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课程编码:学 时: 64 学分:4开课学期:第2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逻辑学教学手段:板演、案例教学 一、教学目和任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社会知识,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新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分析技能,为今后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工作、社会规划与管理、社会评估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分章编写)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对象 (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是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发展简史和功能,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

2、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有初步而清晰的了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难点是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分析其与哲学、历史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一、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形成的条件与根据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3.社会运行的条

3、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二、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1.以社会及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2.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三、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1.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2.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3.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一、 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二、 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 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1.“总和说”2.“综合说”3.“普遍说

4、”4.“平等说”5.“共通说”二、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二、 转型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国社复习思考题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4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5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4学时)教

5、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社会运行条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社会运行条件的理解,社会运行机制和整合机制的内涵与原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一、社会运行条件概述1.社会要素的研究2.功能主义研究3.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的综述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

6、件。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6.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第二节 社会运行机制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1.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2.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3.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1.社会运行机制的概念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3.社会运行整合机制4.社会运行激励机制5.社会运行控制机制6社会运行保障机制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2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性效应?3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和分类第三章 社会和社会运行 ( 4学时)教

7、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了社会的含义,社会运行的规律。掌握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儿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难点是运用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评价社会运行的良性、中性、恶性的三种状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1.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2.社会

8、是有文化 、有组织的系统.3.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2.交流3.导向4.继承和发展第二节 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1.横向运行:2.横向运行: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满足需要的原则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一、宏观社会与围观社会的角度1.宏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2.微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二、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与社会制度的角度1.个人关系2.群体关系3.社会制度三、血缘、地缘与业缘的角度1.血缘关系2.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复习思考题:1.简析“社会”的概念。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3.什么是社会运行?4.怎样对于社会运行

9、的状态作出评价?5.试析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分析的结构、功能、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难点是掌握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

10、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二、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文化的符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4.文化的传递性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2.非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二、主文化与亚文化1.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1.主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2.反文化是对现存文化秩序的背离和否定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1.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2.所谓非评比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

11、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1.文化特质2.文化丛3.文化模式二、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1.“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与内涵2.“文化相对主义”的两种倾向三、化震惊与文化边际1. 文化震惊的概念2、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1.风俗2.道德3.法律4.价值观念三、使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4.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5.怎样

12、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化的概念、条件、过程、机制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分析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五种类型。难点是理解在众多社会条件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集中社会化机制,各自履行着不同的社会化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化概论一、社会化的含义二、社会化的类型1. 初始社会化2. 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 逆向社会化5. 再社会化三、社会化与社会运

13、行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第六章 社会角色(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扮演过程和基本内容及作用

14、。运用社会化角色失调等社会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先赋角色与自制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一、社会角色理论二、社会角色概念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们行为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社会组织三、角色集1.角色集的概念2.角色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性第二节社会角色的类型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概念2.先

15、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别与联系二、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1.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概念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区别与联系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1.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概念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概念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社会角色的确定二、社会角色的表现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前台、后台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三、角色的扮演过程1.对角色的期望2.对角色的领悟3.对角色的实践四、角色距离1.角色距离的内涵2.角色距离理论的启发意义。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一、角色冲突1

16、.角色冲突的内涵二、角色不清1.角色不清的定语2.角色不清的危害三、角色中断1.角色中断的定义2.如何避免角色中断四、角色失败1.角色中断2.如何避免角色中断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复习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3.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4.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第七章 社会互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互动的概念、目情景和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介绍互动理

17、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1.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2.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3.社会互动的影响二、 社会互动的理论1. 符号互动论2. 角色互动理论3.参照群体理论4. 社会交换论5.本土方法论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一、 社会互动的情境1.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3.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2.芝加哥学

18、派的四阶段说二、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1.向度、深度3.广度、频度二、 社会互助的类型。1.合作、竞争3.冲突、强制 第四节 集合行为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二、集合行为的理论1.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2.模仿理论3.感染理论4. 紧急规范论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1.恐慌2.谣言3 、流行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3.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4.二人关系中互动与三人

19、关系的互动有什么异同?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第八章 社会群体(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人社会群体的概念、结果和作用过程;社会群体的类型及特征。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一些社会行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社会群体即使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是社会群体内部因其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什么是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二、群体存在的基础 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2.从社会自身来

20、看三、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和外群体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来看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来看群体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 二、群体规范 1.群体规观念的内涵 三、群体内部关系 1.群体规模2.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3.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四、群体领导与决策1.权威型2.民主型3.放任型。第三节 社

21、会群体基础一、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1.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在逐渐得到认识2.小群体研究成功地运用了试验方法3.研究者通过创造自我分析群体,变外部观察为内部参与4.一般系统论正在小群体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1.成员有限。2.成元件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元件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代替。三、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1.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低位见的社会差异小。四、初级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2.负功能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1.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

22、统向现代的转型期2.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3.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4.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5.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初级群体的变化?第九章 家庭、婚姻(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家庭,婚姻与性是人类“初级生活圈”,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了解家庭的五种相关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难点是理解对姻与家庭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宏观,过程研究,影响因素

23、等因素的理解。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研究概述一研究对象与意义1.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的共通性与互补性。2.最主要的相关物当然是爱情。二研究的独特角度1.个人活动的角度2.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3.划分和认清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一、定义1.家庭2.核心家庭3.主干家庭,指父母与一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1.家庭的规模与结构2.家庭关系3.家庭功能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1.婚姻准备与结婚2.婚姻的维系 发展与破裂第三节 性社会学一 学科发展史与主要理论1.关于性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不断的涌

24、现2.关于性现象与社会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也在不断发展。3.是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二 性存在的概念1.性存在是一个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概念2.性存在是人类“初级生活圈”的一个组成部分。3.性存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形态之一,与社会的关系费城密切三 性的社会因素1.性的生命周期2.性的性别规定3.性的阶层规定4.性的语言系统与相关行为的训练5.涉性的人际交往6.性生活中的社会因素四 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1.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2.色情品传播与嫖娼卖淫3.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4.性教育第四节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一、 概念的来历1.性别角色这个概念2.女性主义二 、概念的具体化1.

