源有: (1) 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水产生的主要来源。 (2) 外部地表水的流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 地下水的渗入:当填埋场内渗滤水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 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 中的吸附量。 (5) 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垃

12、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 会产生水分。 由以上渗沥液来源分析可知,垃圾渗滤水的产生量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 量、蒸发量、地面径流、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和下层排 水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因此渗沥液的水量特点总结如下: (1) 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降雨量因素,渗沥液水量波动较大; (2) 对于同一地区填埋场,其单位面积的年平均产生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3) 对于同一地区填埋场,其渗沥液年内不同季节波动量较大。 2渗沥液的水质特点渗沥液的水质特点 由于国内垃圾一般采用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的方式,垃圾组份复杂多变,各地区 垃圾渗沥液的性质变化范围较大,受填埋物种类、填埋

13、方法、填埋场规模以及填埋周 期、天气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量大的地区,由于降雨时,大量雨水 的冲刷,将填埋场内的污染物被雨水淋洗出来,使渗沥液水质恶化。 欢迎下载 渗沥液的物质成分和浓度变化很大,取决于填埋废弃物的种类、性质、填埋方式、 污染物的溶出速度和化学作用、降雨状况、填埋场场龄以及填埋场结构等。但主要取 决于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和填埋场设计构造。 四、五年以下为初期填埋场,填埋场处于产酸阶段,渗沥液中含有高浓度有机酸, 此时 BOD5、TOC、营养物和重金属的含量均很高、NH3-N 浓度相对较低,但可生 化性较好,且 C/N 比协调,相对而言,此阶段的渗沥液较易处理。五年至十年

14、为成 熟填埋场,随着时间的推延,填埋场处于产甲烷阶段,COD 和 BOD 浓度均显著下 降,但 B/C 比下降更为明显,可生化性变差,而 NH3-N 浓度则上升,C/N 比相对 而言不甚理想,此一时期的垃圾渗沥液较难处理。十年以上为老龄填埋场,此时 COD、BOD 均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B/C 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C/N 比处于不 协调,虽然此阶段污染程度显著减轻,但远远达不到直接排放的要求,随着填埋年限 的增加,氨氮浓度不断增加,COD 不断下降,难以再进行生化处理。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具有如下特点: (1) 污染物成份复杂、水质波动较大。 由于垃圾组份复杂,渗沥液中的污染物

15、成份复杂。渗沥液的污染成分包括有机物、 无机离子和营养物质。其中主要是氨氮和各种溶解态的阳离子、重金属、酚类、可溶 性脂肪酸及其它有机污染物。 水质波动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填埋时间和气候因素。填埋时间是影响渗沥液水 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填埋初期渗沥液 BOD/COD 一般在 0.40.6。但随着填埋时间的 增加,垃圾层日趋稳定,垃圾渗沥液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可生化性差的相对分子质 量大的有机化合物占优势,BOD/COD 比降低即可生化性降低,同时渗沥液中的氨 氮浓度在填埋堆体的稳定化过程中将逐渐增加,C/N 比下降,即使在同一年内,由 于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也会造成渗沥液水质波动变化较大,垃圾渗沥液

16、的这一特性是其 它污水无法比拟的,造成了处理和处理工艺选择的难度大,因此,渗沥液处理系统要 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2) 有机物浓度高即 COD、BOD 浓度高。 垃圾渗滤水中的 BOD 和 COD 浓度最高可达几万 mg/l,但随填埋时间的推将逐 步降低,即使如此,仍然达到几千 mg/l,相对其它废水而言仍然较高。并且渗沥液 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很难将之处理至二级甚至一级标准 以下,一般来讲,渗沥液中的 COD 中将近有 500600mg/l 无法用生物处理的方式 欢迎下载 处理。而对于新填埋场渗沥液来讲则可生化性较好,但污染物浓度如 COD 浓度较高。 (3)

17、氨氮浓度高。 氨氮浓度随填埋时间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渗沥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氨氮含 量高垃圾渗滤水中的氨氮浓度随着垃圾填埋年数的增加而增加。 (4) 重金属离子浓度和盐份含量高。 生活垃圾单独填埋时,重金属含量会较低;但与工业废物或污泥混埋时,重金属 含量和盐份会很高,采用生化处理会因为含盐量过高会对生化产生抑制毒害作用。造 成启动困难,运行不稳,甚至无法运行。 四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四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 1对工艺的基本要求对工艺的基本要求 鉴于渗沥水的上述特点,对于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工艺而言,设计以及工艺的选用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满足水量变化的特点 对于任何已经选定规模的水处理工

