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版要求:1、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如: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2、程序性文字用小四号宋体,如:贵州省首届。重点字加粗,如【知识与能力】3、答案类用小四号仿宋体,如:庶子身份。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 (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短歌行“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的风格;2.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 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2、.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曹操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3.引导学生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志向;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突破】 1.深入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领会作者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三、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设计说明】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
3、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古诗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计划】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设计步骤】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第一步:自主预习(课前完成问题化预习)(一)教师:布置问题化预习。(二)学生:自读文本,圈点勾画,完成问题。1.你找出哪些生字词?譬(p)衿(jn) 呦(yu)瑟(s)2.你画出哪些重难点的句子?(略)对酒当歌:理解“对”“当”的含义,翻译准确何以解忧:句式,宾语前置去日
4、苦多:理解“去日”含义,整个句子含义忧思难忘:直译与意译的区别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用典,诗经小雅鹿鸣,原指欢宴宾客时唱的诗,这里借用表示诗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心念旧恩:旧恩指往日的情谊。3.你了解作者简历吗?知道有关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轶闻趣事 轶闻一:政治家:曹操二十岁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
5、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 轶闻二: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轶闻三: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继承并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始创“以古题写时事”的诗风,被后人称为“汉末实
6、录”。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轶闻四:有争议的人物: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
7、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3) 补充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挥师南下,饮马长江,想一举消灭东吴的孙权和蜀汉的刘备。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饮到夜半,忽然听到乌鸦在悲鸣声中向南飞去。曹操感此景而持矛吟唱了这首千古传颂短歌行,尽抒了他的内心世界。 4.你了解文体什么特点?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 “短歌微吟不能长”,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正激烈”长歌比较热烈奔放。5.通过预习,你体会到诗歌思想情感吗
8、? 曹操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他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第二步:激趣导入(或课前三分钟)1.诵读经典:观沧海、龟虽寿2.导入语:请同学们聆听林俊杰的歌曹操,同时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所背诵的观沧海、龟虽寿谈谈对曹操的印象。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并反复诵读,以体会把握。(1)请你找出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2)直接表现“忧”的句子是哪几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从中来,不可断绝”(3)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忧愁苦闷、豪情壮志(4)诗歌运用了那些意象来营造
9、忧愁的情绪?明确:“酒”、“朝露”、“鹿”、“明月”、“乌鹊”2.学生自由读。朗读时,让学生读出四言诗的音律节奏,体会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3)听音频朗读后,找学生仿读。(4)全体学生齐读。(二)精读文本,学案(问题)导学,深入理解(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活动一、教师出示导学笺;学生自主学习,组内研讨。1.这首诗是在什么场合下写的?(宴请群臣。)宴会应该是很欢快的,曹操却在“忧思”,他在“忧”什么呢?结合诗句分析分析。忧人生苦短,功业未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怎样才能解忧?借酒消愁。但李白有诗云:“借酒消愁抽更愁”。可想曹操当时内心的忧愁了。(点出“忧思”、
10、“解忧”两词)忧贤才难得,贤才难求“青青子衿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鼓瑟吹笙。”2.第一章写到了对贤才的渴慕,下面照道理要接着这个思路写,但是第二章的开始却写自己看到明月,“忧从中来”,为什么作者看到明月会“忧从中来”呢? (1)月有多种意义。 良辰美景的象征: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美好高尚的象征: “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 离愁别恨的象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 望远思归的象征: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处作者用明月比喻品行高洁的贤才,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之心。 3.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明确: 只
11、争朝夕、招纳贤才、 天下归心。 4.总观这首诗,作者以“忧”开始,但是,我们通过学习,是不是只能体会到作者的忧愁之情呢?不是。这首诗与自己的志向结合起来,全诗的后半部分已经摆脱了忧愁苦闷的情绪,融入了自己想一统天下的志向,使全诗显得积极进取,慷慨激昂。起点是“忧”,而落脚点却是“一统天下”的豪情。 活动二、学案问题,演板展示,学生提问,当堂讨论。1对导学笺逐题展示。2.理解问题,学生当堂提问,当堂讨论。(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
12、)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自主生成问题。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
13、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
14、旧恩。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2. 怎么解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
15、作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前四句诗的内容可作哪些解读?明确: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
16、,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怎样表达主旨的?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
17、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5.概括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突出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呢?请结合诗句来赏析。比兴、典故、抒情与言志相结合6.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鲍国安饰演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吟唱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曹操的复杂情感。7.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诗人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抱负远大、积极进取的军事领导形象。8.为什么用“乌鹊”来比喻贤才?是不是与整个乐曲的和谐不搭调?第五步:成果展示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展示成果,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第六步:迁移应用1.显示曹操的另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同是曹操的四言诗,试比较二者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2.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曹操的宽广的胸襟,远大的志向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对生命的流逝而功业未就的苦闷。同学们体会到曹操的这些情感后,有什么触动呢?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断路器合同协议书
- 联合拍地协议书
- 花呗升级协议书
- 缴费平台协议书
- 退房定金协议书
- 英文赠予协议书
- 混凝土开票个人协议书
- 签署保密协议书
- 自愿分房协议书
- 联营单位协议书
- 大厨教你做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一笔记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MOOC】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财务会计-淄博职业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机场安检液态物品培训
- 2024年剑桥KET口语题库(附参考答案)
- 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修订)
- 2024年东西损毁赔偿协议书模板
- 林权继承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