25、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型系统的差异)2.第二性征(提醒,体貌)3.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4.第四性征(性取向)5.第五性征(思维方式)三 、社会性别的定轨1.社会性别理论2.性别问题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由哪些异同?3.婚姻过程由哪些主要环节?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异同?第十章 社会组织(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组织的概念、目标及组织结果;组织管理的理论。运用社会组织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如直线职

26、能式结构、矩阵结构及事业部组织结构。运用社会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组织的整体活动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难点分析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如何科学评估组织目标 的实施效果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论一 社会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1.社会组织的含义:一种是广义的组织; 一种是狭义的组织2.组织活动有四方面的内容:3.社会组织的特征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二 组织的研究变项1.组织运行2.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三 社会组织的分类1. 常见的组织分类2. 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3.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4.一组

27、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5. 我国社会的分类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一 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1. 组织目标的含义2.组织目标的分类二 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1. 制定原则2. 组织目标的实施三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1.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2.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3.组织参与者大会目标的影响四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评估1.有效性2.效率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含义二、组织结构的内容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1.改革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2.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3.转型期组织结构调整的

28、任务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一、组织管理的含义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组织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三、组织管理方式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3.官僚主义问题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组织懂得概念及其特点?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重要内容。2.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进行系统的把握。3.结合我国当前的两大社会转变过程社会结构

29、的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结构的状况和变化。4.理解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阶层的构成要素、我国阶层的划分标准分类;难点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我国社会分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 社会地位及其差别1. 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2.社会地位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二、 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2.社会分化的类型三、 阶级,层次与社会不平等1.阶级,阶层的一般含义2.社会不平等3.分层研究

30、的理论视角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一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1.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2.在新形式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二、 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1.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2.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分层的方法和标准1.分层的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2.分层标准二、层内关系和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1.社会分层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2.社会层次之间关系的性质三、对多元分层结构进行量化分析1.社会多元分层结构的含义2. 结构弹性分析3.弹性结构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一、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1.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2.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3.

31、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的特点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1.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2.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3.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三、当前社会分层研究中的问题1.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2.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主体?3.弱势群体问题。4.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第五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含义二、社会流动的类型1.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2.一生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基流动(异代流动)。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1.个人条件2.社会条件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1

32、.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2.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复习思考题:1.运用社会分层理论讨论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会设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能够运用社会设置的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难点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角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设置一、社会设置的含义1.社会设置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范。二社会设置的构成1.社会价值观2.社会规范体系

33、3.权威与地位结构 权威是社会设置存在的基石。4.社会机构与设施三、社会设置的特征1.可重复性2.集体性约束3.社会设置的自我维护特性四、社会设置的类型1. 从历史过程:本原的和派生的社会设置2. 从活动领域:经济设置、政治设置、教育设置、文化设置、宗教设置、家庭设置等等。3. 从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社会设置和有计划建立的社会设置4. 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的社会设置和有形的社会设置第二节 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一、 社会设置的功能1. 从社会层次上讲,社会设置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2. 从个体水平层次上,社会设置为人类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二. 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角度1. 社会设置的功

34、能耦合网的角度考察2. 从设置潜功能的角度考察3.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设置的功能性问题。三、社会设置的功能变迁与设置创新1.创新主体“第一行动集团”的形成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创新方案 3.根据最大利益,对各种创新方案进行选择4.支持第二行动集团的形成 5.第一、二共同努力,促进设置创新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改革与社会设置一、经济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经济设置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二、政治设置与社会转型1.政治设置的含义2.社会转型对社会设置的影响三、教育设置与社会转型1.教育设置的内涵2.目前中国教育设置的问题复习思考题:1.分析社会社会设置的特征和内涵2.讨论我国的教

35、育设置第十三章 社 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 “地域社会”的含义,理解“社区”与“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宏观知道意义,而具体的城市化的道路则应根据各国国情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探索。教学重点、难点:考察社会的协调功能;分析社区互动与协调、虚拟社区的特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概念的含义1.社会与社区的关系2,社区的的特征二、社区的类型1.传统社区2.发展中社区3.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三、社区研究的方法1.人类生态学的方法2.人类学的方法3.社会体系的方法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

36、展一、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1.地理环境2.资源环境3.人工环境二、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1.人口2.社会群体三、文化与社区发展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2.精神与物质文化协调3.城乡文化协调4.中西方文化的协调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社区互动与协调1.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2.城市布局理论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1.转型社区的特征第四节 虚拟社区一.虚拟社区的含义1.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二. 虚拟社区的特征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四.

37、对虚拟社区研究的几点思考1.中国的网民仅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2.社会实践是推进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原动力3.词语的含义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去理解。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区与虚拟社区的区别2.如何规范虚拟社区第十四章 城市化(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以及我国一般称“城镇化”;理解伯吉斯提出的“同心环带”模型,后来又产生了“扇形”模型及“多核心”模型等。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学家往往用“城市性”的概念来概括现代社会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城市问题多种多样。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要求学生掌握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二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及历史起点2.城市化的必然性3.世界城市化的历程三 、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1.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2.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历程3.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1.欧内斯特,伯吉斯“同心环带”模型2.霍默,霍伊特的“扇形”模型3.昌西哈里斯多核心模式二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1.市区2.郊区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1.集中和分散2.生态隔离3.侵入和继承二 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