18、艺而言,其处理能力均有水量处理上限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工艺应具备较大的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适应较大的水量波动; (2) 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渗沥液水质波动变化较大,因此,要求处理工艺需要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 力。特别是要重点考虑随着填埋年限的增长,渗沥液的可生化性的大幅下降以及碳氮 比的失调。 (3) 高 COD、BOD 去除能力 填埋场渗沥液 COD 浓度高达 4000-20000mg/l,而国家环保政策对渗沥液处理 出水水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处理工艺需要具备极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 (4) 高效脱氮能力 填埋场渗沥液氨氮浓度一般从数百到几千 mg/L 不等,与城市污水相比,垃圾渗

19、 沥液的氨氮浓度高出数十至数百倍,并且由于本项目执行 GB16889-2008 标准,对 出水氨氮和总氮的排放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5) 处理设施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简便; 欢迎下载 (6) 处理过程安全、无污染; 2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介绍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介绍 DTRO 技术于 1982 年在德国发明并开始使用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主要用于垃圾 渗滤液处理项目和海水淡化项目,并于 1986 年取得了 DTRO 技术的全球专利保护权。 因为 DTRO 技术在处理渗滤液上的的优越性, DTRO 在全世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市 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截止到目前 DTRO

20、已经拥有超过 200 多个垃圾渗滤液项目 业绩和超过 1800 个船用海水淡化设备的项目业绩。 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于 2009 年引进碟管式反渗透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 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渗滤液水质的特点进行创新优化,成功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 理,截止到目前嘉戎科技已经拥有超过 30 个垃圾渗滤液项目业绩。 碟管式反渗透简称 DTRO,是一种创新的反渗透膜技术,该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 式膜着截然不同,原液流道:碟管式膜组件具有专利的流道设计形式,采用开放式流 道,料液通过入口进入压力容器中,从导流盘与外壳之间的通道流到组件的另一端, 在另一端法兰处,料液通过 8 个通道进入导流盘中(如图

21、1 所示) ,被处理的液体以 最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 180 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导流盘中心的槽口流 入到下一个导流盘(如图 2 所示) ,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 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双”S”形路线,浓缩液最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DTRO 组件两 导流盘之间的距离为 3mm,导流盘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这种特殊的水力学 设计使处理液在压力作用下流经滤膜表面遇凸点碰撞时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 清洗功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度极化现象,成功地延长了膜包的使用寿命; 清洗时也容易将膜包上的积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用于恶劣的进水条件。 透过液流道:过滤膜包由两

22、张同心环状反渗透膜组成,膜中间夹着一层丝状支架 (如图 2) ,使通过膜包的净水可以快速流向出口。这三层环状材料的外环用超声波 技术焊接,中心开孔,为净水出口。渗透液在膜包中间沿丝状支架流到中心拉杆外围 的透过液通道,导流盘上的 O 型密封圈防止原水进入透过液通道(如图 2)。透过液从 膜包到中心的距离非常短,且对于组件内所的过滤膜包均相等。 欢迎下载 图图 1:碟管式膜组件流道示意图:碟管式膜组件流道示意图 进料 透过液 浓缩液 欢迎下载 图图 2:DT 膜包和导流盘膜包和导流盘 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具体如下技术优点: (1) 出水稳定达标,不受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由于碟管式

23、反渗透技术分对污染的截留率很高,初期、中期、晚期的渗滤液均能 稳定达到排放标准,不受渗液可生化性、炭氮比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中期及晚期的 老垃圾场渗滤液有着很大的优势; (2) 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在达到高水平的排放标准的前提下,相对于其它工艺,碟管式反渗透技术工艺流 RO 膜片 导流盘 膜片 导流盘 丝网 焊接边 欢迎下载 程最短,能耗最低,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在同样可以达到新标准的处理工艺中,两级 DTRO 的运行费用要远低于其它处理工艺。 (3) 膜使用寿命长 DTRO 组件具备 3mm 开放式宽流道及独特的带凸点导流盘,料液在组件中形成 湍流状态,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膜表面结垢、污染及浓差极化现

24、象的产生。DTRO 膜组 件有效避免膜的结垢,膜污染减轻,使反渗透膜的寿命延长。DTRO 的特殊结构及水 力学设计使膜组易于清洗,清洗后通量恢复性非常好,从而延长了膜包寿命。实践工 程表明,在渗液原液处理中,一级 DTRO 膜包寿命可长达 3 年,甚至更长,二级 DTRO 寿命长达 5 年以上,这对一般的反渗透处理系统是无法达到的。 (4) 膜组件易于维护 DTRO 膜组件采用标准化设计,组件易于拆卸维护,打开 DTRO 组件可以轻松 检查维护任何一片过滤膜包及其它部件,维修简单,当零部件数量不够时,组件允许 少装一些膜包及导流盘而不影响 DTRO 膜组件的使用,这是其它形式膜组件所无法 达到

25、的。 (5) 过滤膜包更换费用低 DTRO 组件内部任何单个部件均允许单独更换。过滤部分由多个过滤膜包及导流 盘装配而成,当过滤膜包需更换时可进行单个更换,对于过滤性能好的膜包仍可继续 使用,这最大程序减少了换膜成本,这是卷式、中空纤维等其它形式膜组件所无法达 到的,比如当卷式膜出现补丁、局部泄漏等质量问题或需更换新膜时只能整个膜组件 更换。 DTRO 膜系统作为一种膜分离工艺相对传统的生化工艺具有如下优势: (1) 运行灵活 DTRO 膜系统作为一套物理分离设备,操作十分灵活,可以连续运行,也可间歇 运行,还可以调整系统的串并联方式,来适应水质水量的要求; (2) 建设周期短,调试、启动迅速

26、 DTRO 膜系统的建设主要为机械加工,附以配套的厂房、水池建设,规模很小, 建设速度快。设备运抵现场后只需两周左右的时间安装调试工作就可完成; (3)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运行简便 DTRO 膜系统为全自动式,整个系统设有完善的监测、控制系统,PLC 可以根 据传感器参数自动调节,适时发出报警信号,对系统形成保护,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操 欢迎下载 作手册查找错误代码排除故障,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没有过高的要求; (4) 占地面积小 DTRO 膜系统为集成式安装,附属构筑物及设施也是一些小型构筑物,占地面积 很小; 3工艺选择工艺选择 DTRO 工艺处理本项目渗滤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27、 可以适应填埋场不同填埋阶段的渗滤液水质,不受可生化性影响,出 水水质稳定; (2) 出水水质好,不受 C/N 比影响,总氮和重金属可轻松达标,完全满足 新标准要求; (3) 系统运行灵活,启动快,维护方便; (4) 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 本项目采用单级本项目采用单级 DTRO 的核心处理工艺,能满足项目设计水质的要求。的核心处理工艺,能满足项目设计水质的要求。 五工艺五工艺设计设计 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调节池渗滤液经泵提升至渗滤液原水储罐,进行 pH 值调节、砂滤器、保安过滤 器等简单预处理后,进入单级 DTRO,经 DTRO 处理后产生的透过液排放,浓缩液 排至浓缩液储池等

28、待进一步处理 DTRO 工艺整体处是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级 DTRO 净水达标排放 提升 浓缩液后续处理 渗滤液处理系统整体工艺示意图渗滤液处理系统整体工艺示意图 原水罐 透析液储池 浓缩液 池 调节池 填埋场 欢迎下载 2水量平衡计算水量平衡计算 2000 吨吨/天单级天单级 DTRO 水量平衡图(分水量平衡图(分 4 套设备,单套处理量套设备,单套处理量 500 吨吨/天)天) 注:原水电导率15000s /cm,温度15,总回收率80%,即最终出水1600m3/d。 (上图中按此值进行计算) 砂滤器 原水缓 冲罐 酸 500m3/d 调节池 2000 m3/d 砂滤器 500m3/d

29、阻垢剂 芯式过 滤器 芯式过 滤器 400 m3/d 浓缩液贮 池 后处理 DTRO-1,设计回收率,设计回收率 80% DTRO 100m3/d 浓缩液 浓缩液 100m3/d 400m3/d 清液 400m3/d 清液 DTRO-4,设计回收率,设计回收率 80% DTRO 清水罐 1600m3/d 排放 DTRO-2 DTRO-3 欢迎下载 3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描述描述 (1) 预处理 渗滤液 pH 值随着厂龄的增加、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组成成 份复杂,存在各种钙、镁、钡、硅等种难溶盐,这些难溶无机盐进入反渗透系 统后被高倍浓缩,当其浓度超过该条件下的溶解度时将会在膜表面产生结垢

30、现 象。而调节原水 pH 值能有效防止碳酸盐类无机盐的结垢,故在进入反渗透前 须对原水进行 pH 值调节。同时为了减少渗滤液中悬浮物对膜造成污染,需对 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预处理。 原水从调节池由泵输送至原水储罐之前,先通过蓝式过滤器除去进水中的 可能带入的颗粒物质,蓝式过滤器过滤孔径为 1.0mm。经蓝式过滤器的出水经 进入砂滤器,砂滤器设计三台,二用一备,并联运行,其过滤精度为 50m。 砂滤器进、出水端都有压力表,当压差超过 2.5bar 的时候须执行反洗程序。砂 滤器反冲洗的频率取决于进水的悬浮物含量,对一般的垃圾填埋场,砂滤器反 冲洗周期约 100-150 小时左右,对于 SS 值比较

31、低的原水,砂滤运行 100-150 小时后若压差未超过 2.5bar 也进行反冲洗,以避免石英砂的过度压实及板结现 象,两者以先到时间为自动激活砂滤反洗时间。砂滤再生一台一台进行,每次 再生一台,水洗采用原水清洗;气洗使用反洗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 经砂滤器后的出水进入原水罐,在渗滤液进入原水罐的同时,从酸储罐添 加酸调节 pH 值。与此同时,回流搅拌泵开始工作进行回流混合,达到均衡 pH 值的目的。系统原液储罐回流管路设 pH 值传感器,PLC 判断原水 pH 值并自 动调节计量泵的频率以调整加酸量,最终使进入反渗透前的原液 pH 值达到 6.1-6.5。如果原水 pH 在此范围内则不需要加酸

32、调节。 渗滤液调节池的进水泵应避免悬浮物进入膜系统,从而引起砂滤器的堵塞。 欢迎下载 (2) DTRO 单元 膜系统为单级反渗透,第一级反渗透需要从芯式过滤器后进水,第二级反 渗透处理第一级透过水。由于系统较大,因此设计为 4 套 DTRO 设备,每套处 理能力为 500m3/d,公共供料系统为公用。 原水储罐的出水,由 DTRO 进水泵给 DTRO 设备供水,首先进入芯滤增 压泵,滤芯增压泵出水进入芯式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设备配 有芯式过滤器 3 台,二用一备,其进、出水端都有压力传感器,自动检测压 差,当压差超过 2.0bar 的时候系统提示更换滤芯。芯式过滤器过滤的精度为

33、10m 为膜柱提供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为了防止各种难溶性硫酸盐、硅酸盐在 膜组件内由于高倍浓缩产生结垢现象,有效延长膜使用寿命,在一级反渗透膜 前需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添加量按原水中难溶盐的浓度确定。 经过芯式过滤器的渗滤液直接进入一级反渗透高压柱塞泵,高压泵设 2 台 并联运行。 DT 膜系统每台柱塞泵后边都有一个减震器,用于吸收高压泵产生的压力 脉冲,给膜柱提供平稳的压力。经高压泵后的出水进入膜组件,膜组件采碟管 计量泵 提升泵 DTRO 进水泵 蓝式过滤器 回流搅拌 进入 DTRO 风机 砂滤器 系统进水、加酸示意图系统进水、加酸示意图 调节池 酸罐 50m3 B02211 原水储罐 10

34、m3 欢迎下载 式反渗透膜柱,抗污染性强的优点,对渗沥液的适应性很强,膜寿命延长到 3 年以上。一级反渗透系统设多段运行 ,各段处理的 浓液 COD 浓度及盐含量 依次增加。 膜柱最终出水分为两部分:一级浓缩液和一级透过液。浓缩液端有一个伺 服机控制阀,用于控制膜组内的压力,以产生必要的产水回收率。一级透过液 进入二级高压泵等待二级 DTRO 进一步处理。一级浓缩液排入浓缩液储池, 等待回灌或外运处置。 3)3) 清水脱气及清水脱气及 pHpH 值调节值调节 由于渗沥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气体,而反渗透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 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就可能导致反渗透膜产水 pH 值会稍低于排放要

35、求, PP16011 高压泵组 (3 台) 芯式过 滤器出水 SP16011 FM161 FM162 FM163 FM164 FM165 透过液去二级 DTRO 去高压泵 计量泵 PD00411 DTRO 进水泵 PK02211 VS16911 伺服电机控制阀 芯式过滤器(3 台) PK162 PK163 PK164 PK165 在线增压泵 FC14011/FC14021 减震器 去浓缩液储存池 一级一级 DTRO 系统流程示意图系统流程示意图 PK13011 芯滤增压泵 B02211 原水储罐 3m3 B00411 阻垢剂 减震器 DTRO 膜柱 欢迎下载 经脱气塔脱除透过液中溶解的酸性气体

36、后,pH 值能显著上升,若经脱气塔后的 清水 pH 值仍低于排放要求,此时系统将自动加少量碱回调 pH 值至排放要求。 由于出水经脱气塔脱气处理,只需加微量的碱液即能达到排放要求。 4)设备的冲洗和清洗: 膜组的清洗包括冲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系统冲洗:系统冲洗: 膜组的冲洗在每次系统关闭时进行,在正常开机运行状态下需要停机时,一 般都采取先冲洗后再停机模式。系统故障时自动停机,也执行冲洗程序。冲洗的 主要目的是防止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膜包表面沉积。冲洗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渗 滤液冲洗,一种是清水冲洗,两种冲洗的时间都可以在操作界面上设定,一般为 25 分钟。 化化学学清清洗洗: 为保持膜包的性能,

37、膜组应该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剂分酸性清洗剂和 碱性清洗剂两种,碱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有机物的污染,酸性清洗剂的 主要作用是清除无机物污染。操作人员需要定期给储罐添加清洗剂,设定清洗 执行时间,需要清洗的时候系统可自动执行。 清洗剂清洗剂污染物类型污染物类型 清洗剂 A(酸性)酸性清洗剂,用于碳酸钙、铁盐、无机胶体,以及硫酸 盐等难溶性无机盐 清洗剂 C(碱性)碱性清洗剂,用于脂肪、腐殖酸、有机物、胶体等 在清洗时,清洗剂溶液在膜组系统内循环,以除去沉积在膜包上的污染物 质,清洗时间一般为 12 个小时,但可以随时终止。清洗完毕后的液体排出系 统到调节池。膜组的化学清洗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

38、,可在计算机界面上设定 清洗参数。 清清洗洗 方方案案及及 周周期期 清洗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进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当在相同进水条件下, 欢迎下载 膜系统透过液流量减少 10%-15%或膜组件进出口压差超过允许的设定值 (DTRO 组件进出压差为 10-12bar)时需进行清洗,清洗方案及周期如下: 设备设备清洗方案清洗方案清洗剂清洗剂浓度配比浓度配比 温度温度 () 时间时间 (min) 周期周期 (天)(天) 碱洗清洗剂 C 3-1% 调至 pH=10.5 35-3860-1205-10 天 一 级 酸洗清洗剂 A 3-1% 调至 pH=3.5 35-3860-12010-20 天 碱洗清

39、洗剂 C 3-1% 调至 pH=10.5 35-3860-12020 天 二 级 酸洗清洗剂 A 3-1% 调至 pH=3.5 35-3860-12040 天 4各工艺单元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预测各工艺单元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预测 DTRO 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主要取决于膜的截留率,膜的截留率主要与以 下几个因素有关: 所选用膜本身的截留率; 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分子量分布; 运行参数:进水水温、操作压力、回收率等; 在渗滤液主要污染物的指标中,由于氨氮存在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氨 (NH+4)形式存在的氮,其分子量也较小,所以膜对氨氮的去除率较其余几个指 标相对较低,同时水中游离氨和离子氮组成比与渗滤

40、液的 pH 值和温度,当 pH 值 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氨盐的比例较高。为此系统设计上采用如 下措施确保在进水条件最苛刻时出水也能达标: (1)采用高截留率反渗透膜 DTRO 采用的反渗透膜对 Nacl 的截留率在 98.7%以上(测试进水 30000 mg/L Nacl,30%回收率,根据进水水质要求可选择对应的 DTRO 膜包型号) ,对 欢迎下载 小分子有机物的截留率也较普通低压反渗透膜高得多。 (2)进水加酸调节 pH 反渗透膜对游离态的氨的截留率低,故垃圾渗滤液在进入 DTRO 之前将渗滤 液将 pH 值调至 6.36.5,一方面防止无机盐的结垢,另一方面使得渗滤液中游

41、离 态的氨与加入的硫酸形成氨盐,提高了对最难去除的氨氮的去除率。 (3)进水温度的影响 反渗透膜基于 25C 测试其标准截留率,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温度对膜截留 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膜公司提供的温度对截留率的修正系统以及实践工程经验, 温度每升高 10C,去除率只会下降 0.5%1.0%,反之会提高 0.5%1.0%。 综上几个因素,DTRO 对 CODcr、BOD5、氨氮等各污染的去除率能达到理 想的去除效果,在实践工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各工艺段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预测表各工艺段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预测表 工工艺艺段段项项目目 CODcr (mg/L) BOD5 (mg/L) NH3N (mg/L) TN (mg/L) SS (mg/L) pH 值值 进水150008000120015008006.0-9.0 出水15000800012001500806.0-9.0 预处理预处理 (砂滤(砂滤 芯滤)芯滤) 去除率0%0%0%0%90% 进水15000800012001500806.0-6.5 出水6003208410516.0-7.0 一级一级 DTRO 去除率96%96%93%93%99%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60015020025006.0-9.0 采用该工艺,也能使出水的其它水质指标如重金属、大肠菌群